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疗效评价
1
作者 李嘉 马文 +1 位作者 张堃 沈卫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期贝尔麻痹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针刺采取分期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阿昔洛韦、甲... 目的观察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期贝尔麻痹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针刺采取分期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阿昔洛韦、甲钴胺及维生素B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翳风穴贴敷治疗,于治疗周期的前10 d,以芒硝贴敷翳风穴,每日1次,每次4 h。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HBGs分级评定、FDI量表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于治疗前及发病第8天进行耳周疼痛VAS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发病第8天两组患者耳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DIp及FDIs评分、Sunnybrook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HB评级、FDIp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DIp评分、Sunnybrook评分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B评级、FDIp及FDIs评分、Sunnybrook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HB评级、FDIp评分、Sunnybrook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两组疗效分布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芒硝贴敷配合常规针药方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贝尔麻痹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急性期 针灸 位贴敷 翳风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注射疗法联合开闭方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吉琳 钟成 +3 位作者 张浩鹏 曹凯峰 王丽华 郭裕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124-127,132,共5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注射疗法联合中药开闭方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15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药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各50例。中药组口服自拟中药开闭方,穴位注射组... 目的观察翳风穴注射疗法联合中药开闭方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15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药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各50例。中药组口服自拟中药开闭方,穴位注射组采用翳风穴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组即翳风穴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开闭方,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中药组的56%和穴位注射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纯音听阈较治疗前均改善,针药结合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穴位注射组(P<0.05);3组治疗后A型鼓室声导抗图较治疗前增加,针药结合组比例高于中药组和穴位注射组(P<0.05)。结论翳风穴注射疗法联合中药开闭方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独口服中药、穴位注射,具有安全性,针药结合可用于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闭方 翳风穴注射疗法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温针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赵能杰 赵海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目的分析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翳风穴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与面神经肌电活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整体进行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额肌M波潜伏期、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均缩短,额肌M波波幅、眼轮匝肌M波波幅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翳风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面部神经肌电活动,有效促进其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翳风穴 温针灸 面部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文秀 王继先 +5 位作者 姚小玲 杨帅 徐珮珮 崔光卫 谢青 崔立军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瑞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80例首发中重度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翳风穴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瑞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80例首发中重度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翳风穴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选用肌电图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Sunnybrook面部评分系统(SFGS)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干预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均较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及H-B、SFG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是治疗中重度面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为进一步改善面瘫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磁刺激 翳风穴 针灸 面瘫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辉 吉震昌 吕晓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 探讨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完骨穴、翳风穴手法... 目的 探讨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刺完骨穴、翳风穴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以深刺完骨穴、翳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临床效果较好,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深刺 完骨 翳风穴 洼田饮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房慧岭 赵鹏飞 王迅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究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配合针刺)、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配... 目的:探究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配合针刺)、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翳风穴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疗效、面部残疾指数、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I级和II级占比、H-B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H-B V级占比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4)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得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治疗对于面神经炎患者而言,更能改善中医症状、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面部残疾指数,有利于提升疗效,降低炎症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穴温和灸 针刺 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 疗效
原文传递
点按翳风穴辅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7
作者 白嘎利 黄扬洁 +3 位作者 李兵 罗明朗 苏眉东 徐彬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观察点按翳风穴辅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点按翳风穴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 目的:观察点按翳风穴辅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点按翳风穴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按翳风穴辅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点按翳风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彭凯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头... 目的探讨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头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翳风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患者H-B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生活功能的FDI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内皮素(E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减轻面部残疾程度,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内皮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翳风穴 头针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翳风穴、下关穴对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9
作者 曹文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74-76,80,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翳风穴、下关穴对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4月本院诊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抽到1号签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抽到2... 目的探究针刺翳风穴、下关穴对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4月本院诊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抽到1号签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抽到2号签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翳风、下关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感觉项(PRI-S)、情感项(PRI-A)]评分、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RI-S、PR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I-S、PRI-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翳风、下关穴可提高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翳风穴、下关 三叉神经痛 临床效果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鑫 吕素芳 +4 位作者 刘昌佳 郜静 刘敏肖 李曼 苏心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4-2635,共2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48例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48例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颗粒剂、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疱疹结痂、疼痛消失、面瘫恢复时间及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疱疹结痂以及面瘫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SGB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穴 叩刺 星状神经节阻滞 HUN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彤 戴国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87-588,共2页
将青少年面瘫患者 6 4例分为重灸翳风穴治疗组 33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 31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0 .9% ,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 74.2 % ) ;灸治 1个... 将青少年面瘫患者 6 4例分为重灸翳风穴治疗组 33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 31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0 .9% ,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 74.2 % ) ;灸治 1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 (CD3)及T辅助细胞 (CD4)明显上升 ,CD4/CD8比值明显改善。表明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疗效可能与CD3、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艾条灸 翳风穴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鑫 刘昌佳 +5 位作者 王晓玙 郜静 闫坤 张尚华 杨丽 苏心镜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面瘫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70例急性期Hunt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只...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面瘫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70例急性期Hunt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H-B评分比较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比较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SGB在Hunt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穴 叩刺 星状神经节阻滞 Hunt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期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加英 戴丽娟 +1 位作者 王淑兰 徐炳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7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 目的观察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翳风穴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当天及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统计。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观察组在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以甲钴胺注射液于翳风穴进行穴位注射能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痊愈时间,提高临床痊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面瘫 翳风穴 位注射 甲钴胺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素芳 李鑫 苏心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56例,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泛昔洛韦... 目的观察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56例,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泛昔洛韦颗粒剂、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体表电刺激与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并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疱疹消退时间、面瘫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疱疹消退时间以及面瘫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E、NE含量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SGB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了因应激反应增强而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综合征 体表电刺激 翳风穴 星状神经节阻滞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翳风穴治疗呃逆的新经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伟佳 王启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指压翳风穴 治疗 首次报道 临床工作 临床验证 病例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判定预后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丽娜 韩雪梅 史慧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36-36,共1页
采用点翳风穴治疗 6 0例周围性面瘫及判定其预后 ,治愈 2 8例 ,显效 18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96 .7%。该法操作简单 ,效果直观 ,尤其适用于孕妇、婴幼儿和年老体弱及畏针等特殊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 翳风穴 治疗 周围性面瘫 预后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听会、翳风穴为主治疗神经性耳聋38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杜海 李成文 卫淑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性耳聋 电针 听会 翳风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歪嘴巴膏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鄢琼 李红琴 +2 位作者 曹利民 刘海云 杨娜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歪嘴巴膏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歪嘴巴膏贴敷翳风穴。比较2组临床... 目的:观察歪嘴巴膏翳风穴贴敷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歪嘴巴膏贴敷翳风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统计住院时间和费用、肌电图(EMG)恢复正常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B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Ⅰ~Ⅱ级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Ⅰ~Ⅱ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DIP、FDI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FDIP、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PCs计数、EPCs集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PCs计数、EPCs集落数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EPCs计数、EPCs集落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电图恢复正常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歪嘴巴膏贴敷翳风穴联合西医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面瘫症状和肌肉功能,增加血管内膜修复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歪嘴巴膏 翳风穴 位贴敷 面神经功能 面部残疾指数 血管内皮祖细胞 肌电图
原文传递
翳风穴梅花针放血联合针刺、西药治疗亨特氏面瘫急性期3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吕建军 李伟伟 薛明新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翳风穴梅花针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亨特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亨特氏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西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翳风穴梅花针放血治... 目的:探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翳风穴梅花针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亨特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亨特氏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西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翳风穴梅花针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2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面神经评分均较治疗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翳风穴梅花针放血联合针刺治疗亨特氏面瘫急性期患者有效,能更快地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特氏面瘫 翳风穴 放血疗法 针刺疗法 梅花针 阿昔洛韦 静脉滴注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62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育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翳风穴 呃逆 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