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半肝内门静脉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振美 刘树伟 +5 位作者 林祥涛 刘学静 李振平 汤煜春 马刚 娄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分布规律及门静脉肝裂和肝静脉的关系,进而为肝段的划分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使用3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10例横断面、20例冠状面)以及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和三维图像,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类型... 目的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分布规律及门静脉肝裂和肝静脉的关系,进而为肝段的划分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使用3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10例横断面、20例冠状面)以及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和三维图像,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类型和常见变异以及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标本和图像中,右半肝内门静脉均可分为前上和后下两组分支。76%(38/50)的门静脉右前支的分支向后分布至肝右静脉后方的部分区域。40%(20/50)的门静脉右后支的起始部向尾侧发出的第一分支分布至肝右静脉前的部分区域。门静脉右前支的分布区域,越过肝中静脉偏向左侧,在15例无门静脉右支主干的标本和图像中尤其明显。肝右前叶无明显横裂存在。门静脉的亚段分型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且无优势分支类型。结论右半肝可分为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两叶之间为一弯曲的"裂隙"。肝右前上叶有一恒定的纵裂存在。肝右静脉不是右叶间裂的准确定位标志,尤其在其上份和下份。肝中静脉不是正中裂的准确识别标志,尤其在门静脉右支主干缺如的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断层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与肝组织增生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泽斌 汤咪咪 +2 位作者 冯仕庭 沈顺利 匡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7-975,共9页
【目的】探讨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对残余肝组织增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对残余肝组织增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的数量分为3组:未开放组,开放血管1条组和开放血管≥2条组。首先分析3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肝功能、肝组织增生情况、二期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分布差异,进一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一期术后肝内门静脉开放侧支血管数量不同的因素。【结果】合计37例实施了肝实质分隔和门静脉右支结扎术肝癌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3组术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肝实质分隔方式存在差异,采用微波消融分隔肝实质法的患者开放血管≥2条的比例大于肝实质离断法的患者(57.14%vs.42.56%,P=0.031),而3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每日残余肝组织增长体积[侧支血管≥2 vs.侧支血管=1 vs.侧支血管=0,(14.25±8.81 vs.20.65±9.85 vs.30.10±19.31)mL;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行二期切除者的比例无差异(P=0.363),但侧支血管开放≥2条者手术间隔天数显著长于未开放或只开放1条者[(16.31±5.44 vs.10.30±3.40 vs.12.78±3.35)d;P=0.02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逐步法纳入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门静脉高压、肿瘤数目等相关因素,结果发现肝实质分隔方式是唯一影响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的因素(P=0.031),微波消融和肝脏离断分隔肝实质后形成的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数目分别为[2.0(1.5)vs.1.0(1.0)条,P=0.031]。【结论】肝实质分隔及门静脉右支结扎术后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开放数目与肝组织增生水平负相关,采用肝实质离断分隔肝实质形成的侧支血管数目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侧支血管 实质分隔及门静脉结扎 组织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德雄 庞桦进 李冲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7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的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3.1±1.3)mmHg,术后2周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缓解,术后TBIL、ALT测定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hild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TIPS组出现肝性脑病6例,支架梗阻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1±1.1)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22例(68.8%),上消化道出血4例(12.5%),其他原因6例(18.8%);对照组患者存活时间为(1.1±0.6)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57.1%)、上消化道出血7例(33.3%),其他原因2例(9.5%)。结论 TIPS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滕陈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1,共1页
关键词 静脉 肝内门静脉 先天性 门脉血管 瘤样扩张 下腔静脉 硬膜下积液 颅脑挫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肝梗塞12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建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715-1717,共3页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梗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肝内门静脉癌栓的超声诊断价值的探讨
6
作者 刘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2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肝内静脉内实质团块患者超声检查资料,重点观察肝癌的部位及门静脉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并与临床最后证实有肝癌存在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8例门静脉...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肝内静脉内实质团块患者超声检查资料,重点观察肝癌的部位及门静脉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并与临床最后证实有肝癌存在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8例门静脉癌栓患者,42例经CT、MRI确诊,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100%。结论二维超声联合CDFI检查肝内门静脉系统癌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癌栓 超声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正常人脾静脉及肝内门静脉血流的超声多普勒检测研究
7
作者 王连平 朱维平 +3 位作者 赵红 李翔 冯蕴玲 赵一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20-20,共1页
资料和方法本组100例系在查体中选择的无病史、无阳性、体征、化验正常、B超检查肝胆脾结构正常、年龄20~71岁的健康人群,男56例,女44例。受检者空腹检查。测定三支血管内径,脾静脉检测角度0~20°,门静脉右支20~50°,左支矢... 资料和方法本组100例系在查体中选择的无病史、无阳性、体征、化验正常、B超检查肝胆脾结构正常、年龄20~71岁的健康人群,男56例,女44例。受检者空腹检查。测定三支血管内径,脾静脉检测角度0~20°,门静脉右支20~50°,左支矢状部0~45°。结果(图1~3) 脾静脉内径0.4~0.8cm,脉冲多普勒为负向双期连续、低幅度、略有起伏的带状频谱。门静脉右支内径0.76~0.79cm,矢状部内径0.71~0.73cm。脉冲多普勒频谱均为正向、双期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 静脉 脉冲多普勒频谱 肝内门静脉 门静脉右支 血管内径 左支 左叶 支血管 硬化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后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彭素妤 林健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6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采取TIPS术治疗的患者16例进行分析,对患者采取TIPS治疗后的分流支架与门静脉内...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采取TIPS术治疗的患者16例进行分析,对患者采取TIPS治疗后的分流支架与门静脉内径分布、血流速度分布等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在实施TIPS手术后,门-腔静脉之间置入的分流通道中的支架与门静脉管腔比较清晰,且分流通道中的支架管壁呈现出平行管状态;分流支架与门静脉的管内径分别为(6.03±0.84)、(12.50±2.86)mm,血流速度均值分别为(98.24±26.73)、(38.45±15.89)cm/s;患者的分流支架内径分布区间主要是5.0~7.0 mm,门静脉内径分布区间主要为9.0~17.0 mm;支架血流速度的分布区间主要为61~120 cm/s,而门静脉血流速度的分布区间主要为16~60 cm/s。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后应用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检测到患者的分流支架与门静脉内径的狭窄变化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较全面的数据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硬化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9
作者 刘维刚 《医学综述》 2001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症 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环文 严彦 陈育霞 《肝脏》 2016年第6期526-526,共1页
患者,男性,29岁,因“右上腹隐痛2个月”于2012年10月30日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否认手术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正常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双手无肝掌,无蜘蛛痣,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 患者,男性,29岁,因“右上腹隐痛2个月”于2012年10月30日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否认手术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正常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双手无肝掌,无蜘蛛痣,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肝功能、血糖、血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静脉 移动性浊音 上腹隐痛 生命体征 辅助检查 外伤史 手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病人的护理
11
作者 季芳 陈黎星 《医疗装备》 2014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急性出血时死亡率高达40% ~ 50%[1].我院肿瘤介入科于2012年至今共对25例晚期肝癌肝硬化病人施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静脉分流术(TIPSS).现将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急性出血时死亡率高达40% ~ 50%[1].我院肿瘤介入科于2012年至今共对25例晚期肝癌肝硬化病人施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静脉分流术(TIPSS).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护理 硬化门脉高压症 硬化病人 危急重症 急性出血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周围水肿MR征象及潜在临床意义
12
作者 朱宇晴 邵志红 +1 位作者 刘卫英 刘梦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讨肝内门静脉周围水肿(periportal edema, PPE)MR征象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共计522例,回顾性分析病例是否存在肝内PPE的M... 目的 探讨肝内门静脉周围水肿(periportal edema, PPE)MR征象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共计522例,回顾性分析病例是否存在肝内PPE的MR征象以及各主要序列上该征象的影像表现,同时根据病变范围将其分为肝叶型及全肝型,并结合肝内PPE征象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评价PPE征象的潜在临床意义。结果 522例中有104例存在肝内PPE征象,阳性率为19.9%。低b值DWI序列显示肝内PPE征象较T2WI脂肪抑制像及T1WI脂肪抑制像增强序列更敏感,显示阳性率达100%。104例肝内PPE阳性病例中,肝源性疾病61例(58.6%),其中全肝型58例,肝叶型3例,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转移瘤及药物性肝损伤为主,肝源性占比明显高于其它疾病(P<0.05),全肝型明显多于肝叶型(P<0.01);胆源性疾病26例(25.0%),其中全肝型23例,肝叶型3例,包括胆囊炎、胆总管梗阻;心源性疾病1例(0.9%),表现为全肝型;其他疾病16例(15.4%),表现为全肝型。结论 肝内PP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影像征象,低b值DWI有利于其检出及分型,且该征象可能有助于判断其潜在病因及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周围水肿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行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的护理
13
作者 陈爱冬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8期3825-3827,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行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6例行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总结病人的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行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6例行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总结病人的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6例病人,手术效果达到预期,术中失血量(683.7±75.6)mL,住院时间(16.4±3.6)d,随访结果显示:病人术后3个月凝血功能正常,未见消化道再出血等不良情况,腹部B超结果提示肠系膜-门静脉左支吻合血管血流通畅,整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效果确切,辅以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病人的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肠系膜上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马建荣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1期227-230,235,共5页
目的 探讨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诊断中产前超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2年2月襄阳紫荆妇产医院收治的50例经二维超声诊断为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胎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 目的 探讨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诊断中产前超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2年2月襄阳紫荆妇产医院收治的50例经二维超声诊断为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胎儿的临床资料,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产前超声检查,以临床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预后。结果 44例阳性胎儿中,在分流类型方面,左内支与中肝静脉、左外支与左肝静脉、左外下支与中肝静脉及左内支与中肝静脉吻合比率高于左肝及中肝多处吻合;在合并异常情况方面,双肾盂增宽与胎儿生长受限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闭合时间方面,3个月与6个月比较,经统计学的计算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临床确诊阳性44例,阴性6例;41例的阳性,9例的阴性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彩色多普超声检查的灵敏性为90.91%(40/44),特异性为83.33%(5/6),准确性为90.00%(45/50),阳性预测值为97.56%(40/41),阴性预测值为55.56%(5/9)。结论 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诊断中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较二维超声检查稍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肝内门静脉-静脉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达龙 陈凤媛 陈世耀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35-635,共1页
患者男,67岁,意识改变i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欠清,对周围事物、环境认知能力下降。3个月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未见肝掌、蜘蛛痣,未见腹壁静... 患者男,67岁,意识改变i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欠清,对周围事物、环境认知能力下降。3个月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未见肝掌、蜘蛛痣,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静脉 慢性乙型 腹壁静脉曲张 计算力下降 移动性浊音 凹陷性水肿 意识改变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先天性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建新 王贤明 +1 位作者 郭少文 刘慧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5-435,共1页
患者女,36岁,来院行常规查体。超声检查: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明显增粗,其间见迂曲扩张的蜂窝状结构,该蜂窝状结构范围约30mm×25m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上述蜂窝状回声区内、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内均... 患者女,36岁,来院行常规查体。超声检查: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明显增粗,其间见迂曲扩张的蜂窝状结构,该蜂窝状结构范围约30mm×25m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上述蜂窝状回声区内、门静脉右后支及肝右静脉内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图2),脉冲波多普勒(PW)于管道内测及湍流频谱。肝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肝动脉未见异常。超声诊断为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门静脉 静脉 超声诊断 先天性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实质回声 脉冲波多普勒 静脉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3D影像观察下肝脏Ⅷ段门静脉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于 郑慧瑛 +2 位作者 孙强 王瑞玲 潘晶晶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从核磁共振3D影像学角度探讨肝脏Ⅷ段门静脉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正常的健康体检肝脏影像资料进行核磁共振三维重建,采取2D和3D对应的方法,对肝脏Ⅷ段门静脉进行观察和分类。结果:100例正常活体肝移植供肝中,肝脏Ⅷ段门静脉... 目的:从核磁共振3D影像学角度探讨肝脏Ⅷ段门静脉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正常的健康体检肝脏影像资料进行核磁共振三维重建,采取2D和3D对应的方法,对肝脏Ⅷ段门静脉进行观察和分类。结果:100例正常活体肝移植供肝中,肝脏Ⅷ段门静脉可大致分为4种类型:单轴型、两支型、三支型、四支型,各占16.0%、72.0%、8.0%和4.0%。具有腹侧支和背侧支的共84%。背侧支都跨越了肝右静脉。结论:3D影像能够更好的直观反映肝脏Ⅷ段门静脉的立体空间分布情况,大多具有腹侧支和背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Ⅷ段 肝内门静脉 核磁共振 3D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路涛 刘文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7-1248,共2页
患者女,14岁。因发热1周,上腹痛1天就诊。彩超提示胆囊周围血管瘤伴静脉石形成、血管畸形,并与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相通;脐部与肝脏之间见管状回声相通,提示为脐静脉血管瘤。增强CT(图1A^F)示肝中静脉及门静脉左支增粗,肝中静脉最... 患者女,14岁。因发热1周,上腹痛1天就诊。彩超提示胆囊周围血管瘤伴静脉石形成、血管畸形,并与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相通;脐部与肝脏之间见管状回声相通,提示为脐静脉血管瘤。增强CT(图1A^F)示肝中静脉及门静脉左支增粗,肝中静脉最宽处直径1 cm,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最宽处直径约1.7 cm,二者间通过一迂曲、扩张血管团相连,范围约5.7 cm×6.9 cm,该异常血管团边缘可见结节状钙化,并向肝外延伸。脐静脉开放,迂曲呈管状改变,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高密度钙化影 异常血管团 门静脉血流 可见点 肝内门静脉 结节状钙化 血管瘤 动脉 静脉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狄秋怡 龙湘党 +3 位作者 曾璇 敖琨 李巧荣 卓宇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肝静脉瘘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5例门静脉-肝静脉瘘中,发生于肝右叶17例,肝左叶8例;7例伴肝硬化,4例伴脂...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门静脉-肝静脉瘘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5例门静脉-肝静脉瘘中,发生于肝右叶17例,肝左叶8例;7例伴肝硬化,4例伴脂肪肝,2例伴肝癌,12例为孤立性门静脉-肝静脉瘘;以门静脉右支-肝右静脉瘘最多见(12/25,48%)。门静脉-肝静脉瘘的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有:肝内可见不规则的囊状液性暗区或扭曲走行的管状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其内充满血流信号,并与门静脉分支及肝静脉交通,PW于病灶处探及高速门静脉样连续性频谱。25例中4例曾多次超声漏诊,1例曾误诊为肝囊肿,1例曾误诊为门静脉局部瘤样扩张,漏误诊率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肝静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掌握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可有效降低漏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内门静脉-静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原文传递
TACE联合TIPS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拴元 周密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5期2182-2185,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在治疗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铜川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TIPS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ACE联合TIPS治疗。比较2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性,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30 d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18个月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2组患者ALT及AST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30 d复查显示,2组患者ALT及AST均低于术后15 d(P<0.05),同时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和术后30 d,2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 2组患者AFP-L3及AFP水平均低于术后15 d(P<0.05);术后15 d和术后30 d,研究组AFP-L3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TIPS治疗对肝癌并发门静脉高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其肝功能和标志性指标水平,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术后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门静脉高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