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0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蛋白联合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对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吴菲菲 朱琦琪 《实用预防医学》 2025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联合羧化不全骨钙素(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ucOC)水平对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女...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联合羧化不全骨钙素(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ucOC)水平对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女性PMOP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无PMOP健康女性11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中FER和ucOC水平,并进行比较;收集两组女性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FER和ucOC水平对女性PMOP的影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FER和ucOC水平对女性PMOP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女性血清中FER[(275.32±55.06)μg/L vs.(154.87±30.97)μg/L]和ucOC[(4.56±1.52)ng/L vs.(2.14±0.7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绝经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矿物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t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FER水平(OR=2.327)、高ucOC水平(OR=1.837)是影响女性发生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FER诊断女性PMOP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ucOC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二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结论FER和ucOC水平在女性PMOP患者血清中呈现异常高表达,是影响女性发生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FER和ucOC水平对女性PMOP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其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铁蛋白 羧化不全骨钙素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的诊断及治疗
2
作者 许海珠 谢蔓芳 +1 位作者 黄慈丹 温英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78-81,共4页
目的总结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 deficiency,HLCS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HLCSD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患儿,因“呕吐2天,哭闹不安”入院,入院时体检发现四肢凉及皮肤花纹等神经系统感染... 目的总结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 deficiency,HLCS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HLCSD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患儿,因“呕吐2天,哭闹不安”入院,入院时体检发现四肢凉及皮肤花纹等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串联质谱检测结果为血甲基丙二酰肉碱/3-羟基-异戊酰肉碱(C4DC+C5OH)、丙酰肉碱(C3)及C3/乙酰肉碱(C2)等水平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为3-羟基丙酸、3-羟基异戊酸及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等水平升高,拟诊断为多种羧化酶缺乏症。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患儿存在HLCS基因c.1522C>T、c.782delG突变,其中c.1522C>T突变来源于父亲,c.782delG突变来源于母亲,最终诊断为HLCSD。对患儿予生物素10 mg/d、左卡尼汀50~100 mg/(kg·d)口服,患儿哭闹、四肢凉及皮肤花纹等症状缓解。出院后予每日口服生物素20 mg,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3 mL,患儿血、尿代谢产物水平正常,体格发育、神经和精神发育等正常。结论HLCSD患儿主要表现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串联质谱C4DC+C5OH、C3及C3/C2升高和尿气相色谱—质谱多个尿有机酸特异性指标升高,HLCS基因存在c.1522C>T、c.782delG突变。血串联质谱及尿GC-MS检测结果存在特异性指标异常及基因检测结果存在HLCS基因突变可明确HLCSD诊断。生物素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治疗HLCSD效果较好,能改善HLCSD患儿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羧化酶合成酶基因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
3
作者 黄乾龙 王楚桃 +6 位作者 欧阳杰 朱子超 何永歆 蒋刚 管玉圣 熊英 李贤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7-271,305,共6页
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_(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_(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相对敏感种群除外);DJSP02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中抗(RI=8.78)和低抗(RI=2.10),其ED_(50)分别为377.31 g/hm^(2)和37.97 g/hm^(2);DJSP03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低抗(RI=3.18)和中抗(RI=7.56),其ED_(50)分别为136.84 g/hm^(2)和136.93 g/hm^(2),均已产生了正交互抗性。因此,在对重庆地区抗性马唐种群进行防除时宜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唐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 敏感性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外周血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分析
4
作者 孟令华 位庚 +2 位作者 常湛 赵永晓 刘红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26-2030,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病人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浓度,并分析其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34例T2DM病人设为疾病组,根据病人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107例)和非N...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病人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浓度,并分析其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34例T2DM病人设为疾病组,根据病人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107例)和非NAFLD组(127例),同期选取2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受试者外周血ucOC浓度。比较NAFLD组和非NAFLD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病人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外周血ucOC浓度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疾病组外周血ucOC浓度[(1.10±0.42)μg/L]低于对照组[(1.53±0.68)μg/L](P<0.05);NAFLD组ucOC[(0.98±0.14)μg/L]低于非NAFLD组[(1.20±0.21)μg/L](P<0.05)。NAFLD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NAFLD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非NAFLD组(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HbA1c、TG、尿酸及HOMA-IR升高均是T2DM病人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ucOC浓度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外周血ucOC浓度诊断T2DM病人合并NAFLD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5μg/L、83.18%、80.31%、0.84。结论T2DM病人外周血ucOC浓度降低,且合并NAFLD病人外周血ucOC浓度低于未合并病人。ucOC浓度与HbA1c、TG、尿酸、HOMA-IR均是T2DM病人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监测T2DM病人ucOC浓度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NAF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羧化不全骨钙素 影响因素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富磊 刘丹辉 +2 位作者 唐家萍 刘玉珍 赵宝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敲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随机分为shNC组、shACC1组、shNC+AEB071组及shACC1+AEB071组,shNC组KYSE450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载体,sh... 目的探讨敲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随机分为shNC组、shACC1组、shNC+AEB071组及shACC1+AEB071组,shNC组KYSE450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载体,shACC1组KYSE450细胞转染慢病毒质粒载体,shNC+AEB071组KYSE450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载体后加入5μL浓度为2 mmoL·L^(-1)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AEB071(终浓度为5μmoL·L^(-1)),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转染慢病毒质粒载体后加入5μL浓度为2 mmoL·L^(-1)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AEB071(终浓度为5μmoL·L^(-1))。Transwell法检测各组KYSE450细胞迁移能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KYSE450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4组KYSE450细胞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组蛋白H3(H3)、乙酰化的组蛋白H3第9赖氨酸(H3K9Ac)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锌指转录因子(Snail)等的表达。结果shACC1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shNC组(P<0.05);shNC+AEB071组与shNC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shACC1组(P<0.05)。shNC组KYSE450细胞呈椭圆形上皮样细胞形态,shACC1组KYSE450细胞呈类似于梭形的间质样细胞形态,shNC+AEB071组和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呈椭圆形上皮样细胞形态。shACC1组KYSE450细胞中ACC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shNC组(P<0.05),β-catenin、Vimentin、Snail的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显著高于shNC组(P<0.05);shNC+AEB071组与shNC组KYSE450细胞中ACC1、β-catenin、Vimentin、Snail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中β-catenin、Vimentin、Snail的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显著低于shACC1组(P<0.05);shACC1+AEB071组与shACC1组KYSE450细胞中ACC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ACC1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的迁移,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蛋白激酶C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蛋白激酶C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苄酯和亚磷酸苄酯衍生物与二氧化碳的电化学羧化反应
6
作者 刘晓菲 王贺 +3 位作者 陶力 任伟民 吕小兵 张文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76,共4页
二氧化碳是无毒、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将其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比如羧酸化合物,对实现碳循环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二氧化碳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传统的二氧化碳参与的羧化反应... 二氧化碳是无毒、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将其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比如羧酸化合物,对实现碳循环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二氧化碳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传统的二氧化碳参与的羧化反应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与经典的有机合成方法相比,有机电化学合成利用电能驱动反应,不需要额外的化学氧化剂或还原剂,是更安全、可持续和环保经济的有机合成方法。其中,碳卤键或碳杂键与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羧化反应可高效获得高附加值羧酸化合物。磷酸酯作为一种良好的离去基团广泛应用于众多有机合成反应。本文发展了在牺牲阳极及非牺牲阳极两种体系中磷酸苄酯和亚磷酸苄酯衍生物与二氧化碳的电化学羧化反应高效合成重要的芳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高效且容易放大,为布洛芬、非诺洛芬等芳基乙酸类药物分子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绿色的合成方法。通过循环伏安实验和多组对照实验证实磷酸苄酯和亚磷酸苄酯底物在阴极还原生成的苄基自由基和碳负离子是反应关键中间体,同时也不能排除二氧化碳在阴极还原生成CO_(2)^(·-)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羧化反应 非牺牲阳极反应 二氧化碳 磷酸苄酯 芳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C-Ag修饰的钐配合物催化CO_(2)与端炔的羧化反应
7
作者 李金融 王文玉 +3 位作者 王晓娟 由立新 熊刚 孙亚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5-871,共7页
将1,3-二(4-羧基苯甲基)-苯并咪唑氯化物(H_(2)BCBI)与Sm(NO_(3))3•6H_(2)O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Sm(BCBI)(NO_(3))2•H_(2)O]n(Sm-BCBI),将其与乙酸银(AgOAc)作用引入氮杂环卡宾(NHC)-Ag(Ⅰ)催化位点,制备了氮杂... 将1,3-二(4-羧基苯甲基)-苯并咪唑氯化物(H_(2)BCBI)与Sm(NO_(3))3•6H_(2)O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Sm(BCBI)(NO_(3))2•H_(2)O]n(Sm-BCBI),将其与乙酸银(AgOAc)作用引入氮杂环卡宾(NHC)-Ag(Ⅰ)催化位点,制备了氮杂环卡宾-银功能化的钐配合物[NHC-Ag(Ⅰ)@Sm-BCBI]。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PXRD、TGA、XP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SEM和EDS对Sm-BCBI和NHC-Ag(Ⅰ)@Sm-BCBI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HC-Ag(Ⅰ)@Sm-BCBI催化CO_(2)(0.1MPa)与苯乙炔(1.0mmol)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考察了底物的拓展性。结果表明,Sm-BCBI为二维层状结构;NHC-Ag(Ⅰ)@Sm-BCBI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其中的银以+1价形式存在。在反应温度为50℃、以Cs2CO_(3)(1.5 mmol)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NHC-Ag(Ⅰ)@Sm-BCB用量70 mg、反应时间为16h的最佳条件下,苯丙炔酸分离产率可达80%。催化剂易回收,循环使用5次后,苯丙炔酸分离产率仍能达到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银 催化 CO_(2) 端炔 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8
作者 张芷榕 汪凯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 carboxylase 2,ACC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GEO、CPTAC数据库对ACC2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进行分...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 carboxylase 2,ACC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GEO、CPTAC数据库对ACC2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进行分析。采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ACC2敲低肝癌细胞系,观察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ACC2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且与预后不良相关(P<0.05)。体外细胞功能学实验表明降低ACC2表达显著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P<0.05)。细胞周期流式分析显示敲低ACC2促进肝癌细胞周期G1/S期的转变(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中CyclinE2和p21的表达降低,而CyclinA2和p-RB的表达升高。结论:ACC2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加速肝癌细胞周期G1向S期的转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乙酰辅酶A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6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9
作者 张利明 毋盛楠 +4 位作者 郭亚楠 杨建伟 孙红启 杨俊梅 陈永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5-851,共7页
目的探讨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6例M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6例M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6例MCCD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就诊年龄为7 d,平均确诊年龄为45 d。1例小便气味异常,5例无临床症状。6例患儿血3-羟基异戊酰肉碱、尿3-羟基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均增高,5例伴游离肉碱降低。共检出MCCC1基因变异6个:c.1630del(p.R544Dfs*2)、c.269A>G(p.D90G)、c.1609T>A(p.F537I)、c.639+2T>A、c.761+1G>T、c.1331G>A(p.R444H),以及MCCC2基因变异3个:c.838G>T(p.D280Y)、c.592C>T(p.Q198*,366)、c.1342G>A(p.G448A),其中MCCC1基因c.269A>G(p.D90G)、c.1609T>A(p.F537I)未见文献报道。1例为母源性MCCD,患儿携带来自母亲的一个杂合变异。5例伴游离肉碱降低患儿予补充左卡尼汀,末次随访时游离肉碱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MCCC1基因c.269A>G(p.D90G)、c.1609T>A(p.F537I)为新发现的变异,丰富了MCCC1基因变异谱。血氨基酸及酰基肉碱谱和尿有机酸谱联合基因检测有助于MCCD早期诊断和治疗,并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3-羟基异戊酰肉碱 3-羟基异戊酸 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 MCCC1基因 MCCC2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效应与机制
10
作者 简阿妮 白雪霞 +1 位作者 杨南飞 沈萍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3-794,共12页
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如何促进肝癌细胞的脂滴囤积,并深入研究脂滴的关键代谢酶在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作用,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上清液诱导Hepa1-6脂滴(lipid droplets,LDs)生成,发现TAMs中的白细... 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如何促进肝癌细胞的脂滴囤积,并深入研究脂滴的关键代谢酶在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作用,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上清液诱导Hepa1-6脂滴(lipid droplets,LDs)生成,发现TAMs中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能够促进脂滴的积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lpha,ACC1)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影响着肝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ACC1在LDhigh Hepa1-6中高表达,之后通过ACC1的小分子抑制剂、siRNA干扰和CRISPR-cas9敲除等手段阻断ACC1的活性,发现Hepa1-6脂滴积累降低,同时减少了Hepa1-6增殖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了Hepa1-6发生凋亡事件。综上所述,TAMs释放的IL-10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脂滴形成,导致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凋亡。ACC1在TAMs促进肝癌细胞脂滴积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可能受TAMs释放的IL-10的调控,这些发现可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代谢重编程 脂滴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对基于遥感产品的植被生产力估算的影响
11
作者 李琪 孙睿 +2 位作者 柏佳 张静宇 张赫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6,共12页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 【目的】明确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陆地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分析BEPS模型中聚集指数(CI)和最大羧化速率(V_(cmax))的敏感性程度,并比较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对植被生产力估算的精度提升作用。在此基础上估算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通过与参数缺省值估算结果对比,研究CI和V_(cmax)的时空变化对模型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1) CI和V_(cmax)均为BEPS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两者均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且不同植被类型下V_(cmax)敏感性均高于CI。2)聚集指数和最大羧化速率遥感产品同时使用情况下,模拟结果的误差最小,精度最高,总初级生产力(GPP)均方根误差从665.60 g·m^(-2)a^(-1)降至584.71 g·m^(-2)a^(-1),平均误差和相对平均误差均为4种模拟情况最低值。3)201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分别为5.21和2.49 Pg·a^(-1),受CI遥感产品(NDHD-CI)和V_(cmax)遥感产品(SIF-V_(cmax))的时空变化影响,GPP和NPP估算分别较模型缺省值偏低3.06%和4.72%。【结论】NDHD-CI和SIF-V_(cmax)能够提升BEPS模型估算植被生产力的精度,未来可对其他高敏感度参数和模型机理进行优化改进。受CI和V_(cmax)时空变化影响,植被生产力估算结果略低于缺省情况。V_(cmax)对植被生产力估算影响高于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产力 BEPS模型 聚集指数 最大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硫酸钛-羧化壳聚糖复配絮凝剂对颤藻的絮凝性能研究
12
作者 韦毅 李川溪 +1 位作者 张炜 陈元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79,90,共6页
研究采用硫酸钛和聚硅酸合成了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钛(PTSIS),并引入羧化壳聚糖(CPCTS)为助凝剂,通过一系列的絮凝实验,以颤藻水体的残余浊度、UV_(254)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絮凝剂对颤藻水体处理的絮凝性能。... 研究采用硫酸钛和聚硅酸合成了复合絮凝剂聚硅硫酸钛(PTSIS),并引入羧化壳聚糖(CPCTS)为助凝剂,通过一系列的絮凝实验,以颤藻水体的残余浊度、UV_(254)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絮凝剂对颤藻水体处理的絮凝性能。结果显示,Si/Ti摩尔比为0.05、Ti投加量达到30 mg/L时的PTSIS絮凝性能最优,残余浊度为2.61 NTU,UV_(254)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去除率分别为79.1%与84.1%。引入羧化壳聚糖的量为1.6 mg/L并复合使用PTSIS后残余浊度进一步降低为0.67 NTU,UV_(254)与叶绿素a浓度(Chl-a)的去除率分别为89.1%与95.7%,絮凝效果提升。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TSIS最佳絮凝pH为6,复合使用后絮凝剂在pH=5~7时均有良好的絮凝效果。Zeta电位的分析结果表明,网捕卷扫与吸附架桥作用是PTSIS拥有较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引入羧化壳聚糖后,Zeta电位值升高,电性中和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了絮凝性能且电性中和、网捕卷扫与吸附架桥的协同作用为复配絮凝剂絮凝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硅硫酸钛 羧化壳聚糖 颤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杜云霞 佘汉 +6 位作者 吴银雨 王易 周远群 王维飞 李涛 胡弋 毛庆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89-2697,共9页
目的观察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A carboxylase 2,ACC2)对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取24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 目的观察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A carboxylase 2,ACC2)对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取24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ND-630+脓毒症组。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心脏特异性ACC2敲除小鼠(ACC2ΔCM),并以ACC2 flox/flox Myh6-Cre-(ACC2 fl/fl)小鼠作为对照,取48只ACC2 fl/fl小鼠、48只ACC2ΔCM小鼠(8周龄,20~25 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C2 fl/fl+假手术组、ACC2 fl/fl+脓毒症组、ACC2ΔCM+脓毒症组、ACC2ΔCM+Mal-CoA+脓毒症组、ACC2ΔCM+假手术组。采用细胞微张力仪检测心肌细胞收缩功能与肌丝钙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ACC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Mal-CoA)水平。观察小鼠脓毒症后36 h存活情况。结果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显著下降,钙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以ACC2 fl/fl+假手术组为基础水平,ACC2ΔCM+脓毒症组较ACC2 fl/fl+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恢复48.1%,钙敏感性明显恢复(P<0.05);ACC2ΔCM+Mal-CoA+脓毒症组较ACC2ΔCM+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钙敏感性明显下降(P<0.05);ND-630+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肌丝钙敏感性上升(P<0.05)。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小鼠心肌组织ACC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脓毒症组心肌Mal-CoA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ACC2ΔCM+脓毒症组小鼠心肌Mal-CoA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ACC2ΔCM+脓毒症组较ACC2 fl/fl+脓毒症组36 h存活率提高37.5%(P<0.05)。结论抑制ACC2通过降低Mal-CoA水平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收缩功能和钙敏感性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细胞 乙酰辅酶A羧化酶2 钙敏感性 丙二酰辅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相关树突状细胞标记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及潜在治疗药物识别
14
作者 闫长孟 韩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82-86,95,共6页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ACA)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构建肝癌预后模型。方法整合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1,ACACA)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构建肝癌预后模型。方法整合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ACACA基因在癌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预后分析。分析ACACA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使用GSE156625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scRNA-seq)数据研究ACACA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中的表达。建立基于载脂蛋白C-Ⅰ(apolipoprotein c-Ⅰ,APOC1)和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3)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模型,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时间依赖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后能力,并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中药成分在APOC1和APOC3中的作用。结果ACAC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差异显著,与肝癌预后相关。高表达ACACA降低树突状细胞含量。APOC1和APOC3是主要DCs标记基因,与ACACA表达正相关。基于APOC1和APOC3的原发性HCC预后模型具有中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用列线图预测TCGA队列中肝癌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可能性,并通过校准曲线分析证实了其可靠性。Salvianolic acid B、Asiaticoside和Neohesperidin可能对APOC1和APOC3具有作用潜力。结论ACACA与肝癌预后密切相关,基于APOC1和APOC3的预后模型可作为预测指标,部分中药成分可能对肝癌治疗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酰辅酶A羧化 预后 免疫细胞 DCs细胞标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苯基-1,2,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
15
作者 王婕 袁家英 +3 位作者 杨奕 刘文雅 钱茹雨 黄统辉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脂肪酸合成限速酶,是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之一。本文以3-氯苯胺和亚甲基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缩合和酰胺化等反应获得了一系列5-苯基-1,2,4-噁二唑类化合物(9a~9i),其中,化合物9a...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脂肪酸合成限速酶,是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之一。本文以3-氯苯胺和亚甲基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缩合和酰胺化等反应获得了一系列5-苯基-1,2,4-噁二唑类化合物(9a~9i),其中,化合物9a、9b、9e~9h为全新结构,经^(1)H MNR、^(13)C MNR和MS(ESI)进行了表征。通过Molsoft软件计算目标化合物9a~9i的脂水分配系数和类药性分数,使用ADP-Glo^(TM)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化合物ACC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9g在10μM浓度下对ACC抑制活性达到95.26%,与阳性对照药CP-640186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苯基-1 2 4-噁二唑衍生物 乙酰辅酶A羧化 抑制剂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筛查C5-OH异常确诊2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16
作者 曾君 姜盼盼 +6 位作者 张润玲 王小丽 吴莉萍 纪国富 吕杰 杨江涛 吴本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异常联合尿有机酸、基因突变检测进行疾病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14例初筛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浓度高于阳性临界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异常联合尿有机酸、基因突变检测进行疾病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14例初筛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浓度高于阳性临界值(0.45μmol/L)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初筛采用串联质谱法,辅助及鉴别诊断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诊断。结果根据14例新生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随访资料临床诊断出2例无症状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MCCD)新生儿。其中1例行尿有机酸检测发现3-羟基异戊酸(171.45μmol/L),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43.08μmol/L)含量升高;行基因突变检测时在MCCC2基因中发现2个意义未明杂合突变(5:70898419*,NM_022132.4,c.470A>G;5:70939676*,NM_022132.4,c.1103G>A);另1例行基因突变检测时在MCCC1基因中发现1个致病杂合变异(3:182755082,NM_020166.3,c.1518delG)和1个意义未明的杂合变异(3:182817330*,NM_020166.3,c.-102C>T)。结论C5-OH异常提示多种遗传代谢病,但需联合尿液有机酸、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异戊酰肉碱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被引量:42
17
作者 梅杨 李海蓝 +1 位作者 谢晋 罗红艺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368,共6页
文章就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分布、结构、性质、分类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关键词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Rubisco类似蛋白(RLP) 羧化/氧化值 热稳定性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父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家系分析
18
作者 陈燕茹 苏雅君 +1 位作者 林壹明 林卫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报道1例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父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roxyisovaleryl... 目的报道1例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父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roxyisovalerylcarnitine,C5OH)增高的新生儿,尿有机酸分析及基因检测证实为父源性MCCD。结果该新生儿初筛血串联质谱C5OH轻度增高,尿有机酸结果正常,其父亲血串联质谱示C5OH明显增高,血浆游离肉碱降低,母亲血串联质谱正常。基因分析结果证实新生儿为MCCC1基因c.980C>G(p.Ser327Ter)杂合变异,其父亲为MCCC1基因c.980C>G(p.Ser327Ter)纯合无义变异。结论新生儿筛查发现持续轻度C5OH水平升高的情况时应考虑父源性MCCD。定期随访仍然是MCCD治疗管理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3-羟基异戊基肉碱 新生儿疾病筛查 MCCC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化壳聚糖在猪精液常温保存中抗氧化及抗菌作用研究
19
作者 唐佩娟 孙久英 +3 位作者 窦树昊 李欣蕾 孙英峰 付永利 《天津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60-65,共6页
为探索羧化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in, CMCS)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的抗氧化及抗菌作用,采集某猪场杜洛克品系公猪不同批次精液,并在常温条件下保存,第0天和第3天添加3种浓度CMCS(0.05 mg·mL^(-1)、0.10 mg·mL^(-1)、0.15... 为探索羧化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in, CMCS)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的抗氧化及抗菌作用,采集某猪场杜洛克品系公猪不同批次精液,并在常温条件下保存,第0天和第3天添加3种浓度CMCS(0.05 mg·mL^(-1)、0.10 mg·mL^(-1)、0.15 mg·mL^(-1)),分别测定其对精子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氧水平(ROS)、丙二醛浓度(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响,筛选确定CMCS的最佳添加浓度;同时对所有批次精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CMCS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在常温保存过程中,添加0.05 mg·mL^(-1)CMCS可显著提高精子活力及TAOC、CAT、SOD、GSH-PX抗氧化活性(P<0.05),降低ROS和MDA氧化指标(P<0.05)。另外,从采集的精液中分离出3株革兰氏阴性细菌,16S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3株细菌与变形杆菌参考菌株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93%、100%、99.79%,并且0.05mg·mL^(-1)壳聚糖添加组可显著降低猪精液常温保存中的细菌含量(P<0.05)。综上,CMCS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的适宜添加浓度为0.05 mg·mL^(-1),该浓度CMCS可有效提高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的抗氧化性及抗菌活性。研究结果可为CMCS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壳聚糖 猪精液 常温 保存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作为羧化试剂用于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文珍 吕小兵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5-756,共12页
二氧化碳是储量丰富、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的C1资源,将其催化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二氧化碳用作初始原料的反应已经工业化的很少,但过去几十年中仍有二十多个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参与... 二氧化碳是储量丰富、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的C1资源,将其催化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二氧化碳用作初始原料的反应已经工业化的很少,但过去几十年中仍有二十多个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参与的新反应被发现,其中以二氧化碳作为羧化试剂合成各种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反应为突出代表.本文综述了过渡金属催化合成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二氧化碳与多种碳亲核试剂、碳氢键以及碳碳多重键化合物的反应,并总结了无过渡金属参与或有机小分子催化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化反应 羧化反应 均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