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尹修才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4期95-95,共1页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内镜在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第二组30例患...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内镜在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第二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第三组30例患者采取胆管镜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将三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损伤量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时虽然时间长、费用较高,但是取石彻底、创伤小、并发症不严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邓斗兴 邓存文 +1 位作者 朱翔 陈艳梅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明确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与对照组(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 目的:明确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与对照组(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判断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损失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在减轻手术创伤、降低血红蛋白损失方面效果突出,有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炎症因子水平 并发症 血红蛋白损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巴雷 周瀛 《当代医学》 2022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肝胆结石性疾病行腹腔镜+内镜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参考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治疗,综合组采用腹腔镜+内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 目的观察肝胆结石性疾病行腹腔镜+内镜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参考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治疗,综合组采用腹腔镜+内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满意度。结果综合组血红蛋白丢失量、出血量低于参考组,手术时间长于参考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参考组的30.00%(P<0.05)。综合组手术满意度为96.67%,高于参考组的73.33%(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者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清除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结石组织,且机体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临床有效 腹腔镜 并发症 血红蛋白损失量 肝胆结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子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1.32±12.37)min、肠鸣音恢复时间(12.11±2.34)h、肛门排气时间(25.01±5.71)h、住院时间(8.04±1.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54±16.73)min、(25.31±3.51)h、(51.37±6.52)h、(15.23±3.45)d,术中出血量(28.89±11.71)ml则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2.34±18.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4.29%(6/42),镇痛药物使用率为28.57%(12/42);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38%(1/42),镇痛药物使用率为7.14%(3/42)。观察组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6.574,P<0.05)。结论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实行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机体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临床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孔之华 黄义方 +1 位作者 陈昭明 赖奕辉 《辽宁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10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LACC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LACC)治疗,LC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10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LACC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LACC)治疗,LC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CC组患者给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CC)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总体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损失量与医疗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后,LC组与CC组术中出血量与血红蛋白损失量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LACC组,手术时间与医疗费用均显著性低于LAC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患者总体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LC组与CC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明显高于LAC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效果最为显著,且术中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但价格略高,具有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