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仑膦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胡晨 姜莹 +3 位作者 陈佳 乔光伟 董文 马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20-4730,共11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牙种植治疗的高风险因素,制备缓释阿仑膦酸钠的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口腔种植手术是当前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热点。目的:制备阿仑膦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表征其缓释性能。方法:(1)采用物理交联...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牙种植治疗的高风险因素,制备缓释阿仑膦酸钠的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口腔种植手术是当前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热点。目的:制备阿仑膦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表征其缓释性能。方法:(1)采用物理交联法制备不同质量比(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分别为3∶7、5∶5、7∶3)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与单纯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膜,通过表征水凝胶膜的形貌、水接触角、力学性能、溶胀率与细胞相容性筛选适宜的水凝胶膜作为阿仑膦酸钠的载体。(2)制备含0,0.4,1.2,2.0 mg/L阿仑膦酸钠的单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4组水凝胶膜共培养,通过CCK-8法与CD44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水凝胶膜的细胞相容性。将载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浸泡于PBS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复合水凝胶膜的药物释放性能。结果与结论:(1)表征结果显示,随着水凝胶膜中聚乙烯醇质量的增加,水凝胶膜的结构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水接触角(均在90°以内)、断裂伸长率与抗压强度增大,平衡溶胀率降低,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均无影响,单纯壳聚糖水凝胶膜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3∶7、5∶5比例复合水凝胶膜不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单纯聚乙烯醇水凝胶膜、7∶3比例复合水凝胶膜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综合以上结果,选择5∶5复合水凝胶膜作为阿仑膦酸钠的载体。(2)CCK-8检测结果显示,含0.4,1.2 mg/L阿仑膦酸钠组复合水凝胶膜无细胞毒性;CD44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含0.4 mg/L阿仑膦酸钠组复合水凝胶膜不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含1.2,2.0 mg/L阿仑膦酸钠组复合水凝胶膜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含0.4,1.2,2.0 mg/L阿仑膦酸钠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在最初6 h内爆发性释放阿仑膦酸钠,此后均匀稳定地释放阿仑膦酸钠,释放时间达96 h以上。(3)结果表明,5∶5比例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阿仑膦酸钠的缓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水凝 复合水凝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瓜尔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形状记忆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唐言 严娇 +6 位作者 王犁 安鹏 颜贵龙 来婧娟 李振宇 周利华 武元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通过共混和冻融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瓜尔胶(CMG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复合导电水凝胶,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手段对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与研究。利用CMGG/P... 通过共混和冻融的方法制备了羧甲基瓜尔胶(CMGG)/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复合导电水凝胶,并用万能拉伸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手段对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功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与研究。利用CMGG/PVA/PAM之间的氢键作用制备的复合导电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可达0.38 MPa。NaCl的加入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导电性能,CMGG的加入也使水凝胶具有形状记忆以及离子印迹的功能,且提高了水凝胶的电导率(6.19 ms·cm^(-1))。同时,利用该水凝胶制备了一种简单的应变传感器,其可有效地检测人体的微小运动。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压缩应变敏感性,可以实现在水凝胶上的信息加密及解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瓜尔(CMGG) 聚乙烯醇(pva) 导电水凝 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且快速自修复双交联结构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研究
3
作者 曾龙华 张亿丹 +4 位作者 尧静萍 钟程萱 谢舒勇 戴胜平 刘诚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研究以构建高强度、高韧性的自修复水凝胶为目标。利用PVA和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作为第一物理交联网络,PVA和硼酸分子之间的动态硼酸脂键作为第二化学交联网络,形成一种双交联结构AR/PVA-B水凝胶。AR/PVA-B水凝胶表现出杰出的机械性能... 本研究以构建高强度、高韧性的自修复水凝胶为目标。利用PVA和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作为第一物理交联网络,PVA和硼酸分子之间的动态硼酸脂键作为第二化学交联网络,形成一种双交联结构AR/PVA-B水凝胶。AR/PVA-B水凝胶表现出杰出的机械性能(断裂伸长率631.2%,最大应力为24.6 k Pa)和优异的自修复性能(无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室温5 min实现94.5%自修复效率)。此外基于自修复性能水凝胶还表现出优秀的重铸性能。本研究为电子皮肤应用中的高强度和快速自修复性能的PVA水凝胶制备提供理论支持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 双网络结构 高强度 自修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修复兔骨软骨缺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武 樊晓磊 +2 位作者 谢杰 胡懿郃 曾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9,共8页
背景:关节骨软骨缺损是目前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修复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为基础的复合水凝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其物理学特征,验证... 背景:关节骨软骨缺损是目前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修复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为基础的复合水凝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其物理学特征,验证其植入体内后的组织相容性及细胞黏附增殖能力,探讨其对兔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圆柱状多孔聚乳酸支架(孔径分别为1.2,1.4,1.6,1.8 mm),再将聚乙烯醇及羟基磷灰石混合乳液灌入聚乳酸支架中,经过冻融及二氯甲烷溶解后制成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然后将胶原-壳聚糖-明胶混合液灌入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中,利用京尼平进行交联,最后经乙醇清洗及冷冻干燥制成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表征4组水凝胶的物理学特征,筛选性能最优的水凝胶进行后续实验。将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水凝胶、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分别植入SD大鼠皮下,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观察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状况。在15只兔双侧膝关节股骨滑车制作骨软骨缺损(直径5 mm、深6 mm)模型,左侧植入复合水凝胶(实验组),右侧未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Micro-CT及组织学检测来评估其对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①综合孔隙率、含水率、力学测试及扫描电镜结果,得出孔径1.2 mm的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更符合天然软骨的一般特性,用于后续实验;②苏木精-伊红与Masson三色染色显示,随着材料植入大鼠皮下时间的延长,两种材料周边黏附的细胞均明显增多,其中胶原-壳聚糖-明胶植入后的细胞增殖状况更好,可见大量细胞长入其形成的网状结构,且网状结构也逐渐降解;③在兔骨软骨缺损实验中,至术后8周时,Micro-CT检查显示实验组植入的材料和周围骨-软骨整合良好,其表面及内部均有部分骨长入,对照组软骨及软骨下层仍然存在明显的缺损,未形成有效修复;苏木精-伊红与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实验组植入复合水凝胶4-8周后即与周围骨软骨发生整合,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逐渐有新生软骨形成,至12周时缺损处大部分被新生软骨覆盖,软骨下层也出现良好的骨长入;对照组至术后12周虽然深层骨缺损大部分修复、浅层的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也有一定程度修复,但主要被纤维组织及部分纤维软骨替代;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材料可仿生天然软骨的结构和功能,在动物实验中能有效修复骨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乙烯醇 壳聚糖 水凝 骨软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角蛋白/碳纳米管自愈合导电水凝胶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 徐薇仪 +2 位作者 许梦媛 曾媛 刘让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灵敏性,本文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羊毛角蛋白(KE)和三氯化铝(AlCl_(3))为交联剂,添加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载体,制备出具有互穿双网络结构的自愈合导电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灵敏性,本文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羊毛角蛋白(KE)和三氯化铝(AlCl_(3))为交联剂,添加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载体,制备出具有互穿双网络结构的自愈合导电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PVA/KE/CNT复合水凝胶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AlCl_(3)中的Al^(3+)与角蛋白中的—COOH、—OH配位络合促使角蛋白间相互交联形成团簇,同时AlCl_(3)中的Al^(3+)也与PVA中的—OH交联形成紧密结构,增强了水凝胶的强度和韧性,CNT被两种交联结构紧紧包裹并赋予水凝胶导电性能。CNT的加入使复合水凝胶的韧性增加,添加质量分数为4%和5%的CNT可明显提升材料的强度;所制备的水凝胶都具有较好的自愈合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愈合性能与愈合时长成正比,12 h的愈合时长效果最佳;加入CNT使水凝胶电阻下降,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CNT后水凝胶电阻分别为8.98、4.56、3.81、3.12 kΩ。这种力学性能、自愈性能和导电性能均良好的水凝胶与人体运动检测应用具有天然的柔韧匹配性,在电子皮肤和柔性传感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 聚乙烯醇 羊毛角蛋白 碳纳米管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修复用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梦真 王鹏粼 +3 位作者 管洁 居瑞军 陶月 康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8-233,共6页
以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原料,利用冻融循环法,通过调节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配比、冻融循环次数以及搅拌时间,采用正交试验制备出多组复合水凝胶,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15%聚乙烯醇+1.5%壳聚糖混合搅拌4h,冻融循环5次制备的复合... 以聚乙烯醇和壳聚糖为原料,利用冻融循环法,通过调节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配比、冻融循环次数以及搅拌时间,采用正交试验制备出多组复合水凝胶,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15%聚乙烯醇+1.5%壳聚糖混合搅拌4h,冻融循环5次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适宜的含水率和溶胀率以及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对细胞无毒性且适合细胞生长,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软骨修复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复合水凝 软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复合水凝胶慢性伤口敷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巧雨 孙争光 +1 位作者 张玉红 陈朝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81,共9页
水凝胶敷料具有保湿性、吸湿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有利于促进慢性伤口的快速愈合。聚乙烯醇(PVA)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良好,基于PVA制备的复合水凝胶有望成为慢性伤口的理想敷料。文中综述了物理、化学及辐射交联等常见的PVA基复... 水凝胶敷料具有保湿性、吸湿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有利于促进慢性伤口的快速愈合。聚乙烯醇(PVA)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良好,基于PVA制备的复合水凝胶有望成为慢性伤口的理想敷料。文中综述了物理、化学及辐射交联等常见的PVA基复合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列举了改性后慢性伤口修复PVA水凝胶在止血、抗菌、抗氧化、促进细胞增殖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目前PVA水凝胶伤口敷料实际应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前景和临床转化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复合水凝 伤口敷料 慢性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聚乙烯醇基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楠 王岩森 +3 位作者 石立旺 周同 方昭 杜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6-1123,共8页
将具备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乙烯结构单元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侧链得到本体改性的PVA材料,将含有硼酸结构的抗氧化单体与水溶性单体共聚得到水溶性抗氧化高分子聚合物,将这两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物理混合,构建基于硼酸酯动态键的具有... 将具备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乙烯结构单元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侧链得到本体改性的PVA材料,将含有硼酸结构的抗氧化单体与水溶性单体共聚得到水溶性抗氧化高分子聚合物,将这两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物理混合,构建基于硼酸酯动态键的具有本征聚集诱导发光及抗氧化功能的自愈合水凝胶体系,利用FTIR,~1H NMR,SEM等方法考察了水凝胶的微观结构、荧光性能、机械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通过硼酸酯动态键可快速形成可注射水凝胶,且此水凝胶同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及抗氧化性能,有望用于荧光传感、药物控释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聚乙烯醇 水凝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pH指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鲜切哈密瓜的新鲜度指示
9
作者 黄霜霜 王涛 +6 位作者 周倩怡 王红雨 罗国荣 伍柯翰 吴习宇 任丹 徐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5-192,共8页
为制备能稳定且灵敏指示鲜切果蔬新鲜度的指示器,该研究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基材,复配甲基红和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制备pH显色水凝胶。首先以指示剂添加量、交联剂浓度以及交联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水凝胶的变色灵敏度和... 为制备能稳定且灵敏指示鲜切果蔬新鲜度的指示器,该研究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基材,复配甲基红和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制备pH显色水凝胶。首先以指示剂添加量、交联剂浓度以及交联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水凝胶的变色灵敏度和力学性能为指标,对水凝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然后,对最优工艺制备的水凝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最后,将其用于鲜切哈密瓜的新鲜度监测。结果表明,指示剂添加量为5%,交联剂质量浓度为7 g/L,交联时间为18 h的条件下制备的水凝胶结构完整,内部呈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弹性,在pH 3~11内有良好的颜色响应。将其应用到鲜切哈密瓜的新鲜度指示中发现,在4℃贮藏3 d时,哈密瓜从新鲜转变为次新鲜,此时水凝胶从黄绿色变为橙色。因此,该研究所制备的水凝胶在鲜切果蔬的新鲜度指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鲜切果蔬的安全性和消费者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水凝 新鲜度指示 鲜切哈密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层状聚乙烯醇水凝胶润滑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性能研究
10
作者 袁浩航 赵晓铎 +5 位作者 赵蔚祎 理仁杰 叶谦 刘淑娟 于波 麻拴红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2-1601,共10页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视为理想的软骨替代材料,但其单一结构难以满足实际应用复杂工况的需求.关节软骨是覆盖在关节骨端表面的结缔组织,独特的层状结构及表面状态使其具有优异的润滑功能.受关节软...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视为理想的软骨替代材料,但其单一结构难以满足实际应用复杂工况的需求.关节软骨是覆盖在关节骨端表面的结缔组织,独特的层状结构及表面状态使其具有优异的润滑功能.受关节软骨复合结构及其润滑机制启发,本文中基于界面分子链渗透互穿和多次溶剂交换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润滑性能的仿生层状PVA水凝胶.首先将PVA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获得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高质量分数溶液用于制备承载基底.随后向低质量分数PVA溶液中加入多糖润滑物质(羧甲基壳聚糖,CMCS),原位浇筑到承载基底表面以构建润滑层,通过多次溶剂交换实现层状凝胶整体结构强韧化.通过调控溶剂交换时间和CMCS添加量实现仿生层状PVA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和润滑性能的优化,明确表面模量与摩擦性能之间的关系.与具有单一网络结构的PVA水凝胶相比,该仿生层状水凝胶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在长时间测试(往复循环36000次)中保持稳定(摩擦系数<0.05),研究结果为设计PVA基水凝胶润滑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层状水凝 仿生设计 减摩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素膜的聚乙烯醇基抗溶胀水凝胶柔性传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有诚 史珺 +3 位作者 孔晨光 王杭州 江淑敏 杨立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3-19,I0001,共8页
目前,基于水凝胶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凝胶在水环境中的膨胀,限制了其应用。文中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缩醛反应将4-乙炔基苯甲醛引入网络中,成功地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抗溶胀水凝胶。该水... 目前,基于水凝胶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水凝胶在水环境中的膨胀,限制了其应用。文中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通过缩醛反应将4-乙炔基苯甲醛引入网络中,成功地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抗溶胀水凝胶。该水凝胶通过破坏PVA分子链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降低溶胀的驱动力,π-π堆积增强链间相互作用减小孔隙度,抵抗水分子的渗透,使得溶胀率维持在5%。同时网络交联密度增加,改善了分子链间的间距,赋予水凝胶更高的韧性(断裂应力=1.4 MPa,断裂伸长率=528%)。考虑到生物相容性以及水环境的应用,使用无毒纤维素膜与水凝胶构建出一种用于人体动作监测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拓展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水凝 抗溶胀 纤维素膜 传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多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聚乙烯醇-单宁酸水凝胶
12
作者 李姮 张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58-60,共3页
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进展迅速、难以自愈的特点,水凝胶有望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基于软骨的分层结构和性能特征,制备了聚乙烯醇-单宁酸梯度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水凝胶具有梯度渐变多孔结构,孔密度从水凝胶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加,孔径为1... 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进展迅速、难以自愈的特点,水凝胶有望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基于软骨的分层结构和性能特征,制备了聚乙烯醇-单宁酸梯度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水凝胶具有梯度渐变多孔结构,孔密度从水凝胶顶部到底部逐渐增加,孔径为100~300μm;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水凝胶的压缩性能呈现与天然软骨相似的梯度变化规律,压缩模量由顶部(0.32 MPa)逐渐增加至底部(0.64 MPa)。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分析表明,单宁酸梯度分布并与聚乙烯醇形成分子间氢键,促进了梯度多孔结构形成和力学性能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 聚乙烯醇 关节软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伤口敷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响 胡莲薪 +3 位作者 杜小停 杜伟杰 岳灿灿 郗艳丽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近年来,为满足对皮肤伤口治疗的更高要求,聚乙烯醇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各种复合水凝胶伤口敷料,对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结构表征、促伤口愈合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前... 近年来,为满足对皮肤伤口治疗的更高要求,聚乙烯醇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伤口敷料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各种复合水凝胶伤口敷料,对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结构表征、促伤口愈合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水凝 伤口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原位复合聚乙烯醇(PVA)/羟基磷灰石(HA)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迎军 刘青 +1 位作者 郑裕东 吴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研究了制备聚乙烯醇 (PVA) / 羟基磷灰石 (HA)复合水凝胶的沉淀法原位复合技术 ,对该法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的力学强度、结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并与物理共混法加以比较。结果表明 ,沉淀法原位复合技术可在PVA水凝胶基体中合成得... 研究了制备聚乙烯醇 (PVA) / 羟基磷灰石 (HA)复合水凝胶的沉淀法原位复合技术 ,对该法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的力学强度、结晶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并与物理共混法加以比较。结果表明 ,沉淀法原位复合技术可在PVA水凝胶基体中合成得到粒度细 ,分散好的晶相HA陶瓷微粒 ,复合后水凝胶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比之基体试样均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聚乙烯醇 沉淀法 原位复合 性能研究 复合水凝 结构 复合技术 微观形貌 物理共混 结晶性能 力学强度 pva 强度比 结晶度 基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抗菌整理
15
作者 王慧 闫俊 +2 位作者 李红 廖永平 杜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4,50,共4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溶液共混,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抗菌水凝胶预聚液,通过浸渍整理制备了水凝胶复合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万能材料拉力机等对整理前后棉织物进行测试与... 为提高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溶液共混,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抗菌水凝胶预聚液,通过浸渍整理制备了水凝胶复合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万能材料拉力机等对整理前后棉织物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在棉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水凝胶膜;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提高,热稳定性降低,抗菌性能显著提高,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水凝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颂军 杨荣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5,共3页
综述了PV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特点和主要表征手段,以及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水凝 制备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填充兔玻璃体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松福 陈晗 陆晓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评价30 g·L(-1)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水凝胶在兔玻璃体腔内长期填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PVA水凝胶组(PVA组)6只、BSS组6只。2组兔右眼行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后分别填充PV... 目的评价30 g·L(-1)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水凝胶在兔玻璃体腔内长期填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PVA水凝胶组(PVA组)6只、BSS组6只。2组兔右眼行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后分别填充PVA水凝胶和BSS溶液。术后行裂隙灯、眼底镜、眼压、B超和眼底照相检查;术后90 d、180 d行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检查,同时处死兔并摘出眼球,收集眼内PVA水凝胶后行流变学检查,眼球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至观察终期PVA组与BSS组术眼的角膜、前房等均无明显异常;PVA组有2眼并发白内障、BSS组有1眼并发白内障,2组术眼均未见玻璃体积血、混浊、增殖,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出现。眼压情况:术前及术后3 d、7 d、14 d、30 d、60 d、90 d和180 d,两组间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RG检查提示2组术眼SkotERG和PhotERG的a波、b波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球固定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显示:2组术眼视网膜全层结构完整,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连续,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视网膜全层细胞未见明显炎症、变性、坏死等改变。电镜下观察显示:术后90 d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线粒体轻度水肿、结构欠清,周围有PVA高分子物附着;而术后180 d线粒体细胞水肿明显加重、结构更加模糊。PVA水凝胶在术后90 d玻璃体腔内仍填充较饱满,未见明显降解,黏弹性能未见明显改变,而在术后180 d玻璃体腔内的PVA水凝胶水样物增多,出现明显降解,黏弹性能显著降低。结论 30 g·L(-1) PVA水凝胶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视网膜支撑功能,但长期填充后容易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水凝 玻璃体替代物 玻璃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8
作者 黄梓璇 吴志伟 +1 位作者 郭鹏辉 丁丽萍 《物理化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00-606,共7页
本论文以四硼酸钠为交联剂,通过化学交联法和冻融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聚吡咯(PPy)光热复合水凝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红外热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力学拉伸机等对复合水凝胶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PVA中引入SA... 本论文以四硼酸钠为交联剂,通过化学交联法和冻融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聚吡咯(PPy)光热复合水凝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红外热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力学拉伸机等对复合水凝胶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PVA中引入SA有助于形成紧密的三维网络互穿结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PPy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光热转化效率,同时还具有增加吸水率,进一步改善了力学性能的特点。In this thesis, polyvinyl alcohol (PVA)/sodium alginate (SA)/polypyrrole (PPy) photothermal composite hydrogel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cross-linking method and freeze-thawing method using sodium tetraborate as cross-linking agent. The composite hydrogels were tested and characterised using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frared thermography,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echanical stretching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SA into PVA helped to form a compact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VA;the incorporation of PPy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nd also increased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e, which further improv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水凝 吡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复合水凝胶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丹菊 林洁 陈颖峰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7期53-53,96,共2页
本研究采用冷冻—融化方法,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聚乙烯醇(PVA)与聚丙烯酸(PAA)复合水凝胶含水率的影响因素(原料配比、交联剂用量、冷冻时间、冻融次数)并得到合成的最佳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水凝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甲醛法制聚乙烯醇(PVA)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20
作者 吴李国 章悦庭 胡绍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59,共4页
利用缩甲醛化的方法研制了聚乙烯醇水凝胶颗粒 ,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水凝胶在蒸馏水中的溶胀性能 ,并比较了不同制备参数对该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缩甲醛法 水凝 溶胀性能 聚乙烯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