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凯 郝晓东 +1 位作者 黄渝鸿 周德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4-17,共4页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R分析。将所制备的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当用量仅为环氧树脂用量2%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核壳型聚合物粒子 橡胶弹性体 热塑性树脂 刚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粒子在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严希康 朱留沙 董建春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就亚微米和单粒径两种新型的聚合物粒子在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如免疫分析、药物载体、真核细胞。
关键词 亚微米 聚合物粒子 生物化学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形聚合物粒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安 刘楠楠 +5 位作者 姜引水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 王红兵 姚坤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共9页
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功能性,非球形粒子作为构建单元不仅可以体现材料本身的内在性能,而且其新颖的粒子堆积类型,改善了材料性能,赋予材料更多的应用潜能。非球形粒子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能,用作生物材料的自组装构造单元,悬浮液流变性... 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功能性,非球形粒子作为构建单元不仅可以体现材料本身的内在性能,而且其新颖的粒子堆积类型,改善了材料性能,赋予材料更多的应用潜能。非球形粒子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能,用作生物材料的自组装构造单元,悬浮液流变性能的调控,制备皮克林乳液和复合材料的设计。本文综述了种子聚合法、高分子溶液混合法、机械拉伸法、微粒聚集法、微流体法和模板法等合成非球形粒子的方法,论述了非球形粒子在Pickering乳化剂,光子晶体和有序多孔材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聚合物粒子 种子聚合 微流体法 模板法 微粒聚集法 高分子溶液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制备异形聚合物粒子 被引量:4
4
作者 项爱民 杜中杰 +1 位作者 乔金梁 励杭泉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 ,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 (PBA)的异形粒子 ,通过在连续相中引入聚合物隔层 ,大大提高了浓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探讨了隔层种类对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并研究了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和交联剂用量对PBA粒子... 采用浓乳液双相聚合方法 ,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 (PBA)的异形粒子 ,通过在连续相中引入聚合物隔层 ,大大提高了浓乳液聚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探讨了隔层种类对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并研究了浓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和交联剂用量对PBA粒子异形程度的影响 ,并结果表明 ,浓乳液双相聚合过程中 ,分散相体积分数越高 ,交联剂用量越高 ,PBA粒子的异形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乳液 聚合方法 异形 聚合过程 聚合物粒子 PBA 分散相 聚丙烯酸丁酯 体积分数 连续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工程塑料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晓华 于德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3-25,共3页
介绍了核 -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组成、制备方法及用途 ,概述了其作为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对工程塑料的改性 ,探讨了核
关键词 核-壳聚合物粒子 工程塑料 抗冲改性剂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青林 胡惠仁 《国际造纸》 2005年第4期16-21,26,共7页
介绍了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制备、性能和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可用作增强剂、助留剂、涂料、浸渍剂和防油剂等。通过大量实验阐述了这种多功能助剂的良好效果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合物粒子 造纸助剂 增强剂 助留剂 涂料 浸渍剂 防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聚合物粒子与赖氨酸的相互作用
7
作者 严希康 朱留沙 +2 位作者 董建春 吴树森 周文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研究了低浓度下(<20g/L)L-赖氨酸与亚微米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相互作用,发现其吸附等温线为极化模型吸附等温线,可用deBoerZwikker公式关联,表现为多分子层吸附。这与(商品)L-赖氨酸在亚毫米阳离子交换树... 研究了低浓度下(<20g/L)L-赖氨酸与亚微米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相互作用,发现其吸附等温线为极化模型吸附等温线,可用deBoerZwikker公式关联,表现为多分子层吸附。这与(商品)L-赖氨酸在亚毫米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单分子层的Langmuir等温线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 聚合物粒子 赖氨酸 离子交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粒子
8
作者 刘虎 易昌凤 徐祖顺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成功合成原子转移自由基用的引发剂,并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法,以此引发剂制备出聚合物粒子.用红外光谱(FT-IR)对引发剂及聚合物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光子相关光谱(PC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 成功合成原子转移自由基用的引发剂,并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法,以此引发剂制备出聚合物粒子.用红外光谱(FT-IR)对引发剂及聚合物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光子相关光谱(PC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粒子的形貌、粒径和粒径分布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粒子大小均一,小于100 nm,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乳液聚合 聚合物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粒子凝聚成膜涂料
9
作者 李桂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成膜物的成膜方式多样化为研究涂料成膜机理和预测性能开创了新思路。按涂料成膜机理分述环境友好涂料示例,展示出涂料配方设计的综合概括性、理论指导性、实践可行性和系统规律性。聚合物粒子凝聚成膜涂料配方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涂料... 成膜物的成膜方式多样化为研究涂料成膜机理和预测性能开创了新思路。按涂料成膜机理分述环境友好涂料示例,展示出涂料配方设计的综合概括性、理论指导性、实践可行性和系统规律性。聚合物粒子凝聚成膜涂料配方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涂料配方设计原则、涂料组成的确定和涂料示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方式 聚合物粒子凝聚 配方设计 涂料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稀释超细聚合物粒子乳液、其制备及其涂料:JP2003-3 037
10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3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水稀释 超细聚合物粒子乳液 制备 涂料 核—壳聚合物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PMMA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合成(英文)
11
作者 杨岭 程珏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6,共1页
用负离子聚合技术合成出聚丁二烯,将其乳化成核,再用乳液聚合法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合成了以聚丁二烯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
关键词 乳液聚合 核-壳聚合物粒子 负离子聚合 聚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磁含量磁性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
1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9,共1页
一种高磁含量磁性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和医学领域。本发明首先合成油酸包缚的Fe3O4粒子的辛烷分散液,其次通过细乳化制备水基磁性聚集体胶束,将油酸包缚的Fe3O4粒子的辛烷分散液在水相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十... 一种高磁含量磁性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和医学领域。本发明首先合成油酸包缚的Fe3O4粒子的辛烷分散液,其次通过细乳化制备水基磁性聚集体胶束,将油酸包缚的Fe3O4粒子的辛烷分散液在水相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乳剂细乳化,再蒸去辛烷后,得到表面由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双层覆盖的水基磁性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制备方法 磁性 含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 FE3O4 乳化剂 医学领域 双层覆盖 分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2-632,共1页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制备方法 乙烯基芳烃 粘性物质 聚苯乙烯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14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86,共1页
本发明提出可以解决来自悬浮聚合工艺的细粉问题、来自乳液聚合工艺的干燥时节能问题的成型用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及其制造方法。采用悬浮聚合制造的平均粒径50~500μm的聚合物粒子100质量份,用乳液聚合物22~100质量份包覆。通过悬浮聚... 本发明提出可以解决来自悬浮聚合工艺的细粉问题、来自乳液聚合工艺的干燥时节能问题的成型用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及其制造方法。采用悬浮聚合制造的平均粒径50~500μm的聚合物粒子100质量份,用乳液聚合物22~100质量份包覆。通过悬浮聚合制得的平均粒径50~500μm的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悬浮液.和通过乳液聚合制得的聚合物胶乳,对悬浮聚合物100质量份,乳液聚合物22~100质量份的比例进行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制造方法 乳液聚合物 悬浮聚合工艺 乳液聚合工艺 平均粒径 聚合物胶乳 节能问题 500 质量 热塑性 悬浮液 细粉 成型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尺寸的TFE聚合物粒子
15
《有机氟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比表面积 均匀尺寸 TFE 聚合物粒子 Daikin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合物粒子组合物及其在防微生物涂料中的应用
16
作者 Lauer Rosemarie palmer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5年第4期11-21,共1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用于防止涂层表面微生物污染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平均粒径1~50 nm的纳米聚合物粒子.纳米聚合物粒子可以官能化以提供其他的性能,改善涂膜的表面性能,减少粒子附着于涂层表面.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组合物 纳米 应用 涂料 涂层表面 微生物污染 平均粒径 表面性能 官能化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表面改性聚合物粒子和纤维的聚氨酯
17
作者 Bernard D. Bauman 刘虹 《橡胶参考资料》 1993年第9期34-38,共5页
1 前言在聚氨酯胶料中混入聚合物粒子和纤维可能是聚氨酯技术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材料工程中的这一新技术使加工者能够制造出高物理性能和/或降低成本的成品。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能/成本比率使聚氨酯比其它材料更有竞争力,从而大大地扩... 1 前言在聚氨酯胶料中混入聚合物粒子和纤维可能是聚氨酯技术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材料工程中的这一新技术使加工者能够制造出高物理性能和/或降低成本的成品。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能/成本比率使聚氨酯比其它材料更有竞争力,从而大大地扩展了聚氨酯材料的市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表面改性 聚合物粒子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Q、AIE聚合物纳米粒子发光性能及其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小琴 梁梨花 +1 位作者 朱尽顺 马明月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探究聚集诱导猝灭(ACQ)型和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PNPs)的发光性能,以及二者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原位包覆ACQ染料尼罗红(NR)和AIE染料四苯基乙烯(TPE),制得ACQ-PNPs和AIE-PNPs。采用重量法、动态... 为探究聚集诱导猝灭(ACQ)型和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聚合物纳米粒子(PNPs)的发光性能,以及二者在喷墨印花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原位包覆ACQ染料尼罗红(NR)和AIE染料四苯基乙烯(TPE),制得ACQ-PNPs和AIE-PNPs。采用重量法、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染料用量对PMMA/NR NPs和PMMA/TPE NPs的最终转化率、颗粒特征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将poly(MMA-co-20%BA)/NR NPs和poly(MMA-co-20%BA)/TPE NPs乳液配制成墨水,用于棉织物的喷墨打印,探究两类墨水在棉织物上的喷墨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分数低于1.5%时,NR和TPE染料对PMMA/NR NPs和PMMA/TPE NPs体系聚合反应最终转化率和纳米粒子尺寸影响均较小,PMMA/NR NPs荧光强度随NR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PMMA/TPE NPs荧光强度与TPE染料近乎呈线性正相关。此外,经poly(MMA-co-20%BA)/NR和poly(MMA-co-20%BA)/TPE NPs墨水喷墨打印后的棉织物,其图案分别呈现出明亮的红色和蓝色荧光。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染料浓度范围内,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得的ACQ和AIE聚合物纳米粒子乳液在喷墨印花领域中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荧光猝灭 聚合物纳米粒子 细乳液聚合 发光性能 喷墨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子界面限域结晶连续化制备大面积MOFs杂化膜
19
作者 安全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0,共1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新型结晶性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道结构,逐渐被用于制备高性能分离膜.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采用不同方法制备MOFs膜,其对溶液体系中物质的分离表现出高渗透性和分离选择性.然而,由于M...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新型结晶性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道结构,逐渐被用于制备高性能分离膜.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采用不同方法制备MOFs膜,其对溶液体系中物质的分离表现出高渗透性和分离选择性.然而,由于MOFs成膜结晶过程通常难以控制,易产生晶界缺陷,膜层较厚(一般为几百纳米至几微米);同时,MOFs结晶材料固有脆性以及在水溶液中结构不稳定性等问题,极大限制了MOFs分离膜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水溶液分离体系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粒子 分离选择性 结构不稳定性 结晶材料 高渗透性 分离膜 分离体系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粒子对环氧树脂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赫玉欣 张丽 +3 位作者 朱伸兵 姚大虎 张志强 张玉清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核壳聚合物(Core-Shell Polymer,CSP)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热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SP粒子对环氧树脂基体热膨胀系数(CTE)的影响。结果表明:CSP粒子壳材料分子链中的羰基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可与环氧分子侧链上的... 采用核壳聚合物(Core-Shell Polymer,CSP)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热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SP粒子对环氧树脂基体热膨胀系数(CTE)的影响。结果表明:CSP粒子壳材料分子链中的羰基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可与环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从而加强了核壳聚合物粒子与环氧树脂的界面作用。随着CSP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改性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相对于纯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的CTE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SP后,其CTE值降低了12.88%。但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上的热膨胀系数均高于纯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核壳聚合物粒子 改性 热膨胀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