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汪伟志 佘万能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40-543,532,共5页
以乙炔和 1 ,4-丁二醇作为原料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羟丁基乙烯基醚 ,并进行了分离与提纯。同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与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引发剂、氧气、精制前预处理。
关键词 羟丁基乙烯基醚 精制 合成 乙炔 1 4-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基乙烯基醚工艺开发成功
2
作者 嘉穗 《上海化工》 CAS 2005年第6期11-11,共1页
由重庆市化工研究院研发完成的环保型单体一羟丁基乙烯基醚高新科技产品,最近荣获200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化研院开发的羟丁基乙烯基醚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工艺选用独创的钛硅高合氧化物作催化剂,
关键词 羟丁基乙烯基醚 开发成功 2004年度 自主知识产权 化工研究院 科技进步奖 科技产品 生产工艺 合氧化物 重庆市 环保型 催化剂 单体 钛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
3
《精细化工经济与技术信息》 2002年第10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羟丁基乙烯基醚 合成 丁二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基乙烯基醚新工艺
4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5年第7期46-46,共1页
重庆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的羟丁基乙烯基醚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工艺选用独创的钛硅高合氧化物作催化剂,并加入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易再生,反应压力和温度降低,缩短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转化... 重庆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的羟丁基乙烯基醚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工艺选用独创的钛硅高合氧化物作催化剂,并加入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易再生,反应压力和温度降低,缩短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转化率。该工艺独特的精制方法,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收率。羟丁基乙烯基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多功能高聚物环保型单体,主要用于生产新材料氟树脂、氟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基乙烯基醚 有机合成中间体 自主知识产权 化工研究院 金属氧化物 功能高聚物 生产工艺 研究开发 合氧化物 助催化剂 温度降低 反应压力 反应时间 精制方法 纳米级 转化率 环保型 氟树脂 新材料 氟涂料 钛硅 缩短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基乙烯基醚
5
作者 汪伟志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1年第11期20-20,共1页
羟丁基乙烯基醚可用于改性氟树脂,改善氟树脂的加工性能,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羟丁基乙烯基醚还可以通过改性有机硅、聚酯、环氧、聚醚等树脂使之成为光固化树脂。目前羟丁基乙烯基醚的生产商有德国BASF、美国ISP、日本丸善石油株式会社。
关键词 羟丁基乙烯基醚 氟树脂 光固化树脂 改性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6
作者 李念祖 高悦 +7 位作者 付慧截 王智禹 曹蕊 李小梅 左小青 刘威 李鹏 徐仕睿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用六碳烯醇“4–羟丁基乙烯基醚”合成聚醚单体LPEG–4000,再用该单体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顺丁烯二酸酐(MA)等小分子,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和易性... 用六碳烯醇“4–羟丁基乙烯基醚”合成聚醚单体LPEG–4000,再用该单体和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顺丁烯二酸酐(MA)等小分子,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和易性好,增强效果佳。应用测试表明:该减水剂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常规聚羧酸减水剂,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各阶段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碳烯醇 4–羟丁基乙烯基醚 聚羧酸减水剂
原文传递
P(CTFE-BVE-TGME-SUA)无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敏 侯丽华 +2 位作者 卓虎 侯志成 张书香 《胶体与聚合物》 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得到聚(三氟氯乙烯/乙烯基正丁基醚/羟丁基乙烯基醚/十一烯酸钠)P(CTFE-BVE-TGME-SUA)乳液,考察了SUA及TGME的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大小的影响,并研究了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P(CTFE-BVE-TGME-SUA)乳液...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得到聚(三氟氯乙烯/乙烯基正丁基醚/羟丁基乙烯基醚/十一烯酸钠)P(CTFE-BVE-TGME-SUA)乳液,考察了SUA及TGME的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及粒径大小的影响,并研究了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P(CTFE-BVE-TGME-SUA)乳液稳定性好,粒径分布均匀;P(CTFE-BVE-SUA)聚合物乳液中SUA对乳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大小影响较大;P(CTFE-BVE-TGME-SUA)聚合物乳液中TGME对乳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大小影响较大;P(CTFE-BVE-TGME-SUA)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随着TGME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增加聚合物乳液中TGME的含量P(CTFE-BVE-TGME-SUA)聚合物膜对溶剂的接触角变小,表面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三氟氯乙烯 乙烯基丁基 羟丁基乙烯基醚 十一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degradable polymer networks containing acetal components
8
作者 SUI XinCe SHI Yan FU ZhiFe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419-425,共7页
A novel copolymer network with aceta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using bis[4-(vinyloxy)butyl](4-methyl-1,3-phenylene)biscarbamate(BECT)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Firstly,a tri-copolymer of maleic anhydride(MAn),n-butyl vin... A novel copolymer network with aceta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using bis[4-(vinyloxy)butyl](4-methyl-1,3-phenylene)biscarbamate(BECT)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Firstly,a tri-copolymer of maleic anhydride(MAn),n-butyl vinyl ether(BVE)and 4-hydroxybutyl vinyl ether(HBVE)was synthesized via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s the initiator.The tri-copolymer consisted of two sorts of alternating units,MAn-alt-BVE and MAn-alt-HBVE.The linear copolymer Poly((MAn-alt-BVE)-co-(MAn-alt-HBVE))with pending hydroxyl groups was then combined with BECT in the presence of pyridinium p-toluenesulfonate,generating a copolymer network comprising acetal components in the crosslinking segment. This polymer network exhibited degradation in aci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maleic anhydride NETWORK DEGRAD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