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生产、生态功能视角下巨型城市区耕地补偿分区与补偿金配置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继丰 袁中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巨型城市区耕地生产、生态多功能需求下耕地补偿分区及补偿金配置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补偿分区以耕地功能供需关系为直接依据,以区域公平为出发点;食物生产功能应是各级补偿分区的第一准... 研究目的:探讨巨型城市区耕地生产、生态多功能需求下耕地补偿分区及补偿金配置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补偿分区以耕地功能供需关系为直接依据,以区域公平为出发点;食物生产功能应是各级补偿分区的第一准则,生态服务功能应作为该功能需求强烈的巨型城市区的第二准则;复杂的层级式行政管理体制下,粮食安全视角的补偿金配置应以省级补偿关系为起点,兼顾土地利用效率理论及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采用自上而下的路径配置到末级实施单元;生态安全视角的耕地补偿面向巨型城市区内部,补偿分区及补偿金测算可直接到末级实施单元,不需要复杂的资金配置体系。研究结论:提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二元制的巨型城市区耕地补偿分区模式及补偿金配置模型",珠三角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式及模型的良好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耕地保护 耕地补偿分区 补偿金配置 耕地多功能需求 生态碳当量 巨型城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资源综合水平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4,共10页
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得出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和耕地盈余区,界定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7个耕地赤字区、12个耕地平衡... 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得出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和耕地盈余区,界定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7个耕地赤字区、12个耕地平衡区以及33个耕地盈余区,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综合水平差异显著,最高为0.2099,最低为0,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经济与资源耦合机制,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类型,探讨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发展战略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补偿分区 耕地资源综合水平 系统聚类法 耦合机制 发展战略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