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NLR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1
作者 潘聪莹 李斯博 张雅琼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评估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latelet-albumin-bilirubin,PALB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预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 目的 评估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latelet-albumin-bilirubin,PALB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预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328例肝癌病人,根据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组[62例(18.90%)]和非PHLF组[266例(81.1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PHLF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PALBI评分联合NLR预测PHLF的效能。结果 PHLF组与非PHLF组比较显示,PHLF组肝硬化比例、凝血酶原时间、NLR、PALBI评分及病灶数目为多发的比例均升高,白蛋白、剩余肝脏体积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硬化(OR=1.436,95%CI:1.118~1.845),NLR(OR=1.346,95%CI:1.047~1.730),PALBI评分(OR=1.516,95%CI:1.164~1.974);而剩余肝脏体积(OR=0.725,95%CI:0.535~0.984)是保护性因素。ROC曲线显示,PALBI评分和NLR预测PHLF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815~0.913),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81.58%,预测效能优于单一PALBI评分和NLR。结论 PALBI评分和NLR升高是肝癌病人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对PHLF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中老年人群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杨丽 罗德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究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26例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 目的探究ALBI评分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326例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LF,分为PHLF组66例(20.25%)、对照组260例(79.7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HLF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对ALBI评分和PLR预测PHLF的效能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LF组肿瘤直径、术前肝硬化比例、凝血酶原时间、MELD及ALBI评分、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升高(P<0.05),术前PLR、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PLR(OR=0.728,95%CI:0.541~0.979)、ALBI(OR=1.958,95%CI:1.305~2.938)、术后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OR=0.586,95%CI:0.396~0.868)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ALBI联合PLR预测PHLF的AUC为0.8955(95%CI:0.852~0.937),灵敏度为82.05%,特异度为84.23%,预测效能显著优于ALBI、PLR(P均<0.05)。结论术前ALBI评分与PLR均是中老年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筛选出PHLF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细胞癌 ALBI评分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预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麦荣云 曾洁 +8 位作者 叶甲舟 苏奇斌 龙中荣 施显茂 黄山 吴飞翔 黎乐群 连芳 邬国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预后模型(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及APRI预测PHLF的能力。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 108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共有217例(19.58%)发生PHLF。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ALBI评分及APRI是PHLF的预测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APRI [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置信区间(CI):0.709~0.781,P<0.001]预测PHLF发生的能力明显优于Child-Pugh评分(AUC为0.561,95%CI:0.516~0.605,P=0.005)、MELD评分(AUC为0.650,95%CI:0.610~0.691,P<0.001)和ALBI评分(AUC为0.662,95%CI:0.621~0.703,P<0.001)。根据约登指数得到术前APRI的最佳截断值为0.55,此时APRI预测PHL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9%和68.5%,APRI>0.55的患者PHLF的总体发病率及PHLF A、B、C各等级的发病率均高于APRI≤0.55的患者(P均<0.05)。结论术前APRI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PHLF的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及ALBI评分,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病预后模型评分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I评分对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忠 陈昭硕 +2 位作者 张明基 张帆 周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的评价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巨块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巨块型HCC(直径≥10cm)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评价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巨块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巨块型HCC(直径≥10cm)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巨块型HCC患者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ALBI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对PHLF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纳入97例巨块型HCC患者,其中23例发生PHLF,未发生PHLF74例.两组的白蛋白、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切除范围、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年龄、性别、乙肝DNA、AFP、TBil、ALT、AST、PT、国际标准化比值、肿瘤最大径及手术时长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阻断时间、ALBI评分是影响巨块型HCC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肝功能ALBI评分与Child-Pugh评分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650,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5,P=0.011).ALBI评分预测巨块型HCC发生PHLF的最佳临界值为-2.59,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59.5%.结论ALBI评分对于巨块型HCC发生PHLF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预测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细胞癌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分级的针对性护理对肝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帅 徐珏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分级的针对性护理对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分级的针对性护理对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HLF分级的针对性护理,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在干预3 d后的白蛋白(ALB)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出院时,2组的ALB水平均较干预3 d后升高,上述其余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干预3 d后降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在干预3 d后及出院时的肝功能指标,以及在出院时的QOL-L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行肝切除术后应用基于PHLF分级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ALBI和PALBI评分对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男 邓文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9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蛋白-胆红素(ALBI)、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住院期间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切除的236例肝细...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蛋白-胆红素(ALBI)、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住院期间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切除的23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PHLF,将其分为PHLF组56例和非PHLF组18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对MELD、ALBI和PALBI评分预测PHLF的效能进行比较。结果与非PHLF组比较,PHLF组MELD评分、ALBI评分、PALBI评分以及肝硬化、开放手术比例较高,剩余肝脏体积占比较低(P均<0.05)。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ELD评分(OR=1.489,95%CI:1.102~2.011)、ALBI评分(OR=1.618,95%CI:1.177~2.224)、PALBI评分(OR=1.872,95%CI:1.273~2.753)是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PALBI评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AUC为0.871(95%CI:0.820~0.923),显著高于ALBI评分的0.751(95%CI:0.673~0.830)及MELD评分的0.638(95%CI:0.557~0.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ELD、ALBI和PALBI评分均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住院期间发生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HLF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效能,其中以PALBI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预测 终末期病模型评分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术前ICG-R15对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裴俊鹏 丁佑铭 +3 位作者 朱明强 熊祥云 杨大帅 沈杰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score,ALBI)评分联合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预测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score,ALBI)评分联合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预测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情况分组,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为PHLF组(38例),未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为非PHLF组(142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病人临床资料中影响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ALBI评分及ICG-R15对PHLF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响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LBI评分(P=0.001)、术前ICG-R15(P<0.001)、术中出血量(P=0.026)、肝门阻断时间(P=0.042)、切除范围≥3段(P=0.005)和凝血酶原时间(P=0.023)。ALBI评分联合ICG-R15预测PHLF的灵敏度为89.5%,预测效能明显高于ALBI评分、ICG-R15各自单独预测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LBI评分联合术前ICG-R15对PHLF的预测效能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更有助于预测PHL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原发性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姚建妮 潘廷才 +2 位作者 钟伏弟 高毅 何松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肿瘤等肝胆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是其常见的致死性术后并发症。研究表明,免疫过激引起的炎症损伤和肝再生障碍是PHLF的关键诱因。因此,调控PHLF病理进程中的炎性反应,重塑免疫稳态并缓解炎症...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肿瘤等肝胆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是其常见的致死性术后并发症。研究表明,免疫过激引起的炎症损伤和肝再生障碍是PHLF的关键诱因。因此,调控PHLF病理进程中的炎性反应,重塑免疫稳态并缓解炎症损伤是防治PHLF的有效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及促进组织再生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和肝衰竭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我们以及多个研究小组报道,移植MSCs能减少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损伤,并显著提高PHLF模型动物生存率。因此,MSCs在PHLF的临床防治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回顾PHLF病理进程中免疫反应和炎症损伤的相关研究报道,以及应用MSCs来救治PHLF的相关研究进展。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将有望为MSCs防治PHLF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为肝脏肿瘤等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炎症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性肝脏影像评分的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9
作者 王梓羽 唐云静 +1 位作者 苏丹柯 罗宁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基于通过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图像获得的功能性肝脏影像评分(FLIS),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搜集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927例H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及Gd-EOB-... 目的基于通过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图像获得的功能性肝脏影像评分(FLIS),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搜集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927例H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及Gd-EOB-DTPA增强MRI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647)及验证集(n=28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估模型对PHLF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LIS评分降低(OR=0.456,P<0.001)、大范围肝切除(OR=1.702,P=0.023)、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OR=1.229,P=0.009)、血小板计数(PLT)减少(OR=0.996,P=0.005)是PHL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以4个独立预测因素为基础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在训练集中为0.791,在验证集中为0.772。结论基于FLIS评分、大范围肝切除、PT和PLT所建立的PHLF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术前评估和术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细胞癌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1
10
作者 张长坤 张龙辉 +1 位作者 王东 朱继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4-482,共9页
目的:探讨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的2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与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的2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相关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多学科团队讨论判断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肝切除范围,行相应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因素分析。(3)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5)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1) 手术情况:2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71例行小范围手术切除(〈3个Couinaud肝段切除),55例行大范围手术切除(≥3个Couinaud肝段切除)。22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22 550 mL,中位术中出血量为800 mL。226例患者中,89例出现术后肝衰竭,其他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9例、胆汁漏4例、消化道出血4例、切口感染3例、感染性休克1例,经过积极生命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22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49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2 d。(2)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PLT)、腹腔积液、术中出血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功能ALBI评分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相关因素[优势比(OR)=0.490,1.077,0.763,1.613,26.342,0.990,2.458,5.052,2.875,34.570,95%可信区间(CI):0.248~0.971,1.030~1.127,0.699~0.833,1.248~2.087,2.722~254.936,0.985~0.995,1.386~4.361,2.467~10.347,1.807~4.576,11.674~102.376,P〈0.05]。多因素分析中为了避免共线性,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采用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肝功能Child-Pugh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中剔除TBil、Alb、PT和腹腔积液,结果显示:PLT、术中出血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独立因素(OR=0.991,4.462,2.412,95%CI:0.986~0.996,2.090~9.527,1.479~3.934,P〈0.05)。肝功能ALBI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中剔除Alb和TBil,结果显示:PLT、术中出血量、肝功能ALBI评分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独立因素(OR=0.990,4.867,42.947,95%CI:0.984~0.995,2.088~11.346,12.409~148.637,P〈0.05)。(3)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ROC曲线分析: 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95%CI:0.577~0.727)和0.801(95%CI:0.741~0.8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0,P〈0.05)。肝功能ALBI评分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最佳临界值-2.58,灵敏度为68.5%,特异度为86.9%。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大范围手术切除对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影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ALBI评分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95%CI:0.554~0.731)和0.813(95%CI:0.744~0.8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7,P〈0.05)。(4)随访和生存情况:226例患者中,217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3~7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随访期间,134例患者生存,92例死亡。(5)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b、PLT、甲胎蛋白(AFP)、腹腔积液、肿瘤直径、手术切除范围、合并门静脉癌栓、合并脉管癌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HR)=0.954,1.003,2.958,1.698,1.155,1.785,2.326,3.001,1.324,95%CI:0.911~0.999,1.000~1.005,1.955~4.476,1.115~2.585,1.103~1.209,1.138~2.802,1.310~4.130,1.983~4.546,1.037~1.690,P〈0.05]。多因素分析为了避免共线性,剔除Alb、腹腔积液,结果显示:AFP、肿瘤直径、合并脉管癌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2.237,1.080,2.122,1.309,95%CI:1.439~3.476,1.028~1.134,1.362~3.305,1.010~1.697,P〈0.05)。Kaplan-Meier曲线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 A级和B级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6个月、25.2个月,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1,P〈0.05)。肝功能ALBI 1级和2级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6个月、31.0个月,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9,P〉0.05)。结论:术前肝功能ALBI评分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优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但肝功能ALBI评分不是影响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HILD-PUGH评分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麦荣云 叶甲舟 +9 位作者 曾洁 施显茂 龙中荣 刘劲梧 陈智炜 黄山 连芳 黎乐群 吴飞翔 邬国斌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肝切除治疗的919例HBV相关性HCC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肝切除治疗的919例HBV相关性HCC患者资料。按照3∶1随机匹配将患者分为建模组(689例)和验证组(230例),建模组依据是否发生PHLF分为对照组(546例)和PHLF组(14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中与PHLF相关的因素,随后建立PALB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预测PHLF的能力,并与Child-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103 IU/ml、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AST、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出血≥400 ml、大范围切除等因素与PHLF密切相关。建模组全部患者PALBI评分(AUC=0.728)术前预测PHLF的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52)、MELD评分(AUC=0.651)及ALBI评分(AUC=0.640)。验证组全部患者也得到相似结果(AUC:0.752比0.599比0.641比0.678)。为了消除小残余肝体积对PHLF的影响,于小范围肝切除患者分别计算建模组与验证组各项评分预测PHLF的能力,也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PALBI评分预测HBV相关性HCC患者PHLF能力显著优于Child-Pugh、MELD及ALBI评分,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靠的全新预测PHLF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乙型炎病毒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Child— Pugh评分 终末期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ALBI评分联合FIB-4指数对HBV相关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健 张晓锋 李伟 《江苏医药》 2023年第12期1227-123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评分)联合纤维化-4指数(FIB-4指数)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评分)联合纤维化-4指数(FIB-4指数)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LF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术前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ALBI评分、FIB-4指数和ALBI评分联合FIB-4指数对HBV相关HCC患者发生PHLF的预测价值。结果122例患者中有31例(25.4%)发生PHLF。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ALBI评分和FIB-4指数升高是HBV相关HCC患者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LBI评分和FIB-4指数预测PHLF发生的AUC高于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P<0.05);ALBI评分联合FIB-4指数预测PHLF发生的AUC高于ALBI评分和FIB-4指数(P<0.05)。取ALBI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为-2.25分时,其预测PHLF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和72.5%;取FIB-4指数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22时,其预测PHLF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3%和93.4%;取ALBI评分联合FIB-4指数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7.99时,其预测PHLF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89.0%。结论ALBI评分联合FIB-4指数可作为预测HBV相关HCC患者发生PHLF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纤维化-4指数 细胞癌 纤维化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原文传递
ALBI评分联合sFLR预测巴塞罗那B期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13
作者 尹宏祥 潘科研 +2 位作者 张懿刚 刘双池 谈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5-7,共3页
探讨术前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 (standardized future liver remant,sFLR) 对巴塞罗那(BCLC)-B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在本中心行肝... 探讨术前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联合标准化残肝体积比 (standardized future liver remant,sFLR) 对巴塞罗那(BCLC)-B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在本中心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衰竭与否进行分组,分别定义为未肝衰竭组(对照组)、发生肝衰竭组(研究组),术后肝衰的独立危险预测指标验证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ALBI评分、sFLR、ICGR15的最佳截点计算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术后肝衰竭预测中术前ALBI评分及sFLR的价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术后肝衰竭发生者共计20例,占比13.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着较高的术中失血及、手术切除范围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ALBI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latelet ratio,RPR)、Child-Pugh(CP)评分、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均明显较高(P<0.05);而PLT及sFLR均低于对照组(P<0.05),PLT及sFLR影响患者PHLF的保护因素。在该研究对象术后肝衰竭预测中,三种评分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54、0.741、0.724(P<0.05)。ICGR15与sFLR的检测能力灵敏度为0.835、AUCROC为0.829,低于ALBI评分联合sFLR,其灵敏度为0.933,AUCROC提高到0.883。结论: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风险时,可以联合应用ALBI评分和sFLR,效果显著,灵敏度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标准化残体积比 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FOXO信号通路在大鼠ALPPS术后肝再生中的作用
14
作者 蒙柄成 朱海 +11 位作者 任洪冰 毛伟民 韦德令 徐邦浩 王继龙 金宗睿 蓝祝晶 黄柯豫 卢婷婷 张灵 郭雅 文张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探讨IGF-1介导FOXO信号通路在大鼠ALPPS术后肝再生中作用。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SPF环境中饲养,所有操作均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要求。建立Wistar大鼠ALPPS、门静脉结扎术(PVL)及假手术(Sham)模型。术后24、48、72 h采用Ki-67免疫... 目的探讨IGF-1介导FOXO信号通路在大鼠ALPPS术后肝再生中作用。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SPF环境中饲养,所有操作均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要求。建立Wistar大鼠ALPPS、门静脉结扎术(PVL)及假手术(Sham)模型。术后24、48、72 h采用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再生情况。术后72 h的肝组织行转录组测序,并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KEGG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得到关键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采用RT-qPCR验证关键基因IGF-1在大鼠肝脏的相对表达量。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ALPPS组和PVL组术后24、48、72 h肝组织Ki-67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加,ALPPS组在术后72 h的Ki-67表达最高(F=927.28,P<0.05),明显高于PVL和Sham组(LSD-t=13.45,42.15;P<0.05)。WGCNA分析将基因分为6个模块,其中蓝色KMEblue模块与ALPPS相关性最高(r=0.69,P=0.002)。对蓝色模块(包含4073个基因)分析发现,IGF-1基因在该模块内连接度最高。KEGG富集分析揭示10条相关通路,发现FOXO、P53和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与肝再生密切相关,其中IGF-1在FOXO信号通路中的连接度最高。RT-qPCR结果显示,与PVL和Sham组相比,ALPPS组肝组织术后72 h的IGF-1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F=4.989,P<0.05),明显高于PVL和Sham组(LSD-t=2.43,2.96;P<0.05)。结论FOXO信号通路中的IGF-1可能介导大鼠ALPPS术后肝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联合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切除(ALPPS)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 再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评估肝功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蒋启红 任勇军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种肝脏特异性MRI对比剂。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Gd-EOB-DTPA增强MRI在肝功能评估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不仅能准确地评估慢性肝病的肝功能,而且还可以用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预测等。本文系统阐述了Gd-EOB-DTP...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种肝脏特异性MRI对比剂。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Gd-EOB-DTPA增强MRI在肝功能评估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不仅能准确地评估慢性肝病的肝功能,而且还可以用于肝切除术后肝衰竭预测等。本文系统阐述了Gd-EOB-DTPA增强MRI在肝脏弥漫性病变,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脏部分切除患者残余肝功能的术前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功能 脏弥漫性病变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