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
被引量:
5
1
作者
崔儒涛
蔡淦
谢建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5-307,共3页
识别和控制胃粘膜癌前病变是开展胃癌二级防治的关键。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上皮异型增生比胃粘膜肠化更具癌前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53、Rb、p16抑癌基因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古聪敏
谢作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的 :研究p53、Rb和p163个抑癌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状态及相互关系 方法 :收集胃手术及胃镜活检标本共 60例 ,镜下观察胃粘膜并选取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腺体病灶共 99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 :研究p53、Rb和p163个抑癌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状态及相互关系 方法 :收集胃手术及胃镜活检标本共 60例 ,镜下观察胃粘膜并选取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腺体病灶共 99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53、Rb、p16蛋白在 99个异型增生病灶、35例胃腺癌和 32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对 35例胃腺癌进行p16基因点突变检测 结果 :p53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7.5%、35.1%、59.1% ,胃癌组为 68.6% ,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 Rb蛋白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80 .0 %、89.3%、81.8% ,胃癌组为 57.1% ,正常对照组为90 6%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和胃癌中普遍表达 ,3组间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16基因PCR -SSCP分析示只有 1例低分化腺癌出现异常单链泳动带 不同类型 (隐窝型、腺瘤型、再生型 )异型增生病灶组间、位于癌旁和良性病变旁的异型增生病灶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高 -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的积聚在胃粘膜异型增生阶段已经开始 ,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 ,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抑癌基因
基因表达
癌前病变
抑癌机理
P53
RB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脾方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金坤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疗效 ,选择 32例中重度患者 ,以健脾方治疗 3个月 ,并应用Wistar大鼠化学致癌剂MNNG造模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有效率为 71.8% ,胃粘膜病变有效率为 78.1% ,治疗前后比较...
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疗效 ,选择 32例中重度患者 ,以健脾方治疗 3个月 ,并应用Wistar大鼠化学致癌剂MNNG造模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有效率为 71.8% ,胃粘膜病变有效率为 78.1% ,治疗前后比较P均 <0 0 1。实验大鼠中药组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出现率为 50 % ,西药组为 87.5% ,对照组为 10 0 %。提示健脾方能有效防治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法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中医药疗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模糊分级探讨
4
作者
陈琳珏
汪宏远
+1 位作者
丁锟
袁喜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4-205,共2页
为探讨组织学分级的有效途径 ,采用模糊分级分析方法 ,以连续值表示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结果显示 ,该方法能反映出病变的实际情况 。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模糊分级
模糊集合
诊断
胃
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CNA、P53、EGFR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中的表达
5
作者
刘天卿
赵鲁笳
+1 位作者
邢广莹
李美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6年第10期18-20,共3页
应用LSAB免疫酶标法,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细胞PCNA、P53、EGFR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异型增生阶段,P53、EGFR基因就已不同程度地发生突变或被激活,小区内PCNA的密集...
应用LSAB免疫酶标法,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细胞PCNA、P53、EGFR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异型增生阶段,P53、EGFR基因就已不同程度地发生突变或被激活,小区内PCNA的密集表达显示出部分细胞已进入持续增殖阶段,而且上述变化皆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2)那些在重度异型增生和少数中度异型增生时出现的灶状密集的PCNA阳性表达细胞、P53、EGFR基因的强阳性表达及EGFR分布失去极性的阳性表达细胞不可忽视,它们极有可能正处于早期癌变阶段。如果三种标志物伍用,可以通过检测膜、浆、核三处抗原而更有助于我们判断异型增生细胞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P53
EGF-R
胃
癌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原文传递
460例胃癌纤维胃镜活检标本的病理观察
6
作者
张林
温成华
+1 位作者
朱燕云
王义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为32.61%。本组材料提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异型胃腺囊及胃粘膜中度以上异型增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癌
肠
上皮
化生
胃
腺囊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周木秀
涂抗美
+2 位作者
任玉霞
刘丽江
刘宏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的内镜描述、病理组织学分级、不同治疗方法和癌变的回顾性研究,使内镜表现与组织学形态有机结合,为病理和临床医生制定规范统一...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的内镜描述、病理组织学分级、不同治疗方法和癌变的回顾性研究,使内镜表现与组织学形态有机结合,为病理和临床医生制定规范统一的GED描述术语和诊断分级标准,为GED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54例具有随访资料的GED病例,进行HE、Goden-Sweet网染、P53和CE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镜形态、组织学分级和治疗方法与癌变的关系。结果 高度GED内镜形态表现为褪色和灰白色,光泽消失,质地变硬且弹性差,呈平坦凹陷或平坦凸起伴浅表糜烂并且大于0.5cm,与癌变关系非常密切(P<0.05)。低度GED多为隆起型,与增生性息肉和萎缩性胃炎难鉴别。结论 低度异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应当密切随访,或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后随访。高度异型增生应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或胃部分切除后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癌变
内镜
随访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几种胃癌前病变的认识
8
作者
周福成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12期23-23,共1页
所谓胃癌前病变,是在胃癌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着密切的病变,称之胃癌前病变。根据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组织学检查报告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胃
癌前病变
不典型
增生
胃
粘膜
病理改变
上皮
化生
癌变率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
胃
炎
扩张型
手术治疗
胃
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贾克力
杨晓玲
+2 位作者
张进才
马连生
郭调梅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3年第T01期17-19,21,共4页
胃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的概念,胃癌前疾病系指有较多机会发生胃癌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息肉(GP)、慢性胃溃疡(GU)、胃手术后残胃(GS)、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变则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主要指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下称...
胃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的概念,胃癌前疾病系指有较多机会发生胃癌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息肉(GP)、慢性胃溃疡(GU)、胃手术后残胃(GS)、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变则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主要指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下称肠化)、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ATP)和胃粘膜腺体异型扩张。本文收集近期文献,就此领域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下称胃癌前期病变)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癌前疾病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胃
粘膜
肠
上皮
化生
慢性萎缩性
胃
炎
腺体
异型
扩张
胃
癌前期病变
慢性
胃
溃疡
肥厚性
胃
炎
组织病理学
胃
癌前病变
不典型
增生
术后残
胃
胃
息肉
原文传递
题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
被引量:
5
1
作者
崔儒涛
蔡淦
谢建群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5-307,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95A2141)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982019)
文摘
识别和控制胃粘膜癌前病变是开展胃癌二级防治的关键。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粘膜癌前病变研究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上皮异型增生比胃粘膜肠化更具癌前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癌前病变
分类号
R25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53、Rb、p16抑癌基因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古聪敏
谢作煊
机构
广州市胸科医院病理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文摘
目的 :研究p53、Rb和p163个抑癌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状态及相互关系 方法 :收集胃手术及胃镜活检标本共 60例 ,镜下观察胃粘膜并选取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腺体病灶共 99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53、Rb、p16蛋白在 99个异型增生病灶、35例胃腺癌和 32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对 35例胃腺癌进行p16基因点突变检测 结果 :p53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7.5%、35.1%、59.1% ,胃癌组为 68.6% ,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 Rb蛋白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 80 .0 %、89.3%、81.8% ,胃癌组为 57.1% ,正常对照组为90 6%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和胃癌中普遍表达 ,3组间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16基因PCR -SSCP分析示只有 1例低分化腺癌出现异常单链泳动带 不同类型 (隐窝型、腺瘤型、再生型 )异型增生病灶组间、位于癌旁和良性病变旁的异型增生病灶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高 -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突变型p53蛋白的积聚在胃粘膜异型增生阶段已经开始 ,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 ,重?
关键词
胃
肿瘤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抑癌基因
基因表达
癌前病变
抑癌机理
P53
RB
P16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
dysplasia
tumor suppressor gene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2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脾方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金坤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5,共3页
文摘
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疗效 ,选择 32例中重度患者 ,以健脾方治疗 3个月 ,并应用Wistar大鼠化学致癌剂MNNG造模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有效率为 71.8% ,胃粘膜病变有效率为 78.1% ,治疗前后比较P均 <0 0 1。实验大鼠中药组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出现率为 50 % ,西药组为 87.5% ,对照组为 10 0 %。提示健脾方能有效防治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关键词
健脾法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中医药疗法
大鼠
Keywords
Spleen nourishing Formula”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um
gastric mucosal disease
分类号
R259.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模糊分级探讨
4
作者
陈琳珏
汪宏远
丁锟
袁喜先
机构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04-205,共2页
文摘
为探讨组织学分级的有效途径 ,采用模糊分级分析方法 ,以连续值表示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结果显示 ,该方法能反映出病变的实际情况 。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模糊分级
模糊集合
诊断
胃
癌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CNA、P53、EGFR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中的表达
5
作者
刘天卿
赵鲁笳
邢广莹
李美玉
机构
大连市友谊医院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6年第10期18-20,共3页
文摘
应用LSAB免疫酶标法,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细胞PCNA、P53、EGFR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异型增生阶段,P53、EGFR基因就已不同程度地发生突变或被激活,小区内PCNA的密集表达显示出部分细胞已进入持续增殖阶段,而且上述变化皆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2)那些在重度异型增生和少数中度异型增生时出现的灶状密集的PCNA阳性表达细胞、P53、EGFR基因的强阳性表达及EGFR分布失去极性的阳性表达细胞不可忽视,它们极有可能正处于早期癌变阶段。如果三种标志物伍用,可以通过检测膜、浆、核三处抗原而更有助于我们判断异型增生细胞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PCNA
P53
EGF-R
胃
癌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460例胃癌纤维胃镜活检标本的病理观察
6
作者
张林
温成华
朱燕云
王义忠
机构
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病理科
出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460例胃癌胃粘膜活检资料,结果:男:女为2.36:1: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岛(37.17%);发生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占46.74%;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腺癌最多,占51 52%;在伴随病变中,畅化生的检出率为21.74%,胃腺囊为35%,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为32.61%。本组材料提示,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异型胃腺囊及胃粘膜中度以上异型增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胃
癌
肠
上皮
化生
胃
腺囊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Keywords
Gastric carcinoma
Intestinal metaplasia
Glandular cyst
Dysplasia of gastric mucosa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周木秀
涂抗美
任玉霞
刘丽江
刘宏高
机构
解放军第一六一中心医院病理科
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病理科
武汉职工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第6期328-331,共4页
文摘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的内镜描述、病理组织学分级、不同治疗方法和癌变的回顾性研究,使内镜表现与组织学形态有机结合,为病理和临床医生制定规范统一的GED描述术语和诊断分级标准,为GED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54例具有随访资料的GED病例,进行HE、Goden-Sweet网染、P53和CE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镜形态、组织学分级和治疗方法与癌变的关系。结果 高度GED内镜形态表现为褪色和灰白色,光泽消失,质地变硬且弹性差,呈平坦凹陷或平坦凸起伴浅表糜烂并且大于0.5cm,与癌变关系非常密切(P<0.05)。低度GED多为隆起型,与增生性息肉和萎缩性胃炎难鉴别。结论 低度异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应当密切随访,或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后随访。高度异型增生应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或胃部分切除后密切随访。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癌变
内镜
随访
临床病理
Keywords
CED carcinoma-transformation
Endoscopy
Follow-up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几种胃癌前病变的认识
8
作者
周福成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12期23-23,共1页
文摘
所谓胃癌前病变,是在胃癌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着密切的病变,称之胃癌前病变。根据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组织学检查报告有以下几种:
关键词
胃
癌前病变
不典型
增生
胃
粘膜
病理改变
上皮
化生
癌变率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
胃
炎
扩张型
手术治疗
胃
癌病变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贾克力
杨晓玲
张进才
马连生
郭调梅
机构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市南开区六合医院
山西省临汾地区胃肠病专科医院
出处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3年第T01期17-19,21,共4页
文摘
胃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的概念,胃癌前疾病系指有较多机会发生胃癌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息肉(GP)、慢性胃溃疡(GU)、胃手术后残胃(GS)、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变则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主要指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下称肠化)、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ATP)和胃粘膜腺体异型扩张。本文收集近期文献,就此领域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下称胃癌前期病变)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胃
癌前疾病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胃
粘膜
肠
上皮
化生
慢性萎缩性
胃
炎
腺体
异型
扩张
胃
癌前期病变
慢性
胃
溃疡
肥厚性
胃
炎
组织病理学
胃
癌前病变
不典型
增生
术后残
胃
胃
息肉
分类号
R735.202 [医药卫生—肿瘤]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
崔儒涛
蔡淦
谢建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53、Rb、p16抑癌基因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古聪敏
谢作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健脾方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临床与实验研究
杨金坤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模糊分级探讨
陈琳珏
汪宏远
丁锟
袁喜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PCNA、P53、EGFR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中的表达
刘天卿
赵鲁笳
邢广莹
李美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6
0
原文传递
6
460例胃癌纤维胃镜活检标本的病理观察
张林
温成华
朱燕云
王义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
周木秀
涂抗美
任玉霞
刘丽江
刘宏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
9
原文传递
8
几种胃癌前病变的认识
周福成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贾克力
杨晓玲
张进才
马连生
郭调梅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