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病灶体积与子宫体积比值和组织中Ki-67、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联
1
作者 陈丽萍 罗菊玉 +5 位作者 彭章艳 吴秀兰 杨宇宏 石连炎 李笑云 王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67-3372,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病灶体积与子宫体积比值(T/U)、病灶组织中Ki-67蛋白、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有28例患者随访2年后出现复发,12... 目的探讨肿瘤病灶体积与子宫体积比值(T/U)、病灶组织中Ki-67蛋白、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有28例患者随访2年后出现复发,122例患者未出现复发,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T/U及病灶组织中Ki-67蛋白、p16蛋白表达差异,并按照不同病理学特征分别对比上述指标,并对比不同T/U、Ki-67蛋白、p16蛋白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复发组患者的T/U值、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0.18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Ⅲ期患者占比、组织学低分化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T/U<0.18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Ⅲ期患者占比、组织学低分化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Ki-67蛋白阴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Ⅲ期患者占比、组织学低分化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p16蛋白阴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0.18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时间短于T/U<0.18的患者(χ^(2)=6.962,P=0.008);Ki-67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时间短于Ki-67阴性表达的患者(χ^(2)=4.815,P=0.028);p16蛋白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2年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16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χ^(2)=4.279,P=0.039)。FIGO分期为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T/U值≥0.18、Ki-67蛋白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T/U、Ki-67蛋白和p16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会增大患者手术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灶体积 子宫体积比值 Ki-67蛋白 P16蛋白 子宫内膜癌 病理学特征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PET图像重建技术评价小肿瘤病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崔碧霄 卢洁 +4 位作者 王曼 苏玉盛 张艳江 陈牧 梁志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探讨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对于评价小肿瘤病灶(病灶最长径<2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明确诊断肿瘤患者28例,共58个小病灶。PET-CT检查使用联影u MI S-96R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束后使用UIdea... 目的探讨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对于评价小肿瘤病灶(病灶最长径<2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明确诊断肿瘤患者28例,共58个小病灶。PET-CT检查使用联影u MI S-96R进行全身扫描,扫描结束后使用UIdeal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分别选用TOF和非TOF重建,均采用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最大期望值算法(ordered subsets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4.0。测量58个病灶的18F-FDG摄取,分别测量TOF与非TOF图像病灶的18F-FDG标准摄取率平均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ean,SUVmean)、肝脏SUVmean和肝脏SD值,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应用SPSS 21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TOF-PET与非TOF-PET图像的测量值差异。结果 28例患者TOF-PET和非TOF-PET图像肝脏的SUVmean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FDG摄取增高的58个病灶,TOF-PET与非TOF-PET图像的SUVmean、SNR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OF-PET图像测量值显著增高,SUVmean、SNR分别提高10.26%、11.96%。结论 TOF-PET技术较非TOF-PET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小肿瘤病灶的SUVmean、SNR值,有助于提高临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飞行时间 肿瘤 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母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陈昊 高凯 +1 位作者 李林 牛建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5期2062-2068,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胫骨骨母细胞瘤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影像学资料、术后肌力恢复、下地活动时间、... 目的:观察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胫骨骨母细胞瘤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影像学资料、术后肌力恢复、下地活动时间、复发率、恶变率情况,验证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手术对胫骨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优良率情况。结果: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3年随访,从影像学方面观察到肿瘤病灶部位未见肿瘤复发情况,钢板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钢板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情况发生,同时我们发现在术后1月时患者的肌力达到术前肌力相似水平,可适当下地活动,术后3月时患者能完全负重下地活动,同时,所有手术患者中随访3年,未发现骨母细胞瘤术后恶变情况,均恢复良好,优良率达到100%。结论:肿瘤病灶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母细胞瘤具有明显地临床效果,患者术后肌力恢复较快,同时明显地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及恶变率,具有很好地优良率,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利益,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肿瘤病灶切除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残留病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冰心 黄作平 +3 位作者 刘兴京 刘颖 王甦 谢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59-1859,共1页
恶性肿瘤经系统的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有不少肿瘤病灶残余或复发,严重影响疗效,本研究系统回顾了恶性肿瘤接受放化疗后有残留病灶分别射频消融和射频消融加放射粒子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放射粒子植入术 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残留病灶 放射治疗 放化疗后 系统回顾 肿瘤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显示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乃忠 董从松 +3 位作者 刘洋 潘文艳 张志平 陈洁 《肝脏》 2016年第11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显示效果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PHC患者60例,均应用TACE治疗,术后3个月至6个...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显示效果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PHC患者60例,均应用TACE治疗,术后3个月至6个月,每个月时点均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MRI进行检查,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CT和MRI检测结果的评判标准,对PHC患者TACE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病灶显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0例PHC患者中,有73个病灶。我院应用DSA后,显示51个病灶为肿瘤残余或复发;22个病灶无异常情况;而使用CT和MRI,分别显示36个和50个病灶有肿瘤残余或复发。MRI的准确性、敏感度均高于CT(χ^2=6.245,P=0.012;χ^2=6.468,P=0.011)且判断术后肿瘤包膜病灶能力较高(χ^2=13.567,P〈0.01)。结论 MRI能够较准确地检测PHC患者TACE后肿瘤残余或复发,更好评价肝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复发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探测和处理对诊疗设备的要求 被引量:3
6
作者 包尚联 周 云 赖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报道了对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探测和治疗设备的需求。提出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早期发现和病灶边界的显示方法提出,增强医院中的医生和医学物理工作者的结合迫在眉睫。
关键词 诊疗设备 肿瘤亚临床病灶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治疗设备 诊断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创研究破解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困局”——术前肿瘤病灶完全缓解率从8%提升至34%
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21期15-15,共1页
病灶较大无法马上进行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放疗”新辅助治疗的基础上,是否有一种更优化的治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这群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获益?针对这一困扰业界多年的治疗“困局”,一项... 病灶较大无法马上进行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放疗”新辅助治疗的基础上,是否有一种更优化的治疗“组合拳”,进一步提升这群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获益?针对这一困扰业界多年的治疗“困局”,一项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历时2年,联合全国17家医院完成的一项原创性研究成果给出了明确答案。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肿瘤病灶 完全缓解率 原创性研究 手术切除率 医学期刊 国际顶尖 大肠癌
原文传递
黄芩苷、黄芩素治疗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8
作者 郑洁 范玉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7期65-67,共3页
黄芩苷及黄芩素在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中已被广泛应用及研究。对黄芩苷、黄芩素及配合其他化学治疗佐剂的组合策略在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 黄芩苷 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肿瘤应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京华 张玉娥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21-222,共2页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特点,对大多数肝脏肿瘤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对91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特点,对大多数肝脏肿瘤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对91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了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1例,男68例,女23例;年龄29~76岁,平均(53.7±7.0)岁。原发性肝癌8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CT引导 微波 护理 应用 原发性肝癌 肿瘤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气管与主支气管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明 王锐 荆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主支气管肿瘤 检查结果分析 影像学 痉挛性咳嗽 继发感染性 1990年 首诊患者 肿瘤病灶 分析报告 诊断结果 中晚期 就诊者 误漏诊 肺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倩 姜亚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了解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PLE)的特点。方法:对我科收住的2例P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记忆障碍、精神异常,常常有癫痫发作,病程前后发现肿瘤病灶。典型MRI... 目的:了解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PLE)的特点。方法:对我科收住的2例P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记忆障碍、精神异常,常常有癫痫发作,病程前后发现肿瘤病灶。典型MRI影像学改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边缘叶T2WI高信号,FLAIR图像病灶更清晰,增强扫描不强化或有轻度小斑片状强化。结论:PL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需提高认识,早期明确诊断、筛查原发隐匿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性边缘性脑炎 记忆障碍 精神异常 癫痫 MRI肿瘤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部良恶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春海 栗瑞敏 +3 位作者 陈永杰 杜文霞 冯小伟 张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5期800-802,共3页
肺癌其初期不易被检测到,后期病情发展迅速,不易控制,因此越早发现、及时准确诊断及分期,对其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全身肿瘤病灶诊断中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应用于肺部疾病... 肺癌其初期不易被检测到,后期病情发展迅速,不易控制,因此越早发现、及时准确诊断及分期,对其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全身肿瘤病灶诊断中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应用于肺部疾病的生物学诊断,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检测 生物学诊断 临床应用 肺部疾病 良恶性疾病 血清肿瘤标志物 病情发展 肿瘤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淹没的X线图像中癌变病灶信息的人工神经网络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树理 张志广 +2 位作者 白净 彭明辰 白玫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1期6-9,19,共5页
本文以诊断医生的诊断过程为依据 ,构造了1个三层B -P人工神经网络 ,并用20个样本对其进行了训练 ;而且应用此网络对X线图像中的肺癌进行了模式识别并且检验了它的工作特性 ;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医学图像模式识别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发... 本文以诊断医生的诊断过程为依据 ,构造了1个三层B -P人工神经网络 ,并用20个样本对其进行了训练 ;而且应用此网络对X线图像中的肺癌进行了模式识别并且检验了它的工作特性 ;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医学图像模式识别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医学图像噪声 模式识别 X线 肿瘤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文静 施振强 卿光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1044,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从肿瘤部位脱落并侵入外周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携带有关肿瘤产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信息,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它是肿瘤新转移灶形成的前提,被认为是肿瘤组织转...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从肿瘤部位脱落并侵入外周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携带有关肿瘤产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信息,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它是肿瘤新转移灶形成的前提,被认为是肿瘤组织转移的“种子”,可看作原发灶肿瘤细胞与转移灶肿瘤细胞之间的中间过渡态。CTCs从实体肿瘤病灶脱落后,借助血液循环系统逃逸并锚定,发展成为新的转移灶,极大地增加了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据报道,90%的肿瘤患者因肿瘤转移而死亡[2]。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并分析CTCs,有助于监测肿瘤变化程度,诊断治疗效果和预测转移及复发[3]。以CTCs为重要生物标志物,设计和开发精准性、特异性CTCs捕获材料[4],以实现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实时监测,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术后评估等具有非常深远的临床意义。目前,精准CTCs捕获材料的开发已然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CTCs捕获所面临的挑战,以及CTCs捕获材料在近1~2个月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病灶 血液循环系统 死亡风险 肿瘤转移 术后评估 外周血液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治疗肿瘤的研究和进展
15
作者 刘雷 王本忠 《安徽医学》 200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病灶 治疗思路 内皮抑素 微小病灶 血管生成 休眠状态 快速生长 血管系统 血管形成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牛建兵 陈昊 +1 位作者 李林 高凯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4期599-606,共8页
目的:观察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前及术后观察影像学资料、膝关节肌力肌、膝关节屈伸、复发率、恶变率情况,验证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手术对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优良率情况。结果: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从影像学方面观察到肿瘤病灶部位未见肿瘤复发情况,骨水泥填充完整,钢板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骨水泥脱落、钢板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情况发生,同时我们发现在术后1月时患者的肌力达到术前肌力相似水平,于术后3月时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达到术前相似水平,屈伸活动良好。在我们随访中发现,仅仅有一例患者术后在第3年时复发,复发位置在原手术部位,我们对其进行了股骨远端切除后肿瘤假体定制 + 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恢复良好。同时,在我们所有手术患者中,我们未发现骨巨细胞瘤术后恶变情况,均恢复良好,优良率达到98%。结论:肿瘤病灶刮除、灭活、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能够很好地恢复患肢肌力及膝关节屈伸活动,能够较早地下地活动,同时明显地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及恶变率,具有很好的优良率,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利益,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肿瘤病灶刮除 灭活 骨水泥填充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脲苷腹腔灌注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赵付芝 马廷行 +2 位作者 王贞喜 邵丽梅 李文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腹腔灌注治疗 临床疗效分析 氟脲苷 肿瘤治疗方法 局部药物浓度 细胞毒性作用 临床应用 腹腔化疗 毒副作用 肿瘤病灶 生存质量 腹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肿瘤的局部化疗
18
作者 冯梅 《药物与人》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肿瘤局部化疗的目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或灌注到肿瘤病灶区域,目的是增加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组织接触时间,同时也可减少全身毒副反应。临床采用局部化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别、所处的部位、肿瘤组织血液供应、患者身体状况等。 ... 肿瘤局部化疗的目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或灌注到肿瘤病灶区域,目的是增加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组织接触时间,同时也可减少全身毒副反应。临床采用局部化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别、所处的部位、肿瘤组织血液供应、患者身体状况等。 将抗肿瘤药物以液体状态作局部化疗的有腔内化疗和鞘内化疗有两种,其他的还有血管介入化疗。最近我国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植入剂问世,给世界局部化疗药填补了一个重大空白。进入到21世纪初,局部化疗已经不是传统的将液体,的抗肿瘤药物注射或灌注到肿瘤病灶区域内,而是直接将固体的药物植入到肿瘤病灶内,造成肿瘤坏死或失去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灶 局部化疗 肿瘤药物 血管介入化疗 肿瘤组织 直接注射 接触时间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也有可能遗传--林奇综合征
19
作者 介建政 《中老年保健》 2022年第4期8-9,共2页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尚未检出有明确肿瘤病灶的情况下,因检测到携带肿瘤遗传易感基因BRCA1突变,就选择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两年后又进行了卵巢和输卵管的预防性切除术。这个爆炸性新闻掀起了公众对遗传性肿瘤的关注...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尚未检出有明确肿瘤病灶的情况下,因检测到携带肿瘤遗传易感基因BRCA1突变,就选择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两年后又进行了卵巢和输卵管的预防性切除术。这个爆炸性新闻掀起了公众对遗传性肿瘤的关注热潮。癌症还能遗传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 肿瘤病灶 切除手术 遗传易感基因 爆炸性新闻 著名影星 林奇综合征 预防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瘤内注射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克理 常贵生 +3 位作者 程爱明 张静 王燕芳 许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86-87,共2页
IL┐2瘤内注射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梁克理常贵生程爱明张静王燕芳许珂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治疗注射,病灶内肿瘤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研究所(郑州市450003)作者对IL-2局部瘤内注射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 IL┐2瘤内注射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梁克理常贵生程爱明张静王燕芳许珂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治疗注射,病灶内肿瘤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研究所(郑州市450003)作者对IL-2局部瘤内注射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8例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治疗 注射.病灶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