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艳阁
徐建中
余光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2-1028,共7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沟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7月16日至8月11日共采集13个PM2.5样品和4套粒径分级样品。研究结果显示:非沙尘期间,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35μg·m^(-3),主要离子SO_4^(2-...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沟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7月16日至8月11日共采集13个PM2.5样品和4套粒径分级样品。研究结果显示:非沙尘期间,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35μg·m^(-3),主要离子SO_4^(2-)、Ca^(2+)、NH_4^+和NO_3^-的浓度分别为1.28、0.33、0.32和0.28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4%;沙尘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2.63μg·m^(-3),是非沙尘期间浓度的5倍,主要离子SO_4^(2-)、Ca^(2+)、Cl^-、Na^+和NO_3^-的浓度依次为5.36、4.77、0.80、0.62和0.61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6%。分级样品分析结果表明,NO_3^-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可能是前体物在粉尘表面发生非均相反应产生。在沙尘时期,SO_4^(2-)主要为粉尘贡献,集中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在非沙尘时期,SO_4^(2-)在粗颗粒模态和积聚模态都有较多的分布。积聚模态的SO_4^(2-)主要是通过前体物与NH_3发生均相反应产生。据估算,非沙尘时期的二次反应对PM_(2.5)中SO_4^(2-)的贡献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老虎沟地区
大气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高寒草甸蒸散发估算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念
孙维君
+2 位作者
秦翔
田彪
郑昭佩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178,共6页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地区海拔4200m气象观测站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再利用作物系数法,对高寒草甸生长季(5月22-9月22)的蒸散发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共有124天,蒸散发总量为238.3mm,日均为1.87mm...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地区海拔4200m气象观测站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再利用作物系数法,对高寒草甸生长季(5月22-9月22)的蒸散发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共有124天,蒸散发总量为238.3mm,日均为1.87mm·d-1。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的蒸散发总量依次为22.6mm,179.1mm,36.6mm,依次占研究期总量的8.4%,75.2%,15.3%。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日均蒸散发量以较低水平缓慢上升;6月下旬迅速增加;6月末至7月中旬猛然回落;7月中旬至8月末,日均蒸散发量迅速上升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后直到9月22日,缓慢减少。5-9月月蒸散发总量依次为6.6mm,46.4mm,74.5mm,77.6mm,33.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PENMAN-MONTEITH
高寒草甸
老虎沟地区
原文传递
冀北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飞
王铎道
+3 位作者
刘战鹏
董红伟
董帅
梁慧斌
《矿产勘查》
2023年第7期1174-1183,共10页
本文通过对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u、Ag、Pb、Zn是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而Bi、Sb、Mo等是重要的成矿伴生元素。区内各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套合较好,结合地质特征圈定了6个综合异常区,综合异常区的展布及异常...
本文通过对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u、Ag、Pb、Zn是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而Bi、Sb、Mo等是重要的成矿伴生元素。区内各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套合较好,结合地质特征圈定了6个综合异常区,综合异常区的展布及异常浓集中心与韧性剪切带、蚀变破碎带、石英脉等密切相关。经工程验证,Ⅰ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两条金矿化体,Ⅳ号综合异常区韧性剪切带内发现金(锌)矿化体、Ⅵ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金矿化体、铅铜矿体,且异常与矿脉套合较好。老虎沟门地区金、银、铅(锌)及其它指示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具有较大的金、银、铅(锌)等多金属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矿化体
找矿潜力
老虎沟
门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艳阁
徐建中
余光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2-1028,共7页
基金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SKLCS-ZZ-2016-01)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老虎沟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的变化特征,于2016年7月16日至8月11日共采集13个PM2.5样品和4套粒径分级样品。研究结果显示:非沙尘期间,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为2.35μg·m^(-3),主要离子SO_4^(2-)、Ca^(2+)、NH_4^+和NO_3^-的浓度分别为1.28、0.33、0.32和0.28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4%;沙尘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2.63μg·m^(-3),是非沙尘期间浓度的5倍,主要离子SO_4^(2-)、Ca^(2+)、Cl^-、Na^+和NO_3^-的浓度依次为5.36、4.77、0.80、0.62和0.61μg·m^(-3),约占水溶性离子浓度总和的96%。分级样品分析结果表明,NO_3^-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可能是前体物在粉尘表面发生非均相反应产生。在沙尘时期,SO_4^(2-)主要为粉尘贡献,集中分布在粗颗粒模态。在非沙尘时期,SO_4^(2-)在粗颗粒模态和积聚模态都有较多的分布。积聚模态的SO_4^(2-)主要是通过前体物与NH_3发生均相反应产生。据估算,非沙尘时期的二次反应对PM_(2.5)中SO_4^(2-)的贡献约为80%。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老虎沟地区
大气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Laohugou region
atmospheric aerosols, water-soluble ion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高寒草甸蒸散发估算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念
孙维君
秦翔
田彪
郑昭佩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1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41401074
41371091)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95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20133704120006)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GSF11706)资助
文摘
利用祁连山老虎沟地区海拔4200m气象观测站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再利用作物系数法,对高寒草甸生长季(5月22-9月22)的蒸散发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共有124天,蒸散发总量为238.3mm,日均为1.87mm·d-1。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的蒸散发总量依次为22.6mm,179.1mm,36.6mm,依次占研究期总量的8.4%,75.2%,15.3%。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日均蒸散发量以较低水平缓慢上升;6月下旬迅速增加;6月末至7月中旬猛然回落;7月中旬至8月末,日均蒸散发量迅速上升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后直到9月22日,缓慢减少。5-9月月蒸散发总量依次为6.6mm,46.4mm,74.5mm,77.6mm,33.1mm。
关键词
蒸散发
PENMAN-MONTEITH
高寒草甸
老虎沟地区
Keywords
evapotranspiration
Penman-Monteith
alpine meadow
Laohugou
分类号
Q945.172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冀北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飞
王铎道
刘战鹏
董红伟
董帅
梁慧斌
机构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出处
《矿产勘查》
2023年第7期1174-1183,共10页
基金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河北省丰宁县上黄旗镇老虎沟门一带金银矿普查”(2011130002)资助。
文摘
本文通过对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Au、Ag、Pb、Zn是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而Bi、Sb、Mo等是重要的成矿伴生元素。区内各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套合较好,结合地质特征圈定了6个综合异常区,综合异常区的展布及异常浓集中心与韧性剪切带、蚀变破碎带、石英脉等密切相关。经工程验证,Ⅰ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两条金矿化体,Ⅳ号综合异常区韧性剪切带内发现金(锌)矿化体、Ⅵ号综合异常区石英脉内发现金矿化体、铅铜矿体,且异常与矿脉套合较好。老虎沟门地区金、银、铅(锌)及其它指示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具有较大的金、银、铅(锌)等多金属找矿潜力。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矿化体
找矿潜力
老虎沟
门
地区
Keywords
secondary halo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ed body
ore-prospecting potential
Laohugoumen area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
张艳阁
徐建中
余光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祁连山老虎沟地区高寒草甸蒸散发估算
李念
孙维君
秦翔
田彪
郑昭佩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原文传递
3
冀北老虎沟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王飞
王铎道
刘战鹏
董红伟
董帅
梁慧斌
《矿产勘查》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