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聚合酶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朱颖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研究3D聚合酶(3D polymerase,3D^(pol))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复制的影响。方法扩增EV-A71病毒基因组并克隆至TOPO-XL2-PCR载体;应用体外点突变方法在病毒3D^(pol)区引入N16S和I256V突变;采用T7聚合酶转录... 目的研究3D聚合酶(3D polymerase,3D^(pol))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复制的影响。方法扩增EV-A71病毒基因组并克隆至TOPO-XL2-PCR载体;应用体外点突变方法在病毒3D^(pol)区引入N16S和I256V突变;采用T7聚合酶转录病毒基因组RNA并转染RD细胞,获得N16S和I256V病毒突变株。观察亲本病毒与突变病毒株的增殖特征以及病毒RNA含量。结果RNA转染RD细胞后可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外增殖试验显示,正常培养条件下(36.5℃)3株病毒增殖趋势一致,感染细胞72 h后病毒滴度和RNA拷贝数均达到峰值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敏感性试验显示,与正常培养条件比较,病毒在高温(39.5℃)的滴度和RNA拷贝数均大幅下降,并且高温对N16S和I256V突变株的增殖抑制较亲本株更为显著。结论成功构建EV-A71感染性克隆并获得病毒突变株,3D^(pol)的N16S和I256V突变在高温条件下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毒复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3D聚合酶 突变 病毒拯救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A组71型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增殖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2
作者 严文莉 朱俊萍 安静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的增殖及对细胞骨架造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与病毒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技术及免疫...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的增殖及对细胞骨架造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与病毒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V-A71在HUVECs中的复制和增殖,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观察三种细胞骨架在EV-A71感染后的变化。结果 EV-A71能够有效感染HUVECs,且感染后24 h在细胞内复制达到高峰。病毒感染后微丝骨架完全解聚,微管骨架排列方式发生改变,而中间纤维结构模糊不清;同时检测到微管及中间纤维与病毒抗原共存。结论 EV-A71可以感染HUVECs并在其内有效复制增殖,同时诱导HUVECs三种细胞骨架发生改变,提示细胞骨架可能参与EV-A71感染HUVECs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感染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A组71型病毒参考品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谢学超 陈磊 +3 位作者 赵丽丽 徐颖之 顾美荣 张改梅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建立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灭活疫苗病毒参考品,用于病毒滴度内部质控品及灭活效果验证实验室评价。方法建立1批病毒参考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进行检定,包括无菌、支原体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查等。... 目的建立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灭活疫苗病毒参考品,用于病毒滴度内部质控品及灭活效果验证实验室评价。方法建立1批病毒参考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进行检定,包括无菌、支原体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查等。对其滴度进行标定和储存稳定性研究,并进行病毒滴定和灭活效果验证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建立的EV-A71病毒参考品无菌检查及支原体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参考品只含有单一的EV-A71 VP1特异性条带。EV-A71病毒参考品标定后的滴度平均值为7.000 lgCCID_(50)/ml(95%CI为6.917~7.083 lgCCID_(50)/ml),可接受范围为6.566~7.434 lgCCID_(50)/ml,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3.01%,于-60℃及以下存放12个月的CV为2.08%,稳定性良好。将参考品作为病毒滴定测定的内部质控品应用于日常监测50次试验,滴度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未出现超趋势现象(out of trend,OOT)且均在警戒限内;将参考品作为阳性对照应用于灭活效果验证,结果显示细胞感染法及免疫荧光法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建立了EV-A71病毒感染性滴度检测用参考品(EV-A71病毒参考品),12个月内储存稳定性良好,可用于EV-A71灭活疫苗生产工艺中病毒滴度评价和控制,以及作为灭活效果验证中的阳性对照,从而为单价或多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滴度参考品 病毒滴定 灭活效果验证
原文传递
锌指抗病毒蛋白对肠道病毒A组71型感染引起的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邵华 朱英斌 +1 位作者 房庆军 张俊国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63-570,共8页
目的探讨锌指抗病毒蛋白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感染引起的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感染EV-A71病毒)和感染组(感染EV-A71病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RT-PCR... 目的探讨锌指抗病毒蛋白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感染引起的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感染EV-A71病毒)和感染组(感染EV-A71病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RT-PCR检测细胞中VP1 mRNA表达,采用二噁英染色(Dil染色)和4',6-二氨基-2-苯基吡啶核染色(DAPI核染色)检测细胞数量和形态。将GES-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感染EV-A71病毒)、EV-A71组(用MOI=5感染的EV-A71感染GES-1细胞)和pc DNA3.1-ZAP组(在EV-A71组的基础上转染pc DNA3.1-ZAP质粒)。测定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8和IL-1β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MOI和感染时间的增加,EV-A71对GES-1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和对照组比较,EV-A71感染GES-1细胞后细胞中VP1 mRNA表达[(2.14±0.21)比(1.00±0.10),t=12.01,P<0.01]明显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且大小不均。和EV-A71组相比,pc DNA3.1-ZAP组上清液中EV-A71病毒滴度明显降低[(5.21±0.25)比(7.32±0.41),t=10.76,P<0.01]。和对照组比较,EV-A7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64.32±7.18)pg/ml比(20.16±2.32)pg/ml,t=14.34,P<0.01]、IL-1β[(79.38±8.05)pg/ml比(24.11±3.16)pg/ml,t=15.65,P<0.01]水平、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1.42±0.14)比(1.00±0.10),t=5.980,P=0.01]、NLRP3[(1.12±0.15)比(0.25±0.03),t=13.93,P<0.01]、caspase-1[(0.74±0.08)比(0.32±0.04),t=11.50,P<0.01]、GSDMD[(0.49±0.06)比(0.26±0.04),t=7.813,P<0.0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细胞活力[(62.31±3.86)%比(100.00±10.00)%,t=8.613,P<0.01]、p62蛋白表达[(0.21±0.04)比(0.98±0.10),t=17.51,P<0.01]明显降低;和EV-A71组相比,pc DNA3.1-ZA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32.09±4.05)pg/ml比(64.32±7.18)pg/ml,t=9.577,P<0.01]、IL-1β[(39.26±4.12)pg/ml比(79.38±8.05)pg/ml,t=10.60,P<0.01]水平、LC3Ⅱ/LC3Ⅰ比值[(1.15±0.12)比(1.42±0.14),t=3.587,P=0.0050]、NLRP3[(0.41±0.05)比(1.12±0.15),t=11.00,P<0.01]、caspase-1[(0.57±0.06)比(0.74±0.08),t=4.164,P=0.0019]、GSDMD[(0.34±0.05)比(0.49±0.06),t=4.704,P=0.000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力[(89.71±5.12)%比(62.31±3.86)%,t=10.47,P<0.01]、p62蛋白表达[(0.56±0.07)比(0.21±0.04),t=10.63,P<0.01]明显升高。结论过表达ZAP对EV-A71感染所致的细胞自噬和焦亡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对细胞EV-A71感染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抗病毒蛋白 肠道病毒a组71型 细胞焦亡 自噬
原文传递
青海省2016-2017年人肠道病毒A组71型基因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范丽霞 王卫军 +5 位作者 巴卓玛 赵生仓 李崇亥 姜双应 严冬梅 冀天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对青海省2016-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人肠道病毒A组71型(human enterovirus group A type71,EV—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6-2017年采集的HFMD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对青海省2016-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人肠道病毒A组71型(human enterovirus group A type71,EV—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6-2017年采集的HFMD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进行筛查,对EV—A71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病毒提取核酸,用RT—PCR方法对VPl编码区进行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EV.A71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代表株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结果青海省2016-2017年共分离到114株EV-A71,均为C4基因亚型中的C4a进化分支。在亲缘性关系树中显示,又进一步分属2个不同的小分支。2016-2017年青海省流行的不同传播链上EV—A71与我国其他省流行的EV-A71基因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结论青海省2016-2017年流行的EV—A71以C4a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未监测到其他基因型病毒。青海省EV—A71不是独立进化的,而是与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的EV—A71共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C4a基因亚
原文传递
2009—2018年辽宁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丽萍 邵玉平 +4 位作者 陈涛 王艳 方兴 韩悦 姚文清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2009—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VP1区的基因特征。方法对辽宁省2009—2018年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将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 目的分析辽宁省2009—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VP1区的基因特征。方法对辽宁省2009—2018年AFP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将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进行RT-PCR,将阳性产物进行VP1区序列测定。用BioEdit软件对分离株VP1区序列与EV-A71 C4亚型的C4a分支及EV-A71原型株进行同源性比对;根据EV-A71 VP1编码区全长,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所获分离株及从GenBank下载的EV-A71各基因型及亚型代表株的进化树,并用Mega4.0软件分析。结果共检测1 044例AFP粪便标本,99例标本分离到NPEV,其中11例标本的分离株为EV-A71;此11株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及氨基酸与C4亚型的C4a分支同源性分别为96.5%~98.3%和98.6%~99.3%;与EV-A71原型株同源性分别为81.1%~82.2%和93.6%~94.7%;11株EV-A71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为95.5%~100%和98.6%~100%。进化树分析表明,辽宁省EV-A71分离株与C4亚型的C4a分支处于同一支。结论辽宁省11株EV-A71分离株为密切相关的一簇,来源于同一传播链,为C4亚型中的C4a进化分支。本文为辽宁省AFP监测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VP1区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宁波市手足口病优势毒株肠道病毒A组71型VP_1编码区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红 顾文珍 +1 位作者 倪红霞 谢蕾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2,288,共6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优势毒株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VP1编码区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收集宁波市2003~2010年HFMD患者标本,2003~2007年标本经过病毒分离... 目的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优势毒株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VP1编码区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收集宁波市2003~2010年HFMD患者标本,2003~2007年标本经过病毒分离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EV、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Type 16,CVA16)进行检测;2008年标本利用RT-PCR直接进行检测;2009~2010年标本利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直接进行检测,选择32例EVA71阳性标本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扩增产物经过测序后利用序列分析软件(Lasergene)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2003~2010年共检测HFMD标本1335份,其中EV阳性1159份,总检出率为86.82%;EVA71阳性645份,占确证病例数的55.65%;CVA16阳性205份,占确证病例数的17.69%;未分型标本309份,占确证病例数的26.66%;未发现EVA71和CVA16同时阳性标本。32株代表株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的长度均为891碱基对(base pair,bp),编码297个氨基酸,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2%~100%和99.3%~100%,与C4a基因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4%~99.2%和98%~100%。氨基酸进化位点分析表明,来源于不同病例类型的毒株在氨基酸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在基因进化树上,32株流行株全部处于C4a基因亚型分支上,但位于不同的进化簇中。结论 EVA71是引起宁波市2008~2010年HFMD的优势毒株,也是导致HFMD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来源于不同病例类型的毒株在氨基酸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32株代表株均属于C4a基因亚型,与同期我国其他地区流行株共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VP1编码区 基因亚
原文传递
青海省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特征和人肠道病毒A组71型基因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倩 赵生仓 +8 位作者 檀晓娟 张勇 祝双利 冀天娇 范丽霞 杨维雄 刘桂香 安洪秋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对青海省2013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谱和人肠道病毒A组71型(Human 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HEV_(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3年送检的HFMD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对青海省2013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谱和人肠道病毒A组71型(Human 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HEV_(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3年送检的HFMD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进行筛查,对HEV_(A71)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病毒提取核酸,用RT-PCR方法对VP1编码区进行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整理分析,并与HEV_(A71)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代表株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结果对青海省2013年分离的62株HEV_(A71)进行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后,分析发现它们在VP1编码区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95.5%-100.0%和99.0%-100.0%。与其他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HEV_(A71)代表株构建的亲缘进化树中显示,青海省HEV_(A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聚为一簇,属于C4基因亚型C_(4a)进化分支。与2008年、2012年在青海省分离的HEV_(A71)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95.8%-97.5%和99.0%-99.7%。结论2013年,C_(4a)亚型HEV_(A71)在青海省持续传播并占有绝对优势,且存在两条传播链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C_(4a)基因亚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丰台区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A组71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尉秀霞 张玲 +5 位作者 余红 秦萌 武晶 杨军勇 董晓根 李洁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丰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者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使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Polymerase Chain ... 目的研究北京市丰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者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使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 RT-PCR)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2013年3-9月采集于HFMD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EVA71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为EVA71阳性的标本,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EVA71毒株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在81份咽拭子标本中,有26份经r RT-PCR方法检测为EVA71核酸阳性,分离到6株EVA71,VP1编码区有6个散在位点(43、58、164、184、240、249)存在共变异,氨基酸组合模式为赖氨酸-丙氨酸(Alanine,Ala)-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在170位氨基酸均为Ala,在145位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株EVA71的VP1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4.3%-100.0%,与C4a亚型代表株的VP1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0.0%-97.6%)。进化树图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丰台区EVA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并在C4a进化分支的不同簇中。结论北京市丰台区EVA71分离株为C4亚型C4a进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VP1编码区 序列分析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A组71型热力和常见3种化学消毒剂灭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婕 严冬梅 +4 位作者 张勇 许文波 祝双利 周为民 武桂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评价热力灭活和3种常见化学消毒剂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灭活效果,为肠道病毒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后的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剂浓度下,按照不同的作用时间处理一定滴度... 目的评价热力灭活和3种常见化学消毒剂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灭活效果,为肠道病毒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后的消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剂浓度下,按照不同的作用时间处理一定滴度的EV-A71病毒,将灭活处理后的病毒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逐日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效应,最后计算病毒处理液的病毒滴度。结果EV-A71病毒在56℃加热灭活30 min后可被有效灭活(灭活对数值>6),在65℃加热灭活30 min、70℃加热灭活10 min后,无细胞病变效应发生;3种化学消毒剂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以有效灭活EV-A71病毒。结论EV-A71病毒的灭活效果与热力灭活温度、化学消毒剂浓度和处理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对EV-A71的灭活曲线进行研究,有利于在不同灭活环境下灭活条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实验室生物安全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的肠道病毒A组71型的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凤娟 刘德辉 +3 位作者 王晓倩 霍锡元 张作栋 聂清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的肠道病毒A组71型(EV71)VP1区基因遗传特征、进化关系及VP1区密码子所处的选择性压力。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9年潍坊市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阳性标本,经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分离培养后提取病毒总R... 目的了解2014—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流行的肠道病毒A组71型(EV71)VP1区基因遗传特征、进化关系及VP1区密码子所处的选择性压力。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9年潍坊市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阳性标本,经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分离培养后提取病毒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VP1区基因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分析与EV71各基因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构建2008年以来我国不同省份EV71及本地EV71 VP1区系统进化树。通过Datamonkey在线服务器采用单似然祖先计数(SLAC)及固定效应可能性模型(FEL)方法对C4a亚型VP1区密码子进行选择性压力分析。结果共获得的41株本地EV71毒株,均与C4a基因亚型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4.9%~98.2%,氨基酸同源性为98.3%~99.6%。系统进化树显示本地EV71毒株均属C4a基因亚型,形成2个明显的支系,每一分支中既有成簇毒株也有散在分布毒株,并与多地毒株亲缘关系较近。采用SLAC和FEL分别鉴定出136和190个密码子为负向选择性压力位点,不存在正向选择性压力位点。结论2014—2019年潍坊市流行的EV71毒株属于C4a基因亚型,存在多条传播链,VP1区强烈的负选择压力表明VP1区抗原的稳定性,VP1蛋白的变异不是由宿主免疫系统的选择性压力引起的,这有利于EV71疫苗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VP1 系统发育 选择性压力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A组71型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飞 朱俊萍 何秋水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58-463,共6页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5岁以下婴幼儿。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 EV-A71)作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不仅引起发热以及手、足、口等部位的轻微皮疹或疱疹等症状,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5岁以下婴幼儿。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 EV-A71)作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不仅引起发热以及手、足、口等部位的轻微皮疹或疱疹等症状,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有关。EV-A71作为一种RNA病毒,本身具有较高的随机突变率,当其在不同宿主环境的选择压力下则会发生定向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以提高病毒在宿主内的适应性,与病毒对宿主的致病性强弱密切相关。本文对EV-A71在体内和体外发生的适应性进化以及关键位点变异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适应性 突变 致病性 病毒复制 毒力
原文传递
西宁市2017年人肠道病毒A组71型基因特征
13
作者 宋青 任丽萍 +1 位作者 冀天娇 严冬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 对西宁市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 group 71 type,EV-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对西宁市2017年HFMD病例的临床标本进... 目的 对西宁市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 group 71 type,EV-A71)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方法对西宁市2017年HFMD病例的临床标本进行EV-A71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利用EV-A71特异性引物对病毒分离到的阳性毒株的VP1编码区进行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同时将本研究序列与EV-A71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代表株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结果 西宁市2017年共分离到57株EV-A71,均为C4a基因亚型,亲缘性分析显示,分属2个不同的小分支。2017年西宁市流行的EV-A71序列与我国其他省流行株的基因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结论 西宁市2017年流行的EV-A71以C4a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并与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的EV-A71共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C4a基因亚
原文传递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揭示肠道病毒A71型感染致人扁桃体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丹 苏萌 +7 位作者 孙萍萍 王春阳 王蒋丽 王宏 章青 杜娈英 郭文平 谢广成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786,共9页
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给婴幼儿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明确EV-A71的致病机制能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EV-A71感染与人扁桃体上皮细胞的互作,本研究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 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给婴幼儿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明确EV-A71的致病机制能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EV-A71感染与人扁桃体上皮细胞的互作,本研究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研究EV-A71感染人扁桃体上皮细胞UT-SCC-60B 6h和12h后蛋白质组的改变情况,并确定EV-A71感染动力学(EV-A71 6h∶12h)过程中蛋白质组的改变情况,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的蛋白互作网络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EV-A71感染6h时共有27个DEPs(下调12个DEPs,上调15个DEPs)发生显著改变;EV-A71感染12h时共有62个DEPs(下调26个DEPs,上调36个DEPs)发生显著改变;EV-A71感染动力学(EV-A71 6h∶12h)过程中共有40个DEPs(下调21个DEPs,上调19个DEPs)发生显著改变。显著发生改变的COX6C、TIMM10、MAP1LC3B、HIST1H1D、DNAJC8、TMED4和ARPC5等DEPs为各组间重叠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和GO分析结果显示,DEPs主要涉及到线粒体及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调节、细胞囊泡形成、细胞凋亡、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因此,EV-A71感染使人扁桃体上皮细胞的蛋白表达谱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人扁桃体上皮细胞 Label-free定量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丰台区2016年-2017年肠道病毒A71型基因特征分析
15
作者 郑金梅 尉秀霞 +3 位作者 王兆娥 余红 武晶 封会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16年-2017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分离株VP1区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16年-2017年丰台区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EVA71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进行VP1...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16年-2017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分离株VP1区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16年-2017年丰台区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EVA71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16年-2017年共分离到26株EVA71。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26株EVA71的VP1区均有6个散在位点(43、58、164、184、240、249)存在共变异;23株EVA71的VP1区在145位氨基酸均为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6株EVA71的VP1区在293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6株EVA71与C4a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4.8%~98.3%)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并在C4a进化分支的不同簇中。结论北京市丰台区EVA71分离株为C4亚型C4a进化分支。145位和293位氨基酸位点上氨基酸的改变对病毒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VP1编码区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19-2023年青海省手足口病病原谱及CVA16和EV-A71基因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李倩兰 赵生仓 +7 位作者 韩志萍 李崇亥 王晓彤 周蕾 于力恒 张华一 严冬梅 范丽霞 《病毒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为了解2019-2023年青海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构成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和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基因特征,本研究对青海省2019-2023年实验室确诊的2028名... 为了解2019-2023年青海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构成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和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的基因特征,本研究对青海省2019-2023年实验室确诊的2028名HFMD病例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RT-PCR方法对CVA16和EV-A71病毒毒株扩增VP1编码区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使用MEGA、BioEdit等软件对CVA16和EV-A71进行分型与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发现,2021年开始,青海省HFMD病原构成的优势血清型别由CVA16和EV-A71转变成其他肠道病毒,在每年检出的病原体中占比均超过50.0%。对2019-2023年全省上送的CVA16及EV-A71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收获122株CVA16毒株和36株EV-A71毒株。122株CVA16毒株均属于B1基因亚型,其中B1b亚型100株,B1a亚型22株。B1b亚型毒株VP1区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9%~100%,B1a亚型毒株VP1区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9%~100%。36株EV-A71分离株均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8%~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100%。氨基酸置换熵值分析发现,2019-2023年青海省CVA16分离株的VP1编码区无易突变氨基酸位点;EV-A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存在3个高度可变的氨基酸位点为VP1-164、VP1-241和VP1-262。VP1-164位点在2021年出现N突变,并在2023年取代D成为此位点优势氨基酸;VP1-241位点上,2020年开始出现T突变,并在2021年取代S成为优势突变(94.12%),2023年此位点又完全替换为S;VP1-262位点上,2020年开始I取代V成为此位点优势氨基酸(94.12%),2023年此位点又完全替换为V。本研究揭示了2019-2023年青海省HFMD病原谱的变化情况,探究了CVA16和EV-A71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为青海地区制定HFMD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构成 柯萨奇病毒a16 肠道病毒a组71型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USP21增强EV-A71 2A^(pro)稳定性负向调控RLR信号通路促进EV-A71复制
17
作者 杨歆煜 唐梦园 +5 位作者 车治萍 陈艳 彭阳 马锦洪 史伟峰 周围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1,USP21)在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集EV-A71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各24例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1,USP21)在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集EV-A71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各24例外周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PBMC中USP21 mRNA表达水平。采用qPCR或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观察过表达USP21或敲除USP21后对EV-A71复制的影响;WB检测EV-A71结构蛋白VP1、RIG-I样受体(RIG-I-like receptor,RL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蛋白水平及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磷酸化。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USP21对EV-A71非结构蛋白2A蛋白酶(2A^(pro))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EV-A71感染患儿PBMC中USP21 mRNA表达明显升高。过表达USP21后显著提升EV-A71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上调VP1 mRNA和蛋白水平并促进EV-A71复制,细胞活性也随USP21的转染水平增高而明显下降;而敲除USP21基因后发现EV-A71 VP1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另外,过表达USP21并不影响EV-A712A^(pro)的转录水平,但可以上调2A^(pro)的蛋白表达,同时降低2A^(pro)的泛素化水平,抑制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的蛋白表达以及IRF3的磷酸化水平,下调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mRNA水平。敲除USP21可挽救EV-A71感染导致的MAVS和MDA5蛋白水平下调,促进IRF3的磷酸化并上调IFN-βmRNA水平。结论USP21可通过降低2A^(pro)的泛素化水平,降低MAVS和MDA5蛋白表达,负向调控干扰素信号通路而促进EV-A71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 2A蛋白酶 RL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全球EV-A71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克强 张勇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9-476,共8页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也是除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外最为重要的人肠道病毒病原体。截止2017年2月,全球报道的EV-A71共包括7个基因型(A^G)和14个基因亚型,其中B基因型和C基因型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优势...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也是除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外最为重要的人肠道病毒病原体。截止2017年2月,全球报道的EV-A71共包括7个基因型(A^G)和14个基因亚型,其中B基因型和C基因型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优势基因型,目前已鉴定B基因型有8个基因亚型(B0~B7),C基因型有6个基因亚型(C1~C6)。C4基因亚型中C4a进化分支是引起中国大陆近年手足口病大规模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也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绝对优势病原体。本文对全球流行的EV-A71基因(亚)型的地理和年代分布、新基因型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为中国检测和监测引起HFMD流行的EV-A71基因型或亚型的动态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HFMD)
原文传递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感染情况临床分析
19
作者 余旭 杨竹 《医师在线》 2022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本地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在患儿肠道病毒感染中的情况,以便提前对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发展做好防控。方法研究对象为手足口病患儿1084例,研究时间...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本地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在患儿肠道病毒感染中的情况,以便提前对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发展做好防控。方法研究对象为手足口病患儿1084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9年7月,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62例,普通手足口病922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感染情况。结果2016年8月~2019年7月手足口病发病数逐年上升,但在法定传染病中占比逐年下降,而在丙类传染病中略微上升后再下降,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重症病例和发病率呈现双升高状态,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人群,发病例数和重症例数随年龄上升到1岁达最高峰,CV-A16病例逐年上升,而EV-A71病例逐年下降。结论1岁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重症例数的高峰期,CV-A16有逐渐流行的趋势,医院、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口腔和心理护理、饮食习惯和衣物消毒灭菌等防控措施利于手足口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71和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诱导差异性IFN-I产生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杰 胡雅洁 +7 位作者 李嘉祺 王晶晶 郭磊 郑惠文 宁若彤 王丽春 李琦涵 刘龙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701,共8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sackievirus A 16,CV-A16)。EV-A71感染易引发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而CV-A16感染所致的症状普遍较轻,且CV-A16容易引发重复感染,但目前其中的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比较了EV-A71与CV-A16感染正常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Ι)产生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发现EV-A71感染后TLR3、TLR7、RIG-I、MDA5、MAVS、MyD88、IRF3、IRF7、IFNα和IFNβ的基因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地上调,而在CV-A16感染后仅MDA5显著性上调;TLR3和IRF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性地下降,而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地变化。此外,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结果显示,CV-A16在16HBE上的复制效率明显高于EV-A71。上述结果提示我们EV-A71和CV-A16感染16HBE对其IFN-I产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且CV-A16更容易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本研究为EV-A71和CV-A16引起的临床症状差异的机理研究以及CV-A16重复感染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 柯萨奇病毒a16(CV-A16) 呼吸道上皮细胞 干扰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