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史立军 王菁华 +6 位作者 徐克达 曹振远 孙博 王广友 王丹丹 孔庆飞 李呼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CF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MSCs、CFSCs和大鼠肝细胞系BRL,并双层共培养CFSCs与BMSCs。用ELISA方法检测BMSCs培养上清中NGF、HGF和TGF-β1的浓度;RT-PCR检测与BMSCs共培养的CFSC...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CF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MSCs、CFSCs和大鼠肝细胞系BRL,并双层共培养CFSCs与BMSCs。用ELISA方法检测BMSCs培养上清中NGF、HGF和TGF-β1的浓度;RT-PCR检测与BMSCs共培养的CFSCs及BRL的p75表达;TUNEL法检测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封闭后对CFSCs凋亡的影响。结果BMSCs可分泌NGF、HGF、TGF-β1等细胞因子,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分泌量逐渐增多;BRL不表达p75,CFSCs表达p75,且与BMSCs共培养后,其表达量增高;分别用p75的阻断剂TAT-Pep5、HGF的中和抗体和JNK的阻滞剂sp600125作用后,BMSCs诱导CFSCs凋亡的比例均明显降低;封闭TGF-β1后,BMSCs诱导CFSCs凋亡的比例增高。结论BMSCs能够通过分泌NGF和HGF促进CFSCs的凋亡,这种凋亡诱导作用依赖于JNK的活性,并且在封闭TGF-β1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纤维细胞 细胞因子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k1^+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导致的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史明霞 房佰俊 +3 位作者 廖联明 杨少光 刘煜昊 赵春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许多慢性肝脏疾病都会发生肝纤维化,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肝纤维化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实验发现,Flk1(fetalliverkinase)阳性间充质干细胞(MSC)能够减轻四氯化碳(CCl4 )所致小鼠肝纤维化。取雄性BALB c小鼠骨髓,分离培养Flk1+ MSC ,用CCl4... 许多慢性肝脏疾病都会发生肝纤维化,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肝纤维化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实验发现,Flk1(fetalliverkinase)阳性间充质干细胞(MSC)能够减轻四氯化碳(CCl4 )所致小鼠肝纤维化。取雄性BALB c小鼠骨髓,分离培养Flk1+ MSC ,用CCl4 制作雌性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 损伤后立即或1周后经尾静脉注射Flk1+ MSC ,2或5周后检测受体小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供体细胞的植入。结果发现,CCl4 损伤后立即注射Flk1+ MSC ,可以使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减少胶原沉积,使肝脏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而损伤1周后注射细胞则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证实,在受体肝脏中有供体细胞植入,呈上皮细胞形态,并表达白蛋白,但是数量很少。因此,Flk1+ MSC具有潜在的植入肝组织的能力,并可能启动肝组织的内源性修复,减轻CCl4 导致的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纤维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杰 宫念樵 +4 位作者 李锦文 马绪娴 左利群 郭晖 李岗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猪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内,3d后切除大鼠80%肝叶造成肝衰模型,观察大鼠2wk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及微囊化肝细胞移...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猪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内,3d后切除大鼠80%肝叶造成肝衰模型,观察大鼠2wk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及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的2wk存活率分别为6.2%,31.2%和56.2%,微囊化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较未微囊化组及对照组高.微囊化肝细胞在移植14d后结构基本完好.结论: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异种细胞移植 治疗 大鼠 急性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研究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勇 席军生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725-728,共4页
肝纤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慢性肝损伤,即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甚者,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式,... 肝纤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慢性肝损伤,即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甚者,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式,即肝硬化.肝脏合成ECM的细胞,主要是被激活的贮脂细胞(HSC).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1,2].而细胞因子在HSC的激活,调节ECM生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广泛重视,成为近年来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现将有关研究发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相关细胞因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汪洪姣 徐志伟 +3 位作者 陈均亚 林海龙 陈益平 陈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观察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气流法制备含肝细胞的微囊。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设模型组、裸肝细胞腹腔移植组、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每组8只测定ALT、AST、TBil水平。样本比较采用... 目的观察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气流法制备含肝细胞的微囊。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设模型组、裸肝细胞腹腔移植组、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每组8只测定ALT、AST、TBil水平。样本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多元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肝衰竭模型建立后ALT、AST、TBil迅速升高(P<0.05),并于24h~72h达高峰。同一时间点两两比较发现,Ⅱ、Ⅲ组在48h、72h、120h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在48h、72h均低于Ⅱ组(P<0.05)。Ⅲ组峰值较Ⅰ组前移。模型组、裸肝组和微囊组大鼠生存率分别是26.7%(4/15)、40.0%(6/15)、73.3%(11/15),微囊组较模型组、裸肝组大鼠生存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HCT能降低FHF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减轻肝损伤程度,可能改善FHF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衰竭 细胞移植 微囊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细胞纤维化相关指标及免疫状态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徐鹤 李勇 +2 位作者 刘静 李宏勇 任立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低钠血症是HBV失代偿期HBV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低渗性细胞外液和低血容体积低钠,同时也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数据表明,在我国,代偿性肝硬化中,低钠症的患病率为7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胀、水肿、恶心、呕吐和精神淡... 低钠血症是HBV失代偿期HBV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低渗性细胞外液和低血容体积低钠,同时也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数据表明,在我国,代偿性肝硬化中,低钠症的患病率为70%。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胀、水肿、恶心、呕吐和精神淡漠,可导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低钠血症后,常规利尿剂不会改善血钠水平,反而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加重患者的血钠水平。伴随着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以往的研究表明,终末期肝病(MELD)患者的血清Na水平作为改善MELD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也是重要的预测指标。影响肝移植患者正常功能的因素,如能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将可逆转肝失代偿,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失代偿期 细胞纤维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柔肝活血法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PD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鲲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实验旨在探讨养阴柔肝活血法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分泌的PDGF及其受体PDGFR的相关性,进而阐明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酒精性纤维星状细胞 养阴柔 活血 PD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的免疫隔离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菲 刘雁冰 +2 位作者 钟岚 熊伍军 赵中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受体存活率、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网膜的免疫隔离作用. 方法: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包裹乳猪肝细胞,体外观察APA微囊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隔离效...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受体存活率、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网膜的免疫隔离作用. 方法: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包裹乳猪肝细胞,体外观察APA微囊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隔离效果.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48 h后将微囊化的猪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网膜内CD4、CD8、IgG和IgM的表达. 结果:微囊可有效保护囊内K562细胞不受NK细胞的杀伤.与裸肝细胞移植组相比,微囊化乳猪肝细胞移植组大鼠存活率显著提高(1wk存活率78.6% vs 66.7%, P=0.0 046;2 wk存活率42.9% vs 25.0%,P=0.0027, P<0.01).大网膜CD4、CD8、IgG表达较弱(P=0.0 342、P=0.0 197及P=0.0 445,P<0.05),而IgM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APA微囊可有效隔离抗体及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可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给予肝功能代谢支持,提高移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隔离机制 细胞移植治疗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微囊异种细胞移植 细胞腹腔内移植 D-氨基半乳糖 免疫组法检测 APA微囊 免疫隔离作用 组织病理变 K562细胞 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介导 存活率 乳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9
作者 章志宇 陈卫昌 +1 位作者 赵钢 陈琳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微胶囊包裹肝细胞(microencapsulatedhepatocyte)腹腔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与可行性,评价生物膜功能。方法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空微胶囊...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微胶囊包裹肝细胞(microencapsulatedhepatocyte)腹腔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与可行性,评价生物膜功能。方法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动物随机分成5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空微胶囊对照组;Ⅲ组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组;Ⅳ组裸肝细胞组;Ⅴ组微囊化肝细胞组,观察造模动物的2周存活率及死亡时间、肝功生化指标的变化,2周后收集腹腔内微胶囊,观察其形态与功能。结果Ⅴ组动物的存活率较Ⅳ、Ⅲ、Ⅱ、Ⅰ组有明显提高(分别为66.7%、33.3%、20%、13.3%、20%,P<0.05),其它组间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Ⅴ、Ⅳ、Ⅲ组动物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Ⅱ组与Ⅰ组(分别为86.0±7.0、84.0±6.0、83.0±6.0、72.0±5.0、65.0±4.0小时,P<0.05);Ⅴ组移植后24小时起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较其它组有明显提高(P<0.05)。2周后腹腔收集的空微胶囊形态完整,微囊内肝细胞部分保持存活,Ⅳ组腹腔中大部分游离肝细胞被大网膜包裹破坏。结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提高肝功能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延长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肝生化功能。生物微胶囊可以有效阻断免疫排斥反应,保护移植肝细胞,有利于其发挥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细胞移植 治疗 大鼠 急性功能衰竭 生物膜功能 A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修复肝损伤
10
作者 张庆峰 李自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7809-7814,共6页
背景:去细胞化支架是一类特殊的支架,它保留了组织中的管道结构,解决了细胞生长营养输送问题,并且能为细胞提供近似体内的生长环境,具有其他修复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目的:研究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探讨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 背景:去细胞化支架是一类特殊的支架,它保留了组织中的管道结构,解决了细胞生长营养输送问题,并且能为细胞提供近似体内的生长环境,具有其他修复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目的:研究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探讨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修复肝损伤的效果。方法:取SD大鼠12只,采用化学去垢剂-酶联合去细胞化技术制备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另取SD大鼠24只,建立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肝损伤部位置入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对照组于肝损伤部位注射生理盐水。术后30 d,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1)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的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细胞外基质样结构存在;电镜下可见肝脏内细胞成分被完全去除,支架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未出现溶解现象;(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实验组丙氨酸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照组可见大量蓝染并密集分布的细胞核及粉红色分布结构,纤维胶原之间并未出现明显断裂;实验组可见粉红色且分布密集结构;(4)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去垢剂-酶联合去细胞化技术制备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方法相对简单,去细胞化全肝生物支架可促进肝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转氨酶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细胞生物支架 制备方法 损伤 修复效果 学去垢剂 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软肝汤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凌 聂广 +3 位作者 王松 柯新桥 吴其恺 邓欣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7期352-355,348,共5页
目的 研究解毒软肝汤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前 2周及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 ,各持续 10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血清超... 目的 研究解毒软肝汤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前 2周及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 ,各持续 10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 结果 解毒软肝汤预防和治疗组及秋水仙碱组Hyp、MDA、TNF α、TGF β1显著降低 (P <0 .0 1) ,SOD显著升高 (P <0 .0 1) ,胶原沉积明显减轻 (P <0 .0 1) ;且解毒软肝汤组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组。 结论 解毒软肝汤具有确切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效果优于秋水仙碱 ,副作用较秋水仙碱小 ,对机体的损害较轻 ,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肝星状细胞 (HSC)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软 CCL4 大鼠 肝细胞化 免疫组染色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思敏 汤绍辉 +1 位作者 杨冬华 段雪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7,21,42天,各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同部位肝组织行HE,V-G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溶质对照组不表达或微量表达α-SMA、PDGF-BB和TGF-β1;模型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明显增强,姜黄素可显著减少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和时间有关。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PDGF-BB和TGF-β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纤维星状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β1-转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窦壁层粘连蛋白及Ⅳ型胶原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陆雄 刘成海 +2 位作者 徐光福 陈文慧 刘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变化。方法运用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系统研究24wk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基底膜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 DMN大鼠肝纤维...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变化。方法运用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系统研究24wk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基底膜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 DMN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Ⅳ型胶原蛋白表达造模1wk后减少,以后逐渐增强,停止造模后逐渐消退;肝窦壁层粘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停止造模后逐渐减弱。结论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壁功能性基底膜被破坏,取而代之由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共同沉积,形成高密度基底膜,发生肝窦毛细血管化;停止造模后,肝窦基底膜可自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 胶原 窦毛细胞血管 免疫组织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文莉 黄艳霞 +1 位作者 郑宇明 邵菊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中药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UUO组)和治疗组(UUO+参...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及中药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UUO组)和治疗组(UUO+参附),术后7d、14d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肾间质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HGF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明显增加,第14天较第7天减弱,与手术组相比,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而且HGF的表达在术后第7天明显上调,第14天较第7天上调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上调肾组织HGF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异丙酯对肝细胞脂肪过度蓄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健 张豫川 +4 位作者 苏强 白亚军 孙娜 程燕 郑晓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41-1547,共7页
目的探索丹参素异丙酯[isopropyl3-(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IDHP]能否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来抑制肝细胞的脂肪蓄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脂肪过度蓄积症状。方法... 目的探索丹参素异丙酯[isopropyl3-(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IDHP]能否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来抑制肝细胞的脂肪蓄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脂肪过度蓄积症状。方法利用游离脂肪酸棕榈酸和油酸(PA∶OA摩尔比=1∶2)诱导肝细胞脂肪蓄积,模拟细胞脂肪化模型。首先,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PAOA及IDH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用600μmol·L^(-1) PAOA诱导4株肝细胞脂滴蓄积,通过检测尼罗红(Nile Red)荧光信号和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胆固醇(TC)含量来判定细胞脂肪化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分别检测经不同浓度IDHP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PAOA诱导后,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蓄积,TG、TC含量升高,生成过量的ROS,同时GSH活性降低,ATP合成减少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而随着IDHP干预浓度的增加,能有效改善脂滴蓄积,抑制TG的累积,减少活性氧的生成,提高GSH的活性,ATP生成量增加,且线粒体膜电位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IDHP可通过发挥抗氧化作用缓解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能量代谢,进而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OA 细胞脂肪 非酒精性脂肪性 IDHP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与肝细胞再生因子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经继生 王兰琴 张纯华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 细胞再生因子 临床疗效对比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纤维 脏纤维 RNA 纤维 中男 蛋白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检测及其意义
17
作者 张瑞云 吴毅芝 《黑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8期11-11,共1页
活动性肝硬化常伴有垂体前叶分泌功能紊乱。为了进一步了解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垂体前叶分泌功能,1991年10月至1992年3月我们检测了24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HGH、TSH、PRL 血清水平。
关键词 活动性 垂体前叶激素 血清水平 细胞损害 病情演变 慢性 放射分析 血清激素 药盒 细胞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肝样腺癌一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颖瑜 潘爱珍 +1 位作者 周涛 郭莉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2期225-225,共1页
肝样腺癌是一种发生在肝外的具有明显肝样分化特征的特殊类型腺癌,具有腺癌和肝细胞化的组织形态特征。该病临床罕见,可发生于胃、胰腺、胆囊、肺、肾脏、肾上腺和卵巢等器官中,原发于肠道者目前未见报道。
关键词 样腺癌 直肠 组织形态特征 样分 肝细胞化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肝病辨治现代研究与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小兰 吕志平 +1 位作者 张晓刚 谭秦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3-565,共3页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将蛋白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更符合证研究自身的特点。运用蛋白质组学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医肝病的辨病、辨证和防治用药,将揭示中医肝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实质,为中...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将蛋白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更符合证研究自身的特点。运用蛋白质组学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医肝病的辨病、辨证和防治用药,将揭示中医肝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实质,为中医药防治肝病提供理论依据。建立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肝病相关联的转换模式概念,定会丰富中医肝病辨治理论,也为中医证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中医辨治 基因调控 细胞纤维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与移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明华 林海龙 陈永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7-809,共3页
1865年德国人Enricol首先描述了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cell,SC)的结构。尽管发现SC的年代久远,但只是在电镜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问世后,才对其功能有所认识。
关键词 微囊细胞 生精细胞 中脑细胞 FasL 胰岛细胞 SC 免疫豁免 甲状旁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