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碱激酶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吕永亮 王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分析胆碱激酶α(CHK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干扰CHKA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mRNA水平,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CHKA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翻译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 目的:分析胆碱激酶α(CHK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干扰CHKA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mRNA水平,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CHKA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翻译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HK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探究肝癌组织中CHKA的表达与常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细胞实验部分,构建CHKA短发夹RNA(shCHKA)慢病毒及其对照慢病毒(shNC)并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分为shCHKA组、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CCK-8试剂盒用于检测干扰CHKA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HKA在肝癌组织中mRNA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显著上调;此外,CHK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P=0.016)以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38)等相关;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沉默CHKA的表达能够明显下调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侵袭能力。分子机制实验结果提示,干扰CHKA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而调控其生物活性。结论:CHKA参与了肝癌的进展过程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预后检测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用于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 肝癌 细胞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通过外泌体介导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的恶性表型
2
作者 李嘉麟 邹有瑞 +2 位作者 刘阳 赵阳 马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738-2745,共8页
目的:探究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A)通过外泌体影响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在胶质瘤U87MG细胞中转染shCHKA及其空载对照;采用外泌体分泌抑制剂GW4869抑制外泌体分泌;利用透射电镜及纳米... 目的:探究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A)通过外泌体影响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在胶质瘤U87MG细胞中转染shCHKA及其空载对照;采用外泌体分泌抑制剂GW4869抑制外泌体分泌;利用透射电镜及纳米粒径示踪分析鉴定外泌体形态和大小,BCA法鉴定外泌体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性蛋白表达水平;提取CHKA不同表达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与U87MG共孵育,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最后,用U87MG细胞构建裸鼠体内模型,观察不同CHKA表达U87MG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载对照细胞相比,shCHKA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浓度降低(P<0.001),外泌体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加入GW4869后,胶质瘤U87MG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P<0.01,P<0.01)。GW4869可以明显抑制空载对照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P<0.05,P<0.001,P<0.001),但对shCHKA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与加入shNC组外泌体的U87MG细胞相比,加入shCHKA组外泌体的U87MG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P<0.05,P<0.001)。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表明,与注射shNC组外泌体相比,注射shCHKA组外泌的裸鼠移植瘤生长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CHKA的表达可能通过外泌体介导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 外泌体 胶质母细胞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齐晨 徐志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743,共6页
胆碱激酶α隶属于胆碱激酶蛋白家族,是CDP-胆碱通路的关键酶。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中均发现有胆碱激酶α表达升高,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研究已证实胆碱激酶α与多种肿瘤相关通路存在交互作用。由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高... 胆碱激酶α隶属于胆碱激酶蛋白家族,是CDP-胆碱通路的关键酶。在多种人类肿瘤组织中均发现有胆碱激酶α表达升高,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研究已证实胆碱激酶α与多种肿瘤相关通路存在交互作用。由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和异常激活,胆碱激酶α可能是有助于肿瘤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从胆碱激酶α在肿瘤中的生物功能及其在肿瘤诊断及预后评估、肿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胆碱激酶α在肿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 肿瘤 生物功能 诊断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封冰 王伟 +2 位作者 翟景明 姚国良 范永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的表达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312例,应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的表达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31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HKα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其生存状况。CHKα对HCC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进行评估。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2例HCC患者中,失访26例,随访率91.7%。在随访到的286例患者中,死亡177例。CHKα预测HCC死亡的最佳临界点为0.55,当CHKα为0.55时,CHKα预测HCC死亡的灵敏度为74.6%,特异度为83.5%;AUC曲线下面积为0.80。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表明,较大肿瘤(HR=1.08,95%CI:1.03~1.14)、Child-Pugh B级(HR=1.14,95%CI:1.11~1.18)、CHKα低表达(HR=2.26,95%CI:1.92~2.39)是HCC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Kα表达是HC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CHKα表达下调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胆碱激酶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胆碱激酶(Chok)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华勇 张帆 +2 位作者 历永强 段永建 修雁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我院接受11C-胆碱PET/CT显像的可疑肺癌患者共68例,术后选取病变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每例患者病变组织周围≥5cm处的正常组织作...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我院接受11C-胆碱PET/CT显像的可疑肺癌患者共68例,术后选取病变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每例患者病变组织周围≥5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组,将两组的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RT-PCR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组织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RTPCR检测,50例放射性高摄取的肺癌组织中Chok(0.75±0.13)和PCYT(0.73±0.2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4±0.11)、(0.35±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放射性高摄取的肺癌组织和10例良性病变组织中Chok和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肺癌患者存在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胆碱激酶 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胆碱激酶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蛋白质纯化及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翁宏飚 沈卫锋 +1 位作者 牛宝龙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有机磷(OP)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作用靶蛋白,在体外胆碱激酶(choline kinase)可专一性地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磷酸的供体,催化Ach E的酶促反应产物氯化胆碱发生磷酸化。依据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的胆碱激酶基因(Bmc... 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有机磷(OP)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作用靶蛋白,在体外胆碱激酶(choline kinase)可专一性地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磷酸的供体,催化Ach E的酶促反应产物氯化胆碱发生磷酸化。依据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的胆碱激酶基因(Bmcok)序列(Gen Bank登录号:AK378994.1)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从家蚕5龄第3天幼虫头部克隆了家蚕胆碱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质,获得质量浓度约1.03 mg/m L的家蚕胆碱激酶液。纯化的家蚕胆碱激酶在30℃、p H 9.5时的活性最高,约为115.6 U/mg。通过耦合Ach E和家蚕胆碱激酶的酶催化反应,并结合ATP-荧光素发光反应,建立酶抑制-发光快速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对甲胺磷残留的检测限可达0.05μg/m L,灵敏度高于现有的酶抑制色卡法和酶抑制分光光度计法,初步表明了将家蚕胆碱激酶应用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胆碱激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农药残留 酶抑制法 发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岳芳倩 邹有瑞 +2 位作者 孙胜玉 王哲 马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KA)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G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U87细胞中分离肿瘤干细胞U87GSCs,并进行验证;检测U87MG、U87GSCS及小胶质细胞HMC3中CHKA表达。CHKA抑制剂MN58b作用于U87GSCs,检测CHKA生物活...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KA)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G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U87细胞中分离肿瘤干细胞U87GSCs,并进行验证;检测U87MG、U87GSCS及小胶质细胞HMC3中CHKA表达。CHKA抑制剂MN58b作用于U87GSCs,检测CHKA生物活性减弱对U87G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分离的U87GSCs可表达肿瘤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133、Nestin;U87MG、U87GSCS中CHKA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小胶质细胞HMC3;CHKA抑制剂MN58b可有效抑制U87GSCs增殖,促进其凋亡。结论:CHKA可能是一种促癌基因,与GSCs相关,并影响胶质瘤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87GSCs 胆碱激酶α(CHKA) MN58b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胆碱激酶α(CHKA)抑制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1
8
作者 岳芳倩 邹有瑞 +3 位作者 孙胜玉 王哲 黄灵 马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胆碱激酶α(CHKA)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敲低CHKA对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和外伤脑组织CHK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外伤组织CHKA蛋...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胆碱激酶α(CHKA)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敲低CHKA对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和外伤脑组织CHK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外伤组织CHKA蛋白表达。构建CHKA短发夹RNA(shCHKA)慢病毒及其对照慢病毒(shNC)并感染U87MG胶质瘤细胞,分为shCHKA组、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CCK-8法检测U87MG细胞增殖,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中CHKA mRNA和蛋白高表达。敲低CHKA基因后,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CHK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且下调CHK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CHKA可能是一种促癌基因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CHKA) U87MG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灵 邹有瑞 +4 位作者 马悦 李琢琦 高鑫义 阿布拉古 马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2-89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CHK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胆碱激酶α(choline kinase alpha,CHK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CHK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标准分为Ⅰ~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HKα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CHKα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的相关临床数据对CHKα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脑胶质瘤患者120例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病理学类型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2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6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30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2例。CHK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7%、7.81%、95.03%和92.90%。CHKα蛋白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截至2021年6月30日,有60例患者死亡,10例失访,随访率为91.67%。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HKα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HKα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比高表达者长,预后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HKα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符(P<0.05)。结论:CHKα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HKα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胆碱激酶α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抗HepG2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胆碱代谢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费炳红 于东升 +1 位作者 郭丹风 李晓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ADI)抗肝细胞癌(HCC)HepG2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胆碱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0^(6)个/mL的HepG2细胞按0.1 mL/只接种于裸鼠右腋下,待移植瘤体积达到50 mm^(3)时,将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腹腔注射20 ...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ADI)抗肝细胞癌(HCC)HepG2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对胆碱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0^(6)个/mL的HepG2细胞按0.1 mL/只接种于裸鼠右腋下,待移植瘤体积达到50 mm^(3)时,将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腹腔注射20 mL/kg生理盐水(模型组)或20 mL/kg ADI(ADI组),隔天1次。给药8次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收集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筛选出与癌症胆碱代谢通路有关的差异代谢物;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HKα的表达水平。结果:ADI组肿瘤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两组代谢物轮廓差异较大,在癌症中胆碱代谢通路中富集到2个差异代谢物,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酰胆碱(DPPC)和1-硬脂酰基-2-花生四烯酸-sn-甘油(1,2-SAG),ADI组两者血清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ADI组肿瘤组织中CHK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ADI通过下调CHKα表达,抑制肿瘤细胞胆碱代谢,从而发挥抑制HCC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艾迪注射液 胆碱激酶A 非靶代谢组学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胆碱PET/C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昕 王晴文 +3 位作者 姚树展 黄召勤 芮军 刘庆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探讨11 C-胆碱PET/C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胆碱代谢机理。方法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38例可疑肺癌患者PET/CT显像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手术病理证实29例为肺癌,3例为良性病变。6例因发生远处... 目的探讨11 C-胆碱PET/CT显像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及胆碱代谢机理。方法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38例可疑肺癌患者PET/CT显像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手术病理证实29例为肺癌,3例为良性病变。6例因发生远处转移未行手术。肺癌原发病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均显示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法均显示良、恶性病变无显著性差异。鳞癌、腺癌、不典型类癌的11 C-胆碱摄取值相比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12例肺癌组织细胞中,9例Chok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升高,5例ChAT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其中5例Chok及ChAT表达均升高。结论 11 C-胆碱PET/CT显像能够发现肺癌原发病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有助于准确临床分期;但不能有效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肺癌组织细胞中不仅有磷酸化途径的增强,而且存在乙酰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胆碱激酶 正电子 体层摄影术 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MEK、ERK、CHK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甘杰 文擘彬 +1 位作者 杨晗 王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胆碱激酶α(CHK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4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检...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胆碱激酶α(CHK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4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统计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MEK、ERK、CHK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肿瘤最大径、年龄、WHO分级及预后胶质瘤患者MEK、ERE、CHKα蛋白的高、低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级胶质瘤患者ME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7.69%、94.08%和92.04%,ER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7%、7.49%、94.52%和92.18%,CHK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0%、7.53%、94.71%和92.23%,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MEK、ERK、CHKα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结果显示,124例患者中死亡52例,失访12例,获得随访112例,随访率为90.32%。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MEK、ERK、CHK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有明显区别,并且与患者的疾病预后明显相关,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胆碱激酶α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物CHKA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利 陈萍 李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肺癌在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除了形态学特征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肺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分子标记物的筛选,用以预警和评估肺腺癌预后,并为肺腺癌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方向,同时寻找并确定治疗... 肺癌在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除了形态学特征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肺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分子标记物的筛选,用以预警和评估肺腺癌预后,并为肺腺癌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方向,同时寻找并确定治疗靶点。目前,研究者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标记物表达以及基因拷贝改变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旨在寻找及筛选出肺腺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物。Choline kinaseα(CHKA)是将胆碱转化为磷脂酸胆碱的酶,在人类肿瘤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对CHKA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发生机制以及抗肿瘤药物研发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预后 标记物 胆碱激酶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无创诊断新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娜仁花 杨小丰 《新疆医学》 2016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居全球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其发病率占男性全部癌症发病例数的14%[1]。PCa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我国虽为PCa发病及死亡较低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快速上升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居全球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其发病率占男性全部癌症发病例数的14%[1]。PCa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我国虽为PCa发病及死亡较低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PCa死亡率较高[2],早期缺乏特异性,但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评价至关重要。目前PCa常用的无创诊断方法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诊断 前列腺特异抗原 发病例数 前列腺肿瘤 直肠指诊 特异性 雄激素受体 胆碱激酶 预后评价 前列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A基因沉默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灵 邹有瑞 +3 位作者 李琢琦 马悦 高鑫义 马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049,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但发病机制不明,胆碱激酶A(choline kinase A,CHKA)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楚。探讨下调CHKA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但发病机制不明,胆碱激酶A(choline kinase A,CHKA)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楚。探讨下调CHKA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为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转导通路与CHKA的相互作用,另设DMSO组和LY29400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CHK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中CHK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hNC组相比,shCHKA组胶质瘤细胞中p-PI3K、p-AKT和CHKA蛋白水平同步降低(P<0.05),PI3K、AKT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在使用通路抑制剂后CHKA的表达量在control组和sh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shCHKA组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弱于control组和shNC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主要停滞于G_(2)期,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结论:CHKA基因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且CHKA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是单向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蛋白水平的降低对CHKA的表达无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胆碱激酶A 侵袭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6联合CHKA基因沉默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16
作者 黄灵 邹有瑞 +2 位作者 李琢琦 岳芳倩 马辉(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7-902,共6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AKT抑制剂SH-6联合慢病毒沉默CHKA基因在体内外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CHKA短发夹CHKA(shCHKA)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shNC)感染U87细胞系并设置分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特异性AKT抑制剂SH-6联合慢病毒沉默CHKA基因在体内外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增殖、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CHKA短发夹CHKA(shCHKA)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shNC)感染U87细胞系并设置分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周期、凋亡,Transwell实验观察胶质瘤细胞侵袭。胶质瘤动物模型实验评估联合治疗效果并记录肿瘤体积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CHKA、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治疗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细胞周期主要停滞在G2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联合治疗能够使CHKA、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降低。结论:SH-6联合慢病毒沉默CHKA在体内外能够显著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本研究可能为脑胶质瘤的联合治疗提供新的抗肿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CHKA) 裸鼠 U87 SH-6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SOPHOSPHATIDIC ACID ACTIVATES NUCLEAR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 IN RAT HEPATOCYTES
17
作者 李菊香 李载权 +2 位作者 伍期专 唐朝枢 杜军保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3-217,共5页
Objectives.To observe if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can influence nuclear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NTPase)activity of isolated hepatocyte from rat,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by which LPA affects the N... Objectives.To observe if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can influence nuclear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NTPase)activity of isolated hepatocyte from rat,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by which LPA affects the NTPase.Method.Isolated and cultured hepatocytes from rat liver were exposed to LPA(1×10 -9 ,1×10 -8 and5×10 -8 mol/L)with or without inhibitors of protein kinase C(PKC)and mitogen activating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and the NTPase activity on nuclear envelope was assayed using ATP and GTP as substrate,respectively.Results.Nuclear NTPase activity of rat hepatocytes was potently stimulated by incubation of hepato-cytes with LPA in concentration?and time ?dependent manners.In hepatocytes incubated with LPA,nu-clear NTP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P<0.01).In hepatocytes preincu-bated with PKC inhibitor H-7or MAPKK inhibitor PD98059,LPA-stimulated activation of nuclear NT-Pase was obviously attenuated.In addition,direct incubation of isolated hepatic nuclei with LPA had no effect on nuclear NTPase activity.Conclusion.LPA is involved in modulating nuclear NTPase activity in hepatocytes.The stimulating effect of LPA on the nuclear NTPase is mediated at least partly by PKC and MAPK-dependent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hatidic acid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 HEPATOCY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胆碱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芮军 黄召勤 +2 位作者 李昕 彭忠民 刘庆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11C-胆碱PET/CT显像,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术后将取得的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胆... 目的探讨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11C-胆碱PET/CT显像,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术后将取得的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胆碱激酶(Chok)基因的表达,分析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结果18例肺癌的PET/CT图像均显示胆碱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18例肺癌组织细胞中,14例Chok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升高,9例肺癌组织细胞ChAT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其中8例Chok及ChAT表达均升高。鳞癌与腺癌对胆碱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的胆碱显像有异常增高,其增高原因与肺癌细胞中胆碱代谢的磷酸化途径及乙酰化途径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胆碱O-乙酰基转移酶 胆碱激酶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胆碱
原文传递
肺癌^(11)C-胆碱PET显像机制与胆碱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猛 彭忠民 +1 位作者 刘庆伟 姚树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31,1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11C-胆碱PET的显像及代谢的基本机制。方法收集肺部结节或团块样病变患者84例,术前均行11C-胆碱PET显像,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计算标准摄取值(SUV)。将术后取得的病变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用RT-PCR法检测胆...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11C-胆碱PET的显像及代谢的基本机制。方法收集肺部结节或团块样病变患者84例,术前均行11C-胆碱PET显像,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计算标准摄取值(SUV)。将术后取得的病变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用RT-PCR法检测胆碱激酶(Chok)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关键酶基因表达强度与SUV值的相关性。结果 56例11C-胆碱PET/CT阳性的肺癌组织中有78.57%和71.43%的病例分别存在Chok和PCYT基因的过表达(P均<0.01),两种酶都过表达者占64.29%;9例PET/CT阴性的肺癌组织中Chok、PCYT基因均表达正常;19例良性病变中Chok、PCYT基因分别存在10.53%和15.79%的病例过表达(P=0.07,P=0.08);56例PET/CT阳性的肺癌患者中,Chok、PCYT基因的相对表达强度与SUVmean均存在正相关性(r=0.51,r=0.50,P均<0.01)。结论肺癌的11C-胆碱显像与肿瘤细胞中磷脂酰胆碱水平的异常升高有关,而磷脂酰胆碱水平的升高是由Chok及PCYT基因的过度表达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胆碱 胆碱激酶 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Zebrafish Model for Rapid Drug Screening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被引量:3
20
作者 Wenhai Huang Chuansheng Li +3 位作者 Zhengrong Shen Xiaoyu Zhu Bo Xia Chunqi Li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6年第4期162-173,共12页
Alzheimer's diseas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 is a complex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hich leads to a progressive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s. A rapid screening model is highly demanded for i... Alzheimer's diseas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 is a complex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hich leads to a progressive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s. A rapid screening model is highly demande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anti-Alzheimer's disease drugs from a large numbers of compounds. Until now, numerous studies utilized zebrafish model for drug discovery. Since aluminum can induce a similar biological activity in zebrafish as in Alzheimer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novel animal model using 3 to 5 day post-fertilization larval zebrafish by optimizing the doses and duration of aluminum chloride exposure. Six anti-Alzheimer's disease drugs wit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were tested to validate the newly developed zebrafish model. Importantly, Rivastigmine, ThT, Flurbiprofen and AM-117 could increase the value of Dyskinesia Recovery Rate by 53.4-64%, 169.4-200%, 54.5-96% and 70.9-121%, respectively. Rivastigmine, Memantine, ThT, Flurbiprofen, Rosiglitazone and AM-117 improved the value of Response Efficiency by 86.6-175.1%, 28.2-66.6%, 127.2-236.5%, 118.3-323.7%, 26.6-140.8% and 70.2-161.4%,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zebrafish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a useful tool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potential novel anti-Alzheimer's disease leading compounds target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γ-secretas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and amyloid-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3-5dpf Larvae screening platform zebrafish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