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与个性特征和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4 位作者 王文燕 于霞 殷静海 陈雨振 张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面对同一情志刺激,产生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个性原因及其情绪特点。方法:运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自评抑郁量表(SAS)、汉密顿自评焦虚量表(SDS)量表对两证180例患者进行了个性及情绪状态测量研究。结果:两证组在EPQ的N... 目的:探讨面对同一情志刺激,产生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个性原因及其情绪特点。方法:运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自评抑郁量表(SAS)、汉密顿自评焦虚量表(SDS)量表对两证180例患者进行了个性及情绪状态测量研究。结果:两证组在EPQ的N向量中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E向量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肝气郁证组(P<0.05),肝气郁证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SAS标准总分明显高于肝气郁证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肝气郁证组SDS标准总分显著高于肝气逆证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P<0.05)。肝气逆证组患者个性多外向气质类型和多胆汁质,情绪表现以焦虚为主;肝气郁证则多内向和抑郁质,情绪以抑郁为主。结论:两证患者所共有的神经质倾向,是其易于产生两证的共同个性基础;两证个性不同的内外倾向和气质类型,是面对同一情志刺激而分别表现出不同情志反应的个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 肝气郁 个性特征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气逆、肝气郁证候概念与病因研究概况及设想 被引量:8
2
作者 魏盛 乔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779-781,共3页
通过对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概念与病因的研究概况的总结,揭示在对中医证的研究中出现的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设想。
关键词 肝气 肝气郁 概念及病因 研究概况 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气逆肝气郁患者月经前后尿液儿茶酚胺含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玉莲 魏盛 +1 位作者 张惠云 乔明琦 《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第8期459-461,共3页
目的:揭示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总量(C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含量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两证患者经前期尿液C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时... 目的:揭示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总量(C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含量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两证患者经前期尿液C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时期;肝气逆证组经前期尿中NA含量较其他三个时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与肝气逆证组尿中Ad含量四个不同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气郁证组经前期与自身其他时期相比,与肝气逆证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与两证相关,NA含量增加是肝气逆证情志异常的主要微观机制,而Ad含量升高则与肝气郁证发病有关,这可能是其情志异常微观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 肝气郁 儿茶酚胺 经前期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与血清性激素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素敏 邱如卿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0-21,共2页
经前期综合征(prememstual syndrome,PMS)是女性多发病之一,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本病以肝气郁证多见。本实验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以进一步揭示该病证发病机理,为该病证的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郁 性激素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患者发病前后血清甲状腺素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秀芹 魏霞 +1 位作者 乔明琦 张惠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揭示机体生物学因素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患者发病前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进行放免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证组在无症状增殖期与分泌期T3水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目的:进一步揭示机体生物学因素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患者发病前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进行放免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证组在无症状增殖期与分泌期T3水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经前期证候呈现时,肝气逆证组T3含量显著降低,与前两期相比差异显著,月经来潮后症状消失,T3亦趋正常。肝气郁证组经前期T3水平未有明显改变,但月经期T3水平却显著降低;两证组发病前后血清T4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月经前后两证组自身对照无明显改变;两证组经前期血中促甲状腺素(T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期,亦显著高于同时期的正常对照组。结论:研究认为血清总T3含量变化是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之一,T4水平异常升高则是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的内在条件,肝气逆证主要与甲状腺素(T3)分泌减低有关,肝气郁证则尚与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反馈性调节失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肝气 肝气郁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气郁与老年期痴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梅 李连涛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10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病 肝气郁 相关性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发病中肝气郁因素
7
作者 陆静芬 杨继兵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11,共2页
哮喘患者症状发作或加重与精神刺激有关,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忧思气结,气机不利,或怒气伤肝,肝气犯肺,肺气不得肃降,则气逆而喘。因此针对情志因素与发病的相关性,在治疗上施以理气疏肝、调畅气机,可以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发病 情志 肝气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气郁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国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气郁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熊去氧胆酸,10mg/kg·次-1,2次/d,早晚餐后服用;阿莫西林,500g/次,3次/d;消...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气郁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熊去氧胆酸,10mg/kg·次-1,2次/d,早晚餐后服用;阿莫西林,500g/次,3次/d;消旋山莨菪碱,10mg/次,3次/d。治疗组52例柴胡疏肝散(香附8g,甘草炙、枳壳各9g,川穹10g,柴胡12g,芍药18g),水煎400mL,1剂/d,早晚分服,大便秘结加大黄9g,番泻叶10g;小便短赤加车前15g;结石明显加海金沙15g,金钱草30g;胃脘满加青皮、陈皮、佛手各9g;胁痛甚加元胡9g,金铃子、郁金各12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PRI、PPT、VAS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多于对照组(P<0.01)。社会、生理、心理、环境领域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肝气郁滞),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胁痛 肝气郁 柴胡舒肝散 熊去氧胆酸 阿莫西林 消旋山莨菪碱 疼痛程度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肝气郁型抑郁症(轻、中度)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关徐涛 詹向红 +4 位作者 于华林 孙前明 潘玉颖 王慧霞 武盼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患病情况、男女性别比例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筛选抑郁症时的准确率。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河南中医学院2 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 目的:探讨大学生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患病情况、男女性别比例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筛选抑郁症时的准确率。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河南中医学院2 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和肝气郁证判断参考,同时由临床心理科两位副主任医师协诊筛选出肝气郁型抑郁症(轻、中度)大学生患者,对大学生患者的学院分布,男女比例分布,以及SDS的被选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SDS量表总粗分≥41分共筛查出326人。肝气郁结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38人。故本次2 260名大学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68%。抑郁症大学生男性明显小于女性,SDS中条目1明显高于其他条目;条目19明显低于其他条目。结论: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SDS量表是比较好的筛查工具,且抑郁症与肝主疏泄有密切关系,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应从主疏泄调畅情志论治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 临床流行病学 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疏肝解郁治疗老年期痴呆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庆祥 于梅 李连涛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10期661-663,共3页
目的:以疏肝解郁为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把按标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给予疏肝益智汤治疗,每次200 ml,日2次。西药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脑复康)治疗,每次0.8 g,日3次。15 d为一疗... 目的:以疏肝解郁为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把按标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给予疏肝益智汤治疗,每次200 ml,日2次。西药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脑复康)治疗,每次0.8 g,日3次。15 d为一疗程,连续用药4疗程,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组内比较,简易智能量表、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主要症状的积分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简易智能量表、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及肝气郁主要症状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 老年期痴呆病 疏肝解 疏肝益智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常见之抑郁性自杀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德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4-915,共2页
就常见抑郁性自杀所属之精神疾病及形成因素,以及不同证候自杀之特点做了浅述。并指出应倡导抑郁性自杀常见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系先天禀赋性体质所形成,非情志因素所致,这对于患者及早得到正规治疗、有效防范和杜绝其自杀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性自杀 躁狂抑性精神病 心气虚 肝气郁 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理病理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锦霞 马兴民 谭新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3,共2页
“女子以肝为先天”。首倡于叶天士 ,后代医家据此提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本文试从生理病理角度及肝脏的体用特点方面阐述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理病理机制 ,指出其生理基础是乳腺的生理功能调节以肝为枢纽 ,肝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 ;... “女子以肝为先天”。首倡于叶天士 ,后代医家据此提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本文试从生理病理角度及肝脏的体用特点方面阐述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生理病理机制 ,指出其生理基础是乳腺的生理功能调节以肝为枢纽 ,肝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 ;病理基础是肝气郁、肝血郁为本 ,痰凝血瘀为标。最后结合肝的体用特点讨论以多角度调整肝功能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从肝论治 中医药疗法 生理病理学 肝气郁 肝血 痰凝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猕猴月经周期表情行为变化特点及其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盛 乔明琦 +1 位作者 薛玲 张惠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为建立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动物模型标准,对正常青年猕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表情行为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发现,正常高、低地位猕猴月经周期表情行为均呈现黄体期、经前期、月经期相对平静,卵泡期则明显活跃的特点。认为正... 为建立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动物模型标准,对正常青年猕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表情行为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发现,正常高、低地位猕猴月经周期表情行为均呈现黄体期、经前期、月经期相对平静,卵泡期则明显活跃的特点。认为正常实验猕猴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表情行为变化特点的揭示具有实验动物基础研究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开展正式造模实验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 肝气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 of dry eye based on tear metabolomics
14
作者 XIE Mingxia CAI Zengyun +4 位作者 LI Junyao TAN Jiaren LIU Pei YU Yanlan JIAO Luojia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dry eye patients with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and clarify their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Patients with dry ey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dry eye patients with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and clarify their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Patients with dry ey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phthalmology Ward a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October 1,2020,to October 30,2021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They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types: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group and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 group.Healthy vol-unteers who underwent health check-ups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were in-cluded as healthy group follow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tear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volunteer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screened out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Finally,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roteins and metabolites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and supplement the metabolites.Results A total of 32 dry eye patients were enrolled,including 16 cases with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and 16 cases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Fourteen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as healthy group.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three groups(P>0.05).A total of 412 biomarkers were determined in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 group,mainly including lipids,lipid-like molecules,organ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organ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and nucleosides and their analogues.For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group,112 metabolites were determined,main-ly including organ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lipids,and lipid-like molecules.The KEGG enrichment results of pathways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markers de-monstrate that purine metabolism and caffeine metabolism pathways are common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all dry eyes.Among them,deoxyinosine monophosphate(dIMP)and 2-(formamido)-N1-(5-phospha-D-ribosyl)acetamidine can serve as their biomarkers.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Qi-Yin deficiency syndrome pattern were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metabolic pathways such as lysine degradation,ovarian steroidogenesis,cholesterol metabolism,pyrimidine metabolism,and bile secretion(P<0.05).Dry eye associated with the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nhibition of the valine,leucine,and isoleucine biosynthesis pathways(P<0.05).Conclusion Metabolomic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basis for TCM syndrome classification.Different patterns of dry eye syndrome exhibit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yp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in TCM.This study initially confirms the rationality of TCM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the mechanism of dry eye and drug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Yin deficiency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Dry eye TEARS Metabolo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梅 张庆祥 李连涛 《河南中医》 2007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肝气郁 老年期痴呆病 流行病学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爱香 刘野光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前治肝,经后治肾;经前宜疏泄,经后宜温补的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并以逍遥丸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近红外线扫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 目的:探讨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前治肝,经后治肾;经前宜疏泄,经后宜温补的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并以逍遥丸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近红外线扫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近红外线扫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周期疗法具有调整内分泌、抑制腺体增生、改善乳腺血运的作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周期疗法 肝气郁 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身体的觉醒
17
作者 刘兵 《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第10期78-79,共2页
老子说过:'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作为无形的维度——神的状态,我们常常难以把握与调整,而心性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也极为艰难。那么,我们不妨从给我们提供'以为利'的'有形'开始,了解我们的身体,做好肉身的功... 老子说过:'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作为无形的维度——神的状态,我们常常难以把握与调整,而心性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也极为艰难。那么,我们不妨从给我们提供'以为利'的'有形'开始,了解我们的身体,做好肉身的功课。当'神'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是不是身体哪里出了什么状况,使其难以控制住情绪。临床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如很多抑郁症患者,往往都有严重的身体气机不畅(尤以心肝气郁为主),用中药、针灸调理疏通,多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 气机不畅 水不涵木 黄帝内经 上盛 那就是我 肝气 肾阴虚 燔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室秘录》关于不孕症的十大病因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望丰 杨正望 谢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8,共3页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卷五.论子嗣》[1]中说,"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一胎胞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带脉急也,一肝气郁也,一痰气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肾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气化不行也,一气血虚而不能摄也。"就是说不孕症有...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卷五.论子嗣》[1]中说,"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一胎胞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带脉急也,一肝气郁也,一痰气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肾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气化不行也,一气血虚而不能摄也。"就是说不孕症有"胎胞冷"等十大病因。笔者认为这是陈氏关于不孕症的中医病因学方面最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室秘录》 不孕症 胎胞冷 脾胃寒 带脉急 肝气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减对女性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诸小丽 赵可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827-829,共3页
在妇科,由于亚临床甲减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或虽有症状和体征,而与妇科疾病没有直接关联而被忽略,严重干扰女性生殖功能。对于亚临床甲减的治疗,西医学采用L-T4替代治疗,毒副反应较多;中医药从调节人体免疫机制出发,疗效显著,毒副作用... 在妇科,由于亚临床甲减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或虽有症状和体征,而与妇科疾病没有直接关联而被忽略,严重干扰女性生殖功能。对于亚临床甲减的治疗,西医学采用L-T4替代治疗,毒副反应较多;中医药从调节人体免疫机制出发,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减 女性生殖功能 肝气郁 脾肾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经前期紧张征
20
作者 林永华 田中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243-243,共1页
经前期紧张征,是指经前期和行经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情绪波动、多愁善感,烦躁失眠、乳房胀痛、头痛、浮肿等。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应用激素又有一定副作用。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经前期紧张征 逍遥散 和解剂 脏腑功能 头痛 头疼 疼痛 脾虚肝旺 肝胃不和 脏腑兼病 肝气郁 疏肝和胃 冲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