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部分空间耦合扰乱编码的数据链信息安全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杜俊逸 肖磊 周志恒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2-338,共7页
为抵抗高对抗环境下蓝方对红方数据链信息的窃听,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空间耦合扰乱编码的信息安全技术。不同于传统基于加密算法的顶层保密技术,该文借助高斯窃听模型,通过设计物理层编码调制技术来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在发送端,该文... 为抵抗高对抗环境下蓝方对红方数据链信息的窃听,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空间耦合扰乱编码的信息安全技术。不同于传统基于加密算法的顶层保密技术,该文借助高斯窃听模型,通过设计物理层编码调制技术来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在发送端,该文将相邻码字的部分消息比特序列进行空间耦合,使得码字间存在相关性。在接收端,该文引入反馈迭代解调译码机制,使译码错误可以在码字间传播,以达到恶化蓝方窃听性能的目的。该文分别从信息论和安全界的角度论证了所提技术的优势。相比于目前性能最好的扰乱矩阵技术,该文所提技术不仅从理论上可以取得更低的窃听信道互信息和更高的疑义度,在有限长性能仿真中也可以达到更低的安全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编码 疑义度 高斯窃听信道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流式通信的耦合LDPC码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千帆 杨佳仪 +2 位作者 王寅楚 蔡穗华 马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13-2932,共20页
流式通信是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中重要的通信场景,区别于传统的间歇式或分块通信场景,流式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具有典型的连续流式特性.面向流式通信场景,耦合码因其相对于传统分组码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加之其天然的低编译码时延结... 流式通信是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中重要的通信场景,区别于传统的间歇式或分块通信场景,流式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具有典型的连续流式特性.面向流式通信场景,耦合码因其相对于传统分组码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加之其天然的低编译码时延结构,成为流式通信场景中重要的信道编码候选技术.本文先回顾现有的耦合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技术,包括:乘积类耦合LDPC码、部分重编码类耦合LDPC码、空间耦合LDPC码和全局耦合LDPC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介绍了基于便车码技术的耦合LDPC码改进提升设计,并介绍了基于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技术的一类新型耦合LDPC码.最后,本文对耦合LDPC码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流式通信 光纤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 耦合编码 低密度校验码 便车码 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小概率场景能源管线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展规划
3
作者 黄南天 赵暄远 +1 位作者 蔡国伟 郭玉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随着能源系统不断转型及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在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等小概率用能场景下,需求侧用能行为日渐复杂,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逐渐提升。因此,提出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下能源管线超负荷运行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 随着能源系统不断转型及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在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等小概率用能场景下,需求侧用能行为日渐复杂,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逐渐提升。因此,提出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下能源管线超负荷运行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展规划方法。建立基于耦合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的场景生成模型,生成冷-热-电-气负荷场景,获取典型场景与小概率高用能场景;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扩展规划成本最低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能源管线风险最低为目标,建立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的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进行算例求解,实现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提升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经济性与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扩展规划 小概率高用能场景 耦合对抗变分自编码 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e Scheme for Realizing a Multiqubit Controlled-Phase Gate Through a Resonant Interaction of Three-Level Atoms with a Single-Mode Cavity
4
作者 张登玉 唐世清 +3 位作者 谢利军 詹孝贵 游开明 高峰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81-485,共5页
A very simpJe theoretical scheme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wo-and three-qubit controlled-phase gates firstly only using a single resonant interaction between ladder-type three-level atoms and the single-mode cavity. I... A very simpJe theoretical scheme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wo-and three-qubit controlled-phase gates firstly only using a single resonant interaction between ladder-type three-level atoms and the single-mode cavity. In the presented protocol, the quantum information is encoded on the stable ground states of the atoms (as the controlling qubits) and the zero- and one-photon Fock states of cavity-field (as the target qubi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tomic spontaneous emission, the decay of the cavity-mode, and deviation of the coupling strength, the three-qubit controlled- phase gate may have a comparatively high fidelity. The experimental feasibility of controlled-phase gate and the ease that is extended to realize N-qubit controlled-phase gate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phase gate three-level atom QED FIDE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