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MRI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小叶结构的研究
1
作者 黄梦月 陈雅乐 +5 位作者 黄梦娜 高雪梅 张勇 程敬亮 李彩霞 刘静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小叶结构破坏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病理证实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6例,分别于注射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前、及后5分钟行T1 mapping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肝小叶结... 目的探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成像T1 mapping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小叶结构破坏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病理证实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6例,分别于注射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前、及后5分钟行T1 mapping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肝小叶结构破坏组(47例)和肝小叶结构完整组(19例)。于近第一肝门水平测量增强前后肝实质T1弛豫时间(分别为T1pre和T1post),并计算ΔT1=(T1pre-T1post)/T1pre。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参数的组间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在肝小叶结构完整组与破坏组间T1pre、T1post和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T1pre、T1post、T1诊断肝小叶结构破坏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26、0.740,临界值分别为894.37 ms、351.99 ms、60.53%,敏感度分别为75.0%、100.00%、93.75%,特异度分别为90.00%、49.00%、46.00%。T1pre、T1post、ΔT1联合诊断的AUC均大于其单一参数。结论T1pre、T1post、ΔT1可预测肝小叶结构的完整性,其联合诊断价值大于单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 mapping 自身免疫性 肝小叶结构 细胞特异性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结构的原位肝小叶全域血流动力学解析
2
作者 周瑾 周吕文 +2 位作者 徐尔谦 吕守芹 龙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8-218,共1页
目的特定组织、器官的复杂血管网络与血流动力学决定其生物学功能,但其原位、全域特征解析面临挑战。肝脏功能稳态维持与肝脏基本单元肝小叶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息息相关。虽然肝小叶局部结构与血液动力学特征已有报道,但原位肝... 目的特定组织、器官的复杂血管网络与血流动力学决定其生物学功能,但其原位、全域特征解析面临挑战。肝脏功能稳态维持与肝脏基本单元肝小叶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息息相关。虽然肝小叶局部结构与血液动力学特征已有报道,但原位肝小叶全域血流动力学特征仍不清楚。方法结合组织透明化、共聚焦成像和血管三维重建,表征小鼠原位肝小叶血管结构;结合微观粒子追踪测速(μ-PTV)和图论模型,定量分析肝小叶流速分布。为精准表征全域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将肝小叶沿门静脉(PV)到中央静脉(CV)等分为10个区,沿厚度方向将肝小叶分为3~6层,每层20~25μm。结果结构方面:肝小叶中间区域肝血窦直径,长度,分叉角度和直线度均小于PV和CV周围区域,该趋势沿厚度方向相似;流场方面:μ-PTV测得的速度特征在PV-CV方向上与结构相反,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加。为弥补μ-PTV的稀疏限制,进一步基于肝小叶血管网络,借鉴图论模型,实现了肝小叶全域流速及压力分布的表征,模拟和实验数据一致。结论本工作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实现了原位、全域肝小叶结构及血流动力学表征,不仅为阐明肝小叶血流动力学特征提供数据,还可为解析复杂血管网络流体力学问题提供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结构 肝小叶结构 中央静脉 特定组织 血流动力学 血液动力学 图论模型 PT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肝门静脉血流显像对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莉 裘云庆 《肝脏》 2016年第4期319-320,332,共3页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最终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迄今为止,肝活检病理检查仍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最终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迄今为止,肝活检病理检查仍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诊断 血流显像 活检病理 细胞坏死 结节性再生 肝小叶结构 小叶 动脉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海军 马英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21-222,共2页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再生,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变形、变硬。属中医"积聚、鼓胀"范畴,代偿期属"积聚",失代偿期属"鼓胀",为临床...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再生,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变形、变硬。属中医"积聚、鼓胀"范畴,代偿期属"积聚",失代偿期属"鼓胀",为临床疑难病。沈舒文教授对肝硬化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沈教授,受益匪浅,现将沈舒文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舒文 中医治疗 代偿期 肝小叶结构 小叶 变性坏死 临床疑难病 结缔组织增生 活血利水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 剂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联合治疗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浆丙酮酸激酶M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佳璇 谢宏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肝炎肝硬化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得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危及... 肝炎肝硬化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得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是抗乙肝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拉米夫定对病毒DNA链的合成和延长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坏死 门脉高压 肝小叶结构 阿德福韦酯 小叶 拉米夫定 上消化道出血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肝脏形态功能变化与血清胰高糖素水平升降的关系初探
6
作者 冯清泉 王先明 房献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92-93,共2页
本文作者观察了肝硬化大鼠不同病变时期肝脏形态功能改变与其血清胰高糖素水平升降之间的动态关系。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分组和分期健康雄性SD系大鼠60只,体重130±10克(1989年5月从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引入)。在12米~2... 本文作者观察了肝硬化大鼠不同病变时期肝脏形态功能改变与其血清胰高糖素水平升降之间的动态关系。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分组和分期健康雄性SD系大鼠60只,体重130±10克(1989年5月从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引入)。在12米~2动物实验室内以塑料大鼠盒(48×35× 20cm)饲养,每盒随机分养5只,室内温度21~24℃,湿度65±5%,光照60勒克斯,明暗时间各半,喂以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盒各30只。实验组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油溶液及口服5%乙醇液复制肝硬化模型;对照组30只,皮下注射中性茶油及饮用过滤自来水作实验对照。为描述方便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大鼠 胰高糖素 脏形态 全价营养 实验动物分组 动物实验室 小叶 肝小叶结构 乙醇液 硬化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 被引量:24
7
作者 陆伦根 +2 位作者 谢渭芬 尤红 贾继东 《肝脏》 2019年第9期975-983,996,共10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或肝硬化(cirrhosis)在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1)为DB93.0。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或肝硬化(cirrhosis)在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1)为DB93.0。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临床上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肝纤维化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肝硬化逆转较为困难,但仍有少部分可逆转[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慢性 国际疾病分类 功能减退 肝小叶结构 慢性损伤 小叶 修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8
作者 范东月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10期96-97,共2页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人...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肝合成蛋白能力及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影响经肝的药物代谢,易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 再生结节 门脉高压 小叶 肝小叶结构 细胞变性坏死 结缔组织增生 功能损害 弥漫性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概述
9
作者 窦志华 《抗感染药学》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变过程中病理组织学变化,其实质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肝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致使ECM在肝内过多沉积。肝纤维...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变过程中病理组织学变化,其实质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肝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致使ECM在肝内过多沉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导致肝硬变。目前认为,ECM累积所形成的肝纤维化通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药物 纤维化 慢性 小叶 肝小叶结构 炎症刺激 细胞外基质 病理组织学 酒精性硬变 纤维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中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宸溪 曹竹君 谢青 《肝脏》 2021年第5期479-483,共5页
肝硬化的特征是无症状肝内长期炎症、细胞外基质重塑和持续胶原沉积。持续纤维化伴随肝细胞局灶性增生破坏原有的肝小叶结构导致再生结节形成[1]。病情隐匿,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临床表现为腹水、黄疸、凝血障碍、水肿等。急性失代偿(AD... 肝硬化的特征是无症状肝内长期炎症、细胞外基质重塑和持续胶原沉积。持续纤维化伴随肝细胞局灶性增生破坏原有的肝小叶结构导致再生结节形成[1]。病情隐匿,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临床表现为腹水、黄疸、凝血障碍、水肿等。急性失代偿(AD)是指肝硬化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HRS)、肝癌等并发症,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 门静脉压力 肝小叶结构 失代偿期硬化 凝血障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再生结节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宇婷 李秀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3-64,I0001,共3页
急性肝衰竭(ALF)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人工肝、肝移植等方法迫于高额的医疗费用及紧缺的医疗资源不能被广泛应用。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消退黄疸、免疫调节、改善症... 急性肝衰竭(ALF)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人工肝、肝移植等方法迫于高额的医疗费用及紧缺的医疗资源不能被广泛应用。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消退黄疸、免疫调节、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对中医药治疗肝脏疾病的确切机理等研究尚不充分,由于基础研究证据相对缺乏,妨碍了中医药的推广应用。本文从ALF动物模型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动物模型 细胞 脏疾病 临床研究结果 移植 免疫调节 半乳糖胺 细胞因子 肝小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猪肝透析液(肝安泰)的研制及其对小白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霍克强 高成山 +3 位作者 姜衍升 刘惠荣 李庆生 郎丽娟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前,国内外对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肝再生刺激物质(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s Hss)和肝细胞输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根据中医“以脏养脏”的传统理论,自1988年开始... 目前,国内外对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肝再生刺激物质(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s Hss)和肝细胞输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根据中医“以脏养脏”的传统理论,自1988年开始制备了乳猪肝透析液(肝安泰GAT)并进行了理化分析,动物试验和自身试用,证明其安全有效。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一)肝安泰(GAT)的制备选择40~50日龄乳猪,将其放血致死,立即用无菌操作剖腹取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保护作用 透析液 慢性活动性 再生 无菌操作 理化分析 昆明种小白鼠 细胞点状坏死 肝小叶结构 糖原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晓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2783-2785,共3页
临床上肝硬化病因较为复杂,可由一种或是多种病因共同导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慢性、进行性的特征,病理基础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以及再生结节。患者在发病早期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以肝功能减退和... 临床上肝硬化病因较为复杂,可由一种或是多种病因共同导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慢性、进行性的特征,病理基础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以及再生结节。患者在发病早期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的病变,病变基础为肝脏变性硬化、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显著改变。上消化道出血也是肝硬化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以起病急、病死率高、预后差为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为柏油样黑便以及呕血。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当及时救治,否则出血产生的血块可能会阻塞呼吸道,最终导致患者因窒息而死亡[1];而且,患者可能由于大量出血而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是肝性脑病,这也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为威胁。本研究通过对1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纤维化 功能减退 门静脉高压 失血性休克 肝小叶结构 再生结节 上消化道出血 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柔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宏 王鸿博 +1 位作者 张招英 胡志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890-892,共3页
乙肝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由乙肝病毒(HBV)长期感染,肝脏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过程中,损伤的肝细胞反复自我修复引起纤维沉积所致[1]。在机体受HBV感染后,疾病的进展呈“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乙肝肝硬化”过程变化[2]。造成... 乙肝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由乙肝病毒(HBV)长期感染,肝脏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过程中,损伤的肝细胞反复自我修复引起纤维沉积所致[1]。在机体受HBV感染后,疾病的进展呈“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乙肝肝硬化”过程变化[2]。造成乙肝患者肝硬化的重要因素是HBV在肝脏内的持续复制,虽然目前有多种抑制HBV复制的药物,在疾病的控制、延缓病程进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清除HBV的药物[3]。肝硬化在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剩余存活的肝细胞呈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造成肝脏慢性变形、变硬,最终发展为肝硬化[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结缔组织增生 细胞坏死 肝小叶结构 HBV复制 小叶 病理组织学 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例疑似肝炎者肝穿刺材料光镜、电镜及地衣红染色的观察
15
作者 李建国 唐庚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据调查,我院收治部队驻地群众 HBsAg 携带率为13%—18.1%。因此,我们从1985年8月至1988年5月,为75例疑似肝炎入院者作了肝脏活体组织针取术,对肝穿刺材料进行了光镜。
关键词 地衣红 携带率 部队驻地 活体组织 细胞 穿刺 贮脂细胞 光镜 枯否氏细胞增生 肝小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肝硬化的原因
16
作者 王帅 《肝博士》 2022年第5期43-43,共1页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或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肝细胞广泛的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 炎症刺激 肝小叶结构 小叶 硬化 细胞 结节性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
17
作者 王帅 《肝博士》 2022年第6期42-42,共1页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或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肝细胞广泛地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 肝小叶结构 炎症刺激 硬化失代偿期 小叶 细胞 结节性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or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善宏 曾维政 +4 位作者 曾建梅 陈易华 吴晓玲 王钊 蒋明德 《肝脏》 2016年第3期231-232,共2页
患者,女,39岁,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37年,复发1周"入院。患者于37年前(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心慌、气急、纳差、乏力,无寒战、高热等不适。检查发现黄疸指数高(具体数值不详),院外保肝治... 患者,女,39岁,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37年,复发1周"入院。患者于37年前(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心慌、气急、纳差、乏力,无寒战、高热等不适。检查发现黄疸指数高(具体数值不详),院外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反复求治,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病因,黄疸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指数 Rotor综合征1 直接胆红素 治疗 结合胆红素 Gilbert 细胞 肝小叶结构 茵陈蒿汤加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带尾蚴重度感染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冉靖北 万启惠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2年第1期54-54,共1页
大鼠囊虫病系由猫泡尾带绦虫(Hydatigena taeni-aeformis)的幼虫即带尾蚴寄生于大鼠肝脏而引起,在一般条件下饲养的大鼠中极为常见。但每只鼠的感染虫数多在10个以下。本文报告一例大鼠带尾蚴重度感染。病例雄性Wistar大鼠,14月龄,体重2... 大鼠囊虫病系由猫泡尾带绦虫(Hydatigena taeni-aeformis)的幼虫即带尾蚴寄生于大鼠肝脏而引起,在一般条件下饲养的大鼠中极为常见。但每只鼠的感染虫数多在10个以下。本文报告一例大鼠带尾蚴重度感染。病例雄性Wistar大鼠,14月龄,体重275g,外观无异常。剖检发现肝脏有明显病变。肉眼见鼠肝已失去正常形态,表面及肝实质内满布圆形或椭圆形的半透明白色囊泡(图1)。多数囊泡发育整齐,如黄豆大小;少数直径仅2~3mm,也有大如玉米粒者。各囊泡间仅存少量被虫囊挤压、分割成不规则块状或线状的肝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重度感染 囊虫病 带绦虫 实质 组织病理切片 肝小叶结构 囊壁 如玉 胃小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 八大并发症
20
作者 成扬 《大众医学》 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
我国肝病患者约有3亿人,每年因肝硬化死亡者超过10万人。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导致的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再生结节形成,肝小叶结构(包括微血管结构)发生扭曲变形。几乎所有慢性肝病均可引起肝硬化,常见的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 我国肝病患者约有3亿人,每年因肝硬化死亡者超过10万人。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导致的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再生结节形成,肝小叶结构(包括微血管结构)发生扭曲变形。几乎所有慢性肝病均可引起肝硬化,常见的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等不同,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上腹不适、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肝小叶结构 慢性丙 再生结节 慢性乙 硬化 酒精性 扭曲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