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肝胆管结石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7...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肝胆管结石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78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ERAS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ERAS组按照加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对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病人术后1、2、3d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炎性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营养状态也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胆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及出院后再入院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病人术后肛门通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围术期应用是安全可行的,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能降低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加速病人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以胆管为导向的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guided by the bile duct,LHGB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5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以及开腹肝切除治疗...目的探讨以胆管为导向的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guided by the bile duct,LHGB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5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以及开腹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58例临床资料。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开腹肝切除组(OH)和腹腔镜肝切除组(LHCBD)进行1:1匹配,两组各29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结石分布,有无加行胆总管探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及结石复发率,胆管狭窄端切除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9例LHCBD组患者中均未中转开腹,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出血无明显区别、但LHGBD组与OH组在术后住院日,术后3天日常护理评估分值,术后并发症,胆瘘发生率分别是(8.6±2.5)d/(11.7±3.7)d(P<0.05),84±0.7/78.4±1.8(P<0.05),24.1%/34.5%(P<0.05),3.4%/27.6%(P<0.05);术后随访3~46个月,平均(15.1±5.6)个月,发现LHGBD组与0H组在结石残留率,胆管狭窄端切除率,结石复发率分别是10.3%/41.4%(P<0.05),82.8%/41.4%(P<0.05),6.9%/44.8%(P<0.05),分别是。结论LHCBD安全、可行,更加便于解剖胆道狭窄端以及狭窄近段肝组织血运,未增加胆瘘发生率,同时降低结石残留复发风险管,有利于降低胆管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肝胆管结石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78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ERAS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ERAS组按照加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对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病人术后1、2、3d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炎性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营养状态也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胆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及出院后再入院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病人术后肛门通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围术期应用是安全可行的,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能降低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加速病人康复。
文摘目的探讨以胆管为导向的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guided by the bile duct,LHGB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5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以及开腹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58例临床资料。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开腹肝切除组(OH)和腹腔镜肝切除组(LHCBD)进行1:1匹配,两组各29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结石分布,有无加行胆总管探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及结石复发率,胆管狭窄端切除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9例LHCBD组患者中均未中转开腹,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出血无明显区别、但LHGBD组与OH组在术后住院日,术后3天日常护理评估分值,术后并发症,胆瘘发生率分别是(8.6±2.5)d/(11.7±3.7)d(P<0.05),84±0.7/78.4±1.8(P<0.05),24.1%/34.5%(P<0.05),3.4%/27.6%(P<0.05);术后随访3~46个月,平均(15.1±5.6)个月,发现LHGBD组与0H组在结石残留率,胆管狭窄端切除率,结石复发率分别是10.3%/41.4%(P<0.05),82.8%/41.4%(P<0.05),6.9%/44.8%(P<0.05),分别是。结论LHCBD安全、可行,更加便于解剖胆道狭窄端以及狭窄近段肝组织血运,未增加胆瘘发生率,同时降低结石残留复发风险管,有利于降低胆管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