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失疏泄证的临床护理
1
作者 柳慧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7年第4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肝失疏泄证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抗抑郁角度论治肛门坠胀感
2
作者 江欣竹 白克运 谷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89-192,共4页
现代医学从炎症角度将肛门坠胀感与抑郁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中医理论则认为,出现肛门坠胀感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抑郁的发病病机与肛门坠胀相通。因此肛门坠胀可从心、脾、肝辨证论治,发挥抗抑郁... 现代医学从炎症角度将肛门坠胀感与抑郁的发病机制联系在一起。中医理论则认为,出现肛门坠胀感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抑郁的发病病机与肛门坠胀相通。因此肛门坠胀可从心、脾、肝辨证论治,发挥抗抑郁作用,并加强心理干预及患者自我关怀,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与异病同治的理论特点,拓展肛门坠胀诊疗思路,为提升肛门坠胀的中医临床疗效、探寻肛门坠胀感心身同治的方式作出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坠胀感 抑郁 心身同治 肝失疏泄证 中气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国明治疗黄疸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龙新胜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庞国明教授认为,黄疸之发病多因湿热邪气侵犯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或瘀血内阻,肝脾不和,脾失健运,不能运化,导致湿邪内生。病变部位在中焦肝胆脾胃,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是在表还是在里,是脏腑传变还是六经传变,均需详辨。庞老... 庞国明教授认为,黄疸之发病多因湿热邪气侵犯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或瘀血内阻,肝脾不和,脾失健运,不能运化,导致湿邪内生。病变部位在中焦肝胆脾胃,是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是在表还是在里,是脏腑传变还是六经传变,均需详辨。庞老师认为,治黄需保肝,肝健黄自安;治黄先治血,血和黄易灭;治黄需利水,黄随水自去;治黄需清热,热散黄自愈;治黄宜健脾,脾健黄自已;急黄需守神,神守黄散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湿热 肝失疏泄证 瘀血内阻 庞国明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