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分析
1
作者 袁琳卉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49-50,60,共3页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亦为发热的常见病因。典型的药物热出现于用药后7~10d,若曾接触过所用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亦为发热的常见病因。典型的药物热出现于用药后7~10d,若曾接触过所用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出现发热,个别病例发病可短至1h或长达25d。药物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任何热型均可出现,多数患者仅表现为发热,而无其他症状,一般情况良好。若停药后体温在24~48h内恢复正常,则强烈提示药物热;若再次用药后又出现发热则确诊无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热 药源性疾病 个别病例 体温曲线 常见病因 药物不良反应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的微量二硫化碳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钦钦 陈希 +2 位作者 段和祥 裴昆 章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加热器和辅助传输线温度为200℃,燃烧室温度为125℃;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CS_(2)在0.04~0.8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二次方曲线关系,检测限(LOD)为0.01μg/mL;12家生产企业的157批次样品中87批次样品检出CS_(2),33批次含量超过拟定限度(3.2μg/g),样品中CS_(2)主要由胶塞迁移而来。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对本品中微量CS_(2)的检测,为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胶塞提供了质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二硫化碳(CS_(2)) 顶空-气相色谱 胶塞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洛西林钠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效果
3
作者 张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洛西林钠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洛西林钠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肠道菌群数量、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BP、F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乳酸、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洛西林钠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营养指标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肠道菌群数量,降低肠黏膜屏障指标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美洛西林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性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美洛西林钠 营养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4
作者 毛建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85-088,共4页
分析喜炎平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诊治的80例CAP患者,病例就诊时间为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 分析喜炎平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诊治的80例CAP患者,病例就诊时间为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应用于对照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辅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方案应用于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细菌清除效能,并进行深入的比较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及细菌清除率方面均展现出相对于对照组的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CAP患者使用喜炎平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细菌清除率、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叶青 《北方药学》 2013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肺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每次3.75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3...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肺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每次3.75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3.0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止咳类药物、祛痰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及祛热药物等。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美洛西林钠,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美洛西林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崔洪 侯芳 +9 位作者 薛峰 李家泰 顾俊明 王惠玲 霍丽 牟爱平 薛玉文 岳少恒 蔡景龙 孙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临床试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75~5g/次,每天3次;对照药:哌拉西林钠/...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临床试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75~5g/次,每天3次;对照药: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剂量为3.375~4.5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组入选例数分别为110例和10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3.3%,对产酶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1.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9%和9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6%和6.48%,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舒巴坦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急性细菌感染 治疗 评价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急性肾衰竭3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江警予 王奕 +1 位作者 仇丽茹 周建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40-1142,共3页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舒巴坦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在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水莲 俞佳 寿张轩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考察美洛西林钠在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西林钠与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与这两种注射液配伍,6h内其含量变化不大... 目的考察美洛西林钠在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西林钠与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与这两种注射液配伍,6h内其含量变化不大,溶液澄清,pH值稳定。结论美洛西林钠可与果糖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果糖注射液 转化糖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又宁 王睿 +12 位作者 郑经川 黄茂 段蕴铀 纪树国 汪建新 王培兰 张建朋 刘佳 蒋振善 盛吉芳 张沂 姚晨 王岳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次3.75g、每12h或8h 1次,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每次3.2g、每12h或...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次3.75g、每12h或8h 1次,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每次3.2g、每12h或8h1次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36%和99.09%,细菌清除率为92.78%;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24%和88.78%,细菌清除率为9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发现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感染 美洛西林钠 舒巴坦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安全性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念森 褚爱武 +2 位作者 宋冷梅 王春检 边瑞民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12期37-37,共1页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在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美洛西林钠的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含...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在5%葡萄糖、10%葡萄糖、0.9%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美洛西林钠的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在4种输液中的含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含量下降越快。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2h内含量为101%(25℃)、95.3%(35℃);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4h内含量为98.9%(25℃)、95.4%(35℃),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含量为100.4%(25℃)、97.6%(35℃);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12h内含量为98.4%(25℃)、97.5%(35℃)。结论:美洛西林钠与4种输液可以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输液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致口腔多发性血疱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梅国城 李敏 +3 位作者 周红梅 曾昕 侯晓辉 林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黏膜科对1例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美洛西林钠相关性)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成分输血治疗,使其病愈出院。本文还就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以及口腔血疱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 口腔血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溶析结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永曙 刘继阳 +1 位作者 梅丽琴 潭成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本文运用溶析结晶原理研究了第三代半合成青霉素美洛西林钠结晶工艺,包括反应溶剂、溶析剂、温度、搅拌速率、pH值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丙酮作为反应溶剂,溶析剂为异丙醇,得到美洛西林钠收率95.0%,纯度99.... 本文运用溶析结晶原理研究了第三代半合成青霉素美洛西林钠结晶工艺,包括反应溶剂、溶析剂、温度、搅拌速率、pH值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丙酮作为反应溶剂,溶析剂为异丙醇,得到美洛西林钠收率95.0%,纯度99.0%(HPLC)。该工艺过程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效率高,溶剂易回收套用,杂质易去除,收率高,产品色泽好,纯度高,溶解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溶析结晶 工艺研究 半合成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8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凤荣 梁红英 +1 位作者 尹德芬 祝亭军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1~2017年6年内在本院发生的242个病例和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收集的30篇有关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目的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1~2017年6年内在本院发生的242个病例和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收集的30篇有关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一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与患者个体差异、临床使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相关。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占80%,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等,多发生在用药初期,临床应用应加强监测。结论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以应加强药品安全性监测,严格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在木糖醇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淑君 石丽 沈晓芬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25℃、37℃)下6h内,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关洛西林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6 h内,其外观,pH值以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25℃、37℃)下6h内,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关洛西林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6 h内,其外观,pH值以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美洛西林在上述条件下可以与木糖醇输液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木糖醇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应用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丽蕊 郭秋实 +2 位作者 张红梅 田旭 孙智辉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9期572-572,574,共2页
病例:患者,男,44岁。因"胸背部疼痛伴四肢无力麻木8 h"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后行颈椎MRI示:颈7-胸1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转入骨科行颈椎后路血肿清除椎管减压扩大成形术。术前辅助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4.1×109... 病例:患者,男,44岁。因"胸背部疼痛伴四肢无力麻木8 h"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后行颈椎MRI示:颈7-胸1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转入骨科行颈椎后路血肿清除椎管减压扩大成形术。术前辅助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4.1×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94.7%;肝功能、术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三磷酸胞苷二 药物性肝损害 胸背部疼痛 颈椎后路 舒巴坦 椎管减压 白细胞计数 静脉滴注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静 王月军 李成建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 过敏反应 外生殖器水肿 头晕 耳鸣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学东 刘军琴 +2 位作者 索银科 陈爱兵 钟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5 RP—C18色谱柱,乙腈-醋酸盐缓冲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0.95mL·min^-1.230nm为检测波长,氯霉素为内标。结果美洛西林钠在0.163~0.817g·L^-1。范围内线性关系... 目的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5 RP—C18色谱柱,乙腈-醋酸盐缓冲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0.95mL·min^-1.230nm为检测波长,氯霉素为内标。结果美洛西林钠在0.163~0.817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5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美洛西林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引起低血钾症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小丽 许映霞 张敏丽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滴注 美洛西林钠 低血钾症 T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盐酸罂粟碱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婷婷 邵丽晓 黄丽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盐酸罂粟碱 配伍禁忌 一次性头皮针 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 阻塞针头 白色絮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连续静脉滴注出现问题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长玲 纪象芹 +1 位作者 尹淑英 薄明香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806-806,共1页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的配伍情况。方法将两种药物按临床常用稀释浓度进行混合,观察配伍变化,并测定两种稀释液的pH值。结果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混合后出现混浊、沉淀。结论两者属配伍禁忌,且与两种药液pH...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的配伍情况。方法将两种药物按临床常用稀释浓度进行混合,观察配伍变化,并测定两种稀释液的pH值。结果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混合后出现混浊、沉淀。结论两者属配伍禁忌,且与两种药液pH值密切相关,不能连续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 万古霉素 盐酸 配伍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