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及胎儿的RhD溶血性疾病 被引量:1
1
作者 S.J.Urbaniak M.A.Greiss 廖耘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1年第5期460-463,共4页
历史背景 新生儿溶血病(HDN)、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性溶血(HTR)三种疾病中,HDN的病因最为复杂.因为它是自身(母体)产生抗体,而破坏他人(胎儿)细胞.1609年,首次出现了临床胎儿水肿的描述,一名叫Louise Bourgeois的助产士描绘... 历史背景 新生儿溶血病(HDN)、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性溶血(HTR)三种疾病中,HDN的病因最为复杂.因为它是自身(母体)产生抗体,而破坏他人(胎儿)细胞.1609年,首次出现了临床胎儿水肿的描述,一名叫Louise Bourgeois的助产士描绘一对双胞胎的出生:第一个出现水肿,生下后迅速死亡,第二个进行性黄疸,几天后死亡.在以后几个世纪,该临床表征被各自独立地报道(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 胎儿 血浆置换 免疫球蛋白 血型血清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IgG亚类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ABO溶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少丰 余洁玲 +2 位作者 陈楚填 李文忠 叶长钦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7期853-854,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IgG亚类检测对新生儿ABO溶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将发生HDN的孕妇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检测但并未发生HDN的孕妇5...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IgG亚类检测对新生儿ABO溶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的孕妇。将发生HDN的孕妇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检测但并未发生HDN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孕妇IgG抗A(B)效价和新生儿ABO溶血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对试验组及对照组间IgG亚类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且新生儿ABO溶血疾病发病率随着IgG抗A(B)效价水平升高而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孕妇与患儿IgG1、IgG3、IgG4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孕妇与试验组孕妇IgG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孕妇IgG1、IgG3、IgG4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发病随母体IgG抗体效价水平升高而上升,对于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应提早进行IgG抗体效价水平和IgG亚类含量的检测,以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血清IgG亚类检测 新生儿 ABO溶血性疾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及胎儿的RhD溶血性疾病
3
作者 S.J.Urbaniak M.A.Greiss 廖耘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1年第4期364-367,共4页
血浆置换(PE) 利用血浆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可换出4-5升含抗-D的血浆,输入白蛋白/晶体。然而置换后,体内IgG的合成未抑制,所以一周内应置换2-3次以维持抗-D的低水平。由于PE疗效不稳定,而且许多妇女不接受这种繁琐的疗程,因此该技术使... 血浆置换(PE) 利用血浆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可换出4-5升含抗-D的血浆,输入白蛋白/晶体。然而置换后,体内IgG的合成未抑制,所以一周内应置换2-3次以维持抗-D的低水平。由于PE疗效不稳定,而且许多妇女不接受这种繁琐的疗程,因此该技术使用受限。一般的如果曾有流产史或胎儿受害严重,同时父亲又很可能是RhD纯合子,并且妊娠能维持到顺利探索到脐带,或IVT采样输血可安全进行话,医生会推荐PE。如果选择了PE,就应尽早进行,可在26-28周前避免潜藏的免疫因子(如羊膜穿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 胎儿 献血 输血 免疫因子 致敏 抗-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周习慧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9期270-271,共2页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对自2009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接生的218例疑似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即:(1)直接抗人球蛋试验;(2)血...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对自2009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接生的218例疑似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即:(1)直接抗人球蛋试验;(2)血清游离抗体试验;(3)抗体放散试验。结果:出生10天内的患儿为A型或B型,母亲为0型,采用微柱凝胶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2组患者的溶血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试验时间缩短,结果判定直观,灵敏度高,且检验的特异性显著,为诊断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 新生儿 溶血性疾病
原文传递
新生儿非获得性溶血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常超 吕宜华 毕汇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183-188,共6页
新生儿非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又因临床表现及极其相近故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主要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包括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本文综述了... 新生儿非获得性溶血性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又因临床表现及极其相近故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主要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包括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这几方面在新生儿非获得性溶血性疾病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获得性溶血性疾病 新生儿 红细胞先天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新生儿疾病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文斌 常立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1-804,共4页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是指胎儿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致炎因子而导致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胎儿期的特殊表现形式。宫内感染是导致FIRS的最常见病因。FIRS与早产、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是指胎儿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致炎因子而导致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胎儿期的特殊表现形式。宫内感染是导致FIRS的最常见病因。FIRS与早产、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综合征 胎儿 新生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7
作者 育巍 《国外医学情报》 1989年第12期5-5,共1页
立即给予产后Rh(D)阳性婴儿的Rh(D)阴性母亲抗-D免疫球蛋白,成功地降低了1970年后D致敏妇女的人数并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N)的发生率。在英国每年约有30~40名患儿死于Rh HDN,其他国家报告每10万新生儿中约有5例。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 发生率 致敏 婴儿 不育妇女 母亲 抗体 产后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内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种繁多、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病死率高和对家庭、社会负担大等特点,是胎儿医学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关键词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胎儿医学 内外科治疗 早期新生儿 手术治疗 社会负担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族与汉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比较分析
9
作者 刘熔 赵敏 《新疆医学》 2009年第6期52-53,共2页
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是一种与血型遗传有关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母体内的免疫抗体如ABO或Rh血型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造成新生儿发生溶血并可产生高胆红素血症。而有关新生儿... 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是一种与血型遗传有关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母体内的免疫抗体如ABO或Rh血型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造成新生儿发生溶血并可产生高胆红素血症。而有关新生儿溶血病血液细胞形态学特征性改变的相关报道为数甚少。为此本文拟初步探讨新疆地区维汉族新生儿溶血病细胞形态学指标间是否存在有差异性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性黄疸 维汉族 血液细胞形态学 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 维族 母婴血型不合 RH血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儒 晏胜兰 高小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64例,按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具有妇幼专科特色的胎儿...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64例,按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具有妇幼专科特色的胎儿—新生儿无缝隙衔接的综合护理管理,积极做好孕期管理、产前干预管理、产时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护理管理、出院随访与追踪,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愈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更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率,对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属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全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管理胎儿新生儿 消化系统疾病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11
作者 刘权瑞 周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3-576,共4页
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HDF),通常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来自母体的致病性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胎儿红细胞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是胎死宫内,也可表现为新生儿... 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HDF),通常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来自母体的致病性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胎儿红细胞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是胎死宫内,也可表现为新生儿核黄疸、脑损伤等并发症。妊娠早期识别、严密监测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此类胎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妊娠期监护、临床诊治等角度对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疾病 同种免疫 胎儿红细胞 胎死宫内 血型不合 脑损伤 胎盘屏障 妊娠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宁地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木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S1期78-79,共2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新生儿溶血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组病黄疸出现的时间往往较早,程度重,严重病例可出现核黄疸,甚至死亡。我科自1996年~2000年5月收治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共62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新生儿溶血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组病黄疸出现的时间往往较早,程度重,严重病例可出现核黄疸,甚至死亡。我科自1996年~2000年5月收治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共62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诊断标准(1)符合金汉珍等的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有溶血表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 新生儿溶血病 网织红细胞 RH血型不合 胎儿红细胞 核黄疽 早产儿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综合护理管理
13
作者 黄儒 高小阳 伍雪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18日~2018年2月14日收治的80例"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18日~2018年2月14日收治的80例"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治愈率、致残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新生儿 消化系统疾病 围术期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詹海荣 徐艳芹 虞顺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791-279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B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新生患儿的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B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新生患儿的手术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B组新生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都低于A组,并且B组的治愈率是87.50,高于A组的70.00%;除此之外,B组新生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87.50%,明显高于A组的55.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综合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管理 胎儿新生儿 消化系统疾病 围术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第7版)
15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84-84,共1页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每一位围生医学工作者的切肤之痛。不只是因为它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还在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或病原体之间的斗争是围产医生职业生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更在于围产医学界,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围... 胎儿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每一位围生医学工作者的切肤之痛。不只是因为它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还在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或病原体之间的斗争是围产医生职业生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更在于围产医学界,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围产医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零碎、认识尚肤浅、防控尚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胎儿 医学工作者 发展中国家 职业生涯 医学界 致死率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雷志英 黄海妮 李卫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发生的绒毛膜羊膜炎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方法将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孕足月胎膜早破分娩胎盘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64例为观察组,病理证实无胎盘胎膜病变6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窘...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发生的绒毛膜羊膜炎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疾病的关系。方法将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孕足月胎膜早破分娩胎盘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64例为观察组,病理证实无胎盘胎膜病变6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早期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情况。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发生病理性黄疸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早期败血症、HIE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疾病有相关性,胎盘病理诊断对新生儿发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胎儿窘迫 新生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低氧与胎儿新生儿呼吸循环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秋芳 邱全芳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8-316,共9页
高原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居住的极端恶劣环境之一,物理环境如低氧、寒冷、干燥、紫外线和风沙等,给高原上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挑战,其中最严峻的考验是高原上氧气的可利用性。高原上特殊的物理环境以及人群基因背景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类型的高... 高原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居住的极端恶劣环境之一,物理环境如低氧、寒冷、干燥、紫外线和风沙等,给高原上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挑战,其中最严峻的考验是高原上氧气的可利用性。高原上特殊的物理环境以及人群基因背景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类型的高原人群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特征,其中西藏人是世界上公认的对高原环境适应最佳的人群。目前很多针对成人医学研究在高原上开展,而对新生儿这一独特群体的关注甚少。根据中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年鉴历年的数据显示,藏族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高原地区 呼吸循环 低氧 病理生理特征 胎儿 物理环境 高原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新生儿结局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晓霞 芦惠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妊娠期间,母体与胎儿的生理均存在许多复杂的激素和代谢变化,甲状腺疾病除了可影响孕妇、胎儿外,也可影响新生儿数月、数年甚至一生。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包括妊娠前已确诊的和妊娠期并发的,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新生儿结局 妊娠并发 妊娠期间 代谢变化 发病率 妊娠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德珉 《中级医刊》 1994年第6期8-9,共2页
宫内感染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黄德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0083)感染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原可以是细菌、病毒及原虫等。感染可发生于宫内、产时或生后。过去新生儿感染是以生后细菌性感染为主,近年... 宫内感染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黄德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0083)感染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原可以是细菌、病毒及原虫等。感染可发生于宫内、产时或生后。过去新生儿感染是以生后细菌性感染为主,近年来由于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胎儿 新生儿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与先天畸形及新生儿疾病
20
作者 梁国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962年Weller和Hanshaw及1964年Medearies确定人类CMV是引起胎儿广泛脑组织损伤及各种其它畸形的肯定病原,因此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害性日益受到重视。现就巨细胞...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962年Weller和Hanshaw及1964年Medearies确定人类CMV是引起胎儿广泛脑组织损伤及各种其它畸形的肯定病原,因此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害性日益受到重视。现就巨细胞病毒与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疾病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巨细胞病毒的特性 CMV颗粒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电镜下不易区别,病毒颗粒为三度对称,20面体,162个子粒。 CMV为DNA病毒,含有双股DNA,分子量为130~150×10~6道尔顿。DNA密度为1.27~1.29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感染 CMV 胎儿 无症状 巨细胞病毒 细胞巨化病毒 中和试验 新生儿疾病 小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