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酸盐絮凝剂絮凝处理含油废水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洋 张珊慧 +1 位作者 陈武 费伯成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测定废水添加絮凝剂前后Zeta电位变化、判别絮凝剂与废水胶粒结合键型、观察絮体的微观结构及测定絮体特性参数与絮凝剂及搅拌条件的变化关系,对合成的7种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定性定量探讨。结果表明,系列聚硅酸盐絮凝... 采用测定废水添加絮凝剂前后Zeta电位变化、判别絮凝剂与废水胶粒结合键型、观察絮体的微观结构及测定絮体特性参数与絮凝剂及搅拌条件的变化关系,对合成的7种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定性定量探讨。结果表明,系列聚硅酸盐絮凝剂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废水Zeta电位显著降低,絮凝剂中Mn、B的引入可使絮体强度增强;絮凝剂絮凝性能是絮体多个参数综合的结果,絮体粒径的大小与絮体强度不成正相关,絮体粒径的大小不是决定除浊率的唯一因素,絮体粒径分布集中、强度因子大的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因此进行水处理时须综合考虑。聚硅酸盐絮凝剂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效果好,是絮凝剂吸附电中和/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沉淀网捕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含油废水处理 絮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絮凝剂在炼厂反冲洗排污水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强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10期94-97,共4页
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工业循环冷却水悬浮物、浊度和油含量较高,旁滤装置内的石英砂填料易被大量油污堵结,清理困难,造成旁滤器超负荷运行,水质恶化,系统进行排水、补水置换,循环水浓缩倍数维持在2.8左右运行,有时浓缩倍数仅为1.8。以该厂... 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工业循环冷却水悬浮物、浊度和油含量较高,旁滤装置内的石英砂填料易被大量油污堵结,清理困难,造成旁滤器超负荷运行,水质恶化,系统进行排水、补水置换,循环水浓缩倍数维持在2.8左右运行,有时浓缩倍数仅为1.8。以该厂某一循环水场为例,其循环量为12000m3/h,排污水量约为110m3/h,水质中悬浮物含量较高,一般为30~100mg/L,但Ca2+、Mg2+、Fe3+、SO42-、Cl-等有害离子含量均较低,对这部分高浊度和悬浮物含量的排放废水进行处理,改善水质状况后返回循环水系统,可达到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节约补充水、减少排污的多重效果。以炼油厂循环水系统的反冲洗排污水为原水,通过测定絮凝剂对废水的浊度、油及COD的去除率,对自制聚硅酸盐絮凝剂系列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自制絮凝剂单独加入时的最佳加剂量和与聚铝复配时的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循环水系统反冲洗排污水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聚硅酸盐絮凝剂的合成及处理压裂返排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南 雒鹏飞 +1 位作者 童志明 陈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了得到处理压裂返排液的优良絮凝剂,采取共聚法分别合成聚硅酸硫酸钛(PTSS)、聚硅酸硫酸钛铝(PTAS)、聚硅酸硫酸钛铁(PTFS)。考察了n(金属)∶n(硅)、n(钛)∶n(金属)、熟化时间、投加量对合成絮凝剂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取正交实验得到... 为了得到处理压裂返排液的优良絮凝剂,采取共聚法分别合成聚硅酸硫酸钛(PTSS)、聚硅酸硫酸钛铝(PTAS)、聚硅酸硫酸钛铁(PTFS)。考察了n(金属)∶n(硅)、n(钛)∶n(金属)、熟化时间、投加量对合成絮凝剂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取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PTAS的处理效果最好,去浊率为99.28%,TOC去除率为69.63%,COD去除率为78.51%。絮凝剂的结构、形貌、絮凝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中有Ti—O—Si键、Al—O—Si键和Fe—O—Si键形成,絮凝剂的表面结构显著改变,孔隙度增大;PTAS产生的絮体尺寸及分形维数更大,因此其絮凝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聚硅酸盐絮凝剂 絮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剑锋 刘信源 +1 位作者 孙慧芳 程芳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6,24,共6页
絮凝沉淀在水处理中广泛使用,其核心在于絮凝剂的性能。聚硅酸盐类絮凝剂作为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桥架作用,其在除浊、除色和去除有机物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合论述了聚硅酸盐絮凝剂... 絮凝沉淀在水处理中广泛使用,其核心在于絮凝剂的性能。聚硅酸盐类絮凝剂作为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电中和能力和吸附桥架作用,其在除浊、除色和去除有机物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合论述了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探讨了絮凝剂制备的改性方法、归纳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聚硅酸盐类絮凝剂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改性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艳 葛英勇 李铭 《四川化工》 CAS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对近年来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韩迪 王九思 +1 位作者 刘剑 孔爱平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与普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很多优点,近年来受到过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开发应用,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通过对几种高分子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制备方法、特点、发展现状及...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与普通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很多优点,近年来受到过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开发应用,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开发成了研究热点。通过对几种高分子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介绍,分析了它们的制备方法、特点、发展现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废水处理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邱俊明 邱祖民 《江西化工》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就铁对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改性 聚硅酸盐絮凝剂 研究进展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晓 唐朝春 《江苏科技信息》 2010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聚硅酸盐类的研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根据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不同组成,分析了各类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优点,并对今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艳 葛英勇 李铭 《杭州化工》 CAS 2005年第1期3-6,18,共5页
对近年来聚硅酸类絮凝剂的研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今后聚硅酸类絮凝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研究进展 综合评述 发展方向 水处理 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剑军 徐毅 《硅铝化合物》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研制与发展所经历的4个阶段,概略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分析了各类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优点,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应重点开展:制备新工艺研究,提高产品的... 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研制与发展所经历的4个阶段,概略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分析了各类聚硅酸盐絮凝剂的优点,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应重点开展:制备新工艺研究,提高产品的絮凝及稳定性能;聚硅酸与金属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探讨絮凝机理;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确定水处理中的最佳应用条件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研究进展 硅酸 聚合硅酸盐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燕 汪涵 张福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04年第1期20-20,15,共2页
聚硅酸盐类絮凝剂是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根据所加入的金属离子的主要成分可分为聚硅酸铝盐、聚硅酸铁盐和含多种金属的聚硅酸盐。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金属离子 硅酸铁盐 硅酸铝盐
原文传递
Study on coagulation property of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s in low turbidity 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海燕 崔福义 +1 位作者 赵庆良 马超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4年第6期721-726,共6页
In order to remove the low turbidity present in surface water, a novel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 was used to treat the raw water taken from Tanjiang Ri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l/Fe ... In order to remove the low turbidity present in surface water, a novel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 was used to treat the raw water taken from Tanjiang Ri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l/Fe molar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plex compound formed by polysilicic acid, aluminium and ferric salt (PAFS) showed that PAFS with Al/Fe ratio of 10:3 seemed to have the best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in removing turbidity and colo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olymerization time of 15 d, sedimentation time of 12 min, and pH of 6?8, PAFS with Al/Fe molar ratio of 10:3 had the best coagulation efficiency and lowest residual Al concentration. The turbid- ity decreased from 23.8 NTU to 3.23 NTU and the residual Al concentration was only 0.165 mg/L in the product water. It could be speculated that colloidal impurities and particulate Al were removed by adsorption bridging and electrical neu- tralization of long chain inorganic polymer coagu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ble water treatment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 Coagulation property Residual alumin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