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4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雷诺数音速喷嘴临界背压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鹤鸣 崔骊水 +2 位作者 王池 孟涛 李春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7-742,共6页
音速喷嘴是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中最常用的标准流量计,喷嘴临界背压比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准确度,喉部雷诺数低于2×105的喷嘴需要进行临界背压比测试。建立了一套基于喷嘴串联方法的临界背压比测试系统,将不易准确测量的质量流量转换为... 音速喷嘴是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中最常用的标准流量计,喷嘴临界背压比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准确度,喉部雷诺数低于2×105的喷嘴需要进行临界背压比测试。建立了一套基于喷嘴串联方法的临界背压比测试系统,将不易准确测量的质量流量转换为较易准确测量的压力,实现了临界背压比的准确高效测量。研究表明,低喉部雷诺数喷嘴临界背压比小于其设计值,且喉部雷诺数越小,临界背压比越低;另外可能出现一种"非临界状态提前"现象,引起临界背压比的进一步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喷嘴加工水平有关,更加说明了临界背压比测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速喷嘴 临界背压比 喷嘴串联 喉部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激光器用文氏咀的临界背压比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宝珠 袁圣付 +1 位作者 王志刚 陆启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9-1622,共4页
建立了一套文氏咀临界背压比的测量系统,分别以氮气、氩气和氧气为工作介质,对两种加工工艺、不同规格文氏咀的临界背压比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各文氏咀对应不同工作介质的临界背压比,讨论了实验系统中第一个文氏咀的作用和温度对测量结果... 建立了一套文氏咀临界背压比的测量系统,分别以氮气、氩气和氧气为工作介质,对两种加工工艺、不同规格文氏咀的临界背压比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各文氏咀对应不同工作介质的临界背压比,讨论了实验系统中第一个文氏咀的作用和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合理、工艺合适的Laval喷管,临界背压比明显高于临界压力比,而且,比热容比越小,表面粗糙度等级越高,喉道直径越大,对应的临界背压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激光器 文氏咀 临界背压比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的背压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运朋 曹爱菊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9期127-129,共3页
通过对国外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ISO 9300:2005(E)中对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最大背压比的建议及圆环形喉部临界流喷嘴几何尺寸范围的有关规定,注意到扩散半角、曲率半径、面积比等对喷嘴背压比的影响... 通过对国外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ISO 9300:2005(E)中对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最大背压比的建议及圆环形喉部临界流喷嘴几何尺寸范围的有关规定,注意到扩散半角、曲率半径、面积比等对喷嘴背压比的影响,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并提出了一套试验方案,即有关扩散角度、曲率半径对背压比影响的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比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 扩散半角 曲率半径 低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音速喷嘴临界背压比测试装置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立媛 李春辉 谢代梁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音速喷嘴工作时的背压比小于临界背压比是实现并保持临界流的关键。现行国际标准建议,对于喉部雷诺数Re d小于2×105的音速喷嘴,需保持0.25的临界背压比或进行临界背压比的实际测量。基于此,建立了一套微小音速喷嘴临界背压比测试装... 音速喷嘴工作时的背压比小于临界背压比是实现并保持临界流的关键。现行国际标准建议,对于喉部雷诺数Re d小于2×105的音速喷嘴,需保持0.25的临界背压比或进行临界背压比的实际测量。基于此,建立了一套微小音速喷嘴临界背压比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喉径为0.3~3 mm,流量范围为0.05~5 m^3/h音速喷嘴临界背压比的测量,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6%(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小音速喷嘴 临界背压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背压比测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辰魁 李同波 +3 位作者 张红刚 于巍 屈宏强 卜占成 《计量技术》 2008年第7期6-9,共4页
结合国外对小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的研究成果和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的测试数据,分析了小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 雷诺数 最大背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速喷嘴内部流动分析与临界背压比确定研究
6
作者 孙鸿 黄奕欣 +1 位作者 陈淼 陈迪平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23年第4期46-4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音速喷嘴内部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一系列研究进行临界背压比确定,以此来证明使用音速喷嘴前需做好临界背压比的实际测量。
关键词 音速喷嘴 内部流动 临界背压比 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最大背压比的影响与置信控制
7
作者 陈奕湘 刘莉 周乔楠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12期45-47,共3页
本文根据气体流量计检定工作时的临界流文丘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分析装置最大背压比的置信水平对量值传递可靠性的影响,并探讨最大背压比的控制方法,确保了该装置均在临界流状态工作及准确度。
关键词 最大背压比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 气体流量装置 置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额定背压的计算与修正
8
作者 蒋寻寒 吴仲 +2 位作者 陈开锋 徐钟宇 邵飞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89,共6页
目前的额定背压计算流程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很多条件下得到的额定背压与实际背压偏差较大。依据第一性原理,对额定背压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按额定背压计算的标准流程得到的背压一般偏低,随着平均负荷率降低,偏低的幅度逐步减小... 目前的额定背压计算流程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很多条件下得到的额定背压与实际背压偏差较大。依据第一性原理,对额定背压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按额定背压计算的标准流程得到的背压一般偏低,随着平均负荷率降低,偏低的幅度逐步减小。同一地区的机组,冬夏季背压差异越大,额定背压偏低幅度越大。可靠的额定背压结合预期的平均负荷率,是汽轮机冷端优化设计(低压缸排汽面积优选)的关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冷端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阀排气流量分析及流出系数的测定
9
作者 金赛赛 吴敏 范礼 《阀门》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对某一型号三偏心蝶阀构型的背压阀排气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和公式计算,搭建流量试验测试平台,并进行大量相关性试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验证最符合此款型号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CD值的计算公式,得到排气流出系数的取值范围,探讨CD值与开度、... 对某一型号三偏心蝶阀构型的背压阀排气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和公式计算,搭建流量试验测试平台,并进行大量相关性试验测试。根据实测数据验证最符合此款型号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CD值的计算公式,得到排气流出系数的取值范围,探讨CD值与开度、流量、压力、温度、压比和等熵指数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度会显著影响背压阀排气流出系数值,空气流量、阀前压力和压比对流出系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和等熵指数基本对流出系数无影响。此款型号背压阀使用开度推荐在70%~100%之间,随着开度降低,背压阀排气能力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测试 排气流出系数CD值 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杨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99-102,共4页
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是一种通过调整背压来提高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的方法,通过调整背压来优化机组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电网对自动发电控制速率的要求。近年来供暖期调峰困难、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因... 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是一种通过调整背压来提高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的方法,通过调整背压来优化机组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电网对自动发电控制速率的要求。近年来供暖期调峰困难、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保证机组供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机组电出力,就需要打破机组供热期的热电耦合关系?,提高机组在深调负荷阶段对于供电品质以及安全性的把控能力。本文针对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的原理、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的机组概况、背压调整的深度调峰控制主要方法,为电厂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 深度调峰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表检定装置背压比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文武 程晨 《中国计量》 2024年第1期109-114,118,共7页
文章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结论:通过音速喷嘴式燃气表检定装置在喷嘴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背压比试验,得到的实际临界背压比0.35小于喷嘴安装前的0.44,所测得燃气表的示值误差也更真实准确。表明喷嘴安装后,可由喷嘴所在具体装置通过试验获... 文章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结论:通过音速喷嘴式燃气表检定装置在喷嘴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背压比试验,得到的实际临界背压比0.35小于喷嘴安装前的0.44,所测得燃气表的示值误差也更真实准确。表明喷嘴安装后,可由喷嘴所在具体装置通过试验获得临界背压比,并调整抽风机的工作压力,合理降低实际背压比,提高装置的测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燃气表检定装置 音速喷嘴 背压比
原文传递
N36锆合金背压多向压缩变形行为模拟
12
作者 李萍 王嘉伟 +2 位作者 史建峰 郭亚山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4,共7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背压力和背压距离的N36锆合金背压多向压缩变形行为开展了研究,分析了背压作用对金属流变过程与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次压缩会产生4个变形区域。一道次背压多向压缩变形后,金属变形历史的差异引起...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背压力和背压距离的N36锆合金背压多向压缩变形行为开展了研究,分析了背压作用对金属流变过程与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次压缩会产生4个变形区域。一道次背压多向压缩变形后,金属变形历史的差异引起了试样等效应变的不均匀累积。施加背压力能增加试样累积应变和大变形区体积占比、改善小变形区变形不足问题,并提高试件变形均匀性。同时,增大背压力、减小背压距离有利于增加累积应变量、提高应变均匀性、减小损伤层厚度、降低损伤区域体积占比。当背压力为100 kN、背压距离为5 mm时,试样累积应变升至4.05、大变形区体积占比升至0.87,试样损伤层厚度和损伤区域体积占比分别为2.74 mm和2%,与无背压条件相比,试样变形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损伤层厚度显著降低,材料利用率得到充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 数值模拟 损伤控制 变形均匀性 模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兴旺 李庚泽 +2 位作者 刘晓明 刘国君 王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4-1852,1884,共10页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使用贝塞尔曲线构建了扰动片型线,对润滑油被扰动后的静压增量进行了公式推导,计算了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对润滑油静压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含背压扰动平衡盘的背压腔模型,将流体域分为旋转域和静止域,采用旋转坐标系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背压腔内润滑油的压力场;最后,根据理论计算,模拟了润滑油在不同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下的润滑油静压,对润滑油静压与压缩机所需最佳背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背压扰动平衡盘可以使润滑油静压增加21%,且静压增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适当增大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可使润滑油静压增加0.032 MPa;对比最佳背压可知,扰动前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26%,而合理设计扰动片后的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仅为9%,极大改善了电动涡旋压缩机在变转速下的轴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涡旋缩机 扰动片模型 出口安装角 扰动片数 变转速工况 轴向平衡 润滑油静增量 最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挖掘机回油背压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献勇 余俊龙 +2 位作者 李西德 张国勇 孙菜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针对含有博世力士乐背压阀总成的大型挖掘机液压回油背压系统,存在液压油温偏高及液压油散热器使用800~1200 h后出现渗油的故障现象,通过在外部管路增设单向阀、节流阀等零部件,实现回油背压单向阀的控制腔内最高工作压力设定及液压油... 针对含有博世力士乐背压阀总成的大型挖掘机液压回油背压系统,存在液压油温偏高及液压油散热器使用800~1200 h后出现渗油的故障现象,通过在外部管路增设单向阀、节流阀等零部件,实现回油背压单向阀的控制腔内最高工作压力设定及液压油快速充放,降低单向阀开启压力超调量,避免故障现象的产生。经试验验证,该方案简单可行、成本低,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CN216199383U),在某公司的中大型液压挖掘机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单向阀 开启 超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良 张攀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针对某600MW间接空冷机组在高背压供热的基础上利用大型蒸汽射汽器,提出了一种适应调峰运行的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有效解决了热电联产机组低负荷乏汽供热能力降低的难题,提高了机组低负荷下的乏汽供热能力。对二级背压乏汽供热... 针对某600MW间接空冷机组在高背压供热的基础上利用大型蒸汽射汽器,提出了一种适应调峰运行的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有效解决了热电联产机组低负荷乏汽供热能力降低的难题,提高了机组低负荷下的乏汽供热能力。对二级背压乏汽供热系统的供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机组背压和循环水温度是影响乏汽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汽轮机排汽热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四级背压乏汽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模型。通过能耗分析模型对某600MW机组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在不同供热时段调峰运行下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在低负荷段,高压侧的背压受到汽轮机排汽流量的限制,通过循环冷却系统降低低压侧的背压可提高系统能效。不论是与常规的中排供热的方式相比,还是与二级背压乏汽供热相比,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低负荷下的供热能力明显提升。在对外供热量一样的情况下,四级背压乏汽深度利用系统相比较二级背压乏汽供热,机组的发电出力可降低131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解耦 蒸汽射汽器 四级乏汽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载体尺寸对背压及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 张允华 +3 位作者 廖程亮 赵挺 代士青 张海冲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不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载体尺寸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CR载体尺寸会显著影响SCR系统的性能,载体长度增加导致排气背压明显增大,但SCR系统的氮氧化物(NO_(x))转化效率提升不显著;增大载体直径可同时实现排气... 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不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载体尺寸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CR载体尺寸会显著影响SCR系统的性能,载体长度增加导致排气背压明显增大,但SCR系统的氮氧化物(NO_(x))转化效率提升不显著;增大载体直径可同时实现排气背压降低和NO_(x)转化效率提升;当排气温度高于尿素起喷温度时,加大尿素喷射量后,相比于直径为118.4 mm的SCR载体,直径为143.8 mm的SCR载体性能可提升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载体尺寸 排气 NO_(x)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透平背压影响的燃气轮机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怡冲 李永毅 +3 位作者 林育超 张国强 杨泽雨 张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4,I0018,共11页
燃气透平的背压是决定燃气轮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燃气轮机运行效率以及安全性都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该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结合燃气轮机的控制策略,基于仿真平台建立某重型燃气轮机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透平背压调控过程及负荷波... 燃气透平的背压是决定燃气轮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燃气轮机运行效率以及安全性都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该文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结合燃气轮机的控制策略,基于仿真平台建立某重型燃气轮机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透平背压调控过程及负荷波动过程机组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动态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重型燃气轮机的动态特性。对不同输入信号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透平背压的不同变化趋势对燃气轮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包括背压降低时不同控制策略下燃气轮机透平进出口温度变化对机组的影响及不同控制策略面对扰动时各参数动态响应的差异。验证了透平背压调控对燃气轮机动态响应特性和变几何性能的优化作用,包括低背压下燃气轮机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高的级效率,透平背压调控能够确保机组在更大的负荷范围内透平进出口温度维持在目标值附近,可保证机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模块化建模 动态模型 透平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OD的脉动背压下压气机流场特性
18
作者 陈雪康 施新 胡晨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42,共9页
针对一台自由活塞发动机(FPEG)匹配的电动压气机,研究了脉动背压条件下压气机的瞬态特性,并将脉动背压和稳定背压工况进行对比,揭示了压气机内部不同形成机理的非定常特征.采用四重本征正交模态分解(Q-POD)法,对压气机非定常流场进行了... 针对一台自由活塞发动机(FPEG)匹配的电动压气机,研究了脉动背压条件下压气机的瞬态特性,并将脉动背压和稳定背压工况进行对比,揭示了压气机内部不同形成机理的非定常特征.采用四重本征正交模态分解(Q-POD)法,对压气机非定常流场进行了降阶重构.基于局部熵产率,对分解后的四重流场结构逐一分析,量化并定位了压气机非定常流动中的不可逆损失.结果表明:有/无脉动背压的熵产差异在叶轮中接近17%,在压壳中仅为1%.叶轮中的大尺度结构扰动耗散熵产占主导,扩压器中直接湍流耗散熵产占比超过92%.脉动背压通过改变压气机中大尺度相干结构进而影响瞬时流场结构.大尺度涡结构在环形通道内周向发展是造成扩压器中不可逆损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 脉动 四重本征正交模态分解 不可逆损失 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背压对超高速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影响规律分析
19
作者 王童军 王晓放 +2 位作者 吴小翠 钟主海 鲁业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82,共13页
为揭示水深变化带来的航行背压差异对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航体-喷水推进泵组成的全流域数值平台,并以核心的旋转叶轮区域为对象进行了数值方法校核,结合旋转坐标系下的相对涡量输运理论对不同巡航深度下的动力系... 为揭示水深变化带来的航行背压差异对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航体-喷水推进泵组成的全流域数值平台,并以核心的旋转叶轮区域为对象进行了数值方法校核,结合旋转坐标系下的相对涡量输运理论对不同巡航深度下的动力系统空化实施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航行背压的增加,相较于航行背压0.4pr,b,航体动力系统扬程、效率、耗功、推力在0.4pr,b~2.0p_(r,b)内分别下降5.6%,1.7%,4.5%,6.9%(pr,b为额定航行背压);基于涡量输运理论揭示叶轮流道内的空化特性与涡量分布呈强相关性,辐射项在动力系统全流场涡量变化中均有体现,拉伸项对叶片前缘空化的产生起主导作用,随后斜压项可有效捕捉空化边界,而扭转项可有效捕捉空化尾迹;动力系统内的瞬时压力脉动、叶轮轴向力和径向力与航行背压呈负相关,不同时刻下拉伸项和斜压项基本不发生变化,而辐射项和扭转项展现涡团在叶片区的聚集与脱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 超高速水下航体 动力系统 空化特性 涡量输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调峰下在线学习的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
20
作者 温文涛 杨振华 +1 位作者 漆乡萌 邓慧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灵活调峰的背景下,为适应直接空冷机组负荷动态变化与环境因素干扰,提出一种在线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进行预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运行背压的低冗余重要特征。接着,采用Hammer... 在灵活调峰的背景下,为适应直接空冷机组负荷动态变化与环境因素干扰,提出一种在线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对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进行预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清洗,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运行背压的低冗余重要特征。接着,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背压进行模型参数在线辨识。同时,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建立直接空冷机组背压预测模型,使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更新。实验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未来1 h内不同时间跨度的背压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低于9%,并在预测30 s内的背压MAPE低于1%。最后,在实际电厂系统中验证模型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稳定运行。本研究的成果为直接空冷机组背压实时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对于灵活调峰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预测 在线学习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