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1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效果研究
1
作者 武倩 齐少霞 +3 位作者 李东 周翼 付征 闫诺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 目的探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IHBD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7例IHBD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6例,均行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质醇(Cor)水平。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1±0.9)d和(7.1±1.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2±1.1)d和(8.5±1.3)d,P<0.05】;在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9±0.5)分和(2.2±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0.3)分和(2.8±0.5)分,P<0.05】,活动时VAS评分分别为(2.4±0.3)分和(2.6±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分和(3.4±0.7)分,P<0.05】;在T1~T4时,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E和Cor水平分别为(200.1±27.4)pg/ml和(262.1±28.4)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0.3±33.5)pg/ml和(301.7±31.2)pg/ml,P<0.05】;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9.8%对7.8%,P>0.05)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肋缘下腹横筋膜阻滞预先镇痛可缩短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IHBDS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可能与抑制了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腹横筋膜阻滞 预先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麻醉处理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王海霞 刘忠涛 张苗苗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DEX、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和丙泊酚麻醉诱导,随后给予DEX、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滴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DEX,其余麻醉用药与观察组相同。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结果在肝门阻断、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对照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98.1±10.8)U/L、(168.5±13.2)U/L、(196.7±14.9)U/L和(179.1±13.7)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86.6±10.1)U/L、(124.3±11.3)U/L、(143.8±12.4)U/L和(121.3±11.5)U/L,P<0.05】,AST水平分别为(118.4±11.7)U/L、(186.3±14.0)U/L、(226.3±16.5)U/L和(192.3±15.4)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92.3±12.1)U/L、(133.6±13.4)U/L、(161.8±15.3)U/L和(136.8±14.0)U/L,P<0.05】,在麻醉后6 h和24 h,对照组血清TBIL水平分别为(26.4±5.1)μmol/L和(31.5±4.8)μmol/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18.2±4.8)μmol/L和(22.4±5.0)μmol/L,P<0.05】;在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EX加入诱导麻醉能减轻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PLC患者HIRI,可能与缓解了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叶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因子 诱导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模拟训练课程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孙万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041-044,共4页
本文致力于探索如何构建并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课程,以评估其教学成效。方法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套综合教学体系,融合基础理论回顾、实战模拟操练与经典案例剖析,巧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式教学法,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 本文致力于探索如何构建并实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课程,以评估其教学成效。方法 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套综合教学体系,融合基础理论回顾、实战模拟操练与经典案例剖析,巧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互动式教学法,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学习体验。实践结果显示,学员在理论认知、操作技能乃至临床实战能力上均实现显著提升(P<0.05),特别是在手术技艺的精通度与自信心方面进步显著。此外,课程收获广泛好评,学员与导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均赞不绝口。总结 该模拟训练课程为培育卓越的肝胆外科医师开辟了新途径,不仅强化了学员的手术技巧,更提升了他们的临床判断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模拟训练课程 虚拟现实技术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出血和心肌、肠以及肾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徐晗 谈燚 徐忠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出血和心肌、肠以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 目的探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出血和心肌、肠以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和观察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两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输液量,进入手术室(T 0)、肝切除前10 min(T1)、肝切除后10 min(T 2)、手术结束前5 min(T 3)的心率(HR)、MAP、乳酸(Lac),术前和术后的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钙蛋白T(TnT)、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肌酐(Scr)水平,以及术后心肌损伤、肠损伤、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时刻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T_(1)、T_(2)和T_(3)时刻观察组MAP低于对照组,T_(1)和T_(2)时刻观察组La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AST、ALT、TBIL、TnT、I-FABP、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ST、ALT、TBIL、TnT、I-FABP、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损伤发生率(5.71%)、肠道损伤发生率(17.14%)、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11.43%)均低于对照组(22.86%、40%、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LCVP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可降低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对于患者心肌、肠道、肾脏的损伤作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患者区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5
作者 曾春陆 黄格 +1 位作者 胡瑞婷 周少坦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肝叶切除患者术中区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中心静脉压组(L1组)、较低中心静脉压组(L2组),每组20例。术前行右颈内静脉穿...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肝叶切除患者术中区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中心静脉压组(L1组)、较低中心静脉压组(L2组),每组20例。术前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接监测中心静脉压,前额监测区域脑氧饱和度(rSO_(2))。术中C组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在6~10cmH_(2)O,L1、L2组切肝前10min进行CLCVP,L1组维持CVP在3~5cmH_(2)O,L2组维持CVP在0~3cmH_(2)O,记录麻醉前、麻醉后、切肝前、切肝中、切肝后30min、术毕各时间点HR、MAP、CVP、rSO_(2),统计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rSO_(2)最低值、rSO_(2)基线下10%和20%的时间面积(AUC),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1组和L2组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切肝前、切肝过程、切肝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L1组和L2组出现HR增快、MA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R、MAP无明显差;三组术中不同时间点rSO_(2)、术中rSO_(2)最低值、rSO_(2)基线下10%AUC、rSO_(2)基线下20%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1组、L2组间比较,两组进行CLCVP各时间点rSO_(2)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2组rSO_(2)指标值比L1组明显降低;三组术毕麻醉苏醒延迟、术后燥动、恶心呕吐、术后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LCVP能减少肝切叶除术中出血量,CLCVP影响rSO_(2)指标下降,控制CVP在3~5cmH_(2)O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维持区域脑氧饱和度的安全范围,而较低的VCP(0~3cmH_(2)O)并不能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有脑氧供需失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CVP 区域脑氧饱和度 肝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AFP、Hcy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黎涛 石承先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开腹手... 目的:探究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开腹手术的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免疫功能(CD8^(+)、CD4^(+)、CD3^(+))、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AFP、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血清AF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ALB高于术前,TBIL、ALT、AST及术后5 d的AFP、Hcy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ALB高于对照组,TBIL、ALT、AST、AFP、Hcy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对照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CD8^(+)、CD4^(+)、^(+)CD3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研究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CD4^(+)、^(+)CD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C患者予以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AFP、Hcy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力,恢复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 开腹手术 功能 免疫功能 血清甲胎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
7
作者 孙莹莹 何杏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参与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配进入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参与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配进入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同时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6 h、24 h、48 h时观察组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1 d、第3 d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实施ERAS理念下的健康宣教,可缩短其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及CRP水平,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兵 肖元初 +1 位作者 孙振纲 王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20例接受开腹手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选择另20例接受...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诊治的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20例接受开腹手术,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选择另2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两组均行肝叶切除术。结果两组体质指数、肝硬化病因和既往手术史均匹配成功,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82.6±97.2)min,显著长于开腹组【(170.6±95.7)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和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203.5±186.6)ml和(32.3±21.4)min,显著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分别为(232.2±195.3)ml和(40.6±28.8)min,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日为(8.6±5.7)d,显著短于开腹组【(11.5±3.9)d,P<0.05】,而两组T管日引流量、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而开腹组为30.0%(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不亚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而且更加微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硬化 腹腔镜 肝叶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莹莹 周平 程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接受肝叶切除术时行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在行肝叶切除术手术时分别采用七氟醚麻醉或...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接受肝叶切除术时行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在行肝叶切除术手术时分别采用七氟醚麻醉或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麻醉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12 h(T2)和术后24 h(T3),常规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在T0、T1、T2和T3时,两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和T3时,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1±0.5)分、(1.6±0.4)分和(1.1±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0.7)分、(2.2±0.5)分和(1.5±0.3)分,P<0.05】;在T0时,观察组血清IL-6、TNF-α、Cor和ACTH水平分别为(5.2±1.1)ng/L、(26.9±4.3)μg/L、(185.6±28.4)mmol/L和(10.6±2.1)p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4.9±1.3)ng/L、(27.5±4.6)μg/L、(183.2±30.6)mmol/L和(11.3±2.5)pmol/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T3时,观察组血清IL-6、TNF-α、Cor和ACTH水平分别为(9.7±2.6)ng/L、(31.3±4.8)μg/L、(219.7±32.5)mmol/L和(14.8±3.5)p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3±3.4)ng/L、(46.7±5.3)μg/L、(285.4±35.1)mmol/L和(29.6±4.9)pmol/L,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能减轻PLC患者接受肝叶切除术时围术期疼痛程度,缓解围术期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叶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观察
10
作者 彭博 苏纲 +2 位作者 秦榕 温戎 殷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3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8月至2023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严格控制液体治疗(输注3 mL/kg晶胶比为1∶1的液体),根据患情使用泵注Nitroglycerin实现CLCVP;实验组则采用以SVV 1%~9%为目标进行液体治疗(输注20 mL/kg晶胶比为1∶1的液体),并联合使用米力农实现CLCVP。记录2组手术视野满意率、出血量、血压变化、尿量和中心静脉压以及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医生术中视野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前平均动脉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中尿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尿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术中平均CV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米力农实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方法,相较于传统严格液体控制,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医生视野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肝叶切除术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米力农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11
作者 冯梁 林静 +1 位作者 高敏 雷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在麻醉前,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的镇痛效果。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在麻醉前,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ESPB或TAPB麻醉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评估镇痛和镇静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在术后6 h、12 h和24h,观察组动态VAS评分分别为(3.1±0.6)分、(3.3±0.7)分和(3.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0.7)分、(4.1±0.7)分和(3.9±0.8)分,P<0.05】;在术后48h,观察组血清Cor、Ne和E水平分别为(264.2±29.7)pg/ml、(2.8±0.6)pg/ml和(203.9±26.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6.3±33.2)pg/ml、(3.5±0.8)pg/ml和(257.8±32.3)pg/ml,P<0.05】;在术后48h,观察组镇痛泵按压(4.8±1.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6.1±1.8)次,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与对照组的1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较TAPB可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或与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12
作者 陶国清 许其威 李海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MWA组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为(17.2±3.5)mL、(22.8±4.4)min、(158.0±31.8)min和(6.3±1.9)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LH组【分别为(208.4±39.7)mL、(26.3±5.1)min、(228.5±43.2)min和(8.1±2.4)d,P<0.05】;手术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5 d,MWA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1.3±7.5)pg/ml和(18.3±3.5)pg/ml,均显著低于LH组【分别为(65.9±10.4)pg/ml和(26.8±4.9)pg/ml,P<0.05】;术后,MWA和LH治疗组感染或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和8.3%,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LH组无肝内血管瘤复发,MWA组43例(93.5%)病灶缩小幅度超过75%。结论采取MWA或LH治疗HH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考虑到手术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取MWA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微波消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对小鼠肝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进秋 郑敏 +4 位作者 李新灵 阎晨 刘涛 王博 刘玉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对小鼠肝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手术组、多奈哌齐组、mu-p75-sap组、对照组,每组5只。麻醉组动物吸入2.6%七氟烷、30%氧气、70%氮气混合气体6 h麻醉;手术组、多奈... 目的观察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对小鼠肝叶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手术组、多奈哌齐组、mu-p75-sap组、对照组,每组5只。麻醉组动物吸入2.6%七氟烷、30%氧气、70%氮气混合气体6 h麻醉;手术组、多奈哌齐组、mu-p75-sap组采用同法麻醉并接受肝叶切除手术,其中多奈呱齐组术前给予选择性可逆中枢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多奈哌齐5 mg/kg灌胃4周,mu-p75-sap组麻醉后向小鼠各侧脑室双侧各注射免疫毒素mu-p75-sap 0.8μg制作胆碱能神经元变性模型。对照组动物不进行手术和麻醉操作。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枢胆碱能神经生物标志物[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AChE、乙酞胆碱(Ac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逃逸潜伏期延长,AChE表达增高,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海马组织ChAT、Ach表达减少(P均<0.05)。与手术组相比,多奈哌齐组逃逸潜伏期缩短、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多、AChE表达降低、ChAT和Ach表达增高,mu-p75-sap组小鼠逃逸潜伏期延长、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ChAT和Ach表达降低、AChE表达增高(P均<0.05)。结论肝叶切除术可影响小鼠术后认知功能,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可加重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神经元变性 术后认知功能 肝叶切除术 乙酰胆碱酯酶 胆碱乙酰转移酶 乙酞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佘婷 崔颖 李硕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胶比生理需要量液体输注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15
作者 高润 刘英奇 顾成永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晶胶比生理需要量液体输注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肝叶切除术患者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4组,每组8例。A组给... 目的:探讨不同晶胶比生理需要量液体输注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肝叶切除术患者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D组4组,每组8例。A组给予全晶体液体输注,B组给予晶胶比1︰1液体输注,C组给予晶胶比1︰2液体输注,D组给予晶胶比2︰1组液体输注。记录比较4组入室(T0)、输注生理需要量20%(T20)、输注生理需要量40%(T40)、输注生理需要量60%(T60)、输注生理需要量80%(T80)、输注生理需要量100%(T100)、麻醉诱导1 min(I1)、麻醉诱导后3 min(I3)、麻醉诱导后5 min(I5)、麻醉诱导后10 min(I10)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以及液体输注前后的乳酸、氧供值及氧耗值。结果:4组I1~I10与T0~T100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输出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1~I10时,A组与B、C、D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液体输注前后,4组组间及组内乳酸及氧供值、氧耗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叶切除术患者采用晶胶混合液体输注相比全晶体液体输注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生理需要量 液体输注 晶胶比 血流动力学 氧供 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的护理研究
16
作者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8-212,共5页
通过对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研究,探讨优化对相关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42例肝包虫病患者进行观察,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进行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后的优化护理,对照... 通过对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研究,探讨优化对相关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42例肝包虫病患者进行观察,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进行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后的优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排气、经口进食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VAS评分也小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ST、ALT和TBIL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应激指标也比较,观察组在术后的Cor,CRP显著小于对照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肝包虫病外囊摘除部分肝叶切除术的优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肝功能恢复,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外囊摘除 部分肝叶切除术 护理研究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山峡 刘绍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5-0048,共4页
探究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院内42名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内。对病人予以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21)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21),并在研究结束后... 探究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院内42名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内。对病人予以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21)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21),并在研究结束后采集病人各项信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更好(P<0.05)。结论 经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病人的预后,提高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因此证明本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内胆管结石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风险分析及预警预控体系的构建
18
作者 张婷婷 何娟 +3 位作者 杨新伟 方甜 袁静 沈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警预控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1日行肝叶切除术的198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构建肝癌... 目的:探讨并分析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警预控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1日行肝叶切除术的198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构建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护理风险预警预控体系。结果:19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0例纳入感染组,17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纳入非感染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营养状况、NLR手术方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术后胆漏为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营养评分≥3分、NLR比值高、引流管放置时间>7 d、术后胆漏、肝门阻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65岁,具有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营养评分≥3分、NLR高、引流管放置时间>7 d、术后胆漏、肝门阻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的肝癌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肺部感染,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的预警预控策略,避免肺部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 肺部感染 风险预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19
作者 梁开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 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对照组(n=80)行经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n=80)行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TBIL、DBIL、ALT、AST、AKP、G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肾上腺素、心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应激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肾上腺素及心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肝胆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 胆道镜取石术 内胆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介导miR-182-5p/BDNF改善肝叶切除术后大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陈艳 高晓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控微小RNA-182-5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iR-182-5p/BDNF)轴对肝叶切除术后大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EX低剂量组(25μg/kg)、DEX中...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控微小RNA-182-5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iR-182-5p/BDNF)轴对肝叶切除术后大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EX低剂量组(25μg/kg)、DEX中剂量组(50μg/kg)、DEX高剂量组(100μg/kg)和DEX+miR-182-5p模拟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吸入七氟醚麻醉后行部分肝叶切除术;DEX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预先通过腹腔注射25、50、100μg/kg DEX,30 min后吸入七氟醚麻醉后行部分肝叶切除术;DEX+miR-182-5p模拟剂组大鼠处理方法同DEX高剂量组,术后每2 d通过尾静脉注射miR-182-5p模拟剂(50μg);对照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2 mL/kg生理盐水,并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2 h。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与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SS)评估各组大鼠的术后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损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82-5p的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2-5p与BDNF的3′UTR的结合区域,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2-5p与BDNF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2~5 d的Morris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延长,术后1、3、7 d的NSS评分升高;与模型组相比,DEX治疗组大鼠术后2~5 d的Morris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缩短,术后3、7 d的NSS评分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与DEX高剂量组相比,DEX+miR-182-5p模拟剂组术后2~5 d的Morris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延长,术后3、7 d的NSS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海马组织中miR-182-5p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DEX治疗组大鼠术后海马组织中miR-182-5p水平降低,BDNF水平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与DEX高剂量组相比,DEX+miR-182-5p模拟剂组术后海马组织中miR-182-5p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了miR-182-5p与BDNF的靶向结合。结论DEX通过抑制miR-182-5p提高BDNF水平,改善肝叶切除术后大鼠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微小RNA-182-5p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肝叶切除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