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肱踝指数与CTA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蕾 周莹 +2 位作者 刘雨成 刘永保 黄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对比并探讨肱踝指数(ABI)、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中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患者31例(患肢36侧),对其ABI值、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 目的:对比并探讨肱踝指数(ABI)、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中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患者31例(患肢36侧),对其ABI值、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分别计算ABI值、CTA对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对照,以ABI 0.9为阈值,AB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6%、100%、83.33%、100%、14.29%;以动脉管径狭窄50%为阈值,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36%、97.89%、95.24%、100%。结论:对于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的血管狭窄度的判断,ABI具有较高特异性,CTA具有更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为PAOD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信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闭塞性疾病 肱踝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行肱踝指数测定对糖尿病足相关健康教育依从性增高的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必会 张霞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36期204-204,共1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行四肢多普勒肱踝指数(ABI)检测后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是否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法,将1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行ABI检测,对照组不进...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行四肢多普勒肱踝指数(ABI)检测后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是否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法,将1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行ABI检测,对照组不进行ABI检测.都对其进行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同时告知其下肢病变的严重程度.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情况及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论:通过对140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患者行ABI检测后对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比不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高,在糖尿病教育中要重视用客观资料、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同时ABI检测结果对观察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肱踝指数 足部护理 健康教育 依从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振兴 王艳 +2 位作者 李烨 廖华萍 刘桑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5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6例,根据肱踝指数(ABI)将T2DM患者...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6例,根据肱踝指数(ABI)将T2DM患者分为非PAD组64例与PAD组72例。同时根据PAD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将PAD组分成3个亚组,分别为轻度病变组14例、中度病变组39例、重度病变组19例。比较非PAD组与PAD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NLR、MHR,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LR、MHR与PA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PAD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1)非PAD组与PAD组年龄、性别、BMI、SBP、DBP、TC、UA、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病程、TG、LDL-C、FPG、2 hPG、HbA1c、Hcy、NLR、MHR高于非PAD组,HDL-C低于非PAD组(P<0.05或P<0.01)。(2)重度病变组下肢动脉严重程度评分、NLR、MHR高于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且中度病变组下肢动脉严重程度评分、NLR、MHR高于轻度病变组(均P<0.01)。(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D患者NLR、MHR与ABI均呈负相关,与下肢动脉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NLR、MHR、TG、LDL-C、UA、Hcy、FPG为PAD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T2DM患者NLR、MHR增高与PAD相关,其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T2DM患者PAD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肱踝指数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痰瘀气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付其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痰瘀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治疗组70例益气化痰汤(~...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痰瘀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治疗组70例益气化痰汤(~浙贝母20g,胆星、桃仁、田七各10g,丹参、半夏~法各20g,橘红5g,茯苓20g,五爪龙、北芪各30g,竹茹、枳实各10g),水煎300mL,1剂/d,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肱踝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6.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肱踝指数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痰瘀气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痰瘀气虚 脱疽 脉痹 痿证 益气化痰汤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肱踝指数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足患者ABI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施悦 关如东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67-68,共2页
目的: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和系统研究,以期从治疗前后肱踝指数(ABI)变化揭示中医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改善微循环治疗,药物为前列地尔;... 目的: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和系统研究,以期从治疗前后肱踝指数(ABI)变化揭示中医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改善微循环治疗,药物为前列地尔;观察组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核心的补阳还五汤辨证施治。观察两组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ABI数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ABI数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胫后动脉血液流速两组在治疗后15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胫后动脉内径两组在治疗前后相比也有显著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运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肱踝指数 血流动力学 气阴两亏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6
作者 李素琴 刘菲 +5 位作者 李世环 刘国利 吴岸森 赵蓉 夏红利 李敏才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5例(口服辛伐他汀40 mg,1次/天)和联合治疗组48例(口服辛伐他汀40 mg+阿司匹林0.1 g,1次/天)。治疗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5例(口服辛伐他汀40 mg,1次/天)和联合治疗组48例(口服辛伐他汀40 mg+阿司匹林0.1 g,1次/天)。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肱踝指数(ABI)、跛行距离、足背动脉血流量],并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6个月后,辛伐他汀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治疗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值(Δ总胆固醇、Δ高密度脂蛋白、Δ低密度脂蛋白、Δ甘油三酯)均大于辛伐他汀组(P均<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BI、跛行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数据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ΔABI、Δ跛行距离、Δ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大于辛伐他汀组(P均<0.05)。对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后基因表达进行差异分析,KEGG分析结果是赖氨酸降解、细胞黏附分子、抗原处理和呈递、糖胺聚糖生物合成;GO分析结果有离子绑定、细胞器、凝血和细胞死亡等。结论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用药能显著性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调控凝血、细胞死亡、细胞器等生物学过程相关,与细胞黏附分子、赖氨酸降解、抗原处理和呈递等通路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脂 阿司匹林 肱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晓晨 王改凤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T2DM患者220例。根据运动方式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组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MICT)组,各110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T2DM患者220例。根据运动方式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HIIT)组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MICT)组,各110例。比较两组基线、运动8周及16周时体脂仪、下肢血管超声结果,以及踝肱指数(ABI)、生化指标等。结果 HIIT与MICT可改善T2DM患者体脂率。HIIT组运动8周后较运动前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降低[(0.89±0.23)vs(0.83±0.21)mm,P<0.05],且随着运动时间延长(16周时)而持续改善。结论 HIIT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股动脉IMT,改善ABI水平,对PAD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 糖尿病 2型 周围血管病变 内膜中层厚度 肱踝指数
原文传递
T2DM患者ABI、Cys 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方轶群 刘建英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8期3114-311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及胱抑素C(Cys C)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肾内科住院的265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及胱抑素C(Cys C)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肾内科住院的265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107)、微量清蛋白尿组(n=111)和大量清蛋白尿组(n=47),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数据。结果与正常清蛋白尿组比较,微量清蛋白尿组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ER、尿素氮(BUN)、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ABI、Cys 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清蛋白尿组比较,大量清蛋白尿组BMI、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HDL-c、LDL-c、UAER、BUN、Cr、eGFR、ABI、Cys 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量清蛋白尿组比较,大量清蛋白尿组SBP、DBP、空腹血糖(FPG)、TG、UAER、BUN、Cr、eGFR、ABI、Cys 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SBP、UAER、BUN和Cr呈负相关,与HDL-c和eGFR呈正相关(P<0.05);Cys C与SBP、DBP、UAER、BUN、Cr和TG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SBP、总胆固醇(TC)、Cr、BUN、Cys C指标水平升高及DBP、HDL-c、ABI指标水平降低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I联合Cys C判断尿蛋白异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80.4%。结论ABI、Cys C与DKD发生有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增加DKD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肱踝指数 胱抑素C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