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的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娈运 李春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37-139,142,共4页
耕地调查是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耕地坡度级别是耕地净面积计算的重要因素。针对湖南省新生产的坡度图数据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大的特点,本文研究采用ArcGIS软件构建了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模型,完成了全省三调初始库耕地图斑的... 耕地调查是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耕地坡度级别是耕地净面积计算的重要因素。针对湖南省新生产的坡度图数据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大的特点,本文研究采用ArcGIS软件构建了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模型,完成了全省三调初始库耕地图斑的坡度级别赋值试验,平均每个县30 min,全省122个县共需61 h(2. 54 d)。通过与其他软件方法对比,该模型大幅提高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和面积较大地区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速度,加快推动了湖南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坡度级别 地类图斑 坡度图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4期106-108,114,共4页
以ArcGIS平台为基础,以C#为开发环境,对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选择6个中等以上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进行赋值实验,研究发现基于GeoProcessing开发的多线程分乡镇赋值算法快速高效,基于此方法设计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技术流程在... 以ArcGIS平台为基础,以C#为开发环境,对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选择6个中等以上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进行赋值实验,研究发现基于GeoProcessing开发的多线程分乡镇赋值算法快速高效,基于此方法设计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技术流程在江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应用中,平均每个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时间仅需15 min,且错误率为零。该研究为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净面积计算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技术保障,对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坡度级别 赋值 第三次国土调查 ARCGIS ARC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邢世和 黄吉 +1 位作者 黄河 毛艳铃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8-382,共5页
通过设立耕地代表性样区开展实地采样调查分析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和确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 ,借助 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坡... 通过设立耕地代表性样区开展实地采样调查分析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和确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 ,借助 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坡度、质地、地下水位和全 K含量等 8个因子与耕地粮食产量关系极为密切 ,可作为闽侯县耕地质量的主导评价因子 ,其中以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和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 ,合计权重达 80 %以上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中低产耕地占 68.0 1 % .全县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粘、冷和瘦限制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 5 .0 4%、1 2 .5 8%、1 2 .1 7%和 1 5 .2 7% .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方法可为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区域耕地 质量评价 评价因子 耕地级别 限制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以河南省鹿邑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建波 李鸣慧 +1 位作者 王莉 温锦盼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9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精确科学地评定耕地质量对掌控耕地的生产效益及精细化管理耕地资源意义重大。以鹿邑县为例,以20 164个耕地图斑为定级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GIS模型空间分析、差值对比等方法,通过对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综... 精确科学地评定耕地质量对掌控耕地的生产效益及精细化管理耕地资源意义重大。以鹿邑县为例,以20 164个耕地图斑为定级单元,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GIS模型空间分析、差值对比等方法,通过对构成耕地质量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比较,建立耕地定级评价体系,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影响权重,探讨耕地了耕地质量级别的划分方法。研究表明:耕地级别与耕地等别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且两者均能较好的显化粮食单产或总产水平;级别比等别能更好的反映出耕地利用水平,其表征的粮食产量变化幅度更宽广、更易量化粮食产量的差异性,因此更易于在省域内实现土地整治绩效考评;耕地质量级别与区位水平和利用效益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级别比等别能更好的体现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为区域内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及耕地占补关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质量定级 耕地分等因素 耕地级别 鹿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质量级别变化及农业空间保护——以岳阳市岳阳楼区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君 邵劲松 +1 位作者 周鹏全 郭佳瑞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5-192,共8页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扎实。岳阳楼区位于洞庭之滨,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是洞庭湖平原区典型代表。研究采用AHP-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岳阳楼区耕地质量级别变化及...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扎实。岳阳楼区位于洞庭之滨,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是洞庭湖平原区典型代表。研究采用AHP-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岳阳楼区耕地质量级别变化及农业空间保护分区。结果表明:(1)耕地质量在2010—2018年呈上升趋势,以一、三级地为主且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2)耕地质量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其中HH和HL型与高质量耕地分布保持一致,LL和LH型与低质量耕地分布保持一致。结合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空间保护分区方案,满足耕地因地制宜保护与管理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级别 等级评定 农业空间保护分区 洞庭湖平原 永久基本农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