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超 邓江红 +5 位作者 王江 邝伟英 张俊梅 檀晓华 李士朋 李彩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肠白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次。探讨肠白塞病患儿消化道及其他系统受累情...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肠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肠白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次。探讨肠白塞病患儿消化道及其他系统受累情况、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英夫利西单抗应用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男性7例,女性3例,起病年龄为(8.18±3.66)岁,病程中位时间为3(1~72)个月。10例患儿均有消化道症状,其中腹泻6例、腹痛5例、血便3例、呕吐1例、腹胀1例,3例肠穿孔。消化道超声和内镜检查提示回盲部溃疡最常见。3例合并血管受累。英夫利西单抗的剂量3~5 mg/(kg·次)。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时间为(20.9±9.5)个月。10例患儿随访中位时间为17.5(14~54)个月。9例患儿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泼尼松初始剂量为1.6~2.0 mg/(kg·d)。8例使用甲氨蝶呤,5例使用环孢素A,5例使用沙利度胺,1例使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无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及消化道超声无异常,病情稳定。6例停用英夫利西单抗。英夫利西单抗输注过程中无过敏反应及活动性感染。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对儿童肠白塞病是一种耐受性良好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白塞病 英夫利西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肠白塞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青林 万俊辰 +1 位作者 王华岗 周琦 《胃肠病学》 2024年第3期174-179,共6页
背景:肠白塞病是一种全身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的肠道受累亚型,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肠外并发症,增加住院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的:分析肠白塞病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 背景:肠白塞病是一种全身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的肠道受累亚型,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肠外并发症,增加住院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的:分析肠白塞病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5例肠白塞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内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结果:在25例肠白塞病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发病中位年龄为37岁。口腔溃疡发生率为72.0%,其中60.0%的患者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确诊前,6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12.0%有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所有患者内镜下均可见回盲部溃疡,其中典型溃疡15例,非典型溃疡10例,两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4)。典型溃疡患者的肠白塞病疾病活动指数(DAIBD)评分明显高于非典型溃疡患者(P=0.019 4),而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合并食管溃疡。5例患者在病程中升级为生物制剂治疗(阿达木单抗或英夫利西单抗)。4例典型溃疡患者因肠穿孔、消化道出血或肛瘘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性别、DAIBD评分与肠白塞病患者的回盲部典型溃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溃疡 内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青林 万俊辰 +1 位作者 张妙心 周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98-1702,1710,共6页
白塞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BS)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复发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与生殖器溃疡。其中,肠白塞病作为BS的一种亚型,主要以肠溃疡为临床特征。肠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并发严重病症,从而... 白塞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BS)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复发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与生殖器溃疡。其中,肠白塞病作为BS的一种亚型,主要以肠溃疡为临床特征。肠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并发严重病症,从而增加死亡风险,加重经济负担,且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虽然肠白塞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彻底明了,但现有研究揭示其可能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免疫调节失衡及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密切相关。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理解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精准度和开发更有效治疗手段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关于BS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已较为充分,然而,针对肠白塞病亚型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将侧重对肠白塞病涉及的遗传背景、免疫机制、环境因素和肠道微生态失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肠白塞病 发病机制 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伴反复肠瘘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方岚 潘小丽 田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反复肠瘘26年,加重1月”于2023年6月16日入院。3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口腔、外阴溃疡30年,反复肠瘘26年,加重1月”于2023年6月16日入院。30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口腔、外阴溃疡,未予重视;26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回盲部穿孔行回肠结肠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英夫利昔单抗 生物制剂治疗
原文传递
肠白塞病合并肠梗阻及白细胞减少症1例报道
5
作者 陈小惠 梁坚 +1 位作者 周宇 翁一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81-1684,共4页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血管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起病隐匿而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确诊已出现寡器官功能障碍。在此报道1例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的白塞病患者,其诊断及治疗的曲折过程。望广大医师吸取其中的经...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血管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起病隐匿而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确诊已出现寡器官功能障碍。在此报道1例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的白塞病患者,其诊断及治疗的曲折过程。望广大医师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早期快速识别此病,掌握各器官发病的临床发展规律,关注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早期干预及并发症的防治争取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梗阻 白细胞减少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白塞病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定国 林湫泠 +2 位作者 王立生 师瑞月 姚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肠白塞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肠白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肠白塞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便血或黑便等为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是... 目的探讨成人肠白塞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肠白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肠白塞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便血或黑便等为主,消化道出血、肠穿孔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内镜表现以回盲部溃疡多见。结论肠白塞病的消化道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临床上有反复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患者如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尽早行内镜检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临床特征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肠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罗丹 申艳 +1 位作者 邹峻 管剑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Th17/Treg在肠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参照1987年日本学者制定的BD诊断标准和2009年韩国学者提出的肠BD诊断标准,共入选肠BD32例,同时选择21例性别、年龄...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Th17/Treg在肠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参照1987年日本学者制定的BD诊断标准和2009年韩国学者提出的肠BD诊断标准,共入选肠BD32例,同时选择21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疾病活动度采用2011年韩国学者制定的肠BD活动性评分系统(DAIB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3、IL-35和IL-10。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肠BD组Th17细胞相关的IL-17[(581.77±260.37)pg/mL vs.(172.72±33.44)pg/mL,P=0.000]和IL-23[(588.31±192.14)pg/mL vs.(340.84±112.26)pg/mL,P=0.000]水平升高,Treg细胞相关的IL-35[(875.86±436.12)pg/mL vs.(183.19±60.84)pg/mL,P=0.000]和IL-10[(463.85±299.96)pg/mLvs.(84.47±51.06)pg/mL,P=0.000]水平升高。IL-17和IL-23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DAIB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Th17/Treg细胞可能在肠B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临床特征 Th7/Treg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炎症性肠病、阑尾炎的肠白塞病临床分析
8
作者 韩峰 吕黄勇 +2 位作者 夏季 牟大礼 林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总结分析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病初曾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和阑尾炎的肠白塞病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以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热和...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总结分析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病初曾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和阑尾炎的肠白塞病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以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热和腹部压痛、反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6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5例C反应蛋白升高;全部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抗ENA抗体阴性;IgG升高4例,补体C3、C4降低5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2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例、类风湿因子阳性1例、便潜血试验阳性4例。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1例。结肠镜检查示结直肠多发溃疡形成,伴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糜烂、肠腔狭窄变形、结肠多发性息肉等。7例肠黏膜活检病理示回盲部/结肠黏膜急性和(或)慢性炎。于基层医院误诊为炎症性肠病4例,阑尾炎3例。入住我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肠镜检查及相关诊疗指南确诊为肠白塞病,误诊时间23 d~12年。确诊后7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合并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同时予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治疗,并发肠道穿孔或大出血者予手术治疗,7例均病情控制好转出院。结论肠白塞病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遇及疑似患者应及时行肠镜和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医技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误诊 炎症性 阑尾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文文 保志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34-237,共4页
肠白塞病(肠道BD)是白塞病(BD)累及胃肠道所致的一种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40岁之间,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有些小儿发病的病例也有报道。近年来肠道BD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病死率较高。然而,由于该病较为少见,具有明显的... 肠白塞病(肠道BD)是白塞病(BD)累及胃肠道所致的一种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40岁之间,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有些小儿发病的病例也有报道。近年来肠道BD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病死率较高。然而,由于该病较为少见,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以及病情加重与缓解交替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对肠道BD主要是经验型治疗。此文就近年关于肠道BD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白塞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肠白塞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玉泉 龚宝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8-358,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8岁。主因反复口腔、阴部溃疡伴腹痛1年,加重2 d,于2012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开始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痛性,偶有阴囊部溃疡,随后出现腹痛,右上腹明显,较为剧烈,伴腹胀,稀便,间断发热,体温最...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8岁。主因反复口腔、阴部溃疡伴腹痛1年,加重2 d,于2012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开始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痛性,偶有阴囊部溃疡,随后出现腹痛,右上腹明显,较为剧烈,伴腹胀,稀便,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无恶心、呕吐,无黏液脓血便,曾出现下肢痛性红斑。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3.6×10^9/L,中性粒细胞0.775,血红蛋白(HGB)112 g/L,血小板(PLT)293×10^9/L;抗核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肿瘤标志物正常;B超示升结肠肠壁增厚(考虑炎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疾病 抗体 单克隆 病例报告 英夫利西单 肠白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肠白塞病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歌 孙雪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且多以皮肤或某一器官损害为主,同时伴3个以上器官损害者更少见,根据其内...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且多以皮肤或某一器官损害为主,同时伴3个以上器官损害者更少见,根据其内脏系统的损害不同而分为血管型、神经型、胃肠型等,胃肠道受累较少,白塞病累及消化系统时称肠白塞病(IntestinalBehcet’sdiseaseIBD),发生率为8.4%~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白塞病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王一娜 李瑭 古洁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302-1306,共5页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BD累及胃肠道伴有胃肠道出血、穿孔、溃疡等称为肠BD.有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可以缓解难治性BD患者的病情,但英夫利昔单...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BD累及胃肠道伴有胃肠道出血、穿孔、溃疡等称为肠BD.有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可以缓解难治性BD患者的病情,但英夫利昔单抗作为TNF-α抑制剂治疗肠BD少有报道.本文结合1例肠BD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肠BD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英夫利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重叠Graves病1例
13
作者 李鸣 张源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8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肠白塞病 GRAVES病 合并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的外科并发症(附3例报告)
14
作者 张同琳 张自顺 陈学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白塞病是以复发性口腔、生殖器痛性溃疡、眼部炎症和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并可累及其他系统和器官。消化道受累时称肠白塞病(intestinal Beh-cet disease,简称IBD)。严重的病例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肠瘘等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 白塞病是以复发性口腔、生殖器痛性溃疡、眼部炎症和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并可累及其他系统和器官。消化道受累时称肠白塞病(intestinal Beh-cet disease,简称IBD)。严重的病例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肠瘘等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然而,本症术前容易误诊,手术效果也欠满意,有必要总结提高。现报告我们收治的3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例1 女性,46岁。1972年起因口腔、生殖器溃疡及眼部炎症诊为白塞病,持续服强的松5-20 mg/d治疗。1973—80年间断便血,最多一次达20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氏病 肠白塞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9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麦垚 龙毓灵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肠白塞病 内窥镜检查 治疗 转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 被引量:5
16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杨红 +9 位作者 何瑶 王玉芳 梁洁 郑青 刘炜 周炜洵 朱庆莉 陈旻湖 吴开春 钱家鸣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3-733,共11页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除此之外,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除此之外,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因此,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诊断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文台 彭孝纬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5-77,85,共4页
白塞病累及胃肠道溃疡者称为肠白塞病,近年来肠白塞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但国内文献对其报道较少。此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肠白塞病的研究进展,对肠白塞病临床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白塞病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的内镜特点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雪扬 刘冰熔 +1 位作者 刘丹 林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72-976,981,共6页
目的分析白塞病消化道内镜下表现与临床特点,以提高消化道受累的白塞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白塞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特征、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白塞病消化道内镜下表现与临床特点,以提高消化道受累的白塞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白塞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特征、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肠白塞病患者67例,男女比例为1.2∶1,发病年龄(31±15)岁,中位病程5年(7 d~40年)。66例有消化道症状,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其中半数以上(53.8%)为右下腹痛。内镜表现以溃疡为主,以回盲区最为常见,30例(44.8%)患者同时多部位消化道受累,1例(1.5%)仅小肠受累。病理学检查提示7例(10.6%)存在血管炎。直肠受累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直肠未受累患者[(50.6±32.9)mm/h vs(24.0±20.0)mm/h,P=0.001],下消化道受累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上消化道受累患者[(103.6±22.7)g/L vs(131.2±17.7)g/L,P=0.001]。40岁及以上患者的内镜下多发溃疡发生率高(77.8%vs 51.0%,P=0.049),深大溃疡发生率低(11.1%vs 36.7%,P=0.042)。结论白塞病的消化道表现多样,回盲区溃疡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需进行全面的内镜评估,完善胶囊内镜检查,长期随访,避免漏诊。部分内镜下表现与该病的临床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白塞病 临床表现 内镜特点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白塞病3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汪朝靓 丁西平 +5 位作者 王巧民 王琦 李传应 厉小梅 李向培 汪国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肠白塞病(内镜标本33例、手术标本5例)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肠白塞病典型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和典型病理学改变。结果38例肠白塞病患者平均年龄(44.1±15.6...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肠白塞病(内镜标本33例、手术标本5例)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肠白塞病典型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和典型病理学改变。结果38例肠白塞病患者平均年龄(44.1±15.6)岁,病程长达(64.8±90.4)个月,24例(63.2%)肠白塞病有典型临床表现,22例(57.9%)肠白塞病有典型肠白塞病内镜形态学改变。33例(86.8%)肠白塞病临床表现为腹痛和腹泻。22例(57.9%)肠白塞病溃疡位于回肠末端、回盲瓣和回盲部,28例(73.6%)溃疡形态为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20例(52.6%)肠白塞病组织的病理报告显示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4例(36.8%)患者可见炎性肉芽肿形成,仅8例(21%)患者病理可见血管炎。结论肠白塞病诊断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内镜形态和组织学表现,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提示肠白塞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白塞病 组织病理学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与肠白塞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渝 吴小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年第1期7-8,共2页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本病就诊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提示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我国目前尚无该疾病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CD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本病就诊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提示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我国目前尚无该疾病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CD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白塞病 鉴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