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的围手术期管理
1
作者 盛梦迪 谢菡 +2 位作者 马旭东 张海霞 李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4-1439,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TNFαi)作为抑制免疫系统、降低炎症水平的一类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TNFαi理论上具有增加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风险的可能,因此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需权衡继续用药引起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和暂停用药导致症状加重的相对风险,以提高围手术期用药安全性。目前中国尚无明确的临床指南指导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该文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适应证为出发点,系统梳理TNFαi在患者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中的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以期为TNFαi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药 围手术期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侯晓锋 陈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检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 1,VASH-1)水平,分析二者对H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检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 1,VASH-1)水平,分析二者对HSP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106例莱州市人民医院已确诊收治的HSPN患儿为HSPN组、106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为HSP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6名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WEAK、VASH-1水平;Pearson法分析HSPN患儿血清TWEAK与VASH-1表达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TWEAK、VASH-1对HSPN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SPN的危险因素。结果HSPN组血清TWEAK、VASH-1水平分别为(61.82±17.94)ng/L、(342.19±54.37)ng/L,显著高于HSP组[TWEAK:(41.89±12.26)ng/L、VASH-1:(288.76±41.68)ng/L]和对照组[TWEAK:(35.94±10.18)ng/L、VASH-1:(275.46±35.81)ng/L],且HSP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TWEAK、VASH-1低表达组比较,TWEAK、VASH-1高表达组肾脏病理分级、24 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较高(P<0.05);HSPN患儿血清TWEAK与VASH-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01);TWEAK与VASH-1联合检测诊断H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8~0.967),敏感度为84.91%,特异度为88.68%;TWEAK(OR=1.528,95%CI:1.145~2.038)、VASH-1(OR=1.612,95%CI:1.081~2.404)、24 h尿蛋白定量(OR=1.652,95%CI:1.044~2.613)、Cys C(OR=1.498,95%CI:1.090~2.058)、Scr(OR=1.715,95%CI:1.061~2.772)、IgA(OR=1.395,95%CI:1.107~1.758)均是HSP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WEAK、VASH-1在HSPN患儿血清中高表达,两者与HSPN肾功能损伤指标密切相关,都是HSPN的危险因素,对HSPN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结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5年随访研究
4
作者 万伟 李璇 +6 位作者 张兰玲 于奕奕 徐霞 陶微羽 高洁 施冶青 赵东宝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5-1501,共7页
目的评估TNF-α抑制剂(TNFi)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远期疗效及其对骨代谢、骨密度、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8... 目的评估TNF-α抑制剂(TNFi)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远期疗效及其对骨代谢、骨密度、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58例AS伴OP患者的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双膦酸盐组(54例)、TNFi组(58例)、TNFi联合双膦酸盐组(4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钙剂联合骨化三醇作为补钙背景治疗。治疗5年后,评估患者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检测炎症指标、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等。结果治疗5年后,TNFi联合双膦酸盐组、TNFi组患者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RP、TNF-α、IL-17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双膦酸盐组患者仅ESR和CRP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其余炎症指标及BASDAI评分、BASF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5年后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TNFi联合双膦酸盐组高于其余2组(均P<0.05)。TNFi联合双膦酸盐组、双膦酸盐组患者治疗5年后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骨钙素氨基端中分子片段(N-MID)、25羟维生素D(25VitD)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TNFi组患者仅PTH和P1NP下降(均P<0.05),β-CTX、N-MID、25Vit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S伴OP患者长期使用TNFi治疗可有效降低疾病活动性、改善躯体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骨代谢异常、升高骨密度,联合应用双膦酸盐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症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梁芳芳 彭程 +2 位作者 罗书立 李永柏 杨军 《中国医药》 2016年第9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按...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及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的初发活动期So—JIA患儿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托珠单抗组(10例)、TNF—α抑制剂组(10例)和DMARDs组(10例)。托珠单抗组单用托珠单抗或联合甲氨蝶呤治疗;TNF—α抑制剂组使用TNF.d抑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DMARDs组使用DMARDs联合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反复发热时间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比较3组患儿治疗3、6个月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30改善和ACR50改善率;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3、6个月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反复发热时间和ESR、CRP、SF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DMARDs组:(2.19±0.22)、(1.39±0.42)分比(2.45±0.21)分,(2.5±0.5)、(2.0±0.3)分比(3.5±0.3)分,(2.67±0.21)、(2.06±0.33)个月比(3.78±1.65)个月,(61±15)、(45±12)mm/1h比(84±17)ram/1h,(694-10)、(44±14)mg/L比(85±17)mg/L,(866±265)、(639±96)mg/L比(2522±1686)mg/L;TNF-α抑制剂组:(1.83±0.35)、(1.02±0.17)分比(2.34±0.26)分,(2.0±0.5)、(1.5±0.3)分比(3.3±0.3)分,(1.53±0.36)、(1.62±0.24)个月比(3.66±1.52)个月,(44±12)、(34±9)mm/1h比(82±19)mm/1h,(54±15)、(30±11)mg/L比(87±19)mg/L,(574±164)、(464±81)mg/IJ比(2496±1826)mg/L;托珠单抗组:(1.65±0.34)、(0.74±0.20)分比(2.23±0.25)分,(1.6±0.4)、(0.8±0.5)分比(3.4±0.4)分,(1.63±0.27)、(0.80±0.29)个月比(3.56±1.76)个月,(40±13)、(24±10)ram/1h比(84±19)mm/1h,(49±12)、(15±8)mg/L比(87±18)mg/L,(478±168)、(273±62)mg/L比(2563±1765)mg/L];治疗6个月,托珠单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反复发热时间和ESR、CRP、SF均优于TNF-α抑制剂组及DM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托珠单抗组和TNF—α抑制剂组ACR30改善率和ACR50改善率均明显高于DMARDs组,且托珠单抗组明显优于TNF—α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托珠单抗组出现输液反应1例;TNF—α抑制剂组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注射部位肿痛1例;DMARDs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3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暂时性,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托珠单抗治疗So—JIA效果明显优于TNF—α抑制剂及DMARDs,起效快,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托珠单抗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改善病情抗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武 陈水龄 +5 位作者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葡萄膜炎发生时间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6周,其中前葡萄膜炎1例,前、中间葡萄膜炎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在持续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倾向。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引起葡萄膜炎的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眼内葡萄膜炎患者等。患者年龄区间在5~77岁,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周~4年。经系统治疗,停止免疫抑制剂后,绝大多数诱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可恢复。结论TNF-α抑制剂可以诱发葡萄膜炎的发生,发病类型以前葡萄膜炎为主,且有复发倾向。及时诊疗后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抑制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 葡萄膜炎 副作用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致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梅玲 王玥媛 +1 位作者 周后凤 杜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30-3035,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i)致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DIAIH)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收集TNFi致DIAIH的病例报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i)致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DIAIH)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收集TNFi致DIAIH的病例报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共涉及患者44例,其中女性31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41.14±2.20)岁,以30~60岁为主(77.27%),原患疾病主要为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和类风湿关节炎(RA)(68.18%)。44例患者中,35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IFX),7例使用阿达木单抗,2例使用依那西普;37例患者的用药剂量均在说明书范围内,31例患者合并使用了其他药物;DIAIH的发生时间以用药后≤24周为主(68.18%);21例患者(47.73%)无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异常升高;38例患者的抗核抗体为阳性。除3例患者需进行肝移植术外,其余患者经停药和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TNFi致DIAIH以女性患者居多,使用常规剂量即可发生,且发生时间差异较大,但不同TNFi致DIAIH后的干预措施基本一致。临床使用TNFi(尤其是IFX)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自身抗体水平,详细评估以尽早发现DIAIH;若患者的肝功能持续无好转,需尽快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以避免进展为急重症DIAIH或肝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依那西普 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蒙雅茹 韦嘉琦 陶丽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1-0007,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滑膜增生、病理免疫原性、进行性关节破坏,临床表现为关节晨僵、关节肿痛等关节表现及出现类风湿结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病变等关节外的表现,如不及...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滑膜增生、病理免疫原性、进行性关节破坏,临床表现为关节晨僵、关节肿痛等关节表现及出现类风湿结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病变等关节外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而TNF-α抑制剂的出现可为那些对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反应不足的患者带来获益。它具有减少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迅速有效缓解RA患者症状,预防软骨的侵蚀与骨质破坏,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本文对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戈利木单抗、赛妥珠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SAPHO综合征
10
作者 杨义成 向聪莲 +2 位作者 文楚欣 占锦林 陈秋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20岁。面部、胸部及背部多发痤疮7年,多关节疼痛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散在较多毛囊性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骶髂部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欠光滑,关节面下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20岁。面部、胸部及背部多发痤疮7年,多关节疼痛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散在较多毛囊性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骶髂部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欠光滑,关节面下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诊断:SAPHO综合征。治疗:予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40 mg,每2周1次,连续6次)治疗后,患者皮损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重症痤疮 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对大鼠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保护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孟立娜 方莉 +1 位作者 吕宾 吴炜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1-965,共5页
目的观察云母对大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肠黏膜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小剂量双氯芬酸灌胃... 目的观察云母对大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肠黏膜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小剂量双氯芬酸灌胃制备大鼠NSAIDs相关小肠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模型组、云母干预组,每组8只空白组以1 mL/(100 g·d)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以7.8 mg/(kg·d)双氯芬酸灌胃,云母组于造模前1d给予云母120 mg/(kg·d)灌胃,造模当天起,云母干预组每天120 mg/(kg·d)灌胃1 h后,再以7.8 mg/(kg·d)双氯芬酸灌胃,连续5d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大鼠小肠黏膜大体及组织学损伤并作评分,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NF-κB表达。结果小剂量双氯芬酸可致大鼠肠黏膜损伤,出现腹水,腹膜粘连,小肠黏膜红斑糜烂、多发溃疡、肠腔狭窄,并可见穿孔等;云母干预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腹腔炎症明显改善,多以小肠黏膜局部充血水肿、糜烂为主。模型组大鼠小肠损伤大体评分(4.38±1.41)及组织学评分(4.00±1.85)均较空白组(0.00±0.00;0.00±0.00)显著升高(均P<0.01);云母组小肠损伤大体评分(1.25±1.58)及组织学评分(1.75±0.7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TNF-α水平及肠黏膜NF-κB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22.20±5.42vs 6.19±2.76、5.75±0.46vs 1.38±1.19,P<0.01,P<0.05);云母干预组大鼠的血清TNF-α水平(9.61±4.02)及肠黏膜NF-κB表达(0.13±0.35)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云母可有效减轻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可抑制小肠黏膜NF-κB活性,下调炎症因子TNF-α表达,对NSAIDs所致小肠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云母 黏膜保护 肿瘤坏死因子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1的表达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万卷 陈丽 +3 位作者 王晓鹏 李红敏 王颖娟 王秀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20例非皮损组织以及20例正...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20例非皮损组织以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NF-α、MMP-9和TIMP-1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TNF-α、MMP-9在银屑病皮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TIMP-1在皮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非皮损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银屑病皮损中,TNF-α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1);MMP-9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89,P<0.01);TNF-α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6,P<0.01)。结论TNF-α、MMP-9和TIMP-1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颗粒对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方美凤 谭峰 +2 位作者 张炘 刘晓林 王学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发病72 h内的风痰瘀阻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化痰通络颗粒加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发病72 h内的风痰瘀阻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化痰通络颗粒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2例仅基础治疗;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两组A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血清TNF-α水平,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同时用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SOCS-3水平(ng/L,360.98±123.31)高于对照组(281.87±133.66,P<0.05),TNF-α水平(ng/L,35.72±19.94)低于对照组(49.86±34.79,P<0.05);治疗第7、14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第14、21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促进风痰瘀阻型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能与上调炎症抑制因子SOCS-3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水平,减轻脑缺血继发的炎症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风痰瘀阻型 外周血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肿瘤坏死因子 化痰通络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14
作者 鞠洋 路莉 +3 位作者 吴勇杰 高明堂 李文广 闵光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7-85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小鼠分别im和ivnrhTNFα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nrhTNFα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结果nrhTNF... 目的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小鼠分别im和ivnrhTNFα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nrhTNFα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结果nrhTNFα5.51μg·kg-1、24.60μg·kg-1小鼠im后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nrhTNFαim给药能迅速吸收入血,Tmax分别为0.17h和0.33h。T1/2分别为1.25h和0.73h,AUC随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nrhTNFα5.51μg·kg-1小鼠iv后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T1/2β为0.37h,AUC为771.24ng·L-1·h-1。结论nrhTNFαim和iv的药动学行为在小鼠体内分别符合一室和二室开放模型,均呈一级动力学消除。im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48.84%,可考虑作为替代iv的一种安全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代动力学 ELIS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相关性及肝素对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逯峰 马德晶 +2 位作者 高原 吕长俊 王晓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69-2171,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只)、脓毒症组(21只)、肝素干预组(21只),以CLP法复制大鼠...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只)、脓毒症组(21只)、肝素干预组(21只),以CLP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及肝素干预组大鼠血清MIF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肝素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MIF及12、24h时间点TNF-α水平显著低于相应脓毒症组(均P<0.05),两组血清MIF与TNF-α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脓毒症组r=0.859,肝素干预组r=0.711)。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两种炎性因子的变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璟 周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8,共6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在多种生物效应中起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胸腺依赖淋巴细胞产生,分为溶解型和膜结合型。TNFα通过与其受体(TNFR)特异性结合引起一系列细胞因子改变,进而实现促细胞生长和程序性细胞死...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在多种生物效应中起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胸腺依赖淋巴细胞产生,分为溶解型和膜结合型。TNFα通过与其受体(TNFR)特异性结合引起一系列细胞因子改变,进而实现促细胞生长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并促进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以及局限性肠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作用。TNFα抑制剂分为大分子抑制剂和活性小分子抑制剂,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已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优异的疗效;而新型TNFα抑制剂TNFR1前配体结合序列复合物对于TNFα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关节炎破骨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治疗TNFα参与的炎性疾病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抑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及其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姜华 张艳 王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中药高、中、低浓度(1.6、0.8、0.4g/mL)组,每组5只。各组白兔分别以生理盐水和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连续灌胃7天。末次灌胃给药2h后,心脏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中、低浓度组,用LPS刺激后,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24h,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TLR4、MyD88及TRAF-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用LPS刺激HUVECs后,引起TLR4、MyD88及TRAF-6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TLR4、MyD88及TRAF-6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阻断TLR4高表达,同时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性途径,抑制下游NF-κB以及各种相关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一6 动脉 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抑制物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明春 姜扬文 +1 位作者 邓惟德 童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TNF细胞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法和TNF抑制物(TNFINH)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TNF和TNFINH水平。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NF水平明显增高。达11.42±6.02u/ml。抗人T... 利用TNF细胞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法和TNF抑制物(TNFINH)生物活性检测法,检测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TNF和TNFINH水平。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NF水平明显增高。达11.42±6.02u/ml。抗人TNF-α单抗能完全中和M_4、M_5、M_6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TNF活性。部分患者血浆中同时存在TNP和TNFINH。TNF阴性的患者血浆中亦单独存在TNFINH活性,和正常人相比明显增高。其对rhTNFα活性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TNF及TNFINH可能为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治疗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抑制 白血病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宁 刘磊 +2 位作者 王增禄 张英起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通过称量所形成的肿瘤重量 ,观察nrhTNF α对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肿瘤抑制率计算结果显示 ,nrhTNF α对 4株瘤细胞的生长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 ,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nrhTNF α的抑瘤作用明显强于重组人TNF α(rhTNF α)。结论nrhTNF 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nr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肿瘤坏死因子 抑制作用 小鼠 移植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卫红 陈方平 +2 位作者 欧阳茂 马琦琳 曹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51-35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TF活性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凝血与炎症在冠心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组患者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患...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TF活性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凝血与炎症在冠心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组患者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TF、TFPI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结果ACS组TF、TFPI、TNF-α水平及TF活性均显著高于SAP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SAP组TF、TFPI水平与TF活性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TNF-α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CS组患者血浆TF活性与血浆TFPI水平显著正相关(γ=0.524,P<0.01),血浆TF活性与血清TNF-α水平显著正相关(γ=0.462,P<0.01)。结论TF、TFPI、TNF-α水平及TF活性在ACS中可作为反映凝血异常和炎症状态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