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3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炜宏 张会良 伍中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研究及完善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中山市抽样检查21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正侧位,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并按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 目的研究及完善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中山市抽样检查21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正侧位,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并按中医辨证思维进行辨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山市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肾阴虚证为主,尚有较大部分患者为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结论男、女性都以肾虚型为主,其中男性以肾阴虚证为主,女性以肾阳虚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检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少明 李硕颀 +3 位作者 雷闽湘 王兰 陈碧玉 王海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8,共7页
目的:建立男女通用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简易筛检表。方法:对146名≥6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调查及骨密度检测,以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危险因素,进而建立筛检指数,并求得最适宜灵敏度、特异度... 目的:建立男女通用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简易筛检表。方法:对146名≥6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调查及骨密度检测,以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危险因素,进而建立筛检指数,并求得最适宜灵敏度、特异度时的临界值,据此制定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简易筛检表,以61名门诊骨密度检测者回代验证其筛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度和信度。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共筛选出身高缩短百分比、体质量、年龄、性别4个因素,最终以身高缩短百分比和体质量构建老年人POP简易筛检表,其最佳临界值为270,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5.7%。回代验证其符合率为75.4%,Kappa值为0.489。结论:以身高缩短百分比和体质量建立的老年人POP简易筛检表简单经济,可男女通用,具有较好的基层卫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筛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昭洋 胡文斌 +5 位作者 魏学玲 张华 张本忠 王嘉图 田艳瑛 张兴璐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对POP的防治思路。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关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社区人员2 500人进行调查,检测为骨质疏松症的是502人,分别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析中...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对POP的防治思路。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关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社区人员2 500人进行调查,检测为骨质疏松症的是502人,分别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结果:POP人群的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较正常的峰值骨量均偏低,总体来说,髋部比腰椎骨量丢失更加明显,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其丢失量无明显差异。男性骨量呈现这种变化较女性明显。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与痰湿质是POP的危险因素,按危险度大小排名则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为前三位体质类型。结论:明确了POP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即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与痰湿质,针对性的对此6种体质进行调理,特别是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者,可有效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P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中医体质 兰州市 城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中山地区1263名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伍中庆 吴宇峰 +3 位作者 胡栢均 高大伟 袁元杏 徐蕾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调查广东中山地区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9月~2013年3月,广东中山4个镇区(石歧镇东区、大涌镇、黄圃镇、神湾镇),共l263名中老年人,男性423名,... 目的:调查广东中山地区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9月~2013年3月,广东中山4个镇区(石歧镇东区、大涌镇、黄圃镇、神湾镇),共l263名中老年人,男性423名,女性840名,年龄45~87岁,平均57.31岁,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般情况,再由社区组织分批次到医院用美国GELu—lqar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取平均值,取T值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东中山地区45岁以上中老年人总体骨密度平均T值(-139±1.6182),其中男性骨密度平均T值(-0.56±1.622),女性骨密度平均T值(-1.81±1.444),女性骨密度明显低于男性(P=0.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骨密度都不断下降。广东中山地区45岁以上中老年人总体骨质疏松症发病率31.75%,其中男性发病率11.58%,女性发病率41.90%,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X2=117.9635,P=0.0000)。男性45~60岁这个年龄段在调查的人群中暂未发现骨质疏松症,超过60岁后,发病率有明显的升高,但60~70岁与70.80岁这两个年龄段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无差异(X2=O.1163,P=0.7330),超过80岁后,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升高。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一个持续升高的趋势。吸烟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1_38倍,素食者是正常饮食者的1.51倍,骨质疏松症认知度好的是其他的0.58倍,文化程度高的是其他的0.76倍,平时注意补钙的是其他的0.69倍,年轻时热爱运动是其他的0.31倍。结论:广东中山地区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高,必须对骨质疏松症防治引起高度的重视,骨质疏松症认知度的提升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避免骨质疏松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广东省 中山市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误诊2例分析
5
作者 虞和忠 许钢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腰椎压缩骨折 全身疾病 诊2 骨折部位 误诊分析 尺桡骨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脉冲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刘静 黄驰欢 +7 位作者 季发权 张迪 柏凌 王彤 王尊 王胜 韦理钰 徐道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6,247,共7页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分为PEMFs组、雷火灸组和PEMFs+雷火灸组,每组30例。PEMFs...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分为PEMFs组、雷火灸组和PEMFs+雷火灸组,每组30例。PEMFs治疗频率为16Hz,强度为20mT;雷火灸选取双侧肝俞、肾俞部位施灸。治疗时间均为30min,每周3次,连续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入组6个月随访时评估计时起立-走(TUG)、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并在入组6个月随访时进行骨密度(BMD)检测。结果:(1)组间比较:与PEMFs组比较,PEMFs+雷火灸组治疗3个月降低TUG用时和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血清PINP水平降低更显著(P<0.01)。入组6个月随访时,PEMFs+雷火灸组降低TUG用时较PEMFs组显著(P<0.01)。与雷火灸组比较,PEMFs+雷火灸组治疗3个月降低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2)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EMFs组降低TUG用时和血清CTX-Ⅰ水平显著(P<0.05);雷火灸组和PEMFs+雷火灸组TUG用时和血清PINP与CTX-Ⅰ水平显著降低(P<0.01)。入组6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PEMFs组降低TUG用时显著(P<0.05);PEMFs+雷火灸组TUG用时和血清PI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三组患者腰总和髋总BMD在入组6个月随访和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PFMFs可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功能、改善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值呈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脉冲电磁场 雷火灸 计时起立-走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维生素D2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7
作者 陈庆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3-016,共4页
分析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中心于2023.6-2024.06期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方法 治疗)和试验组(28例,维生素D2穴位... 分析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中心于2023.6-2024.06期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方法 治疗)和试验组(28例,维生素D2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试验组疼痛例数较对照组相比而言更少,疼痛优和良的居多,疼痛缓解情况良好,P<0.05。治疗后,试验骨密度值和对照组相比而言具有明显增长态势,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性72.41%,显著低于试验组治疗有效性96.43%,P<0.05。结论 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该治疗方式相比于常规方式而言更具优势,值得各位学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老年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2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金迪 王玉伟 +2 位作者 孟繁章 付永兴 李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炎症介导。骨质疏松症是PBC患者常见的骨病表现,PBC合并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发病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BC继发骨质...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炎症介导。骨质疏松症是PBC患者常见的骨病表现,PBC合并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折发病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BC继发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仍未阐明,除骨质疏松症传统危险因素之外,PBC疾病本身炎症反应、胆汁淤积、肝硬化、肝脏移植、内分泌代谢等因素均参与其中。此外,肌肉减少正在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骨质疏松和肌肉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正逐渐被认识。本文综述PBC相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进展,旨在为临床防治PBC相关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炎 骨质疏松症 肌肉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岩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应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O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参考组(n=45,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n=4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应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O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参考组(n=45,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联合组(n=45,给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25-羟维生素D[25(OH)D]、骨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体(TRACP-5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56%较参考组77.78%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腰椎L1~L4、股骨颈、髋部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与参考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N-MID、25(OH)D、BAP水平较高,TRACP-5b水平较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参考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对原发性OP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OP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唑来膦酸 原发骨质疏松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大刚 陈世忠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应用双膦酸盐(阿伦...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应用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 d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躯体、认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令暖 陈巍 张长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N中端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 目的 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N中端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骨密度(T值)及骨代谢指标[25-(OH)D_3、N-MID、PTH、β-Crosslaps]。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中各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为肾阳虚证(42.6%)>血瘀气滞证(23.4%)>肝肾阴虚证(21.3%)>脾肾阳虚证(12.8%),女性患者中各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为肝肾阴虚证(44.9%)>脾肾阳虚证(22.9%)>肾阳虚证(19.5%)>血瘀气滞证(12.7%),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气滞证患者的T值分别为(-3.02±0.48)、(-2.9±0.47)、(-3.30±0.74)、(-2.72±0.18),25-(OH)D_3分别为(7.97±3.37)、(21.86±6.94)、(14.70±6.47)、(15.45±5.55)ng/ml;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T值、25-(OH)D_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N-MID、β-Crosslaps、PT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型和性别分布具有差异性,且T值、25-(OH)D_3可以对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判定及鉴别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中医证型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性激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张清 郭远明 +7 位作者 李美冰 左思垚 王国栋 刘林凤 韩光莹 王桂娟 游旭军 赖锦茂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患者骨密度、性激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社区中医药治疗老年原发性OP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20年1月-2022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原发性OP患者共347例...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患者骨密度、性激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社区中医药治疗老年原发性OP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20年1月-2022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原发性OP患者共347例,分别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及肾阳虚衰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值、血清睾酮(T)和血清雌二醇(E2)值,分析骨密度、性激素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47例老年原发性OP患者中,肝肾阴虚证80例、脾肾阳虚证88例、气滞血瘀证90例及肾阳虚衰证89例;其中60~70岁患者以气滞血瘀证为主、71~80岁患者以肾阳虚衰证为主、81~90岁患者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在骨密度值比较当中,气滞血瘀证高于其他组(P<0.05);在血清睾酮(T)值比较当中,气滞血瘀证高于其他组(P<0.05)、肾阳虚衰证低于其他组(P<0.01);在血清雌二醇(E2)值比较当中,气滞血瘀证和肾阳虚衰证高于其他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气滞血瘀证骨折病史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肾阳虚衰证患骨质疏松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脾肾阳虚证患严重骨质疏松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OP患者早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后期则逐渐发展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衰证;骨密度值、性激素(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值可作为评判老年原发性OP患者虚实证型的指标,与虚证呈负相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原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激素 中医证型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筋经运动锻炼对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邓媛 陈振云 刘祖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易筋经运动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骨痛积分及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腰、背、四肢疼痛积分变化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易筋经运动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骨痛积分及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腰、背、四肢疼痛积分变化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骨密度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密度值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筋经锻炼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且优于传统运动疗法,值得在老年人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 运动锻炼 原发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影响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青青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73-681,共9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严重,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挖掘新的有效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治疗选择。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选择有多种,根据疾病特点和作用靶点有所不同。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药物种类及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永丽 金子开 +2 位作者 齐保玉 孙传睿 魏戌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诊疗现状。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医学资源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针刺治疗POP的文献,分析总结针刺治疗POP的干预措...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诊疗现状。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医学资源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针刺治疗POP的文献,分析总结针刺治疗POP的干预措施类型、辨病类型、辨证类型、选穴特点、治疗频率、疗程、疗效及安全性等相关信息。结果纳入符合标准文献42篇,体针是最常用的针刺治疗方法,其次是电针。常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最常见的三类辨病为骨痿、骨痹和骨枯,肾虚型、脾虚型和肝肾亏虚型为最常见的证型。针刺穴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为肾俞、足三里、关元、脾俞、三阴交、命门、悬钟、气海、夹脊穴、太溪。在操作过程中,直刺和斜刺是最常用的进针手法,进针深度在0.5~1.5寸,补泻手法中提插捻转补法最为常用,在进针得气后常留针30 min,针刺频率多为1次/d,总疗程多为3个月。针刺治疗可提高POP患者的骨密度,缓解患者骨痛症状,改善骨代谢相关血液学指标。针刺治疗POP的有效率为52.08%~95%。结论 针刺治疗POP多采用病症结合的方案,常取腰背部腧穴配合远端穴,近期疗效较好,能缓解POP患者的骨痛症状、改善骨代谢相关的血液学指标,安全性高,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原发骨质疏松症 文献分析 诊疗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在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及调控作用网络研究
16
作者 赵东波 王亮 +1 位作者 黄樱 巩萱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29-935,共7页
目的 基于基因组芯片数据,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RG)在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基因组的调控作用网络。方法 从GSE35959中分析原发性老年性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结合人类自噬... 目的 基于基因组芯片数据,研究自噬相关基因(ARG)在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基因组的调控作用网络。方法 从GSE35959中分析原发性老年性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结合人类自噬数据库(HADb)筛选出原发性老年性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差异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AR-DEG),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Network Analyst建立转录因子-基因-miRNA共表达网络和环境化学物-AR-DEGs调控网络。结果 2 866个原发性老年性OP的DEG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上调基因2 592个(90.44%),下调基因274个(9.56%)。获得31个原发性老年性OP的AR-DEG,均呈高表达状态。肿瘤蛋白53(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泛素C(UBC)、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对原发性老年性OP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自噬机制影响原发性老年性OP过程中,会受到转录因子、miRNA、环境因素的深度影响。结论 自噬相关基因的过表达参与了原发性老年性OP发生进展的过程,该过程与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联系,且受到多种转录因子、miRNA、微量元素和环境化学物的影响,但上述调节机制仍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老年骨质疏松症 自噬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17
作者 古芳 沈姣姣 《科学之友》 2025年第2期76-77,共2页
老年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骨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在临床表现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四肢麻木、骨骼疼痛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 老年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骨病,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在临床表现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四肢麻木、骨骼疼痛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驼背等体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代谢骨病 腰背疼痛 继发骨质疏松症 原发骨质疏松症 肌肉萎缩 发病机制 四肢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庆武 强晓军 郭宁国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6期83-83,共1页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 AO 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随访我院治疗桡骨远端老年人,在骨折伴...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 AO 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随访我院治疗桡骨远端老年人,在骨折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夹外固定治疗AO 分型中A型和B1型的桡骨远端骨折62例;应用"T"型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1型闭合复位失败3例,治疗C1型7例,C2型2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C1型骨折4例,C2型5例.结果:通过对此96例患者随访6-18月,应用改良 Mcbride 评分标准,就患者主诉的疼痛、功能、握力满意程度;临床检查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外观有无畸形;X 线检查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短缩程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有无骨性关节炎的改变及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价:手法复位组,优48例,占其组77.4%;良8例,占其组12.9%,可6例,占其组9.7%."T"型接骨板治疗组,优9例,占其组75%;良2例,占其组16.7%;可3例,占其组8.3%.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组,优6例,占其组66.7%;良2例,占其组22.2%;可1例占其组11.1%.结论:对老年患者AO 分型中 A 型和 B1 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疗效可靠;对"B1"型患者复位不理想应用切开复位T型接骨板治疗疗效显著.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错位加大,闭合复位难以复位者,应用T型接骨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掌倾角及关节面复位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腕关节恢复佳.对关节面较平整,掌倾角可闭合复位,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减少术中骨折块血运损伤,骨折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骨远端骨折 原发骨质疏松症 解剖型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19
作者 张玉 孙玉凤 +2 位作者 高志红 焦丽静 赵会琪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4期19-22,44,共5页
目的:观察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临床疗效。方法:POP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临床疗效。方法:POP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比较2组患者的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AL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Hb、ALB水平及骨密度均提高,三个指标相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调节ALP、Hb、ALB水平,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中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交互视阈下传统功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思路探讨
20
作者 姚文超 林红 +2 位作者 夏宏武 李梦醒 张雷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37-342,共6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寻求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现实意义。以肌-骨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肌骨交互机制作为传统功法防治POP的新靶点,探讨传统功法防治POP的研究思路,太极拳调...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寻求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现实意义。以肌-骨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肌骨交互机制作为传统功法防治POP的新靶点,探讨传统功法防治POP的研究思路,太极拳调养气息,强壮肌肉筋骨;五禽戏调腑通络,提高腰椎稳定性;易筋经动静结合,降低跌倒风险;八段锦形气意同调,补肾强筋壮骨。传统功法一方面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另一方面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加强机械作用传导促进骨代谢,双向调控肌肉-骨骼并形成闭合式循环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肌-骨交互 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 易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