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有群体标识词的代词的指代消解
1
作者 陈帅 许威 +1 位作者 赵克 龙从一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0,11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内与群体词相关的指示代词的指代消解策略。首先从概念模型出发,给出了概念间的细化操作,由此提出了概念从属树模型;其次结合群体词的相关知识,对兼有群体标识词的代词的指代对象经概念从属确定后进一步提高准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内与群体词相关的指示代词的指代消解策略。首先从概念模型出发,给出了概念间的细化操作,由此提出了概念从属树模型;其次结合群体词的相关知识,对兼有群体标识词的代词的指代对象经概念从属确定后进一步提高准确性。经过测试,此策略能有效地找到代词的指代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理解 群体词 概念模型 相对抽象概念 概念从属树 指代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词学发展的地域群体特征——以吴中为例
2
作者 余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明代词学群体是在乡邦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家庭艺术教育,附属于其它艺术品创作形式之上,多产生于文人艺术家结社的环境之中,因此形成了家族性、非专业性、结社性的特征.
关键词 明代 群体 家族性 非专业性 结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的形成、互动与开拓
3
作者 薛方媛 朱丽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3,共8页
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在中国现代词学史上意义相当重要,值得我们专门研究。当前学界对现代词学史的研究日益加强,成果相对丰富,其中也有从群体视角进行专门探讨者,然而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的整体研究却尚未纳入研究视野。现代上海词学... 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在中国现代词学史上意义相当重要,值得我们专门研究。当前学界对现代词学史的研究日益加强,成果相对丰富,其中也有从群体视角进行专门探讨者,然而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的整体研究却尚未纳入研究视野。现代上海词学教授群体形成与现代词学流派的演变、高校学术传统、师友交谊及时局等关系密切。此群体在高校词学场域内外有广泛互动,促进了教学范式的生成,带动了高校间的词学交流,提升了群体的词坛影响力。此群体在词史、词学理论与批评、词籍文献整理等方面均取得开拓性成绩,并且在词坛活动、传播媒介、教学和出版等方面开拓了新的词学生态。研究上海词学教授群体将为现代其他地域词坛及词学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上海 学教授群体 形成 互动 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几何领域数量词结构形式化处理研究
4
作者 王伟明 李凯 +1 位作者 赵克 亿珍珍 《航天制造技术》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数量词结构处理在平面几何领域自然语言理解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抽象与分类的思想,将量词分为单位量词和非单位量词两大类,分别论述二者的语义差别及处理方法,然后根据与数量词结构紧密相关的具有群体性质的量词、名词和句子的语义关系... 数量词结构处理在平面几何领域自然语言理解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抽象与分类的思想,将量词分为单位量词和非单位量词两大类,分别论述二者的语义差别及处理方法,然后根据与数量词结构紧密相关的具有群体性质的量词、名词和句子的语义关系,提出了自然语言理解中“群体词”的概念并叙述了其应用,较好地解决平面几何领域中的数量词结构的形式化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数量结构 群体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以来佛教与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5
作者 程磊 《天中学刊》 2013年第2期61-65,共5页
宋词研究正向着纵深领域不断拓展,考察宋词与佛教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宋词的生长土壤,一面是理学重塑伦理本体对主体心性的内在约束,一面是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对感性生命的揭扬,佛教禅宗思想无疑是表现此种文化意蕴... 宋词研究正向着纵深领域不断拓展,考察宋词与佛教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宋词的生长土壤,一面是理学重塑伦理本体对主体心性的内在约束,一面是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对感性生命的揭扬,佛教禅宗思想无疑是表现此种文化意蕴张力的重要媒介和切入视角。自1990年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已逐渐起步发展,成果颇丰,但部分领域有待深化,值得后来研究者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文化背景 人主体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唐五代词研究
6
作者 杨操 邱美琼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村上哲见的唐五代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了词体源流的相关论题;二是对中唐的词进行探讨,对本身是绝句而被看作歌辞的作品和由诗人创作非诗长短句的词进行了辨析;三是着眼于西蜀词和南唐词这两大五代词群体,对五代词的发展... 村上哲见的唐五代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了词体源流的相关论题;二是对中唐的词进行探讨,对本身是绝句而被看作歌辞的作品和由诗人创作非诗长短句的词进行了辨析;三是着眼于西蜀词和南唐词这两大五代词群体,对五代词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讨论。村上哲见的唐五代词研究,在词学通论性研究方面有诸多创见,体现出其“诗词贯通”的基本学术思想和以实证为基、重视对比研究的特征。但瑕瑜互见,村上的唐五代词研究过度强调词的发展演变与艺术特征,对具体词人、词作思想内容的考察较为缺乏,历来深受推崇的李煜词未有深入论及不免有所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哲见 唐五代 体源流 中唐 五代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ursive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Subcultures in the Global Context
7
作者 CHEN Mi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ubculture, once a marginal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global post-subculture. In this process, subcultural group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multiple aspect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ubculture, once a marginal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global post-subculture. In this process, subcultural group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multiple aspects. Hybridity, openness, and dissolution of depth become the keywords to understand youth subcultures. This paper is attempted to explore its discursive changes in comptemporary subcultures. By describ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most popular subcultural discourse--hip-hop discourse, it is found that counter language often used in the subcultural discourse has been weakened and new strategies, such as code switching and semiotic games arise. The paper argues that with the transition of discursive strategies, subcultural groups attempt to weave the network of the global subcultures and create an interactive discursive space for global y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CULTURES GLOBALIZATION discursive strateg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