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涛 杨康 +3 位作者 熊刚 刘鸿翔 张现普 张世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 研究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特点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分析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检测Glut-1、3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48例肺良性病变中,33例结核有24例发生于两肺上叶尖... 目的 研究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特点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分析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检测Glut-1、3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48例肺良性病变中,33例结核有24例发生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9 例发生在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均为结核的好发部位.9例炎性假瘤发生于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也在其好发部位.SUVave为0.74~6.87,平均为2.78±1.77.SUVave与病变大小(Dmax)无相关性(P>0.05).17例肺良性病变表现为高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SUVave>2.5),其中肺结核15例,肺炎性假瘤及肺隐球菌性肉芽肿各1例,其病灶放射性浓聚不均一.Glut-1的表达与FDG摄取成正相关性(r=0.70,P<0.01).Glut-3的表达与FDG摄取成正相关性(r=0.75,P<0.01).Glut-3的表达明显高于Glut-1的表达.结论 肺良性病变亦可出现FDG高摄取,仔细分析病变位置、放射性分布有助于鉴别诊断.肺良性病变中的炎性细胞及其表达的Glut-3是影响肺良性病变PET/CT显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示踪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全瘤灌注参数在对肺癌与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琴 陈淮 +2 位作者 曾庆思 黎剑宇 林晓锋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138-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全瘤灌注参数对肺癌及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初诊61例肺内单发直径>2 cm的肿块性病变进行前瞻性CTPI,通过CT灌注后处理得出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透析度(PMB)4个灌注参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全瘤灌注参数对肺癌及肺良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初诊61例肺内单发直径>2 cm的肿块性病变进行前瞻性CTPI,通过CT灌注后处理得出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透析度(PMB)4个灌注参数,并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肺癌病灶与肺良性病变灌注参数比较,BV、MTT、PM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癌与肺良性病变CT全瘤灌注参数(BF、BV、MTT、PMB)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6、0.806、0.705、0.961。BF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324,此时BF值>49.13 m L/(100 m L·min),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52.40%,阳性预测值为75.34%,阴性预测值为59.03%。BV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510,此时为BV值>6.67 m L/100 m L,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81.00%,阳性预测值为87.17%,阴性预测值为60.57%。MTT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499,此时MTT值>3.83 s,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52.40%,阳性预测值为78.83%,阴性预测值为92.05%。PMB的最大约登指数指数为0.830,此时PMB值>7.28 m L/(100 m L·min),敏感度为92.50%,特异度为90.50%,阳性预测值为94.65%,阴性预测值为86.91%。结论 CT全瘤灌注参数对肺癌和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4个灌注参数中,以BV及PMB的鉴别效能较好且以PMB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病变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Glut-3在NSCLC和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涛 潘铁成 +2 位作者 郑智 陈涛 潘友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5-5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介导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主要载体。Glut-1、Glut-3的表达与组织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NSCLC和肺良性病变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3(Glut-1、Glut-3)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之间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介导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主要载体。Glut-1、Glut-3的表达与组织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NSCLC和肺良性病变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3(Glut-1、Glut-3)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之间的关系。方法8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2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检测Glut-1、Glut-3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84例NSCLC患者PET/CT检查平均SUV(SUVave)值为3.6-13.2,平均7.8±3.0。2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PET/CT检查SUVave值为1.2-9.2,平均3.2±1.9。84例NSCLC患者Glut-1、Glut-3染色总分平均值分别为4.4±1.3和2.6±1.9。2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Glut-1、Glut-3染色总分平均值分别为0.9±0.9和1.2±1.4。NSCLC Glut-1、Glut-3的表达均较肺良性病变高(P<0.01)。NSCLC中Glut-1的表达与FDG摄取呈正相关(r=0.78,P<0.01)。肺良性病变中Glut-3的表达与FDG摄取呈正相关(r=0.45,P=0.03)。结论NSCLC和肺良性病变中均有Glut-1、Glut-3的过度表达。Glut-1表达可能与NSCLC中FDG摄取有关;Glut-3表达可能与肺良性病变FDG摄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良性病变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3 18F-2-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良性病变
4
作者 黄继红 毛海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60-160,共1页
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2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良性病变共18例,效果良好。现结合病案分析,将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0~58岁。采用右侧切口13例,左侧切口5例。平均住院10天。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外科手术 治疗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成像在鉴别肺癌和肺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5
作者 郝永杰 邓军吉 +4 位作者 冯坤 杜汉旺 陈伟 魏瑶 崔传水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表观扩散系数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不同模型在鉴别肺癌和肺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肺癌组(n=32)和良性病变组(n=17)。所有患者在手术或活检前... 目的:评估基于表观扩散系数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不同模型在鉴别肺癌和肺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肺癌组(n=32)和良性病变组(n=17)。所有患者在手术或活检前均接受了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ADC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百分位值(第10位和第90位)、峰态和偏度,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计算。比较肺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的直方图参数。构建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以评估这些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肺癌组中的ADC_(平均值)、ADC_(10th)、D_(平均值)和D_(10th)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并且ADC_(偏度)和D_(偏度)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D_(10th)和ADC_(10th)诊断良性病变能力最好。D_(10t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在0.453×10^(-3)mm/s的最佳临界值下的准确率为79.6%;ADC_(10th)的AUC为0.814,在0.504×10^(-3)mm/s最佳临界值下的准确率为83.4%。结论:使用DWI单指数和双指数模型得出的ADC参数进行全病灶直方图分析可以区分肺癌与良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肺良性病变 表观扩散系数 ADC直方图
原文传递
Rsf-1、MMP-9、TTF-1在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中的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薛清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重塑因子-1(Rs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表达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60例肺癌及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病变组织的Rsf-1... 目的探讨染色质重塑因子-1(Rs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表达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60例肺癌及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病变组织的Rsf-1、TTF-1mRNA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其表达差异,并对检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肺癌组患者的Rsf-1、MMP-9、TTF-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Ⅵ期肺癌患者的Rsf-1、MMP-9及TTF-1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肿瘤因子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P<0.05)。结论 Rsf-1、MMP-9、TTF-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者,3者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电视胸腔镜肺占位病变切除术 被引量:21
7
作者 于修义 姜杰 +6 位作者 耿国军 区帆 朱国勇 王剑翁 钟鸣 林俊峰 石思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Storz 3D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7月应用Storz 3D电视胸腔镜分别行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病变局部切除各2例。选择腋中线第7肋间为胸腔镜观察孔,腋前线第3或第4肋间2~3 cm切口为胸腔镜主... 目的:探讨Storz 3D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7月应用Storz 3D电视胸腔镜分别行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病变局部切除各2例。选择腋中线第7肋间为胸腔镜观察孔,腋前线第3或第4肋间2~3 cm切口为胸腔镜主操作孔,腋后线靠后第8或9肋间2 cm切口为第1副操作孔。佩戴3D偏振眼镜,在3D效果的手术画面上,行局部病灶切除或肺叶切除,恶性肿瘤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4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无术后并发症,无死亡。手术时间分别为36、38、72、90 min,出血量分别为5、10、35、8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5、7 d。术后随访2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Storz 3D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相对于VATS,视野更逼真,操作更灵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轶 丁嘉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直径≤3cm)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有无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结节大小...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直径≤3cm)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有无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结节大小和影像学表现等因素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00)、吸烟指数(P=0.001)、结节大小(P=0.000)、影像学表现(P=0.000)与结节病变的良恶性均有明显的关系。log 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值=1.096)、结节大小(OR值=2.329)和结节的影像学表现(OR值=0.167)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显著相关。结论患者的年龄和结节大小可作为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结节 肺良性病变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郑轶峰 姜建青 +3 位作者 杨列 俞永康 李卫 郑秀山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3月~2012年7月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37例肺良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和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全胸腔镜手术2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3月~2012年7月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37例肺良性疾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和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全胸腔镜手术28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9例。平均手术时间178(55~275)min;术中出血平均420(30~1300)ml;术后总引流量平均1420(160~48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5(4~27)d。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肺持续漏气1例,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有肺叶切除适应证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可以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叶切除术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单发良性球形病变误诊原因分析
10
作者 贾民 何斌 +1 位作者 张靖华 赵亮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内单发良性球形病变 误诊 原因分析 CT检查 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63例报告 被引量:21
11
作者 滕洪 王述民 +4 位作者 曲家骐 侯维平 高昕 童向东 刘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部疾病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方法1996年5月~2007年4月,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63例,其中术前诊断肺良性病变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部疾病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安全性。方法1996年5月~2007年4月,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63例,其中术前诊断肺良性病变18例,肺实质性占位或恶性病变45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右肺中叶切除8例,右肺下叶切除27例,左肺上叶切除5例,左肺下叶切除11例。结果63例均成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其中延长切口6例)。无围手术死亡。胸腔闭式引流时间4~7d,平均4.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37例(58.7%),转移癌1例(1.6%),类癌1例(1.6%);良性病变24例(38.1%)。37例NSCLC中术后病理临床分期:Ⅰa期8例,Ⅰb期13例,Ⅱa期4例,Ⅱb期3例,Ⅲa期6例,Ⅲb期1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随访34例(87.2%),其中2~12个月7例,13~24个月10例,25~36个月6例,37~48个月6例,49~60个月3例,2例生存11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5例(14.7%),带瘤生存1例(2.9%),无瘤生存28例(82.4%)。Ⅰ、Ⅱ期肺癌1年和3年生存率为100%(19/19)、90%(9/10);Ⅲ期肺癌随访5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Ⅳ期2例中1例死于转移。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达到彻底切除目的,其适应证为肺良性疾病和Ⅰ、Ⅱ期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可作为其常规手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病变 电视胸腔镜手术 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原发孤立性小结节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铭忠 陈季北 +1 位作者 王文才 仇爱民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546-1547,共2页
目的为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水平,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62例肺部小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及其它良性瘤。将几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痰病检、纤支镜检查、X线及CT表... 目的为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水平,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62例肺部小结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肺结核球、肺炎性假瘤及其它良性瘤。将几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痰病检、纤支镜检查、X线及CT表现作比较而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几种肺小结节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痰病检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阳性率较低;X线与CT表现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方式;胸部CT诊断为主要方法,几种疾病在CT诊断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痰病检、纤支镜检查对肺部原发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胸部X线对早期发现作用明显;胸部CT是术前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孤立小结节 肺良性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胸水中CEA、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自芬 张湘燕 +1 位作者 郑洪 李红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中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21-1(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EA和CYFRA21-1水平。结...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中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21-1(CYFRA21-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EA和CYFRA21-1水平。结果NSCLC组血清或胸水CEA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NSCLC组胸水中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腺癌组血清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癌组水平;鳞癌组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腺癌组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检测CEA和CYFRA21-1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结论检测血清或胸水CEA和CYFRA21-1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检测胸水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优于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良性病变 血清 胸水 CEACYFRA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32例临床诊疗价值
14
作者 蒋晓娟 季秀珍 孙春娟 《交通医学》 2013年第5期549-550,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自动穿刺活检对肺外周型及胸膜肿块作出病理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诊断为肺部外周型及胸膜肿块并为超声能显示3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检出恶性肿瘤26例,其中腺癌1...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自动穿刺活检对肺外周型及胸膜肿块作出病理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诊断为肺部外周型及胸膜肿块并为超声能显示3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检出恶性肿瘤26例,其中腺癌11例,鳞状细胞癌8例,小细胞癌1例,非小细胞癌3例,淋巴瘤3例。良性病变6例,粘膜慢性炎4例,坏死组织2例。取材结果阳性率100.00%,确诊率86.67%。结论:对于超声能显示的肺穿刺活检术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鳞癌 小细胞癌 非小细胞癌 淋巴瘤 肺良性病变 粘膜慢性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皮穿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性腺瘤2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梦瑶 邴钟兴 +5 位作者 张家齐 周良锐 陈野野 黄诚 张晔 李单青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5期735-738,共4页
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共有3例病理确诊的肺泡性腺瘤(AA)。AA是一种罕见的肺组织内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都无特异性表现,且异质性大。AA作为肺内占位性病变,难以在术前鉴别良恶性,给临床诊... 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共有3例病理确诊的肺泡性腺瘤(AA)。AA是一种罕见的肺组织内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都无特异性表现,且异质性大。AA作为肺内占位性病变,难以在术前鉴别良恶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扰。本文报道了2例肺泡性腺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性腺瘤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亚峰 王国臣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953-955,共3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69例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68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的Survi... 目的本实验探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69例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68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的Survivin抗体水平。结果高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抗Survivin抗体阳性的诊断标准:1.3946+2×0.0846=1.56U/ml。抗Survivin抗体在健康体检者中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率51.5%(134/260),手术组69例,化疗组65例,其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抗Survivin抗体在良性病变手术组几乎不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术前、术后1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2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腺癌、鳞癌术前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手术组腺癌、鳞癌术后1周抗Survivin抗体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抗Survivin抗体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抗Survivin抗体 SURVIVIN ELISA 鳞癌 腺癌 手术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伟 周红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4期2401-2403,共3页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可切除的肺癌,即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用于治疗肺良性病变或早期恶性病变,且胸腔镜操作较传统开胸手术操作简单,切口较小,可降低术中切口引起的机体创伤,且术中无需切断胸背肌肉,可减少伤口疼痛[1]。但是胸...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可切除的肺癌,即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用于治疗肺良性病变或早期恶性病变,且胸腔镜操作较传统开胸手术操作简单,切口较小,可降低术中切口引起的机体创伤,且术中无需切断胸背肌肉,可减少伤口疼痛[1]。但是胸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仍较明显,可导致并发症,如感染、肺不张等,而麻醉手段可进一度缓解术后疼痛,从而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因而合适的麻醉方式选择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应激反应 胸腔镜手术 肋间神经阻滞 传统开胸手术 胸腔镜叶切除术 恶性病变 肺良性病变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DNT细胞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国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目的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探寻其诊断的新方法,提高其诊断率,使其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收集肺癌98例,良性肺病6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所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DNT细胞的表达水平;免... 目的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探寻其诊断的新方法,提高其诊断率,使其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收集肺癌98例,良性肺病6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所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DNT细胞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三组人群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结果肺癌组患者和肺良性病变组患者SA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肺癌组患者和肺良性病变组患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组和肺良性病变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SAA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DNT细胞检测可提高肺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到91.8%、96.9%。结论 SAA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DNT细胞的测定,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比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SAA可作为一个日常健康体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外周血T淋巴细胞 DNT细胞 恶性肿瘤 肺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CD44v6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斌杰 乐涵波 +2 位作者 陈志军 王朝晔 张永奎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共5页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7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手术前、...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7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和CD44v6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术前鳞癌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腺癌,低分化癌明显高于中分化癌;术后T4期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T(1~3)期(均P<0.05);(2)术后腺癌患者CD44v6水平显著高于鳞癌,N2期显著高于N0、N1期,晚期显著高于早中期(均P<0.05);(3)术前肺癌患者的VEGF水平和CD44v6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4)手术前、后比较,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增高,而CD44v6的含量则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和CD44v6表达率的变化,与肺癌病情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和CD44v6的水平可作为预测NSCLC侵袭、转移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癌患者 手术前后 患者血清 VEGF水平 CD44V6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关系 significance lung cancer call operation level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良性病变 NSCLC患者 细胞间黏附分子 含量 动态变化规律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6例临床探讨
20
作者 陈洪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2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以及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部患者开展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以及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部患者开展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结果证实:良性病变11例,恶性病变25例。平均出血量为(84.25±5.25)ml。手术时长为(132.54±1.25)min。术后平均引流时间为(3.3±0.4)d,住院时长为(6.5±1.7)d。结论对于早期肺癌或者不适合进行楔形切除术的肺部良性病变者,开展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可取得满意成效,此法安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病变 转移瘤 早期 胸腔镜 解剖性段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