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成蛋白增强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尹战海 王坤正 张沈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对比评价应用骨形成蛋白 (BMP)增强自体骨与单纯自体骨重建股骨头的不同能力。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9只 ,以环钻钻入股骨头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实验犬分为 A、B、C三组。A组为骨缺损模型组 ,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 ,... 目的 对比评价应用骨形成蛋白 (BMP)增强自体骨与单纯自体骨重建股骨头的不同能力。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9只 ,以环钻钻入股骨头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实验犬分为 A、B、C三组。A组为骨缺损模型组 ,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 ,C组取自体大转子骨加 BMP植入。术后 3、6和 9周行 X线片、CT、光镜及电镜观察 ,了解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血肿机化 ,编织骨形成 ,但骨小梁改建慢 ,9周时编织骨小梁仍未被板层骨小梁取代。B组植入的自体骨坏死 ,9周时仍可见到大量的坏死骨 ,坏死骨主要起到成骨支架的作用。C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软骨内成骨及膜内成骨活跃 ,9周时骨缺损已完全由致密的新生板层骨修复。结论 应用单纯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仅能发挥成骨支架的作用 ,而自体骨加BMP复合移植能在术后早期 (9周 )有效地重建股骨头内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骨缺损 自体 形成蛋白 修复 动物实验 复合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部分脱蛋白骨修复兔股骨头骨缺损的作用机理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辉 宋跃明 +4 位作者 龚跃昆 李世和 赵学凌 李彦林 李亚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bFGF/PDPB在修复兔股骨头骨缺损过程中成骨与再血管化作用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48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髋,建立股骨头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bFGF/PDPB、B组植入PDPB、C组为空白对照。动物于术后2、4... 目的:探讨bFGF/PDPB在修复兔股骨头骨缺损过程中成骨与再血管化作用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48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髋,建立股骨头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bFGF/PDPB、B组植入PDPB、C组为空白对照。动物于术后2、4、8周分批处死,并制备墨汁灌注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微血管观察及血管密度图像分析,计数成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数,测定骨钙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骨缺损修复早于B和C组,C组术后8周缺损区仍存在;A组术后8周骨钙含量和血管密度高于B和C组;术后各时点血管密度与成骨细胞数成正相关;与破骨细胞于术后2周成正相关;与骨钙含量于术后2周呈负相关,术后8周呈正相关。结论:bFGF具有成骨和再血管化作用,促进移植材料的爬行替代,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备一定的潜能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股骨头骨缺损 相关性分析 作用机理 修复 脱蛋白 复合 PDPB bFGF 血管密度 钙含量 再血管化 新西兰白兔 缺损模型 缺损修复 股骨头坏死 细胞数 正相关 空白对照 墨汁灌注 图像分析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股骨头骨缺损修复过程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小良 王坤正 +6 位作者 牒军 党晓谦 阎宏伟 杨增华 李旭东 陈君长 戴克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196-198,T001,共4页
目的及方法 本实验分脱位组、未脱位组及正常组 ,对犬股骨头内骨缺损修复过程进行计量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的研究。结果 脱位组股骨头均塌陷 ,未脱位组囊腔硬化带形成 ,两组囊腔均未完全闭合。脱位组的骨小梁体积及软骨下骨厚度较正常组... 目的及方法 本实验分脱位组、未脱位组及正常组 ,对犬股骨头内骨缺损修复过程进行计量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的研究。结果 脱位组股骨头均塌陷 ,未脱位组囊腔硬化带形成 ,两组囊腔均未完全闭合。脱位组的骨小梁体积及软骨下骨厚度较正常组及未脱位组低。脱位组松质骨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较未脱位组低 ,未脱位组在三组中最高。脱位组的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较正常组及未脱位组低。结论 股骨头脱位可致股骨头坏死塌陷 ,股骨头塌陷与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厚度有关 ,后两者间亦存在相关关系。囊腔硬化带形成是种代偿反应 ,但可产生应力遮挡 ,不利于囊腔的闭合。此模型 ,可用于研究移植等对股骨头坏死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骨缺损 修复 生物力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PVP载体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武永刚 陈君长 +1 位作者 王坤正 徐小良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142,共4页
目的 研究经皮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复合可溶性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是否能促进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 ,探讨治疗股骨头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将 2 0只成年兔犬股骨头部制成骨缺损模型 ,实验分四组 ,注射BMP与PVP复合组 ,单纯注... 目的 研究经皮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复合可溶性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是否能促进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 ,探讨治疗股骨头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将 2 0只成年兔犬股骨头部制成骨缺损模型 ,实验分四组 ,注射BMP与PVP复合组 ,单纯注射BMP组 ,自然修复组和正常组。通过X线片、组织病理学、碱性磷酸酶、新生骨钙磷含量测定和生物力学等手段检测其成骨性能。结果 注射BMP PVP组术后 1 2周全部发生骨性愈合 ,而单纯注射BMP及自然修复组无 1例发生骨性愈合。结论 经皮注射BMP PVP复合物具有促进骨修复的作用 ,有可能成为治疗骨缺损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股骨头骨缺损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植入治疗犬股骨头骨缺损实验研究
5
作者 同志超 陈君长 +3 位作者 王坤正 褚静 张开放 宋金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 :评价 HA移植对犬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1 2只共 2 4髋 ,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 2个月后动物随机平均分为 A组自然修复组、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和 C组 HA植入组。术后 8、1 6周观察不同方法的... 目的 :评价 HA移植对犬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1 2只共 2 4髋 ,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 2个月后动物随机平均分为 A组自然修复组、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和 C组 HA植入组。术后 8、1 6周观察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了解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组所有股骨头表面不光滑 ,软骨下骨板断裂 ,骨质生长不良。B组植入的自体骨坏死 ,坏死骨主要起到成骨支架的作用。C组股骨头表面光滑 ,缺损区骨质生长良好 ,修复较满意。结论 :HA能促进犬股骨头骨缺损修复 ,防止塌陷发生 ,是治疗股骨头骨缺损及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植入 治疗 股骨头骨缺损 实验 手术方法 股骨头坏死 人工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