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动力理论指导下中职计算机研讨式学习路径研究
1
作者 庄滢 《微型计算机》 2025年第4期214-216,共3页
新课改重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讨式学习作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尝试在中职学段进行推广。而中职生个体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群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 新课改重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讨式学习作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尝试在中职学段进行推广。而中职生个体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群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本文以中职计算机课堂为例,结合群体动力理论对开展研讨式学习的帮助,进行实践研究,以期提升中职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式学习 群体动力理论 中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易明 周阳 张庭玮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首先微观层面通过三级编码,明确群体动力的具体类型及其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中观层面对评论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度来揭示两两动力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基于情景仿真分析来探寻三维群体动力系统内的混沌关系。[结论/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动力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患者依从,信息支持通过群体共识和群体认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基本推动力,情感支持通过关系感知和情绪感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向心派生力,患者依从通过健康信念这一作用点发挥正向约束力。两两动力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耦合阶段和协调特征;三维动力同时增长10%时对知识共创的影响作用超过单一动力分别增长30%的效果,意味着群体动力间的混沌关系体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创新/价值]引入力学视角对知识共创群体动力进行分析,揭示群体动力的个体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为在线社区场景下群体动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知识共创 群体动力 耦合分析 系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网络建模的在线学习社区群体动力激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辞晓 李林泽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在线学习社区的群体动力激活有助于促进多元复杂背景的学习者进行深度联通与知识创新。通过挖掘与整合学习者、概念、话题在复杂网络中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群体动力激活机制,进而为在线学习社区群体互动与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建议。基于多层... 在线学习社区的群体动力激活有助于促进多元复杂背景的学习者进行深度联通与知识创新。通过挖掘与整合学习者、概念、话题在复杂网络中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群体动力激活机制,进而为在线学习社区群体互动与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建议。基于多层网络分析方法中的多路复用网络和多维型多层网络,构建了社会交互、认知共现、概念关联和话题关联四层关系网络的多层网络模型,并设计了包含学习同伴、学习资源、学习话题推荐策略的群体动力激活机制。以联通主义课程cMOOC 5.0为应用情境,验证了该多层网络模型应用于在线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并根据建模结果提出具体的群体动力激活机制:基于社会交互与认知共现网络推荐学习同伴以强化群体凝聚力;基于概念关联网络推荐学习资源以提升群体驱动力;基于概念关联和话题关联网络推荐学习话题以降低群体耗散力。继而将多层网络建模的研究价值从微观层面的学习规律挖掘扩展至中观层面的教学干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分析 联通主义 群体动力理论 社群学习 推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鹏泽 狄璇 胡晓玲 《教育信息技术》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我国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抓手。但目前跨学科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内驱力不足、群体意识不强、缺乏互动与交流、多学科知识储备有待增加等,使得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 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我国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抓手。但目前跨学科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内驱力不足、群体意识不强、缺乏互动与交流、多学科知识储备有待增加等,使得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缓慢。群体行为是跨学科教研、教学中的常见现象,群体合作的质量对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群体动力作为激发教师产生强烈求知欲的重要驱力,是推动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构建跨学科教学胜任力的群体动力模型,揭示了群体动力赋能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具有的三层逻辑(即目标逻辑、实践逻辑与发展逻辑),将发展过程归纳为内外动力形成、内外动力凝聚、群体动力维持三个阶段,并提出可以通过强化群体意识、凝聚群体力量、完善保障机制等策略积极推进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发展,以期为实现跨学科教学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 教师教学胜任力 教师专业发展 群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雪晴 林圣爱 艾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利用北京市居家老年人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首先,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具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本身影响健康状...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利用北京市居家老年人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首先,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具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本身影响健康状况的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极其微小;二是老年人社会参与通过形成群体动力再影响健康状况的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相对较大,表明社会参与过程中能否形成群体动力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状况的重要机制。其次,比较低龄、中龄、高龄三个年龄段老年群体两条作用路径的变化趋势,发现直接路径系数从不显著到较大,间接路径系数微弱上升,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机制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直接路径作用的较大幅度上升。为此,在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健康的策略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帮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形成群体动力,其次对于高龄老年人也应该强调社会参与活动本身,这一结论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参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参与 群体动力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组织视角下煤矿工人群体动力对不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子涵 李磊 +1 位作者 欧阳有鹏 李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应用IBM SPSS Amos24.0构建非正式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压力、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通过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态度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加或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可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煤炭企业调节煤矿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制定科学激励政策等提供参考,为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管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不安全行为 非正式组织 群体动力 安全态度 情绪状态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名师工作室效能提升: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两维双向动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
7
作者 黄梅 巫雪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22期95-99,共5页
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网络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对教师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面临驱动力和凝聚力不足的挑战,限制了其发展和效能提升。本研究以网络名师工作室为研究对象,引入群体动... 在数字化教育的浪潮中,网络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对教师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面临驱动力和凝聚力不足的挑战,限制了其发展和效能提升。本研究以网络名师工作室为研究对象,引入群体动力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工作室的基本要素和运行动力来源,并借鉴物理学中的力学分解法,构建了一个创新的两维双向动力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内部生态场、外部支撑场及辐射交流场,明确了指向目标的驱动力与指向内部联接的凝聚力。最后,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应用策略,旨在为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持续优化与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名师工作室 群体动力 两维双向动力模型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中职计算机课堂管理成效提升策略研究
8
作者 庄滢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随着“三教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起色,中职学生群体也备受关注,获得了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作为个体的学习活动离不开中职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群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动态... 随着“三教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起色,中职学生群体也备受关注,获得了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作为个体的学习活动离不开中职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群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因此,本文基于群体动力理论,从课堂管理和教学环节设计两个维度出发,探究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提炼适合中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 中职计算机 小组合作 课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理论下任务模块化商务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
9
作者 时瑾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4期69-72,共4页
阐述群体动力理论的内涵。以某应用型高校非英语类商科专业的2019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将教学内容分解重构成知识、实践、能力等模块的基础上,于“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群体动力理论,进行教学实验和行动研究。倡导群体合作、开展... 阐述群体动力理论的内涵。以某应用型高校非英语类商科专业的2019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将教学内容分解重构成知识、实践、能力等模块的基础上,于“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群体动力理论,进行教学实验和行动研究。倡导群体合作、开展任务模块化教学,以促进商务理论和语言知识内化为应用能力。研究发现,以群体动力理论为基础实施任务模块化商务英语教学,对课堂教学效果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对学生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理论 合作学习 任务模块化 商务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的群体动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铁明 谭延敏 +2 位作者 陈善平 吴畏 胡庆山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8,17,共9页
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本课题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183个村庄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依据群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五个假设:活动效应、交往动力、情... 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本课题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183个村庄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为调查对象,依据群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五个假设:活动效应、交往动力、情感动力、价值观动力、宣传动力来判断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动力效应的形成,结果5个特征变量均成立。对个体特征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效应在年龄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年龄愈大活动效应愈明显;交往动力在收入水平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情感动力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具有显著性,随年龄增长情感效应有递增的趋势,群体动力形成的情感效应女性高于男性;价值观动力在文化程度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宣传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职业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 群体动力 群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谢幼如 宋乃庆 刘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群体动力是加速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和促进智慧产品生成的根本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理论探究与应用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视角,探究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理论与机制,并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课堂协作... 群体动力是加速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和促进智慧产品生成的根本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理论探究与应用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视角,探究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理论与机制,并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中增强群体动力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堂 协作知识建构 群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群体动力源研究:能力构成与权力分配孰轻孰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兵 李嫄 龚晓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8-143,共6页
对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高管团队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战略领导核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群体动力源,从高管团队的能力构成和权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了它们对高管团队群体动力系统5个维度的驱动作用。实证研... 对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高管团队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战略领导核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群体动力源,从高管团队的能力构成和权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了它们对高管团队群体动力系统5个维度的驱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能力构成对共享战略认知、团队内聚力和团队效能感3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而高管团队权力分配对团队理念冲突和团队人际冲突两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并且二者在团队理念冲突、团队人际冲突和团队内聚力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管团队 群体动力 能力构成 权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协同学习的群体动力理论模型、案例设计与实现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晶晶 胡卫平 逯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9,共9页
后疫情时代,以在线、合作、开放为特征的在线协同学习已成为学习的新常态。群体动力是激发学习者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引发在线协同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不仅强调团队成员的个体投入,还特别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群体互动行为。群体动力与在... 后疫情时代,以在线、合作、开放为特征的在线协同学习已成为学习的新常态。群体动力是激发学习者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引发在线协同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不仅强调团队成员的个体投入,还特别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群体互动行为。群体动力与在线协同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群体动力模型的构建是深度推进在线协同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群体动力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明确关键要素,从现实旨归、动力机制、空间形态和实践向度四个维度构建在线协同学习群体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及其培养方法》为例,从学习者个体的任务驱动和学习者群体的合作驱动视角进行案例设计。最后,提出了提升在线协同学习群体动力的策略,包括注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营造在线协同氛围、提升教师情感与社会性支持服务、开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同学习 群体动力 理论模型 案例设计 实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胜利 冯利飞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2,123,共6页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 网络社群 群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良辉 周跃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7,72,共5页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基于群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缺乏关注的视角。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文章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网络支持平台为基于群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支持。首先,文章根据生命系统理论提出了此类软件的一个分析框架;其次,根...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基于群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缺乏关注的视角。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文章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网络支持平台为基于群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支持。首先,文章根据生命系统理论提出了此类软件的一个分析框架;其次,根据分析框架设计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模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现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 生命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学视域下虚拟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立新 李茂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班级,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班级的有效管理,导致虚拟班级出现内聚力差、班级活力低、秩序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群体动力学理论,把虚拟班级看作一个群体...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班级,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班级的有效管理,导致虚拟班级出现内聚力差、班级活力低、秩序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群体动力学理论,把虚拟班级看作一个群体,并从内聚力、目标、领导方式、气氛、结构五个方面探究相应的管理策略,以确保虚拟班级成员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绩效的发挥,促使虚拟班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班级 群体动力 管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学视角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湘云 韦施威 刘兆庆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5-25,共11页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将会迅速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经济聚变效应。从群体动力学视角探究科技创新群体与金融创新群体的耦合机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序参量功效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定量分析两类创新群体的耦合协调...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将会迅速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经济聚变效应。从群体动力学视角探究科技创新群体与金融创新群体的耦合机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序参量功效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定量分析两类创新群体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两类创新群体耦合状况不断改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建立信息共享与交叉学习机制、政府协调机制以及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等对策措施,以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效协同,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和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邢戈 丁兆礼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大学生普遍缺乏个体目标管理能力的现状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自身能力欠缺和学校师资相对不足是大学生在实施个体目标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困难,借助群体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并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能力... 大学生普遍缺乏个体目标管理能力的现状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自身能力欠缺和学校师资相对不足是大学生在实施个体目标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困难,借助群体动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并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 个体目标管理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论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虹 张建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建立和谐校园和稳定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频频发生的学生群体性事件,高校管理部门应高度地重视。本文从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出发,将高校学生群体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从网络、...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建立和谐校园和稳定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频频发生的学生群体性事件,高校管理部门应高度地重视。本文从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出发,将高校学生群体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从网络、学生主体同质性以及教育职能等方面来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然后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着眼,探讨了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措施,以期有效地控制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群体动力 群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学视域下的课堂协作学习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冷晓萍 顾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在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班级、课堂学习活动小组是协作学习的群体,其动力来源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赖、互动、合作与竞争。确定科学可行的群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合理分组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有效利用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和群体聚合力... 在群体动力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班级、课堂学习活动小组是协作学习的群体,其动力来源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赖、互动、合作与竞争。确定科学可行的群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合理分组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有效利用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和群体聚合力激发群体动力是协作学习的必要因素;师生角色的合理分工是提高协作学习效率的可靠保障;总结评价群体动力效果对于评估协作学习的成果至关重要,是形成动态协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手段。因此,借助群体动力学理论指导协作学习将为优化协作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群体动力 群体压力 合作竞争 师生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