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C参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正永 唐万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4,共3页
采用合成渐近法和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均匀介质中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单位长度电容C参数的解析表达式,所得解析公式简单、精确,并具有清晰的物理内涵.经实例验证发现,所得公式计算结果与矩量法数值分析结果相比,其平均误差小于2%,充... 采用合成渐近法和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均匀介质中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单位长度电容C参数的解析表达式,所得解析公式简单、精确,并具有清晰的物理内涵.经实例验证发现,所得公式计算结果与矩量法数值分析结果相比,其平均误差小于2%,充分表明了文中C参数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C参数解析公式的导出为非对称宽边耦合带状线在LTCC微波集成电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渐近法 矩量法(MoM) 宽边耦合带状线(BCSL) C参数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正永 何晓凤 唐万春 《无线电工程》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由于未考虑到滤波器中不连续性结构所带来的传输损耗,往往其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在已获得的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由于未考虑到滤波器中不连续性结构所带来的传输损耗,往往其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在已获得的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传输矩阵计算公式,将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等效成单根带状传输线子网、阶梯跳变子网以及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子网的级联,通过上述多个级联子网的传输矩阵相乘得到该滤波器的散射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IE3D软件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且该滤波器散射参数的平均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耦合带状线 带通滤波器 等效电路模型 不连续性 散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设计方法
3
作者 于正永 唐万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1,共3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设计方法.运用合成渐近法推导出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的反演公式,所得表达式简单、精确,且物理内涵清晰.将所得k公式应用于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VBCSL)设计中,给出其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经实际算例验证发... 提出一种新颖的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设计方法.运用合成渐近法推导出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的反演公式,所得表达式简单、精确,且物理内涵清晰.将所得k公式应用于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VBCSL)设计中,给出其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经实际算例验证发现,文中所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相比,其平均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宽边耦合带状线(VBCSL) 合成渐近法 椭圆积分 耦合系数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耦合带状线魔T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唯人 张建利 李娟妮 《无线电工程》 2007年第9期41-43,共3页
给出一种宽频带耦合带状线90°移相器的工程设计方法。通过适当选取耦合带状线奇偶模阻抗比ρ、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与厚度s,以及带状线地板间距b,频带宽度可达1∶2.34倍频程可以实现所需带宽内90°移相,与宽频带3dB电桥... 给出一种宽频带耦合带状线90°移相器的工程设计方法。通过适当选取耦合带状线奇偶模阻抗比ρ、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与厚度s,以及带状线地板间距b,频带宽度可达1∶2.34倍频程可以实现所需带宽内90°移相,与宽频带3dB电桥组合可实现宽频带魔T,同时推导给出了3dB电桥耦合度κ、εr、s/b的设计关系公式。通过仿真给出了修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移相器 耦合带状线 电桥 魔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功率宽边耦合带状线合成器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朝阳 李军 吕高庆 《真空电子技术》 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
为满足大功率的使用要求,采用了耦合器串联的结构方式。通过了大量的仿真和优化,给出了影响该结构方式的关键尺寸因素。并且,根据仿真结果加工了实物,最后对加工的样品进行实测,获得与仿真值吻合较好的预期结果。
关键词 宽边耦合带状线 定向耦合 功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径耦合带状线的激光脉冲整形系统 被引量:7
6
作者 高云凯 蒋运涛 李学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19-1622,共4页
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激光脉冲整形系统,该系统使用了一个由孔径耦合带状线(ACSL)电脉冲整形器驱动的电光调制器.一个电脉冲整形器由两条通过其公共接地板上的耦合孔径发生耦合作用的带状传输线所组成的四端口装置.更换具有不同耦合孔径的... 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激光脉冲整形系统,该系统使用了一个由孔径耦合带状线(ACSL)电脉冲整形器驱动的电光调制器.一个电脉冲整形器由两条通过其公共接地板上的耦合孔径发生耦合作用的带状传输线所组成的四端口装置.更换具有不同耦合孔径的公共接地板,该电脉冲整形发生器可以具有150 ps时间结构的任意整形电脉冲.将任意整形的电脉冲输入到电光调制器上,就可以得到任意整形的激光脉冲.利用该系统,激光脉冲整形系统能够产生具有150 ps前后沿,1~3 ns脉冲宽度可调、高对比度、光滑过渡以及任意整形的激光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高功率激光 脉冲整形 电光调制器 孔径耦合带状线
原文传递
衬底型五级超宽带带状线耦合器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姬五胜 彭清斌 +2 位作者 张需溥 陈玉兵 王大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设计一种0.35~3.80GHz频段的6dB五级超宽带祸合器.耦合器前两级采用衬底型平行耦合带状线结构,后三级采用传统侧边耦合带状线结构.在带状线级联处加载客性开路膜片补偿电路,改善电路的匹配性能,降低器件的回波损耗.衬底型紧褐... 设计一种0.35~3.80GHz频段的6dB五级超宽带祸合器.耦合器前两级采用衬底型平行耦合带状线结构,后三级采用传统侧边耦合带状线结构.在带状线级联处加载客性开路膜片补偿电路,改善电路的匹配性能,降低器件的回波损耗.衬底型紧褐合结构克服了印刷电路工艺对耦合带状线线间距的限制,且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制作过程,也不会引入焊点等不连续性结构.仿真的耦合系数和实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耦合 耦合带状线 衬底型结构 容性开路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德龙 刘成安 +1 位作者 蔡钟斌 吕涛 《微型机与应用》 2016年第18期66-68,共3页
多阶1/4波长滤波器理论为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应用频段为2-6 GHz的多节3 d B的交错耦合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带状线耦合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较高的耦合度和... 多阶1/4波长滤波器理论为宽带定向耦合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应用频段为2-6 GHz的多节3 d B的交错耦合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带状线耦合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较高的耦合度和较低的插损,从而为这类宽带强耦合度耦合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电子学 带状线耦合 宽带 电磁仿真 H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陶瓷共烧毫米波带状线带通滤波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成国 牟善祥 张忠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采用低温陶瓷共烧(LTCC)技术设计了具有强阻带特性的低损耗全嵌入式带通滤波器(BPF),提出了折叠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为解决折叠耦合带状线的直角拐角引起的难以分析和设计难题,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 采用低温陶瓷共烧(LTCC)技术设计了具有强阻带特性的低损耗全嵌入式带通滤波器(BPF),提出了折叠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为解决折叠耦合带状线的直角拐角引起的难以分析和设计难题,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HFSS软件对滤波器接地通孔的位置和数目进行优化,改善了滤波器的传输特性。滤波器中心频率的插入损耗小于0.7 dB,反射损耗小于26 dB,滤波器尺寸2.3 mm×2.3 mm×0.41 mm,实现了小型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低温陶瓷共烧 耦合带状线 嵌入 折叠 接地通孔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带状线魔T的一种新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0
作者 郭健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6年第4期57-6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宽频带带状线魔T的设计原理,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即利用Ansoft公司的电磁场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所设计的器件进行分析。所设计的魔T带宽可达一个倍频程以上,在设计频段(1GHz~2GHz)内,移相偏差△Ф〈±5... 介绍了一种宽频带带状线魔T的设计原理,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即利用Ansoft公司的电磁场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对所设计的器件进行分析。所设计的魔T带宽可达一个倍频程以上,在设计频段(1GHz~2GHz)内,移相偏差△Ф〈±5°,幅度不平衡△A〈1dB,回波损耗小于-19dB,端口隔离度小于-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T 耦合带状线 电磁场高频结构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师鹏燕 王敏锡 赵明洪 《信息技术》 2009年第6期107-110,共4页
阐述了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根据耦合微带线和耦合带状线的主要特征,分别设计了频率为2.5GHz的平行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和平行耦合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根据给定耦合器的技术指标,确定耦合器的类型、结构。利用AD... 阐述了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根据耦合微带线和耦合带状线的主要特征,分别设计了频率为2.5GHz的平行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和平行耦合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根据给定耦合器的技术指标,确定耦合器的类型、结构。利用ADS软件环境设计了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电路模型,并对定向耦合器的S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已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频带范围内,耦合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性能优于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 耦合线 定向耦合 耦合微带线 耦合带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非对称多节定向耦合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友俊 王晶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4-268,295,共6页
针对微波系统对定向耦合器带宽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将多节耦合传输线等效为多节阶梯阻抗滤波器的级联,采用矩阵运算和网络综合理论设计了一款1~4 GHz耦合度为20 dB的定向耦合器,并采用加载枝节补偿电容... 针对微波系统对定向耦合器带宽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将多节耦合传输线等效为多节阶梯阻抗滤波器的级联,采用矩阵运算和网络综合理论设计了一款1~4 GHz耦合度为20 dB的定向耦合器,并采用加载枝节补偿电容的方法提高耦合器的定向性。通过HFS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优化,并制造了一款宽带定向耦合器实物,实测结果表明:在1~4 GHz内该耦合器的耦合度在-19.3^-20.2 dB之间,隔离度小于-30 dB,回波损耗小于-13 dB,带内波动小于0.9 dB,达到-20 dB耦合器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线耦合 宽带 补偿电容 高定向性 矩阵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进1出3 dB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海英 江海金 《电子科技》 2017年第8期131-133,共3页
基于平行耦合线的理论,研究了2进1出3dB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根据理论计算及电路仿真,采用三节耦合线,结合耦合带状线上下空间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仿真,优化低互调大功率负载。通过实物加工和调试,获得了工作带宽内驻波比<... 基于平行耦合线的理论,研究了2进1出3dB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根据理论计算及电路仿真,采用三节耦合线,结合耦合带状线上下空间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仿真,优化低互调大功率负载。通过实物加工和调试,获得了工作带宽内驻波比<1.15、耦合度<3.4dB、隔离度>30dB、三阶互调<-160dBc的结果,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耦合 耦合带状线 三阶互调 3 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非对称多节定向耦合器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荣飞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89,共4页
介绍了一种超宽带非对称多节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采用矩阵运算和网络综合理论设计出1—9GHz超宽带20dB耦合器,通过AD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耦合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实际测试结果在1~9GHz频带内,插损≤0.7dB;... 介绍了一种超宽带非对称多节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采用矩阵运算和网络综合理论设计出1—9GHz超宽带20dB耦合器,通过AD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耦合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实际测试结果在1~9GHz频带内,插损≤0.7dB;耦合度20dB;带内波动≤1dB;隔离度≥27dB;端口驻波≤1.32。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带状线耦合 插损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微波直接定向耦合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帆 邓长灯 +1 位作者 李万坤 曾庆栋 《广东通信技术》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采用矩阵运算和网络综合理论设计出600-2700MHz超宽带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给出该定向耦合器的详细的设计过程并使用ADS仿真软件实现带状线尺寸计算,进行仿真,最终给出仿真结果。
关键词 超宽带 带状线耦合 AD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宽频带功分器的新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涓 吕善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27-1529,共3页
通过运用连续渐变线代替多节阻抗变换器 ,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宽频带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的形式和方法 ;功分器的设计利用平行耦合带状线 ,结合渐变线耦合形式 ,给出了宽频带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电路 ,同时通过有限元法仿真计算了散射矩阵的... 通过运用连续渐变线代替多节阻抗变换器 ,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宽频带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的形式和方法 ;功分器的设计利用平行耦合带状线 ,结合渐变线耦合形式 ,给出了宽频带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电路 ,同时通过有限元法仿真计算了散射矩阵的参数 ,并进行了实测 ,结果显示设计的功分器在 9个倍频的宽频带范围内性能良好 .采用该方法对于宽频带不等幅功分器的电路进行了设计 ,并给出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散射矩阵参数的结果 (包括幅度和相位 ) ,在超宽频带范围内较好地解决了功分器在幅度不等分的情况下的相位差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带状线 功分器 宽频带 渐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功率馈线合成器的设计
17
作者 由利人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讨论了一种应用宽边耦合线技术设计和制造的功率合成器,介绍了其基本应用原理和工作模式。以一种L波段的高功率合成器为例,应用计算机CAD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小于0.3 dB... 讨论了一种应用宽边耦合线技术设计和制造的功率合成器,介绍了其基本应用原理和工作模式。以一种L波段的高功率合成器为例,应用计算机CAD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小于0.3 dB,满足使用要求。讨论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要求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功率合成器在高功率合成中,具有插入损耗小、两端口相位和幅值均衡度好、功率容量大、体积小、便于装配和调试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高功率合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边耦合带状线 高功率 损耗小 体积小 功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多层带线谐振腔缺陷地结构LTCC宽带带通滤波器
18
作者 张祥军 方大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1,共4页
利用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实现小型化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宽带滤波器。采用了两层、三层耦合带线谐振结构,利用这两种谐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利用四个谐振腔结构,实现较宽的频带和较强的选择特性;... 利用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实现小型化LTCC(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宽带滤波器。采用了两层、三层耦合带线谐振结构,利用这两种谐振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利用四个谐振腔结构,实现较宽的频带和较强的选择特性;输出、输入引入电感反馈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利用DGS(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可使滤波器在阻带和镜像频率处产生较大的衰减。设计出侧面印刷互连和侧面通孔互连两种工艺结构的滤波器,利用LTCC工艺加工出侧面印刷互连的滤波器性能良好,测试性能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宽边耦合带状线谐振结构 缺陷地结构(DGS) 低温共烧结陶瓷(L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国际电磁兼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3)
19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电源输送网络中重叠电源面部分的噪声耦合分析大面积填充或整个层面构成了多层印刷电路板电源输送网络的骨干,但即使电压不同。
关键词 磁场探头 机壳 辐射发射 耦合路径 电磁兼容 测量结果 印刷电路板 全波分析法 电场探头 屏蔽效能 GTEM 耦合带状线 散射场 偶极子 多极 抗扰度 屏蔽电缆 屏蔽型电缆 通信电缆 学术研讨会 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极化介质谐振天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亚男 伍捍东 程光伟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探地雷达、隔墙雷达、人体接触式微波治疗探测设备的天线设计,要考虑应用场景并加入应用场景一并设计或仿真计算,才能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应用背景下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接触式微波检测系统的圆极化介质天线。该天线... 探地雷达、隔墙雷达、人体接触式微波治疗探测设备的天线设计,要考虑应用场景并加入应用场景一并设计或仿真计算,才能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应用背景下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接触式微波检测系统的圆极化介质天线。该天线工作在L波段,采用带状线缝隙耦合馈电。通过不等长十字耦合缝隙实现圆极化。研究了辐射背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天线回波损耗,轴比和方向图的影响。并制作了实物,VSWR<2的带宽,仿真结果为16.6%,实测结果为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微波检测 圆极化介质天线 带状线缝隙耦合馈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