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魁魁 刘莉 韩雪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口服... 目的:观察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口服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后用HAMD量表评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结论: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额中线 肝俞穴 气郁结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 被引量:5
2
作者 任晓玲 赵慧英 +1 位作者 逄国梁 陈树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76-77,共2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结果表明,脾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6-L1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8-T11;肝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5-T12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7-T10;而相应非...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结果表明,脾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6-L1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8-T11;肝俞穴的标记细胞出现于T5-T12背根节、椎旁节和脊髓腹角,高峰节段为T7-T10;而相应非穴区的标记细胞仅分别出现于T7-T10和T8-T11节段,且数目明显少于穴区侧。表明穴区是神经末梢相对集中的部位,受初级传入、交感节后和躯体运动三种纤维成分的支配,且支配范围广泛,具有"既分散又集中"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HRP法 肝俞穴 神经支配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俞穴论治失眠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苗润青 李胜吾 岳峰 《中医研究》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失眠症/针灸疗法 肝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俞穴论治失眠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被引量:6
4
作者 苗润青 李胜吾 岳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6期359-360,374,共3页
本文作者从理论上探讨经络与植物神经之间的关系,针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选取肝俞穴配合其他穴位,调和阴阳,疏肝理气,以达到改善失眠,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目的。
关键词 郁气滞 失眠 植物神经 肝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俞穴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丁习益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4-35,84,共3页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ccording to pathologic changes of viscera and meridian theory,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al effect has been achived during application of back shu points in clinic....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ccording to pathologic changes of viscera and meridian theory,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al effect has been achived during application of back shu points in clinic. In the article, acupoint of Guanshu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revealling its functions as removing fire, arresting spasm,reducing fever, improving sight, soothing the liver, regul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promoting circulation of qi and relieving pain etc. Not only can it treat viscera diseases but other illnesses concerning with viscera. It suggests once more from another angle that back shu point is important for clini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俞穴 位注射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俞穴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习益 《针灸临床杂志》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笔者在脏腑辨证、经络理论指导下, 应用背腧穴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仅举肝俞穴为例, 说明肝俞具有很多功效。如益肝降火、益肝止痉、益肝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背腧穴不但能治内脏病, 而且更能治疗... 笔者在脏腑辨证、经络理论指导下, 应用背腧穴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仅举肝俞穴为例, 说明肝俞具有很多功效。如益肝降火、益肝止痉、益肝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背腧穴不但能治内脏病, 而且更能治疗与内脏有关的其他各部疾患。这从一个侧面再次提示背腧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 也进一步验证中医典籍有关记载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俞穴 降火 止痉 明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肝俞穴古代主治优势病症与配伍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唐耀丽 张伟 +5 位作者 朱永政 王镜宇 宋全枚 陆晋贤 贾红玲 张永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855-2860,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肝俞穴古代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腧穴条文的筛选,建立数据库,统计并提取肝俞穴主治及优势病症等信息,并对配伍腧穴、归经及特定穴属性等进行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肝俞穴古代主治优势病症和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腧穴条文的筛选,建立数据库,统计并提取肝俞穴主治及优势病症等信息,并对配伍腧穴、归经及特定穴属性等进行分析汇总,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发的“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1.0(2022SR0024001)”对代表性共同主治优势病症进行词云图展示,应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古代文献418条,涉及70部古籍,单穴主治病症65种,优势病症为视瞻昏渺、短气和胁痛等27种,配伍主治病症97种,优势病症为吐血、视瞻昏渺和太阳少阳并病等40种。配伍高频腧穴为肾俞、心俞、肺俞和脾俞等35穴,配伍特定穴以交会穴、背俞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9组优势配穴,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结论肝俞穴主治病症范围广泛,以眼科、内科为主,配伍以特定穴为主,本研究可为肝俞穴的临床研究、教学和科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俞穴 数据挖掘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挑肝俞穴治疗重度抽搐症
8
作者 刘本立 《湖南中医杂志》 2002年第5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针挑肝俞穴 治疗 重度抽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三针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疗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铭悦 贺芳姿 +1 位作者 陈沁怡 唐纯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592-2597,共6页
【目的】观察智三针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气滞血瘀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施以双侧肝俞穴周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 【目的】观察智三针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气滞血瘀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施以双侧肝俞穴周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智三针(神庭和双侧本神穴)针刺治疗。每周治疗2次,避开经期,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严重程度日记记录表(DRSP)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为94.1%(32/34),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P<0.05),表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RSP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单纯肝俞穴刺络放血,智三针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PMS患者疗效更优,在改善患者经前期不适、情志抑郁及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气滞血瘀型 智三针 肝俞穴 刺络放血法 抑郁
原文传递
肝俞穴注射曲安缩松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让东 林凌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肝俞穴 注射 曲安缩松 治疗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俞穴化脓灸治疗内眼病的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德斐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2,共1页
肝俞穴化脓灸治疗内眼病的体会312500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梁德斐据肝开窍于目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起始于国内毗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肝俞,常被历代医家用治目疾,主要用于治疗内眼病。如《百症赋》:“攀睛攻少泽、... 肝俞穴化脓灸治疗内眼病的体会312500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梁德斐据肝开窍于目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起始于国内毗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肝俞,常被历代医家用治目疾,主要用于治疗内眼病。如《百症赋》:“攀睛攻少泽、肝命之所”。《标幽赋》:“取肝俞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 内眼病 肝俞穴 化脓灸 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肝俞穴与寤寐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议彬 樊旭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期42-43,共2页
中医的"寤寐"即现代医学的睡眠觉醒,寤寐失常即睡眠觉醒紊乱,临床常表现为失眠、嗜睡、梦寐不安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可调节肝藏血的功能,协调营卫及经脉间的联系而使寤寐正常。探讨肝俞穴与寤寐的内在... 中医的"寤寐"即现代医学的睡眠觉醒,寤寐失常即睡眠觉醒紊乱,临床常表现为失眠、嗜睡、梦寐不安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可调节肝藏血的功能,协调营卫及经脉间的联系而使寤寐正常。探讨肝俞穴与寤寐的内在联系,为寤寐失常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寤寐 肝俞穴 营卫 经脉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舒缩区平刺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对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患者皮质醇激素、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冰霜 《四川中医》 2021年第9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舒缩区平刺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肝俞穴刺络放血进行治疗,联... 目的:观察血管舒缩区平刺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肝俞穴刺络放血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双侧血管舒缩区平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及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P<0.05);两组患者各方面症状积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中心烦不寐积分、多梦易醒积分、头晕目眩积分及症候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中睡眠质量因子、入睡时间因子、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及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Cor、CRH和AC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舒缩区平刺联合肝俞穴刺络放血可显著降低顽固性失眠肝旺脾虚证患者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和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缩区 平刺 肝俞穴 刺络放血 顽固性失眠 皮质醇激素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肝俞穴截根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传传 刘金 +1 位作者 张瑜均 吕俊秀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10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肝俞穴截根疗法辨治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肝俞穴截根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乳癖消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 目的:观察肝俞穴截根疗法辨治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肝俞穴截根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乳癖消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腺疼痛评分、乳腺肿块评分及全身伴随症状评分水平,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乳房疼痛评分、乳腺肿块评分、全身伴随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房疼痛改善率、全身伴随症状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俞穴截根疗法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且其改善乳房疼痛及全身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肝俞穴 截根疗法 少阳相火
原文传递
浅析针刺脾俞穴、胃俞穴及肝俞穴治疗母猪产后厌食或不食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治华 张文涛 孙利平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7期79-81,共3页
运用针刺脾俞穴、胃俞穴和肝俞穴针术,对产后不食或厌食母猪进行穴位针刺。考虑到产后母猪一般都有气血不足,即肝脾失和现象,针术结合肌注黄芪多糖注射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葡萄糖、藿香正气水及调制肝肾康类中药灌注液,实现气血双补... 运用针刺脾俞穴、胃俞穴和肝俞穴针术,对产后不食或厌食母猪进行穴位针刺。考虑到产后母猪一般都有气血不足,即肝脾失和现象,针术结合肌注黄芪多糖注射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葡萄糖、藿香正气水及调制肝肾康类中药灌注液,实现气血双补,能量供应,平和脾胃。针刺技术简单、安全、易操作,充分体现了中兽医技术的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厌食(不食) 肝俞穴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肝俞穴治愈前房出血
16
作者 武忠福 王春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肝俞穴 前房出血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肝俞穴治疗淋巴腺结核211例
17
作者 刘桂芳 《中国针灸》 CAS 1987年第3期45-45,共1页
多年来,我们采用割肝俞穴的方法,治疗淋巴腺结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11例,男24例,女187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0岁,20至35岁为多。患者因乏力、颈部有酸胀感。
关键词 肝俞穴 淋巴腺 局部硬结 结核 沉积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俞穴按摩封闭治疗妊娠腹痛
18
作者 涂田富 李芳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1141-1141,共1页
目的分析妊娠腹痛的临床特点,观察肝俞穴按摩及封闭治疗妊娠腹痛的疗效。方法1995—2005年采用肝俞穴按摩及维生素K3针,山莨菪碱针穴位封闭治疗妊娠腹痛41例。结果41例病人3d痊愈34例。结论肝俞穴按摩,封闭治疗妊娠腹痛疗效确切,值... 目的分析妊娠腹痛的临床特点,观察肝俞穴按摩及封闭治疗妊娠腹痛的疗效。方法1995—2005年采用肝俞穴按摩及维生素K3针,山莨菪碱针穴位封闭治疗妊娠腹痛41例。结果41例病人3d痊愈34例。结论肝俞穴按摩,封闭治疗妊娠腹痛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腹痛 肝俞穴 按摩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肝俞穴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19
作者 刘洪坡 王厉雷 张金成 《按摩与导引》 1995年第2期29-29,共1页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我们采用点按肝俞穴为主,配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方内服、外洗的方法,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结膜炎 卡他性结膜炎 肝俞穴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韩秀华 王元敏 +2 位作者 宋少军 王志磊 李志森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9期86-88,共3页
目的为探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50)。治疗组给予基础保肝加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全部病例连续治疗12周。结... 目的为探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50)。治疗组给予基础保肝加用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全部病例连续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乏力、肝肿大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ALT(32.15±8.01)U/L,对照组(62.32±20.50)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组AST(35.28±8.82)U/L,对照组(65.36±21.20)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TBiL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灸肝俞、期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无创、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开创一条简单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肝俞穴 期门 慢性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