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广福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6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用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以下简称CH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CHC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用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以下简称CH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CHC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层黏连蛋白(LN)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T、ALT、HA、PCⅢ、Ⅳ-C与LN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ST、ALT、HA、PCⅢ、Ⅳ-C与LN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HA、PCⅢ、Ⅳ-C与LN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CHC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C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ALT正常的低病毒血症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唐红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治疗的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0例,...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治疗的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30例、B组50例、C组20例。A组单纯予Peg-IFN(持续用药)治疗,B组予Peg-IFN(持续用药)+核苷类似物(NA)治疗,C组予Peg-IFN(脉冲联合用药)+NA治疗。比较3组治疗24、48周HBV DNA转阴率、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和下降幅度、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水平和下降幅度,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48周时,B组、C组的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1);B组与C组HBV DNA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HBsAg水平均低于A组,下降幅度均大于A组(P<0.01);B组与C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HBV pgRNA水平低于A组,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1);B组与C组HBV pgRNA水平、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或P<0.01);A组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g-IFN+NA应用于慢性HBV感染中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持续用药方式与脉冲联合用药疗效差异较小,但脉冲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感染 低病毒血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二醇干扰素Α-2B 核苷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江敏毓 陈桂敏 +2 位作者 陈春 李康 李耀才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较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124例低水平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接...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较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124例低水平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干预组(41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HBeAg水平以及甲胎蛋白(AFP)含量。同时,比较HBV-DNA载量低于15 U/ml、HBeAg血清学转换以及ALT水平恢复正常患者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ALT、HBeAb、HBeAb、AFP和HBV-DNA<15 U/ml的例数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组HbsAg和Hbe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bsAb、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HBsAg水平中位数为19.07 kU/L,低于治疗前的91.85 kU/L(P<0.05);干预组HBsAb水平中位数为0.98 kU/L,高于治疗前的0.37 kU/L(P<0.05)。但ALT、HBeAg、HBeAb、AFP及HBV-DNA低于15 U/ml的例数在联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可降低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水平,相较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乙二醇干扰素Α-2B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4
作者 王菲 刘迎宾 赵媛媛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CHC患者74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或聚乙... 目的探讨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CHC患者74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12周。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0.3%、89.2%、89.2%和9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54.1%、62.2%和54.1%(P<0.05);治疗4周、12周、24周和随访24周时,观察组血清HCV RAN载量分别为(1.6±0.8)lg copies/L、(1.2±0.4)lg copies/L、(1.2±0.4)lg copies/L和(1.2±0.3)lg copies/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0.9)lg copies/L、(4.5±0.8)lg copies/L、(3.2±0.5)lg copies/L和(3.2±0.5)lg copies/L,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4.6±5.8)U/L和(36.4±6.9)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3±6.9)U/L和(49.1±7.5)U/L,P<0.05],而两组血细胞均降低(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高,有利于肝功能恢复,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a 艾尔巴韦 格拉瑞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外药效评估试验
5
作者 戴颖 刘然 《海峡药学》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对比普通干扰素α-2b(IFNα-2b)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细胞模型中抗病毒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EG IFNα-2b和普通IFNα-2b分别在高温环境、酶切环境下的药...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对比普通干扰素α-2b(IFNα-2b)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细胞模型中抗病毒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EG IFNα-2b和普通IFNα-2b分别在高温环境、酶切环境下的药物半抑制浓度(IC_(50))。结果对比正常环境,在高温环境下,PEG IFNα-2b的抗病毒活性维持稳定(IC_(50)维持不变),而普通IFNα-2b活性明显降低(IC_(50)增加1.9~9.6倍);酶切环境对PEG IFNα-2b的抗病毒活性略有影响(IC_(50)增加2.7~4.3倍),而对普通IFNα-2b活性有极大的影响(IC_(50)增加9.6~18.9倍)。结论PEG IFNα-2b对RSV病毒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毒活性,为进一步的体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优化当前的抗RSV病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干扰素Α-2B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王春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荆门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 目的探讨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荆门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采用利尿、护肝等常规方案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和联合治疗组(43例,在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联合治疗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更高,CD8^(+)百分比均降低,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均降低,联合治疗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同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7
作者 杨昌明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α(INF-α)、IL-17]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优化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二醇干扰素Α-2B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晓云 神和正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核苷(酸)类似物(NAs)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予以NAs联合或序贯PEG-IFN...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核苷(酸)类似物(NAs)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予以NAs联合或序贯PEG-IFNα-2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小板计数(PLT)]及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情况;治疗第1、2、4周的常见不良反应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期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甲状腺功能异常、情绪异常),PEG-IFNα-2b的减量及停药例数。结果:治疗组治疗第4、8、12周WBC、N、PLT、ALT、AST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第1、2、4周不良反应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期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PEG-IFNα-2b减量例数及停药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降低NAs联合或序贯PEG-IFNα-2b治疗CHB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肝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导致的减量或停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乙二醇干扰素Α-2B 补肾健脾方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疗效的关系
9
作者 林立 贾敏 +7 位作者 刘垚昱 梁惠卿 陈少东 郑晓婷 张璐芸 罗慧英 陈思燕 庄鸿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Peg-IFNα-2b)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等疗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32例HBeAg阴性CHB患者,记...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Peg-IFNα-2b)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等疗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32例HBeAg阴性CHB患者,记录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的中医证型、ALT、HBsAg、HBV DNA、肝组织病理,并进行为期48w的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及HBV DNA阴转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型、基线西医相关指标对Peg-IFNα-2b抗病毒疗效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其他证型,肝郁气滞证患者年龄最小,瘀血阻络证患者病程最长,湿热蕴结证患者ALT、AST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患者HBsAg水平较低,瘀血阻络证患者HBV DNA载量较低、肝硬度值较高,湿热蕴结证患者肝组织G>2级占比最高,瘀血阻络证患者肝组织S>2期占比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G>2级)时,患者采用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后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G≤2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ALT复常率最低,湿热蕴结证患者HBV DNA阴转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中医证型、ALT水平、HBsAg水平、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为HBV DNA阴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HBeAg阴性CHB患者在使用Peg-IFNα-2b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和疗效差异。其中,湿热蕴结证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较重,但其HBV DNA阴转率较高,是进行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阴性CHB 乙二醇干扰素Α-2B 中医证型 生物学指标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0
作者 何雄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和观察组(100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检测两组肝功能状况,治疗后24周观察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12、18、24周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生长分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干扰素Α-2B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芳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A组给...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A组给予替诺福韦酯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2(IL-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均升高且B组升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9、27.253、30.580、11.7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均升高,且B组升高幅度大于A组,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均降低,且B组降低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7、7.614、24.624、1.609,P<0.05);B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4.800、4.019、4.909,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B 替诺福韦 肝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尧 梁健 +7 位作者 张春 董静 陈照林 周旭 娄方明 杨小康 刘波 宋海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ETV或ETV联合Peg-IFN-α2b治疗24 w,然后两组均继续接受ETV治疗,随访至48 w。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BV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载量。结果在随访24 w末,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45.7±3.2)g/L,显著高于对照组【(38.5±4.3)g/L,P<0.05】;观察组血清IV-C、HA、PⅢP和LN水平分别为(154.3±11.7)μg/L、(130.9±17.5)μg/L、(110.6±16.2)μg/L和(152.7±14.3)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0.7±12.4)μg/L、(161.8±18.7)μg/L、(157.4±17.3)μg/L和(200.9±16.3)μg/L,P<0.05】;观察组血清HBsAg水平为1363.8(623.1,2767.6)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119.6(1144.9,5094.3)IU/ml,P<0.05】,而血清HBsAg阴转率为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P<0.05)。结论联合应用ETV和Peg-IFN-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血清HBsAg阴转率,可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乙二醇干扰素2b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麟 杨春 李兴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79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被分为3组,每组93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Peg-IFN... 目的观察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79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被分为3组,每组93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Peg-IFN-α皮下注射治疗或恩替卡韦联合Peg-IFN-α治疗,均持续治疗48 w,评估疗效。常规检测血清生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治疗48 w末,联合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2.3%和21.5%,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22.6%和15.1%,而恩替卡韦治疗组则无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转换者,联合组尚有一些零星的病例发生HBsAg转阴(3.2%)或HBsAg血清转换(2.2%);联合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1.9±0.3)lg s/co和(0.5±0.1)lg s/co,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2.2±0.2)lg s/co和(0.6±0.1)lg s/co,均显著低于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3.6±0.2)lg s/co和(1.3±0.2)lg s/co,P<0.05】,而联合组和恩替卡韦治疗组血清HBV DNA载量均显著低于Peg-IFN-α治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9±4.5)U/L和(28.4±5.3)U/L,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31.5±3.6)U/L和(32.3±4.7)U/L,均显著低于Peg-IFN-α治疗组【分别为(48.1±4.2)U/L和(42.7±5.0)U/L,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Peg-IFN-α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血清学转换率,在优势人群可能获得功能性治愈,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B 恩替卡韦 治疗 功能治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低水平HBsAg阳性CHB患者疗效观察
14
作者 蔡晓娟 汪美华 +3 位作者 毛莉萍 缪幼菡 姚超 朱晓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HBsAg≤1500 IU/ml的CHB患者,通过...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HBsAg≤1500 IU/ml的CHB患者,通过随机数表发法分为恩替卡韦组(恩替卡韦治疗)、序贯组(序贯联合Peg-IFN-α治疗)和Peg-IFN-α组(Peg-IFN-α治疗)各40例,均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HBsAg阴转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序贯组、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各脱落2例、1例和4例,分别有38例、39例和36例患者完成48周疗程,3组间失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48周,序贯组血清HBsAg水平、HBV DNA载量低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血清HBsAg阴转率均高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48周,序贯组、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的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12周和48周,序贯组ALT、AST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和Peg-IFN-α组(P<0.05);序贯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47.37%)与恩替卡韦组(28.21%)和Peg-IFN-α组(27.77%)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序贯Peg-IFN-α治疗可提高低水平HBs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sAg阴转率,降低血清HBsAg和肝功能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二醇干扰素Α-2B 序贯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张玲 尤丽英 梁艳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4-0017,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54名经ETV治疗且达到病毒学响应的CHB患者中,通过随机分配,28名患者接受单一ETV治疗(对照组),而26名患... 本研究旨在评估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54名经ETV治疗且达到病毒学响应的CHB患者中,通过随机分配,28名患者接受单一ETV治疗(对照组),而26名患者接受PEGIFNα-2α与ETV的联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治疗24周、48周及停药后1年的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HBeAg阴转率及HBsAg清除率等关键指标。同时,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24周、48周时的HBV-DNA不可检测率、HBeAg转换率和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后1年的随访中,观察组在上述所有治疗指标上的表现仍然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有更多的发热、全身酸痛、消化道症状等,但均可通过对症处理好转,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提高病毒学抑制、促进血清学转换方面显示出较单一治疗更为明显的优势。尽管联合治疗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总体可耐受,未影响治疗的连续性。结果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综合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乙二醇干扰素α-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杨兆辉 柯根基 傅绍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8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40)。单药...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40)。单药组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HBeAg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0]、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组HBeAg及HBV-DNA转阴率均更高(χ^(2)=10.208,P=0.001;χ^(2)=4.507,P=0.03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2组AST、ALT、TBil、TNF-α、IL-6、IL-10、HA、PCⅢ、LN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12.50%vs.7.50%,χ^(2)=0.139,P=0.709)。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HBeAg、HBV-DNA转阴率,改善肝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乙肝e抗原阳性 乙二醇干扰素Α-2B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肝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慧 丰春玲 林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应用艾米替诺...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应用艾米替诺福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单胺氧化酶(MAO)、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弹性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65.22%(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DNA、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LN、MAO和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TBIL、TBA水平和肝弹性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和肝弹性值,效果优于单纯艾米替诺福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艾米替诺福韦 乙二醇干扰素Α-2B 肝纤维化 肝功能 肝弹性 转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清除率影响分析
18
作者 武婷 欧宏杰 高海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and Nucleotide Analogues,NAs)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nterferon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and Nucleotide Analogues,NAs)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74)与对照组(n=74),对照组采用NAs治疗,研究组采用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含量、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分别为35.14%、27.0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5、17.299,P均<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含量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3、2.089,P均<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0、7.032,P均<0.05)。结论CHB患者采用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可提高HBsAg血清转阴率与转换率,降低HBV-DNA含量,降低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B 核苷(酸)类似物 乙肝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复乐胶囊、艾米替诺福韦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阳 李永胜 王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1期2268-2271,共4页
目的探究肝复乐胶囊、艾米替诺福韦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究肝复乐胶囊、艾米替诺福韦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艾米替诺福韦片^(+)Peg-IFN-α-2b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肝复乐胶囊^(+)艾米替诺福韦片^(+)Peg-IFN-α-2b,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HBsAg)清除率、HBVe抗原(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比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HBsAg清除率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20.00%、40.00%,均高于对照组(6.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的AST、ALT、总胆红素和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的AST、ALT、总胆红素和GGT水平分别为(38.77±11.05)U/L、(43.95±13.07)U/L、(20.79±6.99)μmol/L、(42.63±12.90)U/L,均低于对照组[(42.69±10.81)U/L、(49.67±12.83)U/L、(24.17±7.05)μmol/L、(46.89±13.1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而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的CD4^(+)、CD4^(+)/CD8^(+)分别为(41.82±5.63)%、1.36±0.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80±5.59)%、1.15±0.17],CD8^(+)为(34.02±4.11)%,显著低于对照组[(37.16±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34.00%vs.2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艾米替诺福韦片联合Peg-IFN-α-2b治疗CHB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复乐胶囊 艾米替诺福韦片 乙二醇干扰素Α-2B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5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疗效的影响
20
作者 陈继良 周婉月 徐铭晨 《肝脏》 2024年第11期1374-1377,1381,共5页
目的 探讨CD55单核苷酸多态性(CD55-SNP)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入院诊治HBeAg阳性CHB患者159例。根据HBV DNA<2000 IU/mL且HBsAg和抗-... 目的 探讨CD55单核苷酸多态性(CD55-SNP)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入院诊治HBeAg阳性CHB患者159例。根据HBV DNA<2000 IU/mL且HBsAg和抗-HBe血清转换者结果分为应答组(87例)和非应答组(7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CD55-SNP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 CD55-rs28371597在应答组的GG基因(91.4%)明显高于CT基因(6.4%)和TT基因(3.2%),CFB-rs12614 CC基因(92.4%)显著高于CT基因(7.6%)和TT基因,(0%),STAT4-rs7574865 GG基因(52.6%)明显高于GT基因(38.1%)和TT基因(9.3%)。与非应答组(75.0%、79.1%)相比,应答组的CD55-rs28371597 GG基因(91.4%)和CFB-rs12614 CC基因(92.4%)升高。对患者根据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饮酒、CD55-rs28371597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CFB-rs12614和STAT4-rs7574865经多变量校正发现不影响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55-rs28371597显著影响治疗结局(P<0.05)。结论 CD55-SNP多态性影响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治疗Peg-IFNα-2b的疗效,且与病毒学应答紧密相关,临床医生可根据CD55-SNP多态性分布情况,预测Peg-IFNα-2b治疗效果,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5单核苷酸多态性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乙二醇干扰素α-2b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