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苷A通过JNK/MAPK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岳尧 张民 杨家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4-1151,共8页
背景:研究证实肉苁蓉苷A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对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尚缺少研究。目的:探讨肉苁蓉苷A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提... 背景:研究证实肉苁蓉苷A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对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尚缺少研究。目的:探讨肉苁蓉苷A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提取与培养4-6周龄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中的骨髓巨噬细胞,采用CCK-8毒性实验检验不同浓度的肉苁蓉苷A(5,10,20,40,80,160μmol/L)对骨髓巨噬细胞的毒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不同浓度的肉苁蓉苷A干预破骨细胞的分化情况,确定药物的有效干预浓度。将实验分为阳性对照组、肉苁蓉苷A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μmol/L),细胞贴壁后各组均加入50 ng/m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分化,肉苁蓉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相应剂量的肉苁蓉苷A进行干预。采用肌动蛋白环鬼笔环肽染色和DAPI染色检测肉苁蓉苷A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骨磨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肉苁蓉苷A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JNK/MAPK通路上下游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DC-STAMP、Nfatc-1、Ctsk和c-Fos等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肌动蛋白环染色和骨陷窝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肉苁蓉苷A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功能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显著抑制作用;②RT-qPCR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肉苁蓉苷A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DC-STAMP、Nfatc-1、Ctsk和c-Fos等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肉苁蓉苷A高剂量组的降低效果更加显著;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剂量肉苁蓉苷A干预10,20,30和60 min时显著抑制p-JNK蛋白的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肉苁蓉苷A低、中、高剂量组显著抑制Nfatc1和c-Fos蛋白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④结果说明,肉苁蓉苷A能够通过降低p-JNK蛋白水平,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和破骨细胞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苷A 破骨细胞 MAPK JNK RANKL RANK 骨质疏松 苯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苷对C17.2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覃威 魏维 +1 位作者 许茜 蔡晶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2期263-265,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肉苁蓉苷对C17.2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按1∶3传代。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C17.2,分为给药组0.0625mg·m L-1、0.125mg·m L-1、0.25mg·m L-1和空白组,培... 目的观察肉苁蓉苷对C17.2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按1∶3传代。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C17.2,分为给药组0.0625mg·m L-1、0.125mg·m L-1、0.25mg·m L-1和空白组,培养24h。镜下观察C17.2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噻唑蓝(MTT)法和Brdu免疫标记检测细胞的活性及增殖能力。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各组神经干细胞的活性均有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u免疫标记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肉苁蓉苷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能成为神经康复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苷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苷F通过AMPK/ACC通路抑制C2C12细胞成脂分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梦玲 汤泽玲 +3 位作者 朱维良 徐志建 张勇 龚张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苷F(Cis)抑制C2C12细胞成脂分化的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C2C1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is低(1μmol/L)、中(10μmol/L)、高剂量(10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的动态变化;qRT-PCR... 目的探讨肉苁蓉苷F(Cis)抑制C2C12细胞成脂分化的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C2C1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is低(1μmol/L)、中(10μmol/L)、高剂量(10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的动态变化;qRT-PCR检测生肌决定因子(Myo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结蛋白(Desmin)蛋白表达。结果各剂量Cis作用72h对C2C12细胞无明显毒性。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脂滴在d8时显著增加,PPARγmRNA和AC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yod mRNA和AMPK、Desm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is干预后,C2C12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PPARγmRNA表达下调,Myod mRNA表达上调,10μmol/L Cis作用8天可显著下调ACC蛋白表达,上调AMPK、Desmin蛋白表达(P<0.05)。结论Cis可能通过调控AMPK/ACC通路抑制C2C12细胞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肉苁蓉苷F 成脂分化 脂质沉积 补肾中药
原文传递
肉苁蓉苷A通过TGF-β1/VEGF通路对放射性肺炎小鼠肺部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东风 杨东明 +1 位作者 冯云枝 杨明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苷A对放射性肺炎小鼠肺部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X射线照射复制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同时给予肉苁蓉苷A,30 d后处死小鼠,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肺匀浆抗氧化酶、氧化产物和炎症因子的含... 目的:探究肉苁蓉苷A对放射性肺炎小鼠肺部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X射线照射复制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同时给予肉苁蓉苷A,30 d后处死小鼠,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肺匀浆抗氧化酶、氧化产物和炎症因子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TGF-1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1β/VEG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肉苁蓉苷A能显著抑制放射诱导的凋亡小体的形成,能明显升高肺匀浆抗氧化酶GSH-PX、T-Aoc及SOD的浓度,降低氧化产物MDA浓度;同时,肉苁蓉苷A还能显著降低肺匀浆炎症因子IL-6和IL-1β浓度,促进IL-10分泌。此外,肉苁蓉苷A能显著减少模型小鼠肺组织TGF-β1的阳性表达,降低TGF-β1、VEGF和VEGFR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肉苁蓉苷A能抑制放射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其机制与TGF-1β/VEGF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苷A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抗小鼠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郝梅 李红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4,327,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Cistanche phenylethanol glycosides,CPhGs)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PhGs高剂量组(7...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Cistanche phenylethanol glycosides,CPhGs)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PhGs高剂量组(700 mg/kg)、CPhGs中剂量组(350 mg/kg)、CPhGs低剂量组(175 mg/kg)和氟西汀组(15 mg/kg)。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神经递质水平、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分析小鼠海马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密度,以及类Toll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PhGs能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提高糖水偏好率和减少不动时间,显著增强了小鼠血清中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抑制海马中炎症介质和因子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CPhGs可增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密度,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CPhGs减少炎症小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是降低海马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综上所述,CPhGs对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该研究为其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苯乙醇 抑郁 神经炎症反应 星形胶质细胞 TLR4/NF-κB/NLRP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成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
6
作者 翟为民 王旭星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荒漠肉苁蓉饮片与管花肉苁蓉饮片之间的差异性化合物为肉苁蓉苷A、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其中松果菊苷是两者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毛蕊花糖苷。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P<0.01),而在样本中并未检出肉苁蓉苷A。结论: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差异,肉苁蓉苷A可作为荒漠肉苁蓉的潜在差异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两者共有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肉苁蓉含量测定项的指标性成分,分别制定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2个成分合计的含量限度,体现了标准的客观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苁蓉 管花苁蓉 肉苁蓉苷A 异毛蕊花糖 松果菊 毛蕊花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苷A对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ELV)下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江子耀 徐阳 +2 位作者 王嘉龙 隋宏书 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研究肉苁蓉苷A(C.A)对精索静脉曲张(VC)诱导的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干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抽杆法”建立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将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生理盐水)、模型组(VC+生理盐水)各6只,低干预组(VC+10mg... 研究肉苁蓉苷A(C.A)对精索静脉曲张(VC)诱导的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的干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抽杆法”建立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将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生理盐水)、模型组(VC+生理盐水)各6只,低干预组(VC+10mg·kg-1 C.A灌胃)、中干预组(VC+50mg·kg-1 C.A灌胃)、高干预组(VC+100mg·kg-1 C.A灌胃)各8只。精索静脉曲张造模过程持续6周,继之不同剂量C.A治疗3周后,收集大鼠睾丸与附睾组织。HE染色后组织学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结构,观测并计算睾丸生精小管退化率。检测附睾尾部精子活率。结果:假手术组与手术组相比,后者6周和9周后生精小管退化率升高(P<0.05),附睾尾部精子活率后者显著低于前者(P<0.01)。与手术组相比,低中高浓度肉苁蓉苷A治疗组对生精小管退化率均具有保护作用,高干预组(VC+100mg·kg-1 C.A灌胃)效果最好。中干预组(VC+50mg·kg-1 C.A灌胃)对附睾尾部精子活率具有保护作用,差异显著(P<0.05)。结论:肉苁蓉苷A对精索静脉曲张诱导的睾丸生精功能损伤具有干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肉苁蓉苷A 睾丸功能损伤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璐 张士滨 +3 位作者 吕雪 杨占君 贾建新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1332,共12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 苁蓉 细胞凋亡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王璐 郭霞 +4 位作者 马尚佳 雍雯 于文龙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8,共10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s,GCs)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肉苁蓉总苷(GCs)组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通过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贴纸去除实验、平衡杆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大鼠感觉和运动能力,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探究各组大鼠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3,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撕掉贴纸和通过平衡杆时间显著增加(P<0.05),运动能力减退,梗死面积增大,神经元减少,凋亡细胞增多,Bax、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Bax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GCs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减小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凋亡,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Bcl-2/Bax的表达(P<0.05)。结论G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稳态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源慧 亓照耀 +4 位作者 刘金存 孙红光 齐鑫鑫 从美丽 刘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6-704,共9页
目的:利用Lieber-Decarli液体酒精饲料构建小鼠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模型,探究肉苁蓉苯乙醇苷(Cistanche deserticola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CPhGs)对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代谢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C57... 目的:利用Lieber-Decarli液体酒精饲料构建小鼠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模型,探究肉苁蓉苯乙醇苷(Cistanche deserticola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CPhGs)对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代谢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700 mg·kg^(-1) CPhGs组、模型组、模型+175 mg·kg^(-1) CPhGs组、模型+350 mg·kg^(-1) CPhGs组和模型+700 mg·kg^(-1) CPhGs组,每组8只。基于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NIAAA)法构建小鼠ALD模型,建模成功后,不同浓度CPhGs灌胃给药,持续14 d。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情况。用比色法检测肝脏匀浆中TG,TC,HDL-C和LDL-C含量。采用WB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蛋白量表达。结合LC-MS/MS技术对肝脏进行类靶向脂质代谢检测,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模型+700 mg·kg^(-1) CPhGs组小鼠血清AST,ALT,TG,TC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升高。HE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模型+700 mg·kg^(-1) CPhGs组肝脏脂滴蓄积明显降低。Western blot (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模型+700 mg·kg^(-1) CPhGs组PPARα蛋白表达量增加。脂质代谢共筛选出16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显示CPhGs主要通过调节甘油磷脂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和磷酸肌醇代谢等代谢通路改善小鼠ALD。结论:CPhGs可以通过促进PPARα表达、增加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类物质合成,调控相关脂质代谢通路,改善ALD脂质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苯乙醇 酒精性肝病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冲 耿若愚 +3 位作者 杨建华 居博伟 文丽梅 胡君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5-1372,共8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CPhGs)对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方法 UHPLC-QE-MS法分析CPhGs化学成分,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核心成分,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DKD相关靶点,获得共同靶标后使...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CPhGs)对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方法 UHPLC-QE-MS法分析CPhGs化学成分,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核心成分,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DKD相关靶点,获得共同靶标后使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通路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CPhGs核心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DKD模型,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1 mg/kg)组和CPhGs高、中、低剂量(500、250、125 mg/kg)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6周,观察一般情况,每周称定体质量并检测血糖;末次给药后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总量(24-UTP);腹主动脉取血并处死,分离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SOCS3蛋白表达。结果 UHPLC-QE-MS技术共检测得到699种成分,经筛选后获得CPhGs核心成分16种,相关靶点323个,CPhGs与DKD共有靶点99个,关键靶点为STAT3、SRC、EGFR等。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51条信号通路,显示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可能在CPhGs治疗DKD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PhGs能增加DKD大鼠体质量(P<0.01),减少饮水量(P<0.01),调节糖脂代谢,降低24-UTP、BUN水平(P<0.01),改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肾组织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P<0.01),提高SOCS3蛋白表达(P<0.01)。结论 CPhGs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DKD,可能通过抑制DKD大鼠肾脏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苯乙醇 糖尿病肾病 UHPLC-QE-MS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12
作者 张士滨 王璐 +5 位作者 李浩 孙毅红 宋嵬 闫旭升 王艳国 贾建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19,36,共7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是否通过调控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平台对照组(PC)、模型组(Model)、肉苁蓉总苷组(GCs)、艾司唑仑组(Est)。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是否通过调控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平台对照组(PC)、模型组(Model)、肉苁蓉总苷组(GCs)、艾司唑仑组(Est)。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大鼠睡眠剥夺模型,使用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分别检测大鼠空间认知功能和情绪变化,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数量的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突触素(SYN)、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学习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5),GCs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的运动路程和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5),静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焦虑情绪增加。给予GCs治疗后,运动路程和站立次数减少(P<0.05),静止时间增加(P<0.05),焦虑情绪得到改善。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表明,Model组大鼠BDNF、SYN和PSD-95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GCs治疗后,可以显著上调BDNF、SYN和PSD-95的表达量(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调控突触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影响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 海马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焦虑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Aβ_(1-42)寡聚体诱导的HT22细胞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13
作者 郭鹏程 赵婧 +6 位作者 张士滨 王储 徐晗 霍东升 闫旭升 杨占君 贾建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12,共7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GCs)对Aβ_(1-42)寡聚体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构建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大鼠血清组和GCs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记录各组细胞...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GCs)对Aβ_(1-42)寡聚体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构建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白大鼠血清组和GCs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记录各组细胞形态、活力以及突触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突触长度明显缩短、胞体较小、形态较差、凋亡细胞增多,细胞活力有所下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PSD-95和NMDAR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和空白大鼠血清组相比,GCs给药组的细胞突触长度、密度和细胞活力(P<0.05)均有所恢复,凋亡细胞的数量减少,BDNF、突触素(SYN)、PSD-95和NMDA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MDAR1和PSD-9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GCs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AD细胞模型的突触可塑性,改善AD模型细胞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鼠海马神经元 苁蓉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高原肺水肿模型大鼠的影响
14
作者 曙丽盼·木拉提 江荣松 +1 位作者 张伟怡 陶义存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苯乙醇苷(PhGC)预防给药对高原肺水肿(HAPE)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对低氧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观察PhGC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5(AQP5)和AQP5 mRNA表达量;CCK-8法检... 目的探究肉苁蓉苯乙醇苷(PhGC)预防给药对高原肺水肿(HAPE)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对低氧培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观察PhGC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5(AQP5)和AQP5 mRNA表达量;CCK-8法检测PhGC对低氧培养PASMC增殖情况。结果PhGC能增加AQP5 mRNA和蛋白在HAPE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此外,低氧12 h后可诱导PASMC增殖,PhGC可抑制由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结论PhGC能预防HAPE发生,可能与其增加肺组织中AQP5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苯乙醇 高原肺水肿 水通道蛋白5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苷F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爱芝 林朝展 +2 位作者 赵小宁 卓嘉琳 祝晨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探讨咖啡酸类小分子肉苁蓉苷F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特性。方法:运用荧光光谱(FS)、紫外-可见光谱(UV)和圆二色谱(CD)法探讨了生理条件下肉苁蓉苷F(该化合物为作者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简记为C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 目的:探讨咖啡酸类小分子肉苁蓉苷F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特性。方法:运用荧光光谱(FS)、紫外-可见光谱(UV)和圆二色谱(CD)法探讨了生理条件下肉苁蓉苷F(该化合物为作者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简记为C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计算得到CF-BSA的静态表观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能量转移效率(E),空间距离(r),热力学参数ΔG,ΔH,ΔS,与CF作用前后B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的变化,明确了CF在BSA上的结合位置,分析了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CF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论:CF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可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约为1,25℃时的结合常数Ka为4.36×104L·mol-1,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r为3.09 nm,结合过程主要表现为氢键作用,CF在BSA上的作用位点为site I,Mg2+,Fe3+,Cu2+,Zn2+的存在增强了CF与BSA的结合作用。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CD光谱表明CF对BSA的空间构型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苷F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作用位点
原文传递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肉苁蓉苯乙醇苷对氧化损伤人精子DNA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梁华伦 江秀娟 +1 位作者 黎奔 陈地灵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Fenton’s试剂诱导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化损伤精子模型,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剂量分别为0.1、0.01、0.001μg/m L)保护处理后,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检测... 【目的】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Fenton’s试剂诱导人精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建立氧化损伤精子模型,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剂量分别为0.1、0.01、0.001μg/m L)保护处理后,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分析精子核部DNA的变化情况。【结果】Fenton’s试剂致使人精子细胞核拉曼光谱的强度和峰位移发生显著变化,给予肉苁蓉苯乙醇苷保护处理后,这种变化被抑制,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对氧化损伤人精子DN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苷/药理学 男性不育/中药疗法 拉曼光谱 精子 抗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ACOX1-CPT2基因表达变化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改善作用
17
作者 贾修滨 刘春燕 +2 位作者 刘运超 刘伯言 张颖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 PGCD)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伐他汀[20 mg/(kg·d)]+依折麦布[20 mg...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 Cistanche deserticola, PGCD)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阿伐他汀[20 mg/(kg·d)]+依折麦布[20 mg/(kg·d)]组(A+E)及肉苁蓉苯乙醇苷组[(250、500、1000 mg/(kg·d))](L-PGCD、M-PGCD、H-PGCD),均以高脂饮食(脂肪42%、胆固醇0.15%)饲养,另取14只雄性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12周末,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新鲜肝组织匀浆,ELISA方法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LCAD)等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含量;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个剂量PGCD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TG水平,抑制血清ALT、AST的活性,剂量依赖性地减少FAS含量,显著提升LCAD含量和GSH-Px和SOD活性,并降低MDA和LPO含量。RT-PCR实验显示,PGCD显著升高肝组织ACOX1和CPT2 mRNA表达。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能够通过调控肝组织ACOX1和CPT2基因表达改善肝组织脂质代谢,降低肝组织的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苯乙醇 酰基辅酶A氧化酶1 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 脂质代谢 氧化应激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β-淀粉样肽所致阿尔采末病小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刘凤霞 王晓雯 +2 位作者 罗兰 新华.那比 王雪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 lycosides of c istanche,GCs)对β-淀粉样肽(β-AP)所致阿尔采末病(A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脑室内一次性微量注射β-AP25-35诱发β-AP在脑内的沉积,造成AD小鼠模型。10 d后,一次...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 lycosides of c istanche,GCs)对β-淀粉样肽(β-AP)所致阿尔采末病(A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脑室内一次性微量注射β-AP25-35诱发β-AP在脑内的沉积,造成AD小鼠模型。10 d后,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跳台实验测定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GSH-Px活性;电子显微镜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ax/Bc l-2的表达。结果GCs可提高β-AP所致AD小鼠学习记忆水平;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使脑组织中某些病理改变得到改善;降低脑细胞凋亡率;使Bax的表达减弱,Bc l-2的表达增强。结论GCs对β-淀粉样肽所致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β-AP在脑内的沉积及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肽 自由基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毛新民 王晓雯 +1 位作者 李琳琳 王雪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研究了肉苁蓉总苷(G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作用。结扎冠状动脉后,心肌中SOD、CPK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电图表现为S-T段升高, 大鼠静脉给予GC,5min后再结扎冠脉,结...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研究了肉苁蓉总苷(G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作用。结扎冠状动脉后,心肌中SOD、CPK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电图表现为S-T段升高, 大鼠静脉给予GC,5min后再结扎冠脉,结果GC能明显改善缺血心电图,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提 高心肌组织中的CPK活力,但对SOD和MDA无显著影响,提示GC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 心肌缺血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涛 柳朝阳 +2 位作者 王建杰 王小灵 魏凤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 研究肉苁蓉总苷对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通过 3H- Td 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中性红试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法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放免法测定外周血 IL- 2含量、微... 目的 研究肉苁蓉总苷对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通过 3H- Td 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中性红试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法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放免法测定外周血 IL- 2含量、微量 NAG酶释放法测定 NK细胞活性。结果  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 IL - 2含量、CD4+ T细胞和 CD8+ T细胞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 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 (P<0 .0 5) ;肉苁蓉总苷能提高模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 IL - 2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CD4+ T和 CD8+ T细胞含量 (P<0 .0 5)。结论 肉苁蓉总苷明显增强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免疫机能 ,使其恢复或接近了青年小鼠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 D-半乳糖 衰老 动物模型 小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