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距螺钉尖顶距对肱骨近端骨折接骨板固定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周晨 陈成 +4 位作者 曹瑞 郭宏网 黄陈翼 严亮 薛卫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02-1207,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距螺钉尖顶距变化对肱骨近端骨折模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术中内植物尺寸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三维工程制图软件中基于Synbone人工骨模...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距螺钉尖顶距变化对肱骨近端骨折模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术中内植物尺寸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三维工程制图软件中基于Synbone人工骨模型构建肱骨近端三维模型,并基于PHILOS钢板轮廓构建相应三维模型。通过修改模型模拟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对骨折后模型进行术式模拟,完成固定手术模型装配,分别将肱骨距螺钉的尖顶距设定为4、8、12、16 mm。在垂直向下和20°外展条件下分别加载轴向载荷和扭转载荷完成分析求解,在相应工况下分别计算不同模型的肱骨头最大位移、肱骨头皮质骨及松质骨的峰值应力,以评估螺钉尖顶距变化对PHILOS钢板固定术后肱骨头内翻风险的影响。结果:肱骨头的峰值位移未随距螺钉尖顶距增大而普遍上升。相反,随着距螺钉尖顶距的逐渐增大,各工况下肱骨头的峰值位移均出现了轻度的下降。在20°外展的情况下,各模型肱骨头最大位移均明显高于垂直加载时的肱骨头最大位移。同时,距螺钉尖顶距的延长未导致术后肱骨头的显著应力集中。松质骨峰值应力随着肱骨距螺钉尖顶距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皮质骨的峰值应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尖顶距为12 mm时,皮质骨在各工况下的峰值应力最大,后随着尖顶距进一步延长而降低。结论:在肱骨头交叉锁定螺钉尖顶距<4 mm的情况下,增大肱骨距螺钉尖顶距不会导致PHILOS钢板固定术后稳定性的显著丢失和术后并发症发病风险的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尖顶距 肱骨头交叉螺钉 肱骨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