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晓慧 孙秀珍 +1 位作者 张新华 高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对脑出血模型大鼠抗氧化及白细胞介素-1、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闵静 陈军芳 敖明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09-5110,共2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出血(ICH)大鼠脑水肿、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后6 h腹腔注射药物,每12 h 1次,于造模后12、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出血(ICH)大鼠脑水肿、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后6 h腹腔注射药物,每12 h 1次,于造模后12、72 h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72 h高剂量PNS组脑组织含水量减少,12 h时PNS两组GSH-Px、SOD活性增高(P<0.05),MDA含量变化不明显,72 h时PNS组GSH-Px活性增高,与剂量变化呈线性关系,SOD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12 h时PNS组TNF-α有下降(P<0.05);72 h时高剂量组IL-1、TNF-α水平下降(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明显降低IL-1、TNF-α含量,增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脑出血 抗氧化 细胞介素(IL)-1 肿瘤坏死因子(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效果对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壮杰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5期1579-1580,共2页
目的:探究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究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8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VAS评分(1.12±0.13)分低于对照组(3.22±0.36)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10.00%VS16.00%,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髓炎相比,一次法根管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IL-8、TNF-α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法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慢性牙髓炎 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4
作者 陈杰 彭君琴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复发、转移、癌症死亡)与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占比、Karnofsky评分<80分占比、NSE、IL-6、TNF-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整体分化程度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87、0.852、0.953,灵敏度分别为0.760、0.880、0.840、0.920,特异度分别为0.768、0.913、0.696、0.942(均P<0.05)。结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SE、IL-6、TNF-α在肺癌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Ⅰ比值、白细胞介素-17联合心电图诊断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
5
作者 杨敏 刘鑫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Ⅰ(sTNFRⅡ/Ⅰ)比值、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联合心电图(ECG)诊断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川崎病急性期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Ⅰ(sTNFRⅡ/Ⅰ)比值、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联合心电图(ECG)诊断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川崎病急性期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分为损伤组(33例)和正常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ECG相关参数及血清sTNFRⅡ、sTNFRⅠ、IL-17水平及sTNFRⅡ/Ⅰ比值,分析冠状动脉损伤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诊断模型,验证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损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0 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延迟、丙种球蛋白抵抗占比高于正常组(均P<0.05)。损伤组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高于正常组,窦性心动过速、平均心率升高或异常占比高于正常组(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损伤组sTNFRⅡ、sTNFRⅠ、IL-17水平及sTNFRⅡ/Ⅰ比值升高(均P<0.0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延迟、QTd、QTcd、平均心率升高或异常、sTNFRⅡ/Ⅰ比值、IL-17是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因素(均P<0.05)。建立的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诊断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中价值(P<0.05)。结论:血清sTNFRⅡ/Ⅰ比值、IL-17水平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具有显著影响,联合ECG能够进行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Ⅰ 细胞介素-17 心电图 冠状动脉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
6
作者 李雅琦 邓晓风 杨卫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相关性及影响UE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就诊的UE患者73例(观察组)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7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ormone,PTH)水平等资料,通过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6、IL-2、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U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2、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Scr与IL-6、IL-2、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Hb≤90 g/L、ALB≤30 g/L、PTH、代谢性酸中毒、IL-6、IL-2、TNF-α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IL-6、IL-2和TNF-α的高表达、血Scr、Hb≤90 g/L、ALB≤30 g/L、PTH及代谢性酸中毒均是CKD患者发生U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脑病 微炎症状态 细胞介素-6 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贺莹莹 王健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中纳入15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安钢职工总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中纳入15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来源于安钢职工总医院,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6月,将所有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8例)和重症组(68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1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给予患儿相关治疗措施,其中给予患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10 mg/kg,1次/d,轻症患儿进行为期3 d的治疗,重症患儿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将2组患儿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将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及CPIS评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性软件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将不同预后患儿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t=41.236、35.185、22.683,均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及CPIS评分均比轻症组患儿高(t=20.024、7.251、13.623、17.561,均P<0.05);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RP、TNF-α、IL-6指标与CPI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508、0.311、0.409,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指标水平均比预后良好组高(t=24.449、7.240、19.274,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CRP、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指标水平较高预示着病情较为严重,对上述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9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颖 王凤梅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欧云塔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水平。足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干预组、对照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变化。结果:巨噬细胞的CFHR1干预组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整合素α3β1蛋白(α3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Nephrin、Podocin、F-actin、α3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CFHR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可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高浓度CFHR1促进肾病综合征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 巨噬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11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
12
作者 董稳航 张雪 +2 位作者 何巍 李锐 王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 目的:观察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髓干细胞(hDPSC)成牙/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从牙髓中分离培养hDPSC,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96 h,矿化诱导组用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组用含50μg/L 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96 h,炎症因子+TSG-6组先用含20μg/L TSG-6的DMEM培养48 h,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中和抗体组先与TSG-6、CD44中和抗体共培养48 h后再用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成牙/成骨标志物[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2)]及P65、p-IκB、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因子+TSG-6组和中和抗体组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核转运水平。12只2日龄SD大鼠分4组,每组3只。麻醉后处死,取下颌骨,分别置于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矿化诱导液、含TNF-α的矿化诱导液、含TNF-α和TSG-6的矿化诱导液中培养10 d,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价各组牙组织的矿化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矿化诱导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矿化诱导组比较,炎症因子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炎症因子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炎症因子组比较,炎症因子+TSG-6组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炎症因子+TSG-6组比较,中和抗体组DSPP、DMP-1和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发生NF-κB核转运的细胞增多。动物实验表明TSG-6处理可促进炎症环境下大鼠下颌骨中前期牙本质的形成。结论:外源性TSG-6可增强炎症环境下hDPSC的成牙/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TNF 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 NF-ΚB信号通路 成牙/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13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nt/β-连环蛋白通路探究金天格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小鼠MC3T3E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婷 刘丹 +1 位作者 贠丹丹 耿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44-747,753,共5页
目的:探讨金天格通过调节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组(50 ng/ml TNF-α)、L-金天格组(50 ng/ml T... 目的:探讨金天格通过调节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组(50 ng/ml TNF-α)、L-金天格组(50 ng/ml TNF-α+10^(-6) g/L金天格)、M-金天格组(50 ng/ml TNF-α+10-5 g/L金天格)、H-金天格组(50 ng/ml TNF-α+10^(-4) g/L金天格)、Dickkopf-1(DKK-1)组(50 ng/ml TNF-α+10 ng/ml 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KK-1)、H-金天格+LiCl组(50 ng/ml TNF-α+10^(-4) g/L金天格+20μmol/L 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用CCK-8试剂盒对细胞活性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细胞活性、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IL-1β、IL-6水平以及B细胞淋巴瘤(Bax)、β-catenin、转录因子7样2(TCF7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TNF-α组比较,L-金天格组、M-金天格组、H-金天格组、DKK-1组细胞活性及Bcl-2、PD-L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IL-1β、IL-6水平以及Bax、β-catenin、TCF7L2、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H-金天格组比较,H-金天格+LiCl组细胞活性及Bcl-2、PD-L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IL-1β、IL-6水平以及Bax、β-catenin、TCF7L2、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金天格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减轻TNF-α诱导的MC3T3E1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格 肿瘤坏死因子 MC3T3E1细胞 WNT/Β-CATENIN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15
作者 栗振坤 柳瑞 +1 位作者 杨磊 刘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脏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分析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3 d(均P<0.05)。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及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IL-10水平均升高,术后以上指标得到一定改善,且血清BNP、TNF-α和IL-10三者联合检测对PDA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 脑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10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潘治宇 高龙潭 王宁 《哈尔滨医药》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48例,另选择同期到院就诊的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癌组)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48名,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组化... 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指标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miRNA-107在胃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48例,另选择同期到院就诊的良性胃病患者(良性胃癌组)4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48名,对所有受检对象进行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之后根据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将胃癌组患者分为早期组(n=22)、进展期组(n=26),对比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miRNA-107检验,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免疫组化指标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miRNA-107检验在胃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2(Her-2)、TNF-α、miRNA-107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早期组相比,进展期组患者的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胃癌进展程度的评估中诊断价值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49、0.997以及1.000。结论Her-2、TNF-α以及miRNA-107水平的上升与胃癌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密切相关,该指标联合检测对明确胃癌诊断、明确胃癌良恶性以及疾病进展程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化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7
作者 秦惠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3个月预后结果...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3个月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113例)与死亡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BNP、TNF-α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血症患者3个月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TNF-α表达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3个月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生存组患者BNP、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TNF-α表达水平高均为脓毒血症患者3个月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NP、TNF-α及两者联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3个月预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06、0.890,敏感度分别为71.8%、69.3%、87.7%,特异度分别为89.1%、82.5%、86.0%。当脓毒血症患者BNP表达水平≥485.785 pg/mL时,死亡风险高;TNF-α表达水平≥158.695μg/L时,死亡风险高;联合预测的约登指数≥0.329时,死亡风险高。结论 BNP、TNF-α表达水平均为脓毒血症患者3个月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其中BNP与TNF-α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佳,联合检测更适合脓毒症死亡风险的早期预警,优先采用联合检测,以优化预后评估,同时可单独使用BNP,但需接受灵敏度不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肿瘤坏死因子 脓毒血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观遗传修饰与胎盘血肿患者发生早产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杨标 李慧 +3 位作者 吴盈 林静 张琼霞 胡春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究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观遗传修饰与胎盘血肿患者发生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例胎盘血肿合并早产患者(血肿早产组)、23例胎盘血肿未合并早产患者(血肿足月组)和30例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对照组)。收集孕妇... 目的:探究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观遗传修饰与胎盘血肿患者发生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4例胎盘血肿合并早产患者(血肿早产组)、23例胎盘血肿未合并早产患者(血肿足月组)和30例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对照组)。收集孕妇胎盘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NF-α蛋白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RT-qPCR法检测TNF-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蛋白含量,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分析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4me3、H3K27me3、H3K4me1和H3K27ac的修饰程度。结果:血肿早产组孕周短于血肿足月组和对照组(均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血肿早产组胎盘组织可见大片棕黄色,细胞质中有大量棕黄色颗粒;血肿足月组有少量黄色区域,颜色较浅;对照组基本无黄色颗粒,仅部分细胞质中有黄色。血肿早产组和血肿足月组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完全甲基化占比低于对照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未甲基化占比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肿早产组、血肿足月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递减(均P<0.05)。血肿早产组、血肿足月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4me3的修饰程度逐渐升高,H3K4me1和H3K27ac的修饰程度逐渐降低(均P<0.05)。与血肿早产组和血肿足月组比较,对照组胎盘组织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27me3修饰程度升高(均P<0.05)。结论:胎盘血肿患者胎盘组织TNF-α高表达,TNF-α基因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可能与孕妇胎盘血肿和早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肿 肿瘤坏死因子 早产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刘小位 潘娟 +1 位作者 李晶 李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关系。方法选取22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N分为PDN组52例和非PDN组173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关系。方法选取22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N分为PDN组52例和非PDN组173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PDN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NF-α、HbA1c对T2DM患者发生PDN的预测价值。结果PDN组患者的T2DM病程长于非PDN组,空腹血糖(FBG)、HbA1c、C反应蛋白(CRP)和TNF-α水平高于非P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长、TNF-α水平高、HbA1c水平高是T2DM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NF-α与HbA1c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PDN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95%CI:0.826~0.916),大于TNF-α、HbA1c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684(95%CI:0.619~0.745)、0.764(95%CI:0.703~0.818)]。结论血清TNF-α、HbA1c水平高是T2DM患者发生PDN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的PDN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 糖化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水平及其预后价值
20
作者 于海艳 任晓晓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5年第1期62-64,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8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36例、中...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8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38例及重度组34例;持续治疗14 d后,随访6个月,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43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F21、CTRP1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患者FGF21、CTRP1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重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均<0.05)。Pearson分析显示,AIS患者FGF21与CTRP12表达呈正相关(r=0.338,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FGF21、CTRP12的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1、CTRP12水平为AIS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GF21、CTRP12二者联合预测AIS预后不良的AUC高于单独预测。结论:FGF21、CTRP12在AIS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且与AIS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