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例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申 赵文 《天津护理》 2013年第4期306-307,共2页
报告4例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了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的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症状,其中4例通过皮肤活检和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测定确诊为急性GVHD,给予针对性治疗与对症护理。3例... 报告4例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了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的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症状,其中4例通过皮肤活检和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测定确诊为急性GVHD,给予针对性治疗与对症护理。3例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治愈。肝移植术后GVHD的发生虽较为罕见,但护理人员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做好症状观察,特别是早期表现的评估和分析,可有助于改变GVH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后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亲体肝脏移植术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春艳 毛莎 +1 位作者 李黛 孙亚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91-192,共2页
亲体肝脏移植术后合并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增加了肝移植术后护理的难度。我院收治1例亲体肝移植术后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护理,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愈后较满意。
关键词 亲体肝脏移植术后 肺部真菌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3
作者 易永祥 胡亮 +2 位作者 韩建波 陈国庆 徐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84-3085,共2页
目的分析肝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集98例肝脏移植术患者术后第1,2,3,5,7,14,21天痰液、中段尿、腹腔引流液、胆汁、静脉血、伤口和特定部位的组织进行细菌、真菌和病毒检测,分析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肝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集98例肝脏移植术患者术后第1,2,3,5,7,14,21天痰液、中段尿、腹腔引流液、胆汁、静脉血、伤口和特定部位的组织进行细菌、真菌和病毒检测,分析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98例患者术后感染率为60.20%。细菌感染86.44%;病毒感染11.86%;真菌感染1.96%。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62.96%;单一感染37.04%。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腹腔、血液、胆道、尿路、肠道。单个部位感染最常见占61.02%。早期感染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后期感染以腹腔感染和胆道感染为主。结论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和用药方案,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减少感染的因素和途径,以降低肝移植的感染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感染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韩华 王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感染 预防 护理 消毒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全达 周宁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并发症 防治措施 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 肝动脉狭窄 H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春艳 张莉莉 +2 位作者 冯丽彦 王乐天 毛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 t2ver sus2host disease,GVHD)是由移植物中所含供者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攻击宿主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病理损伤,主要见于骨髓及小肠移植。在器官移植中,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达20%~6...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 t2ver sus2host disease,GVHD)是由移植物中所含供者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攻击宿主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病理损伤,主要见于骨髓及小肠移植。在器官移植中,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可达2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抗宿主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各种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施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7期891-892,共2页
管理好各导管是护理肝脏移植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肝脏移植手术除了术前安置的胃管、尿管以外,术后常需放置气管插管、腹腔引流管和胆道引流管等,各管对于病情的观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引流管的妥善护理。本文回顾... 管理好各导管是护理肝脏移植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肝脏移植手术除了术前安置的胃管、尿管以外,术后常需放置气管插管、腹腔引流管和胆道引流管等,各管对于病情的观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引流管的妥善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4月~8月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期间对66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8
作者 黄惠敏 伦丽芳 黄青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总结 5例肝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的经验 ,提出肝脏移植术后 ,严密观察病情 ,精心的护理 ,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监护内容包括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心电图、经皮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糖、血常规... 目的 总结 5例肝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的经验 ,提出肝脏移植术后 ,严密观察病情 ,精心的护理 ,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监护内容包括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心电图、经皮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糖、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气分析、每小时出入量等。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 ;2、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防止院内感染 ;3、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速度及量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脏移植术 并发症 护理 体温 脉博 呼吸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9
作者 施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3期370-370,共1页
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肝丧失功能的原因之一,肝脏移植术后虽长期或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但仍有1/4到近半数患者出现排斥反应。为及早发现和治疗排斥反应,降低病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笔者2005年4~8月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期间接受原... 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肝丧失功能的原因之一,肝脏移植术后虽长期或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但仍有1/4到近半数患者出现排斥反应。为及早发现和治疗排斥反应,降低病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笔者2005年4~8月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期间接受原位肝移植术后60例发生排斥反应1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排斥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10
作者 毕勤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9期1032-1032,共1页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术后出血 并发症 护理 影响因素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亚荣 张莉 +1 位作者 张艳琦 马龙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77-779,783,共4页
目的调查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研究其及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6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采用肝脏移植术后移植受者症状与症状困... 目的调查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研究其及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6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采用肝脏移植术后移植受者症状与症状困扰自评量表(MTSOSD)调查患者症状群与症状困扰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与症状群和症状困扰评分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症状群和症状困扰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35.50±6.76)分,生理健康维度评分(19.75±4.96)分,社会/家庭状况维度评分(15.75±4.73)分。MTSOSD量表显示,患者情绪相关症状群评分(13.93±2.67)分,肝功能相关症状群评分(11.51±2.13)分,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评分(11.52±4.0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情绪相关症状群评分、肝功能相关症状群评分和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评分均与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呈正相关(r=0.325、0.424、0.368,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肝脏移植术后情绪相关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和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群均是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β=0.186、0.358、0.331,P均<0.05)。结论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较高水平;情绪相关症状群、肝功能相关症状群、免疫抑制症状群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均是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对于肝脏移植术后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建立一个高效的症状群管理模式,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症状体验,减轻恐惧疾病进展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恐惧疾病进展 症状群 症状困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多器官功能的加强监护
12
作者 王立祥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始,肝脏移植试验至60年代逐渐进入临床应用,此时期器官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一直处于临床探索研究阶段。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对移植免疫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进步和外科手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始,肝脏移植试验至60年代逐渐进入临床应用,此时期器官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一直处于临床探索研究阶段。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对移植免疫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进步和外科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肝脏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世界上肝脏移植的年度数量已经仅次于肾移植居第二位,其一年生存率为80%以上,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肝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许多围手术期的因素仍为影响肝移植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证明,移植术后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状态对移植器官存活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移植术后多个器官功能监测和加强医疗意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多器官功能 肝脏功能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分析及护理对肝脏移植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13
作者 王怡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28-228,230,共2页
分析研究对肝脏移植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心理分析及护理的方式对其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工37人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7月之间,并按照入院编号,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试验组与参... 分析研究对肝脏移植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心理分析及护理的方式对其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工37人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7月之间,并按照入院编号,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9人和18人。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参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方式治疗,将两组间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精神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对肝脏移植术后的患者采用心理分析及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护理 肝脏移植术后 精神状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分析及护理对肝脏移植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14
作者 万君新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分析护理,对肝脏移植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7例肝脏移植术患者,遵循结合患者入院编号分组,分为试验组19例、参照组18例。试验组接受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参照组接受传统护理,... 目的观察心理分析护理,对肝脏移植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7例肝脏移植术患者,遵循结合患者入院编号分组,分为试验组19例、参照组18例。试验组接受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参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参照组在总体精神状态评分、并发症状况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肝脏移植术患者接受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势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护理 肝脏移植术后 精神状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传宇 吕平 +1 位作者 姜乐乐 陈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5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肝脏移植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肝脏移植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予以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气道湿化度、康复指标、撤机成功率及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通气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湿化度优于对照组(P<0.05);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在肝脏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与气道湿化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撤机成功率,降低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气道护理模式 肝脏移植术 机械通气 撤机成功率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肾脏或肝脏移植术后门诊抗排异治疗费用范围及标准的通知
16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财政局文件广州市卫生局穗人社发[2011]160号各有关单位、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根据《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穗府令[2008]...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财政局文件广州市卫生局穗人社发[2011]160号各有关单位、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减轻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根据《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穗府令[2008]第11号)的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政策 肝脏移植术 参保人 基本医疗保险 定点医疗机构 人社 抗排异治疗 保险经办机构 诊疗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三例报告 被引量:24
17
作者 梁廷波 汤晓锋 +5 位作者 郑树森 卢安卫 王伟林 沈岩 张珉 孟雪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26-829,共4页
目的 探讨与总结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CVHD)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跟踪并分析 3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急性GVHD的临床经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外周血HLA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STR)检查... 目的 探讨与总结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CVHD)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跟踪并分析 3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急性GVHD的临床经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外周血HLA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PCR -STR)检查作为其诊断依据。并对免疫抑制剂进行调整。结果  3例在术后 3~ 8周内均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期间肝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 ,巨细胞病毒 (CMV)早期抗原 (pp6 5 )、EB病毒抗体(lgM )均阴性。术后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可检测到供体HLA抗原 ,1例女性受体外周血PCR -STR检测到供体Y染色体嵌合。 3例患者最终均死于感染、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肝移植术后GVHD的发性并非罕见 ,早期易被误诊 ,治疗效果令人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术 移植物抗宿主病 术后并发症 诊断依据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澍 朱继业 +5 位作者 栗光明 朱凤雪 申占龙 王福顺 彭吉润 冷希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肝动...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质量和供体 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术后共发生动脉相关的并发症7例 ,发生率 6 5 4 % ;其中死亡 6例 ,死亡率 85 7% ;主要是肝动脉血栓形成和肝动脉狭窄。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和动脉的重建方式是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处理肝动脉相关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并发症 术后 诊断 肝脏移植术 供肝 原位肝脏移植 患者 器官 生命
原文传递
肝脏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赛君 沈丽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报告了 11例肝脏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寒战、黄疸等胆管炎症状和肝功能变化 ,配合医生做肝血流检查和肝脏穿刺 ,做好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观察 ,观察T形管引流液性质 ,并保持... 报告了 11例肝脏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有无发热、寒战、黄疸等胆管炎症状和肝功能变化 ,配合医生做肝血流检查和肝脏穿刺 ,做好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观察 ,观察T形管引流液性质 ,并保持引流管通畅。本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除 2例死于其他并发症外 ,其余均健康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肝脏移植术 胆道狭窄 患者 术后 肝血流 性质 保持 健康
原文传递
人体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道与血管并发症的放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东胜 徐骁 +7 位作者 郑树森 梁廷波 张珉 王伟林 沈岩 沈倩云 吴健 吴应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 评估放射介入治疗在人体原位肝脏移植病人术后胆道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连续实施的 4 8例人体原位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 ,总结放射介入技术治疗术后胆道与血管并发症的实... 目的 评估放射介入治疗在人体原位肝脏移植病人术后胆道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连续实施的 4 8例人体原位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 ,总结放射介入技术治疗术后胆道与血管并发症的实施体会。结果 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术及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证实 ,3例病人存在胆道狭窄 ,其中 2例为肝门部胆管与肝总管狭窄 ,1例为吻合口处胆管狭窄。共实施经T管窦道选择性球囊扩张术 6例次 ,胆道狭窄得以改善 ,肝功能好转。术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及静脉造影证实 ,2例病人存在肝上下腔静脉狭窄与门静脉吻合口狭窄 ,分别实施肝上下腔静脉狭窄段球囊扩张术 1例次、肝上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 2例次、门静脉内支架置入术 1例次。放射介入治疗后 ,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狭窄基本消失 ,病人肝功能明显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尿量增加。 5例中最长 1例健康存活至今已超过 19个月。结论 肝脏移植术后应常规联合应用胆道造影术和MRCP了解胆树全貌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A监测血管血流动力学 ,以尽早诊断胆道和血管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原位肝脏移植术 血管并发症 放射介入治疗 胆道并发症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