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洁 苑翠翠 +2 位作者 解莉 薛秀荣 常洪坤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和盆底超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顺产组产妇的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为(2.22±0.40)分,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3.13±0.39)分,膀胱颈角度(152.71±14.87)°、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119.00±9.63)°、膀胱颈移动度(33.29±4.7)mm以及膀胱颈旋转角度(35.06±2.79)°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1、4.69、3.07、3.10、4.41,P<0.05)。静息状态下,顺产组产妇的耻骨内肌厚度明显低于剖宫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容积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89、3.23,P<0.05)。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耻骨内肌厚度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635、-0.465,P<0.05),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592、0.679、0.627、0.562、0.492、0.558,P<0.05)。ROC曲线显示,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表明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作为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指标。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超声指标与盆底肌力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用作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水平,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评分 盆底超声 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苑翠翠 高洁 +2 位作者 薛秀荣 常洪坤 解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力评分联合盆底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75例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盆底肌力检查、盆底超声检查。对比2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盆底超声各参数指标[盆膈裂孔的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分析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肌力评分为(4.50±0.50)分,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盆底肌力评分为(2.50±0.5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缩肛状态下,相较于正常组研究对象,盆底功能障碍组患者的AP、LR、HA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力评分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评分越高越不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AP、LR、HA较高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数值越高越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ROC曲线显示,盆底肌力评分、AP静息状态、LR静息状态、HA静息状态、AP缩肛状态、LR缩肛状态、HA缩肛状态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00、0.876、0.657、0.914、0.884、0.913;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联合诊断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AUC为0.974。结论 盆底肌力评分与盆底超声各参数均可诊断盆底功能障碍,但2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继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评分 盆底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灵敏度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股四头肌变化与儿童ICU获得性衰弱的关系
3
作者 李枝 王景刚 +2 位作者 李庆云 贠国俊 曹建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索儿童股四头肌变化与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儿,分别在入ICU后第1天、第4天、第7天使用超声仪测量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及股直肌横截面积... 目的:探索儿童股四头肌变化与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儿,分别在入ICU后第1天、第4天、第7天使用超声仪测量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及股直肌横截面积,以第一天为基线,计算各肌肉萎缩率,并于第7天,在患儿能遵嘱配合时进行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RC评分)及危重症物理功能测试评分(PFIT-s评分)。根据MRC评分<48分,分为ICU-AW组与非ICU-AW组,分析儿童ICU-AW与股四头肌变化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1例重症患儿,男11例,女10例,儿童ICU-AW发生率为41.2%(n=7/17,4例患儿因谵妄状态未行肌力评估)。入ICU后7天内股直肌横截面积萎缩率最大,达-8.00%±15.10%。两组间7天内均以股中间肌厚度变化率最大,且ICU-AW组主要以增厚为主,4天内平均增厚19.51%±16.51%,7天内平均增厚14.14%±28.13%;非ICUAW组主要以萎缩为主,4天内平均萎缩率﹣16.07%±17.46%,7天内平均萎缩率为﹣15.55%±30.04%。ICU-AW组在入ICU7天内股直肌厚度平均增厚4.51%±8.38%,非ICU-AW组股直肌厚度平均萎缩率为﹣8.19%±11.79%。肌肉萎缩率与PFIT-s评分间无相关性(均P>0.05),4天内股直肌厚度萎缩率、股中间肌厚度萎缩率分别与MRC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41,P=0.025;r=﹣0.657,P=0.004);7天内股直肌厚度萎缩率、股中间肌厚度萎缩率分别与MRC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664,P=0.004;r=﹣0.584,P=0.014);股直肌横截面积萎缩率与MRC评分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ICU-AW组较非ICU-AW组,肌肉厚度主要表现为增厚而非萎缩,超声可于入ICU后第4天早期识别,具体诊断临界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 超声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超声回声联合血浆炎性因子对ICUAW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 朱洁 +5 位作者 王舒 张容 张翠萍 冯柯多 雷军 王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获得性肌无力(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肌肉超声回声与血浆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ICUAW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ICU住院患者,分别在第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获得性肌无力(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肌肉超声回声与血浆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ICUAW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ICU住院患者,分别在第1、3、7天使用床旁超声检测患者肌肉回声,获得的总体肌肉回声评分(global muscle echogenicity score,GEM),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法(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s,MRC-ss)评估肌肉力量。根据患者入ICU第7天MRC-ss评分将患者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GEM、IL-6、PCT的差异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对ICUAW诊断效能,分析GEM、IL-6、PCT对ICUAW患者的预测预后价值。结果:ICUAW组第3天GEM、第7天IL-6浓度、GEM高于非ICUAW组(P<0.05)。GEM与第7天IL-6水平呈正相关(r=0.221),第7天GEM与MRC-ss评分呈负相关(r=-0.581)。ROC曲线分析显示,第7天GEM对ICUAW有诊断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8,使用GEM、IL-6、PCT联合诊断,AUC=0.885(P<0.05)。ICUAW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低于非ICUAW组,ICUAW组中总体肌肉超声回声评分(global muscle echogenicity score,GEM)高的患者BI低于GEM低的患者(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GEM与IL-6、PCT浓度相关,其对ICUAW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预测ICUAW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 肉超声回声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获得性肌无力高危因素分析及其诊治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晓帆 万晓红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4期2780-2784,2789,共6页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临床危重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超过50%的ICU患者患病。ICUAW可显著增加患者住ICU及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及心理状态,增加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而引起ICUAW的相关因素包括脓毒症、长期制动、...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临床危重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超过50%的ICU患者患病。ICUAW可显著增加患者住ICU及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及心理状态,增加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而引起ICUAW的相关因素包括脓毒症、长期制动、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使用、机械通气及营养不良等。目前可依据肌力测量评分低于48分提示有ICUAW存在,并需要行进一步检查。但目前并没有被批准可应用于ICUAW的治疗策略。及时发现和去除相关病因、诱因,早期康复治疗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减少或减轻肌无力发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 脓毒症 测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怡敏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间该院ICU收治的68例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34例,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ICU获得性肌无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间该院ICU收治的68例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34例,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肌力评分、Barthel改良指数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肌力评分T1(38.6±4.2)分,T2(44.3±5.4)分、T3(52.9±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5.9±4.5)分、(40.3±3.9)分、(46.8±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8、6.824、15.531,P<0.05),Barthel改良指数评分T1(43.5±2.7)分、T2(52.7±6.1)分、T3(63.4±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0.7±5.6)分、(48.3±4.1)、(53.8±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4.914、10.541,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1、11.325、13.427,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有效控制ICU获得性肌无力的病情发展,为患者的健康和预后创造有利条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 胰岛素强化治疗 肌力评分 Barthel改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的效果及对肌力情况、肌痛的影响
7
作者 詹祥辉 宋彬 +4 位作者 林辉 郭良华 郭国华 曾林淼 肖建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9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AECOPD的效果及对肌力情况、肌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NIPP...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AECOPD的效果及对肌力情况、肌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肌力评分、肌痛、肌电图、血CK及尿肌酸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H达标率、PaO_(2)达标率、PaCO_(2)达标率、SpO_(2)达标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评分3级比例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5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CK、尿肌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NIPPV治疗AECOPD可有效减少由糖皮质激素引发的肌力下降及肌痛等副作用,降低激素诱发类固醇肌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NIPPV AECOPD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和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月英 李捷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时间和盆底肌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临床收治的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运动管理),每组75例。对两组... 目的探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时间和盆底肌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临床收治的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运动管理),每组75例。对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盆底肌肌力评分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孕妇孕27、36周和产后2周的盆底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36周和产后2周时,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能够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舒缓孕妇不良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瑜伽 生育舞蹈 分娩时间 盆底功能 产程 产妇分娩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富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接受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针对性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53例,术后1周开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 目的探究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接受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针对性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53例,术后1周开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变化。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B组的24.53%,A组盆底肌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全宫切除术 子宫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盆底肌力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秀敏 何建英 +1 位作者 刘美 王秋娴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9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 目的:分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耐受测试、持续收缩、快速收缩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和阴道肌力高于对照组,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改善患者表面肌电评估指标、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肌力评分 Glazer盆底表面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雪 王梦涵 +1 位作者 张艳 张晶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肌力评分及肢体功能Hughes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21、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Hugh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联合IVIG对慢性GB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IVIG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和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丙种球蛋白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炎性因子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雯 程锐 +1 位作者 杨洋 钱爱民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VIS)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患儿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1月入住南京医科大...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VIS)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患儿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1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的PPHN患儿(胎龄≥34周、入院日龄<7 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死亡相关影响因素及入院12 h内各时间段的VIS值等。比较两组患儿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得出VIS与患儿死亡的独立关联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VIS对PPHN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05例PPHN患儿,其中存活组75例,死亡组30例,病死率28.6%(30/105)。死亡组胎龄大于存活组[(39.1±1.8)周比(37.9±2.0)周],1 min Apgar评分低于存活组[8.0(6.0,9.3)分比9.0(8.0,10.0)分],入院12 h内最低PaO2/FiO2低于存活组[40(30,50)比80(60,100)]。在校正了胎龄、1 min Apgar评分、入院12 h内最低PaO2/FiO2后,入院12 h内VIS最大值>27.8与患儿死亡独立相关(OR=23.055,95%CI 4.885~108.80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入院12 h内VIS最大值预测患儿死亡的截断值为27.8,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0%、90.7%,曲线下面积0.828,约登指数0.607。结论VIS可以作为PPHN患儿死亡的早期预测指标,入院12 h内VIS最大值>27.8的PPHN患儿为死亡高危儿,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正性药物评分 持续肺动脉高压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凤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5-0168,共4页
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凯格尔运动(Kegel)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盆底肌恢复治疗的产妇,随机分为①组和②组。①组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②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个月后开展随访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①组干预总效果优于②... 分析盆底康复治疗仪+凯格尔运动(Kegel)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盆底肌恢复治疗的产妇,随机分为①组和②组。①组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②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个月后开展随访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①组干预总效果优于②组(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的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受损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盆底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及乳酸预测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夏秋 王粮山 +4 位作者 李呈龙 邵涓涓 贾明 王红 侯晓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评分(VIS)联合乳酸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因心脏外科术后心源性休克行VA-ECMO辅助的22...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评分(VIS)联合乳酸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因心脏外科术后心源性休克行VA-ECMO辅助的222例成人患者病例资料。根据ECMO运行24 h的VIS及乳酸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四组:组1(59例):VIS≤14.5,乳酸≤2.45 mmol/L;组2(17例):VIS>14.5,乳酸≤2.45 mmol/L;组3(90例):VIS≤14.5,乳酸>2.45 mmol/L;组4(56例):VIS>14.5,乳酸>2.45 mmol/L。分析四组住院病死率、ECMO成功脱机率等临床结局,Kaplan-Meier法分析四组患者60天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VIS、乳酸与住院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8.6%、58.8%、63.3%及71.4%(P<0.001),ECMO成功脱机率分别为88.1%、88.2%、58.9%及33.9%(P<0.001),组1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及ECMO成功脱机率较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1患者的60天累计生存率较其他三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HR=1.03,95%CI:1.01~1.05,P=0.001)、女性(HR=1.87,95%CI:1.27~2.76,P=0.002)、ECMO运行24 h的VIS(HR=1.02,95%CI:1.00~1.05,P=0.020)及乳酸值(HR=1.12,95%CI:1.08~1.16,P<0.001)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对于VA-ECMO辅助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联合评估上机24 h的VIS和乳酸值对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ECMO辅助24 h后可减少血管活性药量至VIS≤14.5及乳酸值降至≤2.45 mmol/L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药物评分 乳酸值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 预后
原文传递
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瑾 刘文辉 陈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水中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和康复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徒手肌力(MMT)评分、屈曲角度、伸直角度、活动范围,及康复治疗后两组伸直角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的HSS评分和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7. 30±13. 01 vs 58. 16±12. 37,t=3. 012,P=0. 004; 60. 03±6. 65 vs 56. 21±6. 71,t=2. 392,P=0. 019],屈曲角度和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114. 54±11. 60)°vs (101. 58±12. 01)°,t=4. 592,P=0. 000;(111. 53±12. 30)°vs (98. 57±21. 27)°,t=3. 121,P=0. 003]。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4. 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 71%(χ^2=8. 929,P=0. 003)。结论水中步行训练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中,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肌力的恢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的综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步行训练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徒手肌力评分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邬晓敏 章烨 +1 位作者 李蔚 张斌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6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放疗联合贝伐单抗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放疗联合贝伐单抗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药物安全性(不良反应)、肌力评分、生存率和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肌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鼻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瘤周水肿和瘤体体积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瘤周水肿及瘤体体积明显减小(P<0.05)。结论贝伐单抗应用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可实施性,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肺癌脑转移 肌力评分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宁 胡玉莲 刘兰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盆底...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评分及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a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力干预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干预前的PFDI-20、ICIQ-SF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FDI-20、ICIQ-SF评分分别为(10.08±2.11)分、(28.76±4.02)分,低于对照组的(14.53±2.45)分、(40.22±4.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盆底肌力评分 尿失禁
原文传递
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卓文 顾莺 张玉侠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压疮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57例心内直视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患儿的围术期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入院诊断、术前营养状况、术中情况、体外循环相关指标以及在监护室观察期间的相关指标...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压疮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57例心内直视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患儿的围术期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入院诊断、术前营养状况、术中情况、体外循环相关指标以及在监护室观察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对所有可能导致压疮发生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有15例(9.55%)发生压疮,其中Ⅰ期13例,Ⅱ期1例,怀疑深部组织损伤1例。不同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体位、术后水肿情况、镇静药物使用情况、肌松药物使用情况、体外循环最低肛温、术后SpO2以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患儿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SpO2以及镇静药物的使用是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80,0.066,11.762)。结论心内直视术后患儿属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对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10分、术后SpO2<0.95以及在监护期间使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尽早启动压疮评估及预防机制,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患儿 体外循环 压疮 正性药物评分 镇静药物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馨仁 曾晓英 梁美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包括医院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及社区护... 目的:探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分层护理干预,包括医院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肌力评分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进行评定,对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肌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社区分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分层护理 脑卒中 肌力评分 主观幸福感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