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胜伟 赵罡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在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骨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FN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常规对照组术中接受双侧髌骨平齐... 目的探讨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在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骨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FN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常规对照组术中接受双侧髌骨平齐法平衡双下肢长度。研究组术中接受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平衡双下肢长度。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双下肢相对长度差值、双下肢不等长(LLD)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I指数)。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双下肢相对长度差值和LL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改良BI指数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术中用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平衡双下肢长度,可减少术后LLD发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下肢不等长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顶点测量法 双侧髌骨平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引中股骨头中心定位精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国 聂文忠 +1 位作者 王成焘 杨庆铭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35-1437,共3页
应用准确、快速的方法确定股骨头中心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我们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将问题抽象成已知球面上若干点求解球心的几何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导引手... 应用准确、快速的方法确定股骨头中心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我们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将问题抽象成已知球面上若干点求解球心的几何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导引手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手术导引 股骨头中心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青年人站立位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位置关系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亚明 史冬泉 +2 位作者 杨献峰 张成绩 蒋青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青年人站立位髋关节X线平片的测量分析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评估双下肢长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3例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正常中国籍青年人髋关节X线平片,应用相同参数... 目的通过对南京地区青年人站立位髋关节X线平片的测量分析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评估双下肢长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3例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正常中国籍青年人髋关节X线平片,应用相同参数拍摄站立位髋关节平片,标记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及其中点的位置,测量并记录2条连线的距离,两线不平行则测量连线中点的垂直距离。结果本组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距离为19.1^-14.2 mm,其中正值占总数49.7%,"0"占15.3%,负值占35.0%;距离<5mm组占总例数67.8%,5~10mm组占22.9%,>10mm组占9.3%。男性组的距离为(5.36±5.34)mm,女性组的距离为(-0.32±4.78)mm,差异有显著性。男性组中分别为正值占81.7%,"0"占10%,负值占8.3%;不同距离组比例分别为55.0%、26.7%、18.3%。女性组中正值占34.1%,"0"占17.9%,负值占48.0%;不同距离组比例分别为74.0%、21.1%、4.9%。不同距离的组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绝大部分南京地区青年人站立位髋关节X线平片中股骨大转子尖连线高于或低于股骨头中心连线,二者并非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连线中女性组的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较男性组距离变异较小,二者更加接近。股骨大转子尖连线与股骨头中心连线的位置关系不应作为确定股骨近端解剖及平衡双下肢长度的惟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站立位 股骨大转子尖 股骨头中心 影像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全膝置换手术中股骨头中心的定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国 林艳萍 +1 位作者 王成焘 杨庆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4,6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若干三维数据点拟合成空间球面模型,通过非侵入式测量,无需髓腔内定位,避免了安装髓内杆繁琐的操作过程,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计算... 提出了一种确定股骨头中心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若干三维数据点拟合成空间球面模型,通过非侵入式测量,无需髓腔内定位,避免了安装髓内杆繁琐的操作过程,同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可行,其精度满足计算机辅助手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全膝置换 股骨头中心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头中心的求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毅 刘允才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9-241,共3页
介绍用于机器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无CT定位方法中股骨头中心坐标的求解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股骨长度不变的事 实,将确定股骨头中心的问题抽象成已知球面若干点求解球心的几何模型,将用数值方法求出的球心坐标的最优解作为 股骨头中心... 介绍用于机器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无CT定位方法中股骨头中心坐标的求解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股骨长度不变的事 实,将确定股骨头中心的问题抽象成已知球面若干点求解球心的几何模型,将用数值方法求出的球心坐标的最优解作为 股骨头中心的坐标。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无CT定位方法的主要后续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外科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A中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对于重建股骨偏心距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小龙 许峰 张中兴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恢复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旋转中心的距离,以重建患侧股骨偏心距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以此数据作为参考...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恢复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旋转中心的距离,以重建患侧股骨偏心距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以此数据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患侧假体,通过术中进行适当调整,使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假体中心的距离与健侧一致,术后再测量两侧股骨偏心距,判断患侧股骨偏心距重建情况,按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小于等于4mm为重建组,差距大于4mm为非重建组,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重建组患者74例,非重建组26例,重建率74%;重建组Harris评分为优良率为94.59%,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0~36个月,无感染、松动和脱位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健侧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中心的距离为参考,术中使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头假体中心的距离与健侧一致,可明显提高患侧股骨偏心距重建率,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大转子顶点 股骨头中心 股骨偏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中心与邻近骨性标志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马千里 陈强 +2 位作者 李笃斌 郑玉云 游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当前手术中广泛使用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spine,ASIS)帮助定位股骨头中心(femoral head center,FHC).本研究通过相关软件辅助测量CT后重建的骨盆和髋关节三维模型,了解ASIS、FHC与股骨大转子尖端(tip of greater trocha... 目的当前手术中广泛使用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spine,ASIS)帮助定位股骨头中心(femoral head center,FHC).本研究通过相关软件辅助测量CT后重建的骨盆和髋关节三维模型,了解ASIS、FHC与股骨大转子尖端(tip of greater trochanter,GT)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一定数量的成人骨盆和髋关节CT扫描图像,使用Mimics软件进行骨盆和髋关节三维重建,将生成的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标注ASIS、FHC和GT,在Pro Engineer软件中分别测量ASIS到FHC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ASIS and FHC,AF)、ASIS到GT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ASIS and GT,AG)、GT角(FHC与GT连线和AG之间的夹角)等数值,采用独立样本和配对t检验,研究各测量值差异.结果AF和AG的平均值分别为(79.34±7.12)mm和(88.65±9.14)mm,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F和AO[AO值等于AG×Sin(GT角)]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C角(FHC与GT连线和AF之间的夹角)平均值为(91.04±11.68)°,且左右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AF和AO值因个体不同而不同,但单个样本的AF和AO值接近相等,为骨科医生寻找一种较为有效、简便、准确的方法判断FHC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前上棘 股骨头中心 股骨大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入路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伴休克
8
作者 李贵艳 《医学文选》 2005年第4期545-546,共2页
目的观察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疗效。方法对10例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病人采用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结果10例休克病人抢救成功,复位固定牢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目的观察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疗效。方法对10例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病人采用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结果10例休克病人抢救成功,复位固定牢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腹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伴休克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股骨头中心 脱位 经腹入路 复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的治疗体会
9
作者 黄业平 陈玲阳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年第10期1646-1647,共2页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股骨头中心脱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和骶髂固定对成人脊柱畸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鑫 鲍虹达 +3 位作者 舒诗斌 刘臻 邱勇 朱泽章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与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C_(2)-FH)以及骶髂固定的关系, 为ASD患者术前决策和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的34例成人... 目的分析成人脊柱畸形(ASD)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与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C_(2)-FH)以及骶髂固定的关系, 为ASD患者术前决策和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正术的34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远端有无固定至骶骨将纳入的ASD患者分为两组:骶髂固定组(16例)和非骶髂固定组(1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在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骨盆参数, 并记录PJK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ASD患者34例, 其中男3例, 女31例, 年龄(58±6)岁, 随访(2.9±1.0)年(2.0~4.0年)。骶髂固定组与非骶髂固定组的年龄、随访时间等一般情况及各项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骶髂固定组术后即刻的C2-FH小于非骶髂固定组[(-69.46±30.85)mm比(-31.62±15.31)mm, P<0.001]。骶髂固定的患者中半数(8/16)发生PJK, 而骶髂未固定组仅有4例(4/18),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末次随访时, 两组C2-FH均>-20 mm且均接近于-15 mm(P=0.976), 说明两组C2-FH均发生了代偿。由于骶髂以及大部分腰椎的固定, 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LL)、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与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了代偿C2-FH, 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TK)和颈椎前凸(CL)均较术后即刻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2-FH<-2 cm和骶髂固定是ASD患者术后发生PJK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决策和矫正手术时应同时考虑整体矢状面的平衡和骶髂固定两方面因素, 而非仅关注脊柱骨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成人脊柱畸形 矢状面平衡 颈2-股骨头中心位移 近端交界性后凸
原文传递
股骨头旋转中心精准重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的影响
11
作者 谈志俊 张濒 史法见 《四川医学》 2024年第12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究股骨头旋转中心精准重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THR治疗的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工具,研究组使用股骨头旋转中心定位工具。比较两组围... 目的探究股骨头旋转中心精准重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THR治疗的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工具,研究组使用股骨头旋转中心定位工具。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髋关节功能(HHS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发症、髋臼假体位置。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研究组血清IL-6、TNF-α、CRP/Alb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HHS、BB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髋臼假体外展角、股骨偏心距、髋臼假体前倾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THR中,股骨头旋转中心精准重建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恢复髋关节与平衡功能,髋臼假体位置更优,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旋转中心重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髋关节功能 髋臼假体位置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头中心体表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智渊 李皓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7期626-627,共2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头中心(FHC)体表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体表标志定位FHC。沿股动脉的搏动由上至下确定股动脉的走行;股动脉走行线路与耻骨结节同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外侧水平1.5 cm处即为FHC。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所确定的...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头中心(FHC)体表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体表标志定位FHC。沿股动脉的搏动由上至下确定股动脉的走行;股动脉走行线路与耻骨结节同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外侧水平1.5 cm处即为FHC。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所确定的FHC与解剖学上实际的FHC误差在15 mm以内的为83.75%,误差在24 mm的为98.75%,转化为下肢机械轴力线角度误差分别在2°和3°。结论 TKA术中可利用此法简便、有效地定位FHC的近似位置,满足手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中心 体表定位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髋臼四方区完整经闭孔股骨头中心脱位1例
13
作者 王洋洋 杨德顺 +3 位作者 雷丙俊 秦骥 张庆 王开明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8-130,共3页
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较为常见,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而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前脱位同时伴盆腔移位临床上比较罕见。笔者于2018年6月25日收治1例股骨头骨折伴盆腔移位合并同侧大转子骨折、骨盆骨折患者,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前脱位 高能量损伤 髋臼 股骨头中心脱位 效果满意 经闭孔
原文传递
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维臻 翟文亮 +4 位作者 苏瑞龙 林伟长 林万昌 谢黎 周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8期838-839,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0-01—2015-08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1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例采用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辅助定位下肢力线(观察组),7例术中采用传统方... 目的探讨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0-01—2015-08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1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例采用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辅助定位下肢力线(观察组),7例术中采用传统方法(髂前上棘-第1/2趾间定位法)定位下肢力线(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线段AB长度(Fujisawa点为A点,下肢力线与胫骨平台关节线交点为B点)。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8.0±7.3)min,对照组为(89.0±10.3)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6.7±15.8)mL,对照组为(242.8±50.9)mL;观察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为7次,对照组为12次;观察组线段AB的长度为(8.4±2.0)mm,对照组为(11.4±2.2)mm。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减少、线段AB的长度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采用自制股骨头中心点定位装置辅助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并且提高了下肢力线定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股骨头中心 自制定位装置
原文传递
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相关指标的影像学测量分析
15
作者 孙延山 王继成 +3 位作者 吴长坤 郭永智 姜鑫 张阳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髋关节疾病的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情况为髋关节置换提供指导。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因各种原因拍射双髋关节正位等比例平片患者共5459例。测量股骨头旋转中心与大转子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高于大转子顶点2 mm以...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髋关节疾病的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情况为髋关节置换提供指导。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因各种原因拍射双髋关节正位等比例平片患者共5459例。测量股骨头旋转中心与大转子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高于大转子顶点2 mm以上为正变异,低于大转子顶点2 mm以上为负变异,共收集831例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的患者,按照不同疾病分为4组,其中正常组15例,10例为正变异,5例为负变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145例,25例为正变异,120例为负变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组346例,正变异225例(其中CroweⅠ型25例,Ⅱ型70例,Ⅲ型115例,Ⅳ型15例),负变异121例(其中CroweⅠ型50例,Ⅱ型60例,Ⅲ型10例,Ⅳ型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组325例,正变异45例,负变异280例。结果:各组患者组间比较,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组不同分型之间比较,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旋转中心不同变异情况在颈干角、偏心距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与颈干角和偏心距有关。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是髋关节疾患的重要因素。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在不同髋关节疾病中变异情况不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炎多为负变异。随着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程度的加重,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逐渐由负变异转为正变异。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时要注意股骨头旋转中心的变异情况,对选择合适的假体和准确的安放假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异 股骨头坏死 髋脱位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练兵 余伟民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的股骨头旋转中心,其中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4 mm为重建组,差距>...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的股骨头旋转中心,其中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4 mm为重建组,差距>4 mm为非重建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在78例患者中,健侧股骨大转子顶点至股骨头中心的距离平均为(47.53±2.49)mm,其中重建组50例,非重建组28例,重建率为64.1%。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围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与非重建组术后7 d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也显著低于非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非重建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变化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疗效有一定的影响,股骨偏心距重建能改善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旋转中心 股骨颈骨折 股骨偏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股骨三维多线外形计算颈干角的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姗姗 刘浩 唐月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股骨颈干角是股骨颈轴与干轴形成的内倾角,是髋关节疾患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指标,其提取方法大多是通过二维测量。在建立股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先确定股骨颈干轴的方法确定颈干角。首先通过球面拟合确定股骨头中心,再通过圆拟合和... 股骨颈干角是股骨颈轴与干轴形成的内倾角,是髋关节疾患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指标,其提取方法大多是通过二维测量。在建立股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先确定股骨颈干轴的方法确定颈干角。首先通过球面拟合确定股骨头中心,再通过圆拟合和直线拟合确定股骨干轴线。然后构造垂直于假定颈轴的平面与股骨体相交,得到横截面;最后构造优化模型迭代搜索,使得横截面面积最小,以确定颈轴线。同时,颈轴和干轴的夹角即为所求颈干角。20例股骨多线外形数据测量的结果表明:股骨头拟合误差仅为0.434 0 mm,股骨颈干角的测量平均值为126.325 9°,与前人对颈干角的测量平均值相符。该方法为描述股骨复杂的3D结构特征提供参考,同时为制造医学假肢和医学手术提供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干角 股骨头中心 球面拟合 圆面拟合 优化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股骨前倾角和颈干角的实用方法
18
作者 吴树春 顾建河 +1 位作者 韩贤胜 范志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股骨前倾角是股骨干长轴经过两股骨髁中心点的平面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的股骨颈长轴之间的夹角;股骨颈干角是股骨颈和股骨干长轴之间同一平面的夹角。股骨前倾角增大产生的跛行是髋关节矫形手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前(后)倾角过大得不到纠... 股骨前倾角是股骨干长轴经过两股骨髁中心点的平面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的股骨颈长轴之间的夹角;股骨颈干角是股骨颈和股骨干长轴之间同一平面的夹角。股骨前倾角增大产生的跛行是髋关节矫形手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前(后)倾角过大得不到纠正或纠正过多会产生各种步态不稳的姿势。常发生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无菌坏死(Legg—Perthes病),大脑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和发育性疾病等。股骨前倾角和真正股骨颈干角的测量方法很多,绝大部分用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前倾角 颈干角 股骨头中心 矫形手术 股骨 发育性 股骨头无菌坏死 股骨颈轴线 关节脱位 骨盆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畸形股骨颈前倾角的X线研究
19
作者 朱廷敏 徐立峰 +1 位作者 李淑芳 刘玉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4-16,62,共4页
采用 X 线体层摄影方法测量了50例儿麻后遗下肢畸形患者的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在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上测量了骨盆倾斜度、患侧 CE 角、髋臼角、ZM距离。将股骨前倾角作为因变量,骨盆倾斜度,CE 角、髋臼角、ZM 距离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相... 采用 X 线体层摄影方法测量了50例儿麻后遗下肢畸形患者的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在骨盆正位 X 线平片上测量了骨盆倾斜度、患侧 CE 角、髋臼角、ZM距离。将股骨前倾角作为因变量,骨盆倾斜度,CE 角、髋臼角、ZM 距离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证实,患侧股骨前倾角与骨盆倾斜度、CE 角、ZM距离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随着髋关节的不稳定性增加,股骨前倾角也随之加大,而前倾角的增大,又促进了髋关节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股骨前倾角 股骨颈前倾角 骨盆倾斜度 患侧股骨 骨盆正位 不稳定性 股骨头中心 外旋畸形 矫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可视化虚拟技术建立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梁金龙 陆声 +4 位作者 高心健 张建雷 白永 陆地 孙俊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对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的模拟研究,为人工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假体植入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手段。方法:选择无明显髋关节疾病的15具成人尸体标本,对整个骨盆进行连续CT扫描,将CT原始数据导入M...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对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的模拟研究,为人工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假体植入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手段。方法:选择无明显髋关节疾病的15具成人尸体标本,对整个骨盆进行连续CT扫描,将CT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0.1软件,重建出股骨近端三维模型。通过计算股骨头中心和股骨近端中心线,建立股骨颈轴线并确定股骨头假体最佳植柄通道,进行虚拟植入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结果:各维度观察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通过股骨头中心,位于股骨颈的中央。股骨头定位针模拟植入后假体柄干角与术前颈干角相比呈轻度外翻位,侧方偏移和水平偏移度较小,达到预期植柄方位的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可以准确建立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个体化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髋关节表面置换 股骨头假体植柄通道 股骨头中心 三维可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