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解释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华伦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S期185-185,共1页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孔子的理想,但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察各种语言材料,认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的“之”应分别指称“老者、朋友、少者”;这句话应解释为“老年人,要安抚他们;朋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孔子的理想,但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察各种语言材料,认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的“之”应分别指称“老者、朋友、少者”;这句话应解释为“老年人,要安抚他们;朋友,要信任他们;少年,要关心他们”;“怀”字应解释为“安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切关注——库切作品中的寡居老者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正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在对当下西方文明社会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批判的同时,对于人之孤独与困境的关注一直是库切文艺创作的基点,并在个体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困惑中探求生存的和谐之道,尤其是对寡居老者心理需求和性爱需求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人性的... 在对当下西方文明社会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批判的同时,对于人之孤独与困境的关注一直是库切文艺创作的基点,并在个体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困惑中探求生存的和谐之道,尤其是对寡居老者心理需求和性爱需求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朴素的人文关怀。通过对人类心灵的叩问,库切用历史的真实再现当代文明人无法逃脱生之孤独的艰难困境:寡居老者究竟如何面对衰老、残缺、耻辱等问题,又究竟如何重塑文明和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居老者 性需求 精神困惑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生态小说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对“守护生态的含魅老者”的形象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文仙 刘金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当代生态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守护生态的含魅老者"这一类形象,体现了作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根基的努力。但由于作家对传统文化缺乏辩证分析的眼光,往往简单地将生态破坏的原因归咎于外来势力。既不能通过... 当代生态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守护生态的含魅老者"这一类形象,体现了作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根基的努力。但由于作家对传统文化缺乏辩证分析的眼光,往往简单地将生态破坏的原因归咎于外来势力。既不能通过老人们的悲剧揭示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无组织性、不能落实到制度与规范层面的原因与专制的关系等问题,也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精华提纯使之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老人们的后继者身上,留下的只是对经济发展与科技的简单信仰,反映出当代作家在生态转向中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和反思深度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含魅老者 生态守护 文化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佩华小说中的老者形象解读——从两个“农宝田”说起
4
作者 黄艺红 黄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2-36,共5页
农宝田这个人物先后在黄佩华的两部小说中出现。在《百年老人》中,农宝田是一个饱经沧桑、阅历丰富、个性豪迈粗犷的老人。黄佩华显然对这个人物非常喜爱,在长篇小说《生生长流》中,作者对农宝田进行二次书写,将农宝田的个人史充实为一... 农宝田这个人物先后在黄佩华的两部小说中出现。在《百年老人》中,农宝田是一个饱经沧桑、阅历丰富、个性豪迈粗犷的老人。黄佩华显然对这个人物非常喜爱,在长篇小说《生生长流》中,作者对农宝田进行二次书写,将农宝田的个人史充实为一部厚重的家族史。通观黄佩华的小说创作,有大量像农宝田这样的老者形象,作者在他们身上赋予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展示传统精神和现代文明的融合碰撞下,老一辈人的困惑与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宝田 老者 桂西北 壮族文化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者安之”解
5
作者 高迎泽 《语文知识》 2010年第4期73-74,93,共3页
本文回顾了历代对《论语》中"老者安之"一句的几种代表性的解释,认为使动解释和被动解释都是不合理的,上古汉语中的"安"和现代汉语中的"安"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上古汉语中的"安"可以带原因或对象宾语,... 本文回顾了历代对《论语》中"老者安之"一句的几种代表性的解释,认为使动解释和被动解释都是不合理的,上古汉语中的"安"和现代汉语中的"安"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上古汉语中的"安"可以带原因或对象宾语,有及物动词用法。从句法的角度来看,古今汉语动词的价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者安之” 动词 使动 被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随笔的英译--以《早老者的忏悔》为例
6
作者 刘朝武 姚孟彦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23-25,共3页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能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外,也可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以散文《早老者的忏悔》为例,运用“三维转换”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启示:在对同一个句...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能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外,也可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以散文《早老者的忏悔》为例,运用“三维转换”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启示:在对同一个句子进行翻译时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译者在翻译中要依据翻译的生态环境作出适应性选择,在保留原文意义和风格的前提下使译文呈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随笔翻译 “三维转换” 《早老者的忏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的困扰:谁是卖赎罪券教士故事中的老者
7
作者 肖霞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关于卖赎罪券教士所讲故事中老者形象的象征意义,人言人殊,种种看法各有千秋。老者可以是研究者们提到的作者、教士、死亡等的象征,也可以是众生苦于罪或者某种出死入生的基督教义的暗示。由于乔叟所设立的故事大框架与小框架之间重叠照... 关于卖赎罪券教士所讲故事中老者形象的象征意义,人言人殊,种种看法各有千秋。老者可以是研究者们提到的作者、教士、死亡等的象征,也可以是众生苦于罪或者某种出死入生的基督教义的暗示。由于乔叟所设立的故事大框架与小框架之间重叠照应,书写手段具有中世纪现实主义特点,老者与语境相互作用,老者这个象征产生了多元语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故事元素,读者能做的只是确定一个象征性的语义场,而不是列出一个A大致等于B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卖赎罪券教士 老者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自由的自由灵魂——简析新时期乡土小说中流浪归来的老者形象
8
作者 宋祖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6-89,共4页
流浪归来的老者是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群体 ,他们虽然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但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他们在当代历史文化大背景下 ,在乡土观念、爱情观念、民间智慧等方面表现出自由的共性特征 ,在具体叙事文本中又可分... 流浪归来的老者是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群体 ,他们虽然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但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他们在当代历史文化大背景下 ,在乡土观念、爱情观念、民间智慧等方面表现出自由的共性特征 ,在具体叙事文本中又可分为依附型、单一型和复合型三种不同类型。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 ,究其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 乡土小说 流浪者形象 老者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生态小说中的“老者”形象研究
9
作者 温泉 詹晓迪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当代作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出发,关爱每一个生命,借助具有生态意识的“老者”形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展开批判和反思。“老者”是真正具有生态观念的人,他们平等看待和关爱动物,劝导为经济利益所蒙蔽双眼的年轻人要爱护动物。当... 当代作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出发,关爱每一个生命,借助具有生态意识的“老者”形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展开批判和反思。“老者”是真正具有生态观念的人,他们平等看待和关爱动物,劝导为经济利益所蒙蔽双眼的年轻人要爱护动物。当代作家通过对“老者”形象的书写,反对将人类与动物对立起来,以及仅把动物当作谋取经济效益的工具行为,期望增强当代人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此重铸生态整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生态小说 老者”形象 生态全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孟高岑”笔下的老者形象及寓意
10
作者 董连祥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8,共5页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的部分诗篇,都塑造了老者形象。这些形象寓意丰富,贯穿着诗人们对社会诸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剖析,贯穿着他们对人才、人生等问题的冷峻思考。这些形象展示着广...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的部分诗篇,都塑造了老者形象。这些形象寓意丰富,贯穿着诗人们对社会诸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刻剖析,贯穿着他们对人才、人生等问题的冷峻思考。这些形象展示着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其认识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孟浩然 高适 岑参 诗歌 老者形象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老者
11
作者 毛爽 《农家致富》 2022年第19期63-63,共1页
一天清晨,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老者坐在她家门口,便热心地说:“你们饿了吧?请进来吃些东西。”老者们却说:“我们不一起进屋。”其中一位老者指着身旁两位说:“这位是财富,那位叫成功,而我的名字是健康。你只能请我们其中一人进去。”
关键词 老者 请进来 东西 三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12
作者 许笑天 蕙玲(图) 《中老年保健》 2021年第8期52-53,共2页
笑得开心,唱得痛快,写得精彩,活得健康。这四句话便是85岁高龄的陈立柱的真实生活写照。日前我应邀参加一个歌咏会活动。活动过程中,我被用俄语演唱前苏联时期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北大学长陈立柱老人所吸引。陈老站在台上演唱,... 笑得开心,唱得痛快,写得精彩,活得健康。这四句话便是85岁高龄的陈立柱的真实生活写照。日前我应邀参加一个歌咏会活动。活动过程中,我被用俄语演唱前苏联时期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北大学长陈立柱老人所吸引。陈老站在台上演唱,那神态,那表情,那声音,丝毫不像一个已过耄耋之年的老者。近日,我和夫人去陈立柱老人家中拜访探访陈老养生的秘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苏联时期 生活写照 文化养生 老者 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耄耋老者一心为牛风云赋桃李天下传奇人生奶牛情--访山东农业大学王春璈教授
13
作者 巩少倩 《今日畜牧兽医(奶牛)》 2019年第12期12-17,共6页
接到主编交给的采访王春璈老先生任务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开始交织着兴奋和忐忑的情愫,兴奋的是可以聆听这位1940年走来的老者的心路历程,忐忑的是阅历尚浅的小记者能不能领悟出老者心路历程的真谛.在这种复杂情愫下,记者展开了面对面采访... 接到主编交给的采访王春璈老先生任务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开始交织着兴奋和忐忑的情愫,兴奋的是可以聆听这位1940年走来的老者的心路历程,忐忑的是阅历尚浅的小记者能不能领悟出老者心路历程的真谛.在这种复杂情愫下,记者展开了面对面采访,采访中,这个被王春璈老师握在手中的“水杯”,走进了记者的视线,望着这斑驳掉漆的水杯,不禁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人生 水杯 心路历程 复杂情愫 老者 面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世俊:砚田耕耘一老者
14
作者 赵晟 张世俊(书法) 《海内与海外》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乘北京地铁过珠市口站,可以看到张世俊题写的站名,被刻在一整块素白的石壁上。清秀的字体被染成淡绿色,像是白衣的菩萨怀抱着一块玉,伫立于来往川流的人行通道上,为世间祈福。每每看到这场景都让我浮想联翩,我喜欢这感觉--艺术源于生活... 乘北京地铁过珠市口站,可以看到张世俊题写的站名,被刻在一整块素白的石壁上。清秀的字体被染成淡绿色,像是白衣的菩萨怀抱着一块玉,伫立于来往川流的人行通道上,为世间祈福。每每看到这场景都让我浮想联翩,我喜欢这感觉--艺术源于生活,又丰富美化着生活,回馈滋养着生命。这不正是他要践行的书法艺术之道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通道 张世俊 北京地铁 白衣 老者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农耕图中的老者形象与礼俗观念表达
15
作者 解树明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7,160,共13页
中国古代农耕图中的老者身兼数职,既担负劝农使官之职,又是农业生产经验的指导者,还是农业祭祀的主持者。农耕图中的老者往往手持拐杖,或行走在田埂之上,或站立于场院、祭祀场所之中,从而构成了老者在农耕图中的空间位置。看似以“旁观... 中国古代农耕图中的老者身兼数职,既担负劝农使官之职,又是农业生产经验的指导者,还是农业祭祀的主持者。农耕图中的老者往往手持拐杖,或行走在田埂之上,或站立于场院、祭祀场所之中,从而构成了老者在农耕图中的空间位置。看似以“旁观者”形象出现的老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却时常处于农耕活动的关键环节,对指导农业生产、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历代农耕图中的老者形象,还承载了中国古代重农、劝农的政治理念,传达出“兴教化、厚风俗”的礼俗观念,以及尊老敬老的儒家孝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图 老者 孝道 礼俗
原文传递
中美地区墓室壁画中老者形象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16
作者 吴思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中美地区古文明艺术中,老者形象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不仅被赋予了重要性和神圣性,也表现出生命的连续性和超越性。这些形象不仅是历史的承载者和重大事件的见证者,还是神话故事中的智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重视类似,中美地区... 中美地区古文明艺术中,老者形象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不仅被赋予了重要性和神圣性,也表现出生命的连续性和超越性。这些形象不仅是历史的承载者和重大事件的见证者,还是神话故事中的智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重视类似,中美地区艺术中突出老者形象,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尽管两大古文明信仰各异,但都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追求,这种信仰与伦理紧密相连,反映了不同文明和地域的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血缘亲情的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地区 墓室壁画 老者形象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老者安之要“放下”
17
作者 李广荣 《中国老年》 2024年第21期45-45,共1页
人生晚年,最忌“繁俗”。繁,指多、杂、乱;俗,指日常、琐碎。居家过日子,肯定琐事众多;出门行走,少不得乱象人眼。如果件件都染手人心,那麻烦就大了。晚年人生,既忌繁俗之物,更忌繁俗之事。郑板桥有两句极为著名的诗,比之人生,也颇有意趣。
关键词 郑板桥 意趣 琐事 老者 过日子 琐碎
原文传递
我认识乌鸦中的老者
18
作者 刘亮程 《青年博览》 2024年第12期39-39,共1页
我认识乌鸦中的老者。它们一大伙在杨树梢“哑哑”叫时,我听出它苍哑的噪音,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在喊叫。我不知道它喊谁。我听见了,它就是在喊我。我朝杨树下走几步,想从一树黑乌鸦中认出老了的那只。可是,乌鸦再老羽毛也是乌黑的,不会... 我认识乌鸦中的老者。它们一大伙在杨树梢“哑哑”叫时,我听出它苍哑的噪音,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在喊叫。我不知道它喊谁。我听见了,它就是在喊我。我朝杨树下走几步,想从一树黑乌鸦中认出老了的那只。可是,乌鸦再老羽毛也是乌黑的,不会像人,活到头发花白。我住的菜籽沟村最多白发老人,那些沿路零散地排开的老宅子里,有的住一个老人,有的住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鸦 认识 老者
原文传递
论孟子“老者”思想中的责任伦理意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淑新 王子廓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共4页
"责任"的本意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尽的义务,也包括应承担的过失。"责任"天然具有"伦理"的内涵。"责任伦理"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承担的责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孟子虽... "责任"的本意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尽的义务,也包括应承担的过失。"责任"天然具有"伦理"的内涵。"责任伦理"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承担的责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孟子虽未明确提出"责任伦理"概念,但其"老者"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责任伦理意识,具体表现为:"养口体"与"养志"相结合之家庭责任伦理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社会责任伦理意识;"养生丧死无憾"之终极责任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老者”思想 家庭责任伦理 社会责任伦理 终极责任理论
原文传递
浙江景宁畲族“做老者”仪式探微 被引量:4
20
作者 蓝希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76,125,共12页
"做老者"是浙江景宁畲族丧礼中的最后一道仪式,也是人死后亡魂变祖先的过渡性仪式。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请师爷"、"藏魂"、"带亡魂"、"亡魂净身"、"传转香送亡魂归祠入位"、... "做老者"是浙江景宁畲族丧礼中的最后一道仪式,也是人死后亡魂变祖先的过渡性仪式。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请师爷"、"藏魂"、"带亡魂"、"亡魂净身"、"传转香送亡魂归祠入位"、"放魂"等。就仪式来看,"做老者"处处充斥着人魂对话,不过这种对话以人问魂答、入主魂随为主,而非真正的对话。借助"做老者",亡魂得以归祠入位,阴阳两安。尽管从现实看来,"传转香送亡魂归祠入位"只是一种期许与想象,但人们对祖源地的想象以及"做老者"为亡魂指路,再现了民族迁徙的历史与记忆,共同构塑着这一地方畲族群体。本文对畲族"做老者"仪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就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理论做了一些回应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丧礼 “做老者”仪式 过渡礼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