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考古成果在原创性临展策划中的创新实践:“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策展回顾 |
潘洁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公众考古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
马晶
|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2014 |
2
|
|
3
|
考古成果的大众传播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世今生 |
彭世蕾(文/图)
|
《大众考古》
|
2023 |
1
|
|
4
|
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 |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0 |
1
|
|
5
|
以展览推动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郑州博物馆考古专题展览实践 |
郭春媛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望京门考古成果发布 再现宁波唐末以来千年城市发展史 |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0 |
0 |
|
7
|
让考古成果更多走向大众 |
贺云翱
|
《大众考古》
|
2022 |
0 |
|
8
|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文物考古成果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
李瑞生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3 |
0 |
|
9
|
“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回顾与思考 |
陆艳慧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19 |
0 |
|
10
|
马萧林:用好用活考古成果 让青少年跟上文化自信节奏 |
马萧林
|
《协商论坛》
|
2021 |
0 |
|
11
|
近五年我国重要考古成果 发现世界最早的木制品和拦洪水坝系统 |
王新春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7 |
0 |
|
12
|
帝都复苏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成果撷要 |
张全民(文/图)
辛龙(文/图)
郭永淇(文/图)
|
《大众考古》
|
2019 |
0 |
|
13
|
运用考古成果 坚定易学自信 |
王璋
|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将广西地区考古成果纳入设计史教学的思考——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
刘勇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0 |
|
15
|
创设历史情境 具化考古成果 |
曲明秀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 |
0 |
|
16
|
叙事设计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以重庆大溪遗址考古成果转化为例 |
易军
李启让
罗晓欢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博物馆公众考古实践之考古类展览研究——基于“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的思考 |
杨惠娟
|
《博物馆管理》
|
2024 |
0 |
|
18
|
核心素养视域下考古学成果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
邹小宜
|
《中学教学参考》
|
2024 |
0 |
|
19
|
考古研究重要成果的转化与传播策略建构研究——以“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议题为例 |
敖鹏
|
《东南传播》
|
2024 |
0 |
|
20
|
考古成果如何展示?--从近期考古成果展谈起 |
孙嘉
李霞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