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8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与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陈雅菲 郭皓 王志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情况分为HE组(n=36例)和非HE组(n=112例)。整理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HVPG)、术后1 d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WBC、P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HE病情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HE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资料、MELD评分、手术前后HVPG及术后1 d的SCr、AST、WBC、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组TBil、、血氨水平、PT均高于非HE组,Alb、FIB低于非HE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氨(OR=2.678,95%CI:1.413~5.073),高TBil(OR=0.934,95%CI:1.402~4.617),低Alb(OR=2.425,95%CI:1.243~4.732),PT延长(OR=2.354,95%CI:1.277~4.338),低水平FIB(OR=2.545,95%CI:1.341~4.830)均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发生HE的危险因素(P<0.05);血氨、TBil、PT与HE程度均呈正相关(r=0.521、0.574、0.608,P<0.05),Alb、FIB与HE程度呈负相关(r=-0.415,P<0.05)。结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2
作者 卓宇宏 陈平湖 +4 位作者 陈鸿程 周思君 陈小云 范微微 叶石才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和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11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接受EVL和生长抑素治...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EVL)联合生长抑素和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11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接受EVL和生长抑素治疗,连续治疗3~7 d,观察组术后长期口服普萘洛尔维持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经颈静脉入路插管测量肝静脉楔压和肝静脉游离压,计算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常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在治疗7 d后,观察组止血率为94.9%,对照组为96.5%(P>0.05),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出血停止时间【(63.5±2.1)对(62.3±3.6)h】、输血量【(3.9±0.8)U对(4.1±1.2)U】、住院时间【(10.4±1.7)d对(10.5±2.9)d】和医疗花费【(1.8±0.2)万元对(1.8±0.2)万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VF、SVF和HVPG分别为(541.5±108.6)ml/min、(289.7±53.4)ml/min和(13.5±3.1)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6.4±112.7)ml/min、(306.4±56.3)ml/min和(14.6±3.8)mmHg,P<0.05】;观察组PT为(14.1±1.1)s,FIB为(2.7±0.8)g/L,与对照组【分别为(14.0±1.2)s和(2.8±0.6)g/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和6个月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4%和10.7%,与对照组的7.3%和14.6%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VL联合生长抑素紧急止血后,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维持能降低门脉压力,可能能降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术 生长抑素 普萘洛尔 治疗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朱瑞农 宋丽群 钱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血流流速(PVV)和脾静脉血流流速(SV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观察组输血(1.8±0.4)u,显著少于对照组【(4.2±2.0)u,P<0.05】,止血时间为(0.8±0.2)d,显著短于对照组【(3.1±1.1)d,P<0.05】,胃镜复查观察组EV消失9例(20.9%);治疗前后,两组PVD、PVV和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分别为(4.3±1.1)U/L、(193.6±20.4)ng/L和(85.5±9.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U/L、(254.9±24.9)ng/L和(112.4±10.3)μg/mL,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3例(7.0%),经再次内镜下治疗等综合处理,止血,对照组再出血17例(42.5%,P<0.05),经内科综合治疗止血12例,死亡5例(29.4%)。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或/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是抢救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设备和技术要求高,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培训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生长抑素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 曲张静脉套扎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史真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共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功效及保障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2例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观...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共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功效及保障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72例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36位患者。对照组单纯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止血相关指数(包含止血所需时长、输血量及住院日数)、副作用发生状况及复发出血概率等差异。同时,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门静脉流量、内径和压力)以及胃肠激素水平(胃泌素、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均减少,且观察组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的联合应用显著缩短了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了出血复发风险,有助于优化门静脉血流状况和调整胃肠激素平衡,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安全性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合作护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病情控制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5
作者 何日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治疗中,开展学科合作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管理效果情况。方法 本次病例收集于2023年中,将整个年度中的30例肝硬化EGVB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对比,非合作组开展常... 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治疗中,开展学科合作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管理效果情况。方法 本次病例收集于2023年中,将整个年度中的30例肝硬化EGVB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对比,非合作组开展常规护理方式,学科合作组开展学科合作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自我管理等差异性。结果 (1)学科合作组出血次数低于非合作组,干预前两组TBIL、AST、ALT指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学科合作组TBIL、AST指标低于非合作组。(2)学科合作组自我管理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非合作组。(3)学科合作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为6.66%,低于非合作组的26.66%。(4)学科合作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非合作组,(p<0.05)。结论 对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治疗中采用学科合作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出血次数,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该种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合作护理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病情控制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远期疗效及再出血风险模型构建
6
作者 王巧珍 邵校 +1 位作者 杨修玲 蔡奉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44-349,355,共7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远期疗效及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3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远期疗效及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3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急性EGVB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ESVD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观察术后1年患者内镜下静脉曲张清除效果及再出血情况。根据再出血情况进行分组,再出血组(n=46)和未再出血组(n=191)。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患者危险因素,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区分度,绘制Calibration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拟合度及预测效能。结果术后1年,114例静脉曲张完全根除,78例基本消失,45例未消失,清除率为81.01%。237例患者首次进行ESVD后,随访1年内发生再出血的患者有46例,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组治疗前曲张静脉直径,中、大量腹水占比,Child-Pugh分级C级评分占比,有红色征占比及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未再出血组,而血小板(PLT)、血钠(Na)浓度则低于未再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治疗前曲张静脉直径偏大,中、大量腹水,PT时间延长是导致肝硬化伴EGVB患者经ESVD治疗后发生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浓度血Na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的4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患者再出血的风险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显示拟合度好(Hosmer-Lemeshowχ^(2)=1.305,P=0.113),预测模型的AUC为0.915(95%CI:0.859~0.954,P<0.05),预测效能较好。结论ESVD治疗肝硬化伴急性EGVB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本研究构建的再出血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肝硬化伴急性EGVB患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远期疗效 列线图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陶熙 李宏韬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并EVB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实施奥美拉唑)与观察组(n=45,实施奥美拉唑联合胃镜下注...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并EVB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实施奥美拉唑)与观察组(n=45,实施奥美拉唑联合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对比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止血时间,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RBC、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并EVB患者中联合应用胃镜下注射组织胶、奥美拉唑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止血效果理想,且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注射组织胶 奥美拉唑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高晓彤 《医疗装备》 2025年第1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EGV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EGV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负性心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再出血率)。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管理、用药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DS中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改善肝硬化EGVB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负性心理,增强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领导理论 自我管理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因素研究
9
作者 李广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患者发生GOV破裂出血(EGVB)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32)、未出血组(n=4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患者发生GOV破裂出血(EGVB)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32)、未出血组(n=48)。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特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发生EGVB的影响因素。结果:出血组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PT)、GOV程度、内镜下红色征发生率高于未出血组,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等指标低于未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中重度GOV、肝性脑病、内镜下红色征、PT、PLT、TBIL、CR为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GOV患者破裂出血风险较高,且与其静脉曲张程度、肝性脑病、内镜下红色征、PT、PLT和TBIL、CR等因素有关,应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忠乐 陈红伟 宋亚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情况将回顾性纳入的264例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情况将回顾性纳入的264例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GVB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构建诊断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264患者中有159例发生EGVB。出血组患者肝性脑病比例、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有红色征比例以及PT显著高于未出血组,HB、PLT、TBIL、CR等指标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PT、PLT、TBIL是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TBIL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效能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3(95%CI:0.533~0.673)和0.573(95%CI:0.499~0.647);而PT、PLT以及预测模型诊断EGVB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897(95%CI:0.857~0.937)、0.934(95%CI:0.906~0.962)、0.979(95%CI:0.964~0.993)。结论入院时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PT、PLT和TBIL均为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声 魏应凤 +2 位作者 刘颖 罗颖敏 向天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4,33,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曲张组(n=41... 目的探讨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曲张组(n=41)、轻度曲张组(n=43)、中度曲张组(n=61)、重度曲张组(n=55),均行电子胃镜、肝脾硬度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其肝脏硬度值(LSM)、脾脏硬度值(SSM)、脾厚度及门静脉宽度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n=116)和无出血组(n=84),比较2组的LSM、SSM值和门静脉宽度水平,建立ROC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肝脾硬度、门静脉宽度以及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曲张组(P<0.05);与无出血组比较,出血组LSM、SSM、门静脉宽度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最高,为0.9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7%和83.62%。结论随着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LSM、SSM、脾厚度、门静脉宽度水平也逐渐增高,肝脾硬度联合门静脉宽度预测A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效能优于单独采用LSM、SSM或门静脉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脾脏硬度值 肝脏硬度值 静脉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梦秋 张爱霞 +1 位作者 张莉 林子曦 《肝脏》 2024年第9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参数(TEG)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20例行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群纳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参数(TEG)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20例行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群纳为对照组,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n=20)和未出血组(n=20)。将出血组随机分为A组(n=10)和B组(n=10),A组给予常规凝血试验指导输血,B组给予TEG试验指导输血。比较出血组、未出血组与对照组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TEG检验结果,绘制ROC曲线来分析TEG检验结果与常规凝血实验的评估价值,比较A、B两组预后情况和输血成分用量。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的PLT及FIB水平显著小于未出血组[PLT:(67.13±33.18)vs.(84.23±29.34)×10^(9)/L;FIB:(1.47±0.49)vs.(1.97±0.52)g/L,P<0.05];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显著高于对照组,凝固角(α)、最大振辐(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的α角及MA水平[分别为(45.45±5.79)deg和(40.71±5.25)mm]显著小于未出血组[分别为(51.34±5.14)deg和(48.46±6.08)mm,P<0.05];PLT、FIB、α角及MA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5(P<0.05),且α角曲线下面积最大;B组预后好转率显著大于A组(100%vs.60%),住院天数为(9.12±1.02)d,显著小于A组(11.48±1.25)d,(P<0.05);B组红细胞和血浆[分别为(3.14±0.67)U和(534.07±80.42)mL]用量小于A组[分别为(4.11±0.74)U和(617.18±90.51)mL],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分别为(0.32±0.07)U和(33.48±6.25)U]显著大于A组[分别为(0.25±0.06)U和(28.12±5.02)U](P<0.05)。结论TEG凝血测试比标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常规凝血测试更能指导患者输血管理,其中α角参数诊断效能最高。TEG通过精准指导输血治疗可较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参数 乙型肝炎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陈正彦 刘君颖 +5 位作者 张然 蒋举峰 贺照霞 刘玮 余海洋 张红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39-234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分为A组(35例,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B组(29例,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和C组(32例,入院后12~24 h内行内镜诊疗),比较3组治疗情况(出血部位检出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A组和B组出血部位检出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腹水征、血钠、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于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但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需更多临床循证证据,且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高危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诊疗 时机 救治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潇 盛云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观察组在接受EVL治疗后择期行TIPS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门静脉压力(PVP)和门静脉血流速度(PVF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9.3%和9.5%(P>0.05);两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日为(12.8±2.6)d,显著长于对照组【(8.1±1.5)d,P<0.05】;术后,观察组PVFV为(16.7±3.8)cm/s,显著快于对照组【(12.5±2.4),P<0.05】,而PPG和PVP分别为(9.1±1.4)mmHg和(19.6±2.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2±1.9)mmHg和(34.8±3.4)mmHg,P<0.05】;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水平分别为(4.1±2.2)U/L、(202.4±22.7)ng/L和(76.3±8.4)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1.6)U/L、(256.8±26.1)ng/L和(115.6±10.9)μg/mL,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6%和7.7%(P<0.05)。结论在实施EVL急性期止血后适时进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效果确切,可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套扎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在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初步探索
15
作者 曹俊杰 姚志超 +3 位作者 曾宇琪 周大勇 沈利明 汤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索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BA-PTV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 目的探索球囊辅助顺行栓塞术(BA-PTV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收治的16例门静脉高压性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BA-PTVE联合TIPS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再出血率、生存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技术成功和治疗成功的患者均为1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46.4±37.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5.2±3.5)d。3例患者术后出现腹部疼痛,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1例患者术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余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15例患者无再出血事件和死亡事件发生,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结论BA-PTVE联合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EGVB初步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辅助 顺行栓塞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皮经肝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区某医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警智 次仁央金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 分析拉萨地区某医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98例。均符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将出血患者定为为观察组(33例);未出血患者定为对照组(65例)。对... 目的 分析拉萨地区某医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98例。均符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将出血患者定为为观察组(33例);未出血患者定为对照组(65例)。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脾大、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胆红素、PT、TT等指标,两组差异存在意义(P <0.05);经多因素分析总胆红素、脾大、红细胞计数,差异存在意义(P <0.05)。结论 总胆红素增多、脾大、红细胞计数降低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区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及实验室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远 邓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目的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低风险(G1级)组14例和高风险(G2级+G3级)组59... 目的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低风险(G1级)组14例和高风险(G2级+G3级)组59例,均接受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上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血浆白蛋白及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脾静脉内径、脾静脉流速、脾脏面积、脾脏弹性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脾静脉内径、脾脏弹性均值均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建立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公式为:Logit(P)=2.172+1.453×脾脏弹性均值+0.396×脾静脉内径-0.135×血浆白蛋白。ROC曲线分析显示其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965,灵敏度为92.40%,特异度为91.90%。结论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参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霞 胥晓倩 于明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治疗(EIS)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7例,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治疗(EIS)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7例,被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9例,均接受EIS治疗,分别给予A组、B组和C组羟考酮0.04 mg·kg^(-1)、0.08 mg·kg^(-1)和0.12 mg·kg^(-1)静脉推注诱导麻醉,再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给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置镜后1 min(T2)、拔镜时(T3)和苏醒时(T4)指标变化。采用Stward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苏醒质量和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在T1、T2和T3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剂量分别为(3.0±0.2)μg/mL、(3.5±0.2)μg/mL和(3.1±0.6)μg/m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3.2±0.3)μg/mL、(3.7±0.2)μg/mL和(3.5±0.5)μg/mL,P<0.05】或A组【分别为(3.5±0.4)μg/mL、(3.9±0.3)μg/mL和(3.8±0.4)μg/mL,P<0.05】;C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Stward评分分别为(388.3±27.1)mg、(11.8±2.0)min和(4.0±0.9)分,与B组【分别为(420.6±31.5)mg、(9.1±1.3)min和(5.1±0.8)分,P<0.05】或A组【分别为(458.7±28.7)mg、(8.3±1.6)min和(4.0±0.9)分,P<0.05】比,差异显著;在术后1 h和2 h时,C组和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在术后6 h时,B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0.5±4.4)pg/mL和(16.3±1.9)pg/mL,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37.3±5.6)pg/mL和(20.6±2.4)pg/mL,P<0.05】或C组【分别为(35.9±4.7)pg/mL和(19.1±2.6)pg/mL,P<0.05】;C组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7.6%和20.7%,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10.3%和3.5%,P<0.05)或B组(分别为3.5%和0.0%,P<0.05)。结论在采用EIS治疗EVB患者时,应用中等剂量羟考酮诱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保证较好的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丙泊酚 羟考酮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金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1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生长...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效果、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内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胰高血糖素(GLC)]、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伴EGBV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同时有利于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奥美拉唑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综合征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20
作者 杨昊霖 贾新颖 +2 位作者 胡珉 王玲 吴东方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提高对抗磷脂综合征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认识,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单位-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例抗磷脂综合征合并门静脉血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报道,并对此患者抗凝时机及内镜下治疗的选择进行... 为提高对抗磷脂综合征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认识,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单位-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例抗磷脂综合征合并门静脉血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报道,并对此患者抗凝时机及内镜下治疗的选择进行探讨,拟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门脉血栓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