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轮胎-路面耦合噪声的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
1
作者 叶伟 陈飞 +2 位作者 胡晓阳 徐正卫 李立国 《中外公路》 2024年第6期59-66,共8页
为提高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该文在总结传统路面噪声测量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随车法采集轮胎-路面耦合噪声,并对传声器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行车速度-等效连续A声级拟合,实现了等效连续A声级的速度修正。利用主成分... 为提高公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该文在总结传统路面噪声测量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随车法采集轮胎-路面耦合噪声,并对传声器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行车速度-等效连续A声级拟合,实现了等效连续A声级的速度修正。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轮胎-路面耦合噪声特征信号,可以对交通噪声、风噪、发动机噪声等干扰信号进行有效抑制,并基于第一主成分分量F1在100~1000 Hz频段上进行积分得到包络声能,用于表征路表纹理构造激励作用下产生的轮胎-路面耦合噪声能量。最后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不同磨耗程度路段下的包络声能和横向力系数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两者在幂函数模型下拟合优度最高,R2高达0.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路面耦合噪声 测量方法 等效连续A声级 包络声能 横向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声固耦合噪声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冠军 刘更 吴立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33-1636,共4页
在ANSYS中建立了长方体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结构模态。将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模态导入Virtual Lab,计算空腔声模态,用模态叠加法计算耦合声场对激励的响应,得到了声压级分布云图和场点频率响应曲线。设计了长方体箱体的振动噪声实验,... 在ANSYS中建立了长方体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结构模态。将有限元模型和结构模态导入Virtual Lab,计算空腔声模态,用模态叠加法计算耦合声场对激励的响应,得到了声压级分布云图和场点频率响应曲线。设计了长方体箱体的振动噪声实验,将声卡采集得到的噪声信号在Matlab中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声场内一点对激振频率的响应曲线。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固耦合噪声 模态叠加法 振动噪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方法的微带线耦合噪声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建华 牛中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采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完全匹配层为吸收边界条件,用上升沿为200ps、稳态值为1v的斜坡信号为激励源,在微带线间距保持不变,激励源及负载与微带线特性阻抗相匹配的情况下,研究微带宽度、PCB介质基板厚度和相...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采用单轴各向异性介质完全匹配层为吸收边界条件,用上升沿为200ps、稳态值为1v的斜坡信号为激励源,在微带线间距保持不变,激励源及负载与微带线特性阻抗相匹配的情况下,研究微带宽度、PCB介质基板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等参数对平直微带线近端耦合噪声和远端耦合噪声的影响,其次,研究微带线中部的直角弯曲对不同参数微带线耦合噪声特征的影响规律,和当微带线直角弯曲被45°斜切后,前述不同参数微带线耦合噪声特征的变化,结果有助于微带线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微带线 耦合噪声 直角弯曲 45°斜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机的气动及耦合噪声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意民 史宏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
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研究了通风机噪声问题,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气动噪声产生的机理、通风机内气体流动非线性特征及其对气动噪声的影响;
关键词 通风机 气动噪声 非线性动力学 耦合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路串扰和衬底耦合噪声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吕霆 陈蕊 《电子工艺技术》 201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现代电子系统既要处理数字信号又要处理模拟信号。越来越多的应用要求把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数字电路追求的是高速度,而模拟电路对精度要求又很高。在数模混合电路中,串扰噪声是影响数字电路的主要噪声,而数字电路产... 现代电子系统既要处理数字信号又要处理模拟信号。越来越多的应用要求把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数字电路追求的是高速度,而模拟电路对精度要求又很高。在数模混合电路中,串扰噪声是影响数字电路的主要噪声,而数字电路产生的噪声会通过衬底耦合到模拟电路,影响模拟电路关键器件的衬底电位,导致模拟电路的特性变坏,甚至使模拟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缩小和工作频率的提高,噪声干扰成为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混合电路 串扰噪声 衬底耦合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SI设计中互连耦合噪声的估计
6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1 位作者 李跃进 柴常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6-279,299,共5页
随着互连尺寸及其间距的减小,由电容引起的耦合效应已成为影响VLSI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耦合互连的L模型,基于主极点近似的方法给出了耦合噪声的时域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影响峰值噪声电压的因素.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模型得到了简化,而精... 随着互连尺寸及其间距的减小,由电容引起的耦合效应已成为影响VLSI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耦合互连的L模型,基于主极点近似的方法给出了耦合噪声的时域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影响峰值噪声电压的因素.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模型得到了简化,而精度并未损失,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考虑耦合效应的版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耦合噪声 主极点近似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衬底耦合噪声分析
7
作者 杨银堂 付晓东 朱樟明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衬底噪声耦合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衬底噪声的基本机理,及其对混合信号电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目前已提出的几种主要的衬底耦合噪声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衬底内的噪声耦合,介绍了一些电... 本文系统分析了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衬底噪声耦合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衬底噪声的基本机理,及其对混合信号电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目前已提出的几种主要的衬底耦合噪声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衬底内的噪声耦合,介绍了一些电路设计中的去耦方法。最后讨论了衬底耦合噪声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耦合噪声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电阻宏模型 保护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干涉仪光程倾斜耦合噪声抑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璐钰 李玉琼 蔡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1498,共8页
在"太极计划"中由卫星抖动引起的光程倾斜(tilt-to-length,TTL)耦合噪声是影响激光干涉测量精度的第二大噪声源,为保证测量精度,该噪声要≤±25μm/rad@±300μrad。基于费马原理设计了由双凸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仿... 在"太极计划"中由卫星抖动引起的光程倾斜(tilt-to-length,TTL)耦合噪声是影响激光干涉测量精度的第二大噪声源,为保证测量精度,该噪声要≤±25μm/rad@±300μrad。基于费马原理设计了由双凸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仿真分析了该成像系统对于TTL耦合噪声的抑制效果,搭建物理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成像系统抑制TTL耦合噪声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双凸透镜成像系统后,TTL耦合噪声≤±10μm/rad@±300μrad;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双凸透镜成像系统后,TTL耦合噪声≤±15μm/rad@±300μrad,均满足"太极计划"对光程倾斜耦合噪声抑制水平的要求,且整个干涉光路易于调控、测量精度高。通过搭建物理实验平台验证了TTL耦合噪声的抑制效果,为"太极计划"激光干涉测量奠定了物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测量 引力波探测 太极计划 空间激光干涉仪 光程倾斜耦合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波形态成分分析的VSP资料套管耦合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潘龙 毛海波 +3 位作者 蒋立 胡可扬 党志敏 陈文超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4-190,共7页
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资料采集过程中,由于水泥固井不牢或多层套管之间水泥环空等原因,容易产生套管耦合噪声。该类噪声具有能量强、空间影响范围广、衰减缓慢等特点,且与有效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等多域重叠,严重影响了VSP... 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资料采集过程中,由于水泥固井不牢或多层套管之间水泥环空等原因,容易产生套管耦合噪声。该类噪声具有能量强、空间影响范围广、衰减缓慢等特点,且与有效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等多域重叠,严重影响了VSP资料的信噪比。首先介绍了形态成分分析(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MCA)的基本理论,然后对比分析了有效信号和套管耦合噪声在时域、频域及时频域分布特征差异,接着将VSP资料建模为有效信号、套管耦合噪声及随机噪声之和,最终提出基于特征波形态成分分析的VSP资料套管耦合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选用Q可调小波变换(有效信号的稀疏表示字典)和余弦变换(套管耦合噪声的稀疏字典)构建了相应的超完备字典,然后采用分块坐标松弛法实现了VSP资料中套管耦合噪声的压制。实际VSP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套管耦合噪声能量及频域分布区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在明显压制该类噪声的同时对有效信号具有良好的保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 信噪分离 波形形态分析 套管耦合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耦合噪声的测量与分析
10
作者 程闪峰 闵昊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7-34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测量衬底耦合噪声的新型电路结构。为了能够将耦合噪声放大到方便于片外测量的幅度 ,采用了数字预校正技术 ,在测量工作真正开始之前就基本消除每一级运放的输入失调。并基于这项技术用 0 .6 μm CMOS工艺实现了一块芯片 ,以... 提出了一种测量衬底耦合噪声的新型电路结构。为了能够将耦合噪声放大到方便于片外测量的幅度 ,采用了数字预校正技术 ,在测量工作真正开始之前就基本消除每一级运放的输入失调。并基于这项技术用 0 .6 μm CMOS工艺实现了一块芯片 ,以衡量不同的隔离措施对于降低耦合效应的有效程度。采用这项技术 ,仅用普通的低精度 (8- 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耦合噪声 隔离环 CMOS 级联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耦合噪声及其抑制方法(二)
11
作者 诸邦田 《电子制作》 1996年第11期31-31,共1页
关于屏蔽要求很高的场合或者存在着十分强烈的磁场或电场环境,单层屏蔽还不够则可以采用多层屏蔽。这种多层屏蔽大致有这么几种形式:对电场也对磁场的屏蔽、对电场的多层屏蔽、对磁场的多层屏蔽。在一般的电磁场屏蔽中,这种多层屏蔽的... 关于屏蔽要求很高的场合或者存在着十分强烈的磁场或电场环境,单层屏蔽还不够则可以采用多层屏蔽。这种多层屏蔽大致有这么几种形式:对电场也对磁场的屏蔽、对电场的多层屏蔽、对磁场的多层屏蔽。在一般的电磁场屏蔽中,这种多层屏蔽的总吸收衰减应由总的屏蔽材料厚度决定,而反射衰减由于多层屏蔽发生在每一个交界面上,屏蔽层数越多,衰减越是增加,多层屏蔽的总屏蔽效果是每个单层屏蔽的屏蔽效果之和。对于磁屏蔽而言。多层屏蔽也要注意使每层屏蔽都工作在磁饱和工作点以下。例如用两层磁屏蔽材料屏蔽一个磁场源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屏蔽 耦合噪声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性耦合噪声的抑制方法(二)
12
作者 诸邦田 《电子制作》 1996年第9期30-31,共2页
2.导线的屏蔽导线的屏蔽是一种最常见的电磁屏蔽。导线的电磁屏蔽原理可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对作为噪声源的导线实行屏蔽,另一种是把导线屏蔽使其不受噪声环境影响。对通过噪声电流的导线实行电磁屏蔽,抑制它作为噪声源对外界的干扰,
关键词 电感性 耦合噪声 噪声抑制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耦合噪声及其抑制方法(一)
13
作者 诸邦田 《电子制作》 1996年第10期27-28,共2页
辐射的电磁场之特性是由辐射源的特性来决定的。源的周围介质以及源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等都能影响电磁场的特性。在源附近的场,其特性主要决定于源的特性;当远离源的地方,场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场传播时所通过的介质。因此,对于电磁场辐射... 辐射的电磁场之特性是由辐射源的特性来决定的。源的周围介质以及源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等都能影响电磁场的特性。在源附近的场,其特性主要决定于源的特性;当远离源的地方,场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场传播时所通过的介质。因此,对于电磁场辐射源的周围,可分成近场和远场两个范围,辐射源附近称近场,距离大于λ/2π的地方称远场(λ为波长)。在近场中,噪声一般是通过电容性耦合或电感性耦合方式传播到电路中。电场E对磁场H的比值常称为波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耦合噪声 电路干扰 噪声抑制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性耦合噪声的抑制方法(一)
14
作者 诸邦田 《电子制作》 1996年第8期30-31,共2页
一、电感性耦合噪声的产生电路的电感性耦合一般又称为电磁耦合或电磁感应。从物理学基础知识可知,线圈切割磁力线会感应出电动势。反之,线圈不动而周围的磁力线变化,也同样会在线圈两端感应出电动势。所以一根导线,当流过它的电流大小... 一、电感性耦合噪声的产生电路的电感性耦合一般又称为电磁耦合或电磁感应。从物理学基础知识可知,线圈切割磁力线会感应出电动势。反之,线圈不动而周围的磁力线变化,也同样会在线圈两端感应出电动势。所以一根导线,当流过它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 电感性耦合噪声 噪声控制 电容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通风机气动-结构耦合噪声特性研究
15
作者 王佳欢 王军利 +2 位作者 刘志远 周杨 张升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目前研究风机噪声时主要考虑气动噪声或流动诱发的结构噪声,降噪策略集中在叶片仿生学设计,风机气动噪声与蜗壳结构噪声之间耦合作用的研究较少,蜗壳结构特性对风机噪声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求解非定常流场获取叶片表... 目前研究风机噪声时主要考虑气动噪声或流动诱发的结构噪声,降噪策略集中在叶片仿生学设计,风机气动噪声与蜗壳结构噪声之间耦合作用的研究较少,蜗壳结构特性对风机噪声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求解非定常流场获取叶片表面瞬态静压,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蜗壳振动速度,采用声学有限元法求解风机的气动-结构耦合噪声,分析不同叶频时蜗壳后盖板附近的振速、模态振型及耦合噪声分布特性,探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流场静压及蜗壳结构对耦合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2阶叶频噪声是风机耦合噪声中的主要成分,叶轮附近是主要的气动噪声源,出口区域蜗壳是主要的结构噪声源;蜗壳后盖板处的振速、模态振型与耦合噪声关系密切,在2阶叶频附近,气动噪声及结构振动噪声与蜗壳结构共振,耦合噪声幅值高达135 dB。研究结果可为风机噪声预测及改变蜗壳结构响应对风机降噪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通风机 气动噪声 耦合噪声 声学有限元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抑制试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勇 陈迎春 +3 位作者 赵鲲 孙静 卢翔宇 赵昱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116,共13页
当前中国民用飞机高速发展,噪声排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飞机起降阶段,飞行高度较低且处于机场附近,其噪声直接影响到机场地面周围环境。该阶段内起落架噪声占比较大,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外,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除自身脱落涡产生的噪声... 当前中国民用飞机高速发展,噪声排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飞机起降阶段,飞行高度较低且处于机场附近,其噪声直接影响到机场地面周围环境。该阶段内起落架噪声占比较大,成为研究的重点。此外,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除自身脱落涡产生的噪声外,当起落架舱门开启时,舱体空腔内产生自持性振荡噪声,与起落架噪声一起形成更为复杂的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直接影响到整个着陆系统噪声水平,因此研究起落架与舱体耦合噪声产生机理和抑制措施显得尤为必要。以简化的起落架及其舱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低马赫数(0.2 Ma/0.25 Ma)条件下,利用前缘锯齿扰流单元对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进行抑制的方法,并在0.55m×0.4m航空声学风洞进行试验验证。首先,从起落架及其舱体耦合噪声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明确起落架和舱体在耦合噪声各个频段的贡献作用。随后,在舱体空腔前缘安装锯齿扰流单元,以改变自由来流状态,验证降噪措施;同时采用参数化研究方法,研究锯齿扰流单元不同偏角对降噪效果的影响。最后,将起落架模型安装于舱体空腔内,分析锯齿扰流单元对耦合噪声的抑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形扰流单元对舱体腔体噪声与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30°安装角最佳。预期成果可以应用于起落架/舱体耦合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舱体耦合噪声 前缘锯齿扰流单元 空腔Rossiter模态 声学风洞试验 低马赫数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螺旋桨流固耦合振动噪声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政 熊鹰 鲁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124,共9页
为了全面梳理有关复合材料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指出研究方向和思路,本文从稳态流固耦合变形、瞬态流固耦合振动和噪声等方面,综合国内外对弹性水翼和复合材料螺旋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国外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测... 为了全面梳理有关复合材料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指出研究方向和思路,本文从稳态流固耦合变形、瞬态流固耦合振动和噪声等方面,综合国内外对弹性水翼和复合材料螺旋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国外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测试技术等方面较为先进,可以将高阻尼材料通过完善的工艺成型方式应用于舰船螺旋桨。而国内对复合材料螺旋桨的稳态流固耦合变形研究较多,对瞬态流固耦合振动和噪声研究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复合材料螺旋桨理论研究和测试体系,在实船应用方面更是空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材料螺旋桨减振降噪机理和刚度阻尼匹配设计方法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螺旋桨 流固耦合 耦合变形 耦合振动 耦合噪声 算法 模型试验 刚度阻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艉部激励耦合振动噪声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5
18
作者 华宏星 俞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共11页
[目的]船舶减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降低艉部激励引起的桨—轴—船体振动辐射噪声成为我国现阶段船舶声隐身的紧迫任务。[方法]针对船舶艉部激励耦合振动噪声问题,从船舶螺旋桨激励力特性、桨—轴—船体耦合振动噪声特性及其控制方法 ... [目的]船舶减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降低艉部激励引起的桨—轴—船体振动辐射噪声成为我国现阶段船舶声隐身的紧迫任务。[方法]针对船舶艉部激励耦合振动噪声问题,从船舶螺旋桨激励力特性、桨—轴—船体耦合振动噪声特性及其控制方法 3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结果]得到了船舶艉部激励与桨—轴—船体系统振动噪声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低频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在螺旋桨非定常力测试、艉轴承摩擦诱导振动机理和桨—轴系统横向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艉部 耦合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高斯噪声背景下二阶线性系统中随机共振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万麟 朱超 马莉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8期117-120,共4页
利用随机共振具有对被测信号信噪比要求不高和变废为宝的优势,以二阶欠阻尼线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阻尼系数和固有频率同时受耦合高斯噪声影响下,探究了系统中随机共振现象。首先采用概率论相关数学方法,推导出系统平均输出幅值增益精... 利用随机共振具有对被测信号信噪比要求不高和变废为宝的优势,以二阶欠阻尼线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阻尼系数和固有频率同时受耦合高斯噪声影响下,探究了系统中随机共振现象。首先采用概率论相关数学方法,推导出系统平均输出幅值增益精确表达式;接着采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数据模拟,得出平均输出幅值增益随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将此变化规律应用于实际信号检测中。实例仿真表明,选取适当的系统参数能在耦合高斯噪声背景下有效检测有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耦合高斯噪声 平均输出幅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噪声耦合式增益自动补偿微波辐射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鸿雁 赵凯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通过2个耦合器将固态噪声源信号分别馈入到接收信号和射频开关端口,辐射计可在较大范围内动态探测到被测目标小量微波辐射信号变化.利用增益波动自动补偿技术,提高了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灵敏度,较好地解决了辐射计在环境温度剧烈变... 通过2个耦合器将固态噪声源信号分别馈入到接收信号和射频开关端口,辐射计可在较大范围内动态探测到被测目标小量微波辐射信号变化.利用增益波动自动补偿技术,提高了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灵敏度,较好地解决了辐射计在环境温度剧烈变化下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了机载条件下对云中过冷水的探测.测试结果表明,辐射计灵敏度范围在0.14~0.18K,主要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测量要求,与地面雷达和其他航空遥感仪器相比,在直接测量的局部区域具有准确性高、取样代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耦合 数字增益控制 机载微波辐射计 过冷水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