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需要美感直觉
1
作者 龙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7-48,56,共3页
美是真理的光辉 ,美感直觉不仅对于艺术家 ,而且对于科学家都同样重要。事实上 ,对自然界中简洁、和谐。
关键词 科学家 真理 美感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感直觉与科学创造
2
作者 王健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美感直觉 科学创造 科学美感 医学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感直觉与理性思考
3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晓江在《漫话文艺与“距离”》(《萌芽增刊》83年2期)长文中对“美感起于形相的直觉”说,提出批评意见: 诚然,美的一个基本特性就在于它的形象性,美的事物不能是概念的、抽象的,而必须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着,因此粗粗看来,美感几乎是... 晓江在《漫话文艺与“距离”》(《萌芽增刊》83年2期)长文中对“美感起于形相的直觉”说,提出批评意见: 诚然,美的一个基本特性就在于它的形象性,美的事物不能是概念的、抽象的,而必须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着,因此粗粗看来,美感几乎是“形相的直觉”,你直感到这个人的形象美就美,他直感到那幅画的形象美也就美,其中不包含什么实用的、功利的目的在内。但这也仅仅是“粗粗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直觉 理性思考 形象美 美感认识 基本特性 社会意识 形象性 直觉 基本观点 乌申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感的本质与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从语义上说,"美"是人们指称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的语言符号;从根源上说,被指称为"美"的事物与审美主体的属性相互适合与协调。与此相对应,美感是审美主体对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的把握,是审美主体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取... 从语义上说,"美"是人们指称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的语言符号;从根源上说,被指称为"美"的事物与审美主体的属性相互适合与协调。与此相对应,美感是审美主体对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的把握,是审美主体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取得协调的感觉标志。美感的这种本质决定了美感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愉快性、直觉性、反应性。美感的愉快性不同于美的愉快性。美是使审美主体感到愉快,而美感则是自身愉快。美感判断是不假思索的直觉判断。五觉对象的形式美直接引起五觉愉快;内涵美寄托在特定的感性形象中,因引起审美主体条件反射性的精神满足,也呈现为直觉愉快。美感不同于主体对外物的意识反映,而是主体对外物的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既有客观性的认识,也有主观性的评价。情感反应的深层机制是反射活动。五觉形式美的美感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中枢内涵美的美感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本质 美感的愉快性 美感直觉 美感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美感的意识活动
5
作者 王善忠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4期49-54,共6页
关于美感的问题远在五十年代中,在一篇题为《论美感、美和艺术》的文章里,就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问题,这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作者认为,美感经常是... 关于美感的问题远在五十年代中,在一篇题为《论美感、美和艺术》的文章里,就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问题,这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作者认为,美感经常是在一种直觉的形式中呈现出来,它在剎那间有不经个人理智活动或逻辑思考的直觉特点。虽然作者为了要有别于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直觉”,而给自己的“美感直觉”增添了许多附加条件和解说,但这样一来,就与他所说的“美感的主观直觉性”有了矛盾。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直觉:一种是低级的、原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直觉 直觉 意识活动 感性认识 认识论 思维活动 客观事物 认识真理 理性认识 审美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感特征
6
作者 杨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49-53,共5页
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地创造着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获得美的享受。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欣赏事物的美。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名画,一片秀丽的景色,都能唤起人们的愉悦... 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地创造着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获得美的享受。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欣赏事物的美。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名画,一片秀丽的景色,都能唤起人们的愉悦、乐趣、情思,唤起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特征 审美观念 审美理想 美感直觉 “心境” 审美对象 直觉 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 审美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美感系统质的否定式升华
7
作者 葛启进 《晋阳学刊》 1986年第3期84-89,共6页
美感生成于审美关系。在审美关系中,主体是怎样地从关心客体和关心自我发展到忘却客体和忘却自我从而达到美感的最高境界的呢?这其中的奥秘,迷住了千千万万的美的追求者们。人类文化史上,确有不少美学家为揭示美感之谜,耗尽了毕生的心... 美感生成于审美关系。在审美关系中,主体是怎样地从关心客体和关心自我发展到忘却客体和忘却自我从而达到美感的最高境界的呢?这其中的奥秘,迷住了千千万万的美的追求者们。人类文化史上,确有不少美学家为揭示美感之谜,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虽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许是因为美感“谜底”潜藏得太深的缘故吧,以致今天还未能在科学的意义上完全被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式 美感系统 美感直觉 审美意象 审美关系 审美意识 客体对象 升华过程 最高境界 审美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论看美感心理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立勋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6期32-37,共6页
一在美感心理活动中,有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人们在欣赏某一对象的美时,往往是一见到美的对象,立即就能认识到它的美,并引起相应的美的感受和感动。这种心理过程,往往不是如科学认识那样,有明显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不需... 一在美感心理活动中,有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人们在欣赏某一对象的美时,往往是一见到美的对象,立即就能认识到它的美,并引起相应的美的感受和感动。这种心理过程,往往不是如科学认识那样,有明显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不需要经过抽象的逻辑思考。有时,人们虽然能够感受和欣赏对象的美,却不能马上明确地说出为什么喜爱和欣赏它的道理来,甚至感到来不及进行自觉的理性思考活动,仅仅在直接对于对象的感知活动中,就已对对象产生了美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心理特性 心理现象 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审美欣赏 心理要素 心理因素 美感直觉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艺术直觉论的美学特征——以中篇小说《杂色》为例
9
作者 陆嘉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4-51,共8页
王蒙的小说创作,不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所囿,在探索求新的道路上,他始终“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推崇艺术直觉,并不时把自己对现实的直觉感受,直接贯注在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籍以唤起读者的共鸣,... 王蒙的小说创作,不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所囿,在探索求新的道路上,他始终“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推崇艺术直觉,并不时把自己对现实的直觉感受,直接贯注在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籍以唤起读者的共鸣,产生一种具体而特定的直觉美感。并从这种直觉美感中,引起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 一 在感觉世界中显示真实美 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黑格尔则干脆说:“美与真是一回事”。当然,他所表述的那种与“美”等同的“真”,是一种获得了美学价值的艺术真实,这正如他继续阐述的那样:“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在正确的形式里。”是的,只有那种“放在正确的形式里”的“真”,才具有美的特质。 小说显示真实美,有多种途径和形式,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是没有止境的。王蒙说:“我对写作从来就主张二元论,或者多元论,就是能多试验不同的形式。作为一种艺术上的探索,争取各式各样的读者。”通过作者的艺术直觉,着重从人物的感觉描写中再现典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直觉 中篇小说 王蒙 直觉描写 艺术直觉 感性直觉 美感直觉 精神世界 “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美学的社会效益
10
作者 杨昌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0-43,共4页
如何认识技术美学社会效益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美学所应产生的社会效益。我国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起步晚,虽说八十年代中期也曾活跃一时,但目前不论是从深度和广度来看,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 如何认识技术美学社会效益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美学所应产生的社会效益。我国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起步晚,虽说八十年代中期也曾活跃一时,但目前不论是从深度和广度来看,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的长足进展,也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技术美学的社会效益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美学 社会效益 功能音乐 研究和应用 审美艺术 劳动场所 劳动环境 科学理论 美感直觉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创造中主体的情感因素——兼与陶伯华同志商榷
11
作者 程民治 《巢湖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20,29,共6页
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创造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因素 ,主体的这种情感的激发 ,是推动科学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
关键词 宇宙宗教感情 科学美感 科学美感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美学对友禅染图案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虹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哲学文化与艺术价值,它包蕴着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智慧,不仅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思维启示和影响深远,也影响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感、思维方式。探讨禅宗美学对日本传统的染色工艺友禅染图案艺术的影...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哲学文化与艺术价值,它包蕴着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智慧,不仅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思维启示和影响深远,也影响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感、思维方式。探讨禅宗美学对日本传统的染色工艺友禅染图案艺术的影响,予以实证友禅染图案艺术受禅宗美学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风格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友禅染的艺术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友禅染图案 直觉美感 淡泊空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论的“美”“真”辩析
13
作者 徐纪敏 《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 EI 1990年第4期5-9,共5页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理论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它是纯碎的“真”。而艺术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形成,因此,它是纯碎的“美”。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凭理性认识... 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理论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它是纯碎的“真”。而艺术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形成,因此,它是纯碎的“美”。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凭理性认识到的完善。牛顿定律的完善,那是科学研究的“真”,而不是美学研究的“美”。因此,当美学创立之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理论 爱因斯坦 自然界 科学理论研究 美感直觉 辩析 科学家 简单性 数学形式 美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艺术的“技术本体化”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技术本体化” 科技意识形态 美感直觉 审美情趣 艺术生产 艺术行为 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
15
作者 田本娜 《小学语文教学》 1998年第1期3-4,共2页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天津师大教授田本娜(接上期)二、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景、情、语统一的境界。通过教学,学生不但能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学到语言及读写方法,...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评述□天津师大教授田本娜(接上期)二、情境教学体现了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景、情、语统一的境界。通过教学,学生不但能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学到语言及读写方法,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而且能达到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美 情境美 李吉林 语言训练 语言变化 《桂林山水》 美感直觉 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