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3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的酞菁催化剂 被引量:5
1
作者 鲁宇浩 吴益华 郭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为了降低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的成本,提高直接甲醇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DMFC)中正极催化剂对甲醇渗漏的不敏感性,开发全新的氧还原电催化剂以替代传统的铂(Pt)催化剂的工作正在展开。详细描述了金属酞菁类大环化合物(MPc)代替Pt... 为了降低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的成本,提高直接甲醇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DMFC)中正极催化剂对甲醇渗漏的不敏感性,开发全新的氧还原电催化剂以替代传统的铂(Pt)催化剂的工作正在展开。详细描述了金属酞菁类大环化合物(MPc)代替Pt在PEFC中作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使用和各种MPc构型及处理方法对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对MPc的氧还原电催化机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在PEFC中作为氧还原催化剂的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酞菁催化剂 电介质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电极疏水性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力盛 潘婧 +2 位作者 李瑶 庄林 陆君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本文报道H2-O2型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电极疏水性对放电性能的影响.以季铵化聚砜(QAPS)或自交联型季铵化聚砜(xQAPS)碱性聚电解质(APE)作为隔膜和电极中的电解质(Ionomer)、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疏水添加剂调控催化层疏水性... 本文报道H2-O2型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电极疏水性对放电性能的影响.以季铵化聚砜(QAPS)或自交联型季铵化聚砜(xQAPS)碱性聚电解质(APE)作为隔膜和电极中的电解质(Ionomer)、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疏水添加剂调控催化层疏水性.结果表明,阳极催化层疏水性的增强有利于提升电池放电性能,而阴极催化层疏水性适中时电池性能最优.采用疏水性较强的xQAPS作为电解质并在阳极催化层中添加适量PTFE疏水剂,在60oC和100%相对湿度的条件下,280 mA·cm-2电流密度时,电池最高功率密度达132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催化层 疏水性 季铵化聚砜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洪峰 韩明 +3 位作者 衣宝廉 张新革 张恩俊 葛善海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报道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电极制备方法和温度、压力以及阴极气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SPEFC 固体电解质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交互氢泵法的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堆-30℃启动
4
作者 司德春 蹇季廷 +3 位作者 徐浩森 汪尚尚 王诚 张剑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4-612,共9页
为了在温带、寒带地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研究了含20片单体电池、活性面积为285 cm2的石墨基双极板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短堆的零下启动。开发了基于实车的使用交互氢泵的电源系统;对短堆阳极和阴极同时供应氢气;用低温环境舱来构建-30... 为了在温带、寒带地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研究了含20片单体电池、活性面积为285 cm2的石墨基双极板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短堆的零下启动。开发了基于实车的使用交互氢泵的电源系统;对短堆阳极和阴极同时供应氢气;用低温环境舱来构建-30℃环境;以起始膜—水(分子数)含量、交互电幅值及频率等作为3个控制参数,实现燃料电池短堆-30℃启动;测试了短堆零下启动前后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燃料电池短堆-30℃启动后,中心位置的单体电池可在80 s内温升至0℃;在其余位置,可在200 s内温升至0℃;零下启动前后的极化性能基本无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FC) 石墨基双极板短堆 交互氢泵方法 零下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陈延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7,共7页
综述了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他(PEMFC)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交换膜、膜电极结构及工艺、电催化剂、水和热管理.最后,对我国的PEMFC研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质燃料电池 电池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士法 高连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14,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PEMFC)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 PEMFC的五个主要研究问题 ,比较、分析了 Nafion、聚苯并咪唑 (PBI)膜和其他质子交换膜性能。最后 ,对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燃料电池 研究进展 PEMFC 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Nafion离子复合膜特性研究
7
作者 彭澎 司凤荣 《船电技术》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研究了在ePTFE基材上吸附Nation离子溶液制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单电池特性,透气性,水合作用和水的迁移性能。复合膜的透气性比Nafion112高,但足并未因此降低电池性能,同时可以看到电池性能在膜厚度降低时得到提高。复合膜的水合作... 研究了在ePTFE基材上吸附Nation离子溶液制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单电池特性,透气性,水合作用和水的迁移性能。复合膜的透气性比Nafion112高,但足并未因此降低电池性能,同时可以看到电池性能在膜厚度降低时得到提高。复合膜的水合作用和水的迁移性能与基材土Nafion的担量及膜的厚度有关,随担量的增加而提高,随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Nafion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ION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复合膜 特性研究 聚合物电解质 水合作用 电池性能 电池特性 离子溶液 迁移性能 变化速率 透气性 膜厚度 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燃料
8
作者 刘小鸿 沈慧芳 汤凤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7期56-58,共3页
本文介绍了直接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几种甲氧基燃料包括二甲醚、二甲氧基甲烷、三甲氧基甲烷和甲醇的电化学性能及在电池中反应副产物情况 ,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估计。
关键词 直接聚合物电解质 燃料电池 燃料 甲氧基燃料 二甲醚 二甲氧基甲烷 三甲氧基甲烷 甲醇 电化学性能 反应副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阴极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新朋 蒋淇忠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1,共2页
为了开发替代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PEFC)中用于阴极氧还原的贵金属催化剂 ,同时为了提高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LFDMFC)中阴极催化剂抗甲醇中毒性能 ,基于非贵金属的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大量展开 ,介绍了两类用于PEFC中阴... 为了开发替代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PEFC)中用于阴极氧还原的贵金属催化剂 ,同时为了提高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LFDMFC)中阴极催化剂抗甲醇中毒性能 ,基于非贵金属的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大量展开 ,介绍了两类用于PEFC中阴极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N4 金属大环化合物催化剂和Chevrel相催化剂 ,包括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活性以及催化机理分析等。对LFDMFC抗甲醇中毒的阴极催化剂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燃料电池 阴极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中的水平衡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年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水的生成与排出之间的平衡对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成功运行特别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水平衡方面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湿化设计.模型研究表明,在高电流密度下从膜阴极侧扩散回的水不足以使膜湿润.为了减小膜的欧姆压降,阳极气... 水的生成与排出之间的平衡对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成功运行特别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水平衡方面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湿化设计.模型研究表明,在高电流密度下从膜阴极侧扩散回的水不足以使膜湿润.为了减小膜的欧姆压降,阳极气流必须湿化.并且,当用空气代替纯氧时,阴极气流也必须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 电解质 燃料电池 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清水 张世禹 +2 位作者 张成锟 胡欣超 彭栋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62,共15页
[背景]聚合物电解质(PE)由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柔韧性以及可加工性,成为固态电解质理想材料之一.原位聚合技术能增强电极-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革新传统PE的制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PE的制备.[进展]本文阐述了原位聚合制备PE的最新研究... [背景]聚合物电解质(PE)由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柔韧性以及可加工性,成为固态电解质理想材料之一.原位聚合技术能增强电极-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革新传统PE的制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PE的制备.[进展]本文阐述了原位聚合制备PE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原位聚合工艺制备PE的优缺点,比较了不同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备PE的差异,综述了原位聚合设计PE在离子电导率、机械性能、高电压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等方面的改性方法.[展望]基于上述研究进展,总结了原位聚合制备的PE在锂金属电池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由于各类电解质固有的局限性,研究者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对PE进行改性,为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原位聚合 锂金属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春利 晁泽莹 +1 位作者 刘璐 余文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4-209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Sr^(2+)掺杂后材料仍为萤石结构,且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空位含量。Sr^(2+)掺杂有效降低孔隙率,提高La_(2)Ce_(2)O_(7)质子导体陶瓷样品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La_(1.95)Sr_(0.05)Ce_(2)O_(7-δ)。Sr^(2+)掺杂后材料仍为萤石结构,且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空位含量。Sr^(2+)掺杂有效降低孔隙率,提高La_(2)Ce_(2)O_(7)质子导体陶瓷样品的致密性。在湿润氢气气氛中,700℃时,La_(1.95)Sr_(0.05)Ce_(2)O_(7-δ)的电导率可达到1.2×10^(-2)S·cm^(-1)。制备了不同阴极的燃料电池,与La_(1.95)Sr_(0.05)Ce_(2)O_(7-δ)-La_(0.9)Sr_(0.1)Co_(0.2)Fe_(0.8)O_(3-δ)相比,Sm_(0.5)Sr_(0.5)CoO_(3-δ)-Ce_(0.8)Sm_(0.2)O_(2-δ)作为阴极时,各部分电阻整体降低,性能得到了提升,其单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在700℃时可达到207 mW·cm^(-2),开路电压为0.813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导体 电解质 锶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电解质的制备及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彦贝 王若名 +7 位作者 刘娟 Taimoor Raza 陆玉正 Rizwan Raza 朱斌 李松波 安胜利 云斯宁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3-1362,共10页
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对于提升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SIFC)在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为此,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核-壳结构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O_(2)@LSCF)复合电解质材料,通过对其物相信息、微... 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对于提升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SIFC)在中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为此,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核-壳结构CeO_(2)@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CeO_(2)@LSCF)复合电解质材料,通过对其物相信息、微观形貌及价态演变进行分析,进一步将其作为SIFC电解质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和燃料电池性能,研究核-壳结构异质界面电荷传输及内建电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550℃时,CeO_(2)@LSCF作为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在1.08 V开路电压下,获得942.2 mW·cm^(-2)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作为混合离子和电子导体的SIFC电解质材料,核-壳结构CeO_(2)@LSCF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燃料电池 电解质 核-壳结构 内建电场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侯朝霞 王旭丹 +3 位作者 王悦 孔佑健 高旭 王颢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电解质在电化学储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锂离子电池(LIB)中,液体电解质(LE)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高的离子电导率(10-3 S/cm)和与电极良好的接触。然而,LE中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枝晶生长引起的性能退化严重阻碍了LIB... 电解质在电化学储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锂离子电池(LIB)中,液体电解质(LE)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高的离子电导率(10-3 S/cm)和与电极良好的接触。然而,LE中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枝晶生长引起的性能退化严重阻碍了LIB的实际应用。因此,聚合物电解质(PE)有望取代LE。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虽然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机械性能,但其受温度限制,离子电导率较低,且与电极接触较差,电池循环性较差。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结合两者的优点,被认为是现有有机液体电解质的有效替代品,它可以用来制造更安全的锂电池。对现有聚合物基体的交联、共聚和混合改性——能够提高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GPE在LIB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新型生物基凝胶电解质基体。最后,展望了制造性能优异的基于GPEs的LIB电池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二氧化硅改性聚环氧乙烷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增强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志洪 石雁 +5 位作者 安金钰 郑德一 李龙 欧阳全胜 石斌 邵姣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5-1014,共10页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 通过改性由酸蚀二维蛭石制备的二维二氧化硅,得到带正电荷的二维介孔二氧化硅(PSN+)纳米片,并将PSN+用作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填料。由于PSN+具有丰富的正电荷,PSN^(+)与锂盐解离的阴离子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锂离子的运输,获得较好的锂离子转移数。在50℃时,基于PSN^(+)的SPEs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7.5×10^(-5)S·cm^(-1)),锂离子迁移数为0.30,稳定电压窗为4.41 V。因此,组装后的LiFePO_(4)锂电池在50℃、0.2C下具有优异的初始放电比容量(155.7 m Ah·g^(-1)),在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填料 二维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锂电池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潇 张雅飞 彭顺金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丙烯腈(AN)为单体,聚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PP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丁二腈(SN)增塑的塑性PAN-co-PPGDMA交联聚合物-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 TFSI)复合电解质poly-SN40。研究表明,poly-SN40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0-5.2 V vs Li/Li^(+)... 以丙烯腈(AN)为单体,聚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PP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丁二腈(SN)增塑的塑性PAN-co-PPGDMA交联聚合物-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 TFSI)复合电解质poly-SN40。研究表明,poly-SN40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0-5.2 V vs Li/Li^(+))和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27 mS/cm);组装的锂电池Li/ploy-SN40/LiFePO4的充放电实验表明,在0.5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能够正常、安全地循环使用;电池在0.2 C倍率下室温循环比容量超过133.5 m Ah/g,在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表现出98.3%的优异平均库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丁二腈 塑性交联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舢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 当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在遭受外部冲击时,有毒且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会发生泄露,若采用凝胶态电解质便能避免多种危险。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来解决液态电解质易泄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5种不同基质的凝胶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最早的聚乙烯氧化物(PEO)基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玻璃化转换温度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基凝胶电解质等。对比分析了原位制备与非原位制备方法,包括工艺简单的高能电子束辐射方法、技术成熟的静电纺丝方法等。深入剖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最后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 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SiO_(2)复合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于近中性锌-空气电池
18
作者 裘科 王凤梅 +6 位作者 廖莫愁 朱科润 陈嘉威 张威 夏永姚 董晓丽 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近中性锌-空气电池具有对锌负极良好的沉积/剥离相容性和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稳定性,在长循环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应用前景。然而,液态电解质固有的水分挥发问题和可穿戴设备所需的柔性等需求,限制了这一体系的实际应用。本研究复合了... 近中性锌-空气电池具有对锌负极良好的沉积/剥离相容性和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稳定性,在长循环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应用前景。然而,液态电解质固有的水分挥发问题和可穿戴设备所需的柔性等需求,限制了这一体系的实际应用。本研究复合了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骨架、具有丰富硅羟基的保水添加剂气相SiO_(2)和对二氧化碳稳定的近中性电解液,制备了气相SiO_(2)复合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SiO_(2)-HPE)。所合成的SiO_(2)-HPE聚合程度高,表面孔道丰富且元素分布均匀。SiO_(2)表面丰富的硅羟基通过改变HPE中的氢键网络,加强了对水分子的束缚,SiO_(2)-HPE因此展现出了良好的保水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是一种理想的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基于SiO_(2)-HPE组装的近中性锌-空气电池,在相对湿度为30%的条件下,循环寿命可达200 h。此外,基于SiO_(2)-HPE的柔性近中性锌-空气电池器件在弯曲和剪切等特殊条件下都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并且可作为电源为不同的用电器供电,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电池 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近中性 气相SiO_(2)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的质子导电膜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洪 王宇新 王世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PEMFC)是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的第五代燃料电池 ,以其诸多优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作为电解质的功能高分子膜是这类燃料电池的“心脏”,起着隔离阴阳极、绝缘电子和选择性输运质子的作用。...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PEMFC)是 2 0世纪 6 0年代兴起的第五代燃料电池 ,以其诸多优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作为电解质的功能高分子膜是这类燃料电池的“心脏”,起着隔离阴阳极、绝缘电子和选择性输运质子的作用。它的性能决定着 PEMFC的输出功率、电池效率、成本及应用前景。文中对这类膜材料 (包括全氟磺酸膜、掺杂酸型膜及接枝型磺酸膜等 )的结构、性能及发展现状作了综述 ,并指出在膜材料上的突破将使燃料电池成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聚合物膜材料 质子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宗军 黄成德 王宇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电催化剂的进展,其中包括核/壳结构、中空结构等结构及形状可控的Pt基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及石墨烯、有序介孔碳等新型载体,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PEMFC) 电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