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扶正化瘀解毒”探讨复肝宝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作用
1
作者 李富艳 张洪冰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肝纤维化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抗肝纤维化化学药物与生物制剂,中医药诊治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重要作用。枣庄市中医医院吕兰凯主任医师结合多年诊疗经验认为“湿热疫毒”与“正虚血瘀”是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病机,在... 肝纤维化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抗肝纤维化化学药物与生物制剂,中医药诊治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重要作用。枣庄市中医医院吕兰凯主任医师结合多年诊疗经验认为“湿热疫毒”与“正虚血瘀”是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病机,在扶正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兼顾凉血解毒、软坚散结之法。形成“扶正化瘀解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研制出具有保肝降酶及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医院自制剂复肝宝丸。因此,基于“扶正化瘀解毒”探讨复肝宝丸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瘀解毒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宝丸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邱榕 陶云平 吴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肝爽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肝硬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LN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HA、LN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与对照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硬化,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爽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总胆红素 肿瘤坏因子-α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结合软肝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孙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74-077,共4页
探究抗病毒结合软肝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研究机构为吉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6例,按照双盲法平均分成对照组(n=43;恩替卡韦)和试验组(n=43... 探究抗病毒结合软肝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研究机构为吉林省人民医院肝病科,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6例,按照双盲法平均分成对照组(n=43;恩替卡韦)和试验组(n=43;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有效率:试验组高(P<0.05);②炎性因子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③肝纤维化指标:试验组低(P<0.05);④肝功能指标:试验组整体更低(P<0.05);⑤氧化应激反应:试验组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给予抗病毒结合软肝治疗效果突出,治疗有效率提高,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肝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惠卿教授基于“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理论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璐芸 林立 +1 位作者 贾敏 梁惠卿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6期118-121,共4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但其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它是肝硬化形成的必经之路,也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转归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基于中医...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但其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它是肝硬化形成的必经之路,也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转归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基于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重要理论,对临床中关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这一中医经典理论认为外邪之所以入侵人体皆是由于正气亏虚不足以抵抗外邪。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正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毒邪趁虚而入并久居不去,壅于肝脏,肝络失和,气机疏泄失常,气血失于运化,最终气虚血瘀,有形实邪产生发为此病。梁惠卿教授从这一理论出发,细探病机,从气虚血瘀的角度切入,寻药组方,研制皂术抗纤方,取其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功效提高机体抵抗力、逐步消解体内有形实邪,从源头逆转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及优化,该方在临床应用中屡获良效。文章从“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角度探讨皂术抗纤方的组方思路及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机制,旨在进一步挖掘梁教授基于该理论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正气 皂术抗纤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子朋 卢秉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肝纤维化(HF)及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虽然针对HBV引起的HF行病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但HF仍然存在并不断进展,故抗HF的用药仍值得商榷。近年来,中医在其独有的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HF已获得一定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肝纤维化(HF)及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虽然针对HBV引起的HF行病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但HF仍然存在并不断进展,故抗HF的用药仍值得商榷。近年来,中医在其独有的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HF已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F已成为一大热点。研究表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HF出现相对较早,主要见于HF早期(S1)以及肝组织病理分级G1、G2,是中医控制并逆转HF的重要节点。本文综述近十年中药复方联合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干扰素、替诺福韦抗病毒药物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HF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与新药研发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郁脾虚型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BV-DNA病毒载量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赵石磊 刘晓莉 张成伟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BV-DNA病毒载量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 目的:探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BV-DNA病毒载量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水平,并比较分析其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高度复制性,在肝纤维化阶段复制水平下降。随着乙肝的进一步发展,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逐渐升高。联合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病毒载量对临床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指标 HBV-DNA 联合检验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与磁共振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古晓利 潘秋合 +1 位作者 陈建波 郭青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增强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诊治的85例慢性...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增强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诊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本组患者均先后行DECT扫描、MRE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肝纤维化严重度分为S0组、S1~S2组、S3~S4组,对比三组MRE弹性值、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hepatic parenchymal iodine concentration atarterial stage,Ia)、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hepatic parenchymal iodine concentration inportal vein stage,Ip)及肝动脉碘分数(arterial iodine fraction,AIF);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肝纤维化分级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诊断的效能。结果本组85例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S0组28例,S1~S2组35例,S3~S4组22例,三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S0组、S1~S2组、S3~S4组的MRE弹性值、Ia、Ip及AI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度与MRE弹性值、Ia及AIF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5、0.543、0.685,均P<0.05),与Ip呈负相关(r为-0.607,P<0.05)。MRE与DECT增强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诊断(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DECT增强、MRE及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69、0.833、0.926。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DECT增强、MRE检查均有较好效果,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增强 磁共振弹性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灿晖运用扶正祛邪法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经验
8
作者 俞学勤 张碧文 +3 位作者 王可 沈中卫 钱君 陈秀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95-98,共4页
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其本质是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延缓、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可改善CHB患者预后。大量研究表明中医... 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其本质是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延缓、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可改善CHB患者预后。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逆转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灿晖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盛,邪毒久稽,肝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正斗争贯穿于CHB的始终,肝纤维化的进展是机体正气和湿热疫毒、湿浊、血瘀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治则为扶正祛邪。王教授通过健脾养肝补肾、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祛瘀理气之扶正祛邪法来治疗CHB肝纤维化,治疗过程中临证变通,慎用苦寒药、活血行气药、滋腻之品,多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扶正祛邪 王灿晖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肝肾同补方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王丽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肝肾同补方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胶囊,观察组... 目的:观察自拟肝肾同补方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胶囊,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胶囊联合自拟肝肾同补方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肝肾阴虚症状评分和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检测。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ALT、AST水平均降低(P<0.05)、ALB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A、LN、IV-C、PCⅢ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疗两组患者肝肾阴虚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肝肾同补方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肾阴虚证 肾同补方 恩替卡韦胶囊 功能 HA LN IV-C PC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宋云香 侯明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93-1898,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脱落3例[7.5%(3/40)],对照组脱落2例[5.00%(2/40)]。观察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40.34±9.62)岁,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23(62.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198.52±50.73)U/L;纤维化分期F1~F4分别有6例、16例、10例、5例。对照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39.58±10.17)岁,HBeAg阳性率22(57.90%),ALT(193.66±47.79)U/L,纤维化分期F1~F4分别有7例、14例、12例、5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次,1次/d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0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rotein,PC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collagen,CⅣ)]水平,并运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测量其肝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s,LSM);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均高于治疗前(χ^(2)=75.542、71.356,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两组ALT复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治疗前(χ^(2)=71.101、73.020,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HA[(103.90±33.78)μg/L比(121.53±37.04)μg/L、(86.68±26.72)μg/L比(100.61±28.73)μg/L]、PCⅢ[(116.73±29.54)μg/L比(132.73±32.79)μg/L、(89.21±25.30)μg/L比(104.51±28.27)μg/L]、LN[(110.72±30.97)μg/L比(126.84±33.89)μg/L、(92.50±28.40)μg/L比(107.42±30.21)μg/L]、CⅣ[(92.50±32.61)μg/L比(109.15±35.34)μg/L、(73.38±23.05)μg/L比(86.77±26.85)μg/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LSM均低于对照组[(7.27±2.15)kPa比(9.84±2.52)kPa、(6.50±1.94)kPa比(7.61±2.26)kPa,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在逆转CHB患者肝纤维化上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且长期治疗有利于持续稳定地改善患者肝纤维化,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 纤维标志物 硬度测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DNA载量、GPR、AFP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11
作者 解洪立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析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甲胎蛋白(AFP)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析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甲胎蛋白(AFP)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HBV-DNA载量、GPR、AFP检测以及肝穿刺活检,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后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分析HBV-DNA载量、GPR、AFP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肝穿刺活检结果显示,116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肝纤维化患者85例,占比73.28%,其中轻度肝纤维化29例,中度肝纤维化41例,重度肝纤维化15例;无肝纤维化31例,占比26.72%;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患者HBV-DNA载量、GPR以及AFP水平均高于乙型肝炎无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肝纤维化患者HBV-DNA载量、GPR以及AFP水平均高于中度肝纤维化、轻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BV-DNA载量、GPR、AFP联合检验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存在相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HBV-DNA载量、GPR、AFP及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价值的AUC为0.788、0.793、0.783、0.887,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HBV-DNA载量、GPR、AFP联合检验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肝炎肝纤维化 Γ-谷氨酰转肽酶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浅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9期1520-1521,共2页
目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经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因为病理穿刺本身作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很难多次进行。肝纤维化程度作为一项对慢性肝病防治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理应尽可能及时... 目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经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因为病理穿刺本身作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很难多次进行。肝纤维化程度作为一项对慢性肝病防治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理应尽可能及时和准确的评估[1]。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 FS)是一种新型的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的快速、便捷、非创伤性肝纤维化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应用一维脉冲超声切割波在肝组织内运行的速度换算成弹力数值,数值越大,反映弹性波的传播越快。FS 主要检测肝组织的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对我院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 FS 检测的同时,进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将 LSM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诊断价值 弹性成像 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毒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纤维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83
13
作者 徐正婕 范建高 +3 位作者 王国良 丁晓东 田丽艳 郑晓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 方法:以普通饲料+100g/kg猪油+20g/kg胆固醇组成的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并设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对照,在实验4,8,12,16,24wk分批处死。测定血脂和血清转氨酶,并通过HE染色...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 方法:以普通饲料+100g/kg猪油+20g/kg胆固醇组成的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并设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对照,在实验4,8,12,16,24wk分批处死。测定血脂和血清转氨酶,并通过HE染色和VG苦味酸染色观察肝脏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结果:2组大鼠体重均呈进行性增长,模型组大鼠4wk起肝指数(肝脏湿质量/体质量)明显升高,血清TCh水平8wk起明显升高,12~24wk血清ALT明显升高。模型组4wk大鼠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8wk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12-24wk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且24wk所有造模大鼠均出现窦周纤维化,1例出现桥接纤维化。 结论:持续24wk的高脂饮食就可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该方法简便实用,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湿热瘀毒证治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叶放 薛博瑜 +2 位作者 吴勉华 周珉 周仲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477-2480,共4页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qu...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湿热瘀毒证 瘀热相搏 病机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对瘀血阻络肝肾不足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GF-β_1/BMP-7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唐翠兰 周舟 施维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型患者在拉米夫定抗病毒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acid,HBVDNA)、肝组织病理学、外...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型患者在拉米夫定抗病毒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acid,HBVDNA)、肝组织病理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7(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TGF-β1/BMP-7)比值的变化,以及HBVDNA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的情况。方法选取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37例采用拉米夫定加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均继续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HBV DNA、TGF-β1和BMP-7。随访结束时检测HBV DNA YMDD变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发现,对照组有9例出现YMDD变异,治疗组有5例出现YMDD变异,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GF-β1/BMP-7比值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9vs0.25,P<0.05)。在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治疗组炎症活动度G3以上及纤维化程度S3以上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肝肾不足型患者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可以降低HBV DNA变异,改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并可能通过降低TGF-β1/BMP-7比值参与抗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瘀胶囊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病理诊断 瘀血阻络肾不足型 骨形成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初步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礼瑞 郭涛 +2 位作者 陶艳艳 慕永平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VID数据库、Springer;③同时手工检索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6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纳入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单用纳入对照组。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后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筛选检索到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RCT)采用Jadad评分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质量评分,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结果:8个有关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RCT研究(合计608例)纳入评价系统。其中1篇Jadad量表得分为2分,7篇为1分。Meta分析显示: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HA、LN、P-Ⅲ-P、Ⅳ-C、ALT、AST、Alb以及脾脏厚度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联合用药优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胶囊与核苷(酸)类抗HBV药物联合应用,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其确切疗效尚需以组织学为最终疗效评价标准的严格的RCT证据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瘀胶囊 治疗应用 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长安 杜敬佩 +2 位作者 王蕾 王丹 陈国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和强肝胶囊治疗48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48周。所有...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和强肝胶囊治疗48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4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48周后进行肝弹性测定(LSM)、肝纤维化4项、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测定,并观察临床症状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LSM、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LS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的LSM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及48周后,对照组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3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及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LSM值、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SM值、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下降>1×106copies·L-1的比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2组间HBV-DNA转阴率和HBV-DNA下降>1×106copies·L-1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后,2组患者乏力、纳差、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皮肤黄染者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乏力、纳差、尿黄、皮肤黄染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逆转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肝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善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丽英 马晓红 +3 位作者 赵军涛 裘银久 刘震霞 赵红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易善复治疗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学病理变化的改善情况。方法 治疗组应用易善复,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 易善复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其效果较对照...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易善复治疗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学病理变化的改善情况。方法 治疗组应用易善复,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 易善复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其效果较对照组尤为明显。两组均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易善复在改善HA、Ⅳ 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易善复治疗后肝组织学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前改善。结论 易善复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功效,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纤维化 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复治疗 血清纤维指标 纤维 组织学 易善复 显著性差异 纤维程度 功能 对照组 改善情况 病理变 丹参治疗 病理炎症 治疗后 治疗组 Ⅳ-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建军 徐亚莉 +1 位作者 郑昱 薛有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本保肝治疗...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本保肝治疗:维生素C 100 mg,每日3次;肌苷400 mg,每日3次。治疗组予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1 mL,每周3次;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每次200 mg,每日3次。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共有72例患者入选,69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可减轻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苦参素注射液 足三里 穴位注射 针刺疗法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丽君 陈青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9-1721,共3页
HBV感染仍然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这与欧、美等西方国家以HCV感染为主的疾病分布状况有较大差异。十多年前,全球已经有3.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炎肝纤维化 诊断方法 HBV感染 慢性 HCV感染 疾病分布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